舒婷,原名龚佩瑜,后改名为龚舒婷,1952年7月出生于福建龙海
石码街道,祖籍为福建泉州,中国当代女诗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
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福建省作协副主席,与
顾城、
北岛、
江河、杨炼等诗人作为一个朦胧诗派的创作群体。
舒婷从小随母亲在外祖母家长大,1969年,初中还没毕业的舒婷下乡插队,在知青生活中开始了诗歌创作,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工作,专业从事写作,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歌《致橡树《
会唱歌的鸢尾花》、 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真水无香》等十多部;出版《
舒婷文集》三卷,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获得第一届全国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学奖、全国首届新时期女性文学奖等多个奖项。之后任
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第六、七、八、九届主席团委员;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八届
福建省政协委员,第九届福建省政协常委。
在朦胧诗人中,舒婷最先得到了有限度的认可,从而获得最先出版诗集的机会,在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脚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舒婷的原名是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
漳州市龙海区石码街道,在上幼儿园时,舒婷的妈妈嫌这个名字不谐音,又因她哥哥是“书”字辈,于是用了谐音,改名为龚舒婷。舒婷开始文学创作之时,被《诗刊》刊用的第一首诗《致橡树》时作者署名是“舒婷”,日后她就沿用“舒婷”这个名字,变成了我们现在熟悉的“舒婷”。
1957年,舒婷的父亲被下放到福建三明煤矿劳动,导致父母无奈离婚,20世纪50年代中期,母亲带着她和兄妹三人从漳州来到
厦门市,分别住在祖母和外祖母家里。舒婷从小随母亲在外祖母家长大,外祖父和外祖母给了她最初的文学启蒙。
创作经历
1964年,舒婷考入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读书,1969年,舒婷还未毕业便到乡下插队,在知青生活中开始了诗歌创作,1972年舒婷返城,在流水线上当工人,她的诗最早发表在
福州市马尾区文化站主办的油印刊物《兰花圃》上。
在诗歌的道路上,舒婷得到了诗坛前辈
蔡其矫的指引,而《致橡树》的诞生,也与蔡其矫有关,她曾在其散文《都是木棉惹的祸》中记述了这首名作产生的原委:“1977年3月,我陪蔡其矫先生在
鼓浪屿散步,话题散漫。爱情题材不仅是其矫老师诗歌作品的瑰宝,也是他生活中的一笔重彩,对此,他襟怀坦白从不讳言。那天他感叹着:他邂逅过的美女多数头脑简单,而才女往往长得不尽如人意。天下男人都一样,要求着女人外貌、智慧和性格的完美,以为自己有取舍受用的权利。其实女人也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和更深切的失望。当天夜里两点,一口气写完《橡树》,次日送行,将匆就的草稿给了其矫老师。他带到北京,给
艾青看。”艾青读了这首诗后很是欣赏,在他的建议下,诗的题目由《橡树》改成了《致橡树》,并将这首诗转给了
北岛。1977年,舒婷与北岛开始通信,北岛的诗歌同样给她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使她“领悟到世界的广阔, 联想到草坪和绿洲”,于是她满怀激情所写下的《这也是一切》,与对北岛《一切》相应和,但这两首诗歌所透露出来的人生观念、艺术风格却是互补的。
舒婷“偶尔也参加过官方举办的笔会,如1977年6月在上杭古田的采访创作活动,她以“佩瑜”或“龚佩瑜”之名在《
厦门文学》上发表了4首诗:1973年7月第8期发表《梦荡洋高呵,高上云霄》,1975年10月第15期发表《脚手架上》,1977年7月第19期发表《边防潜伏哨》,1978年1月《厦门文艺》第21期诗歌专号发表《贝壳的传说》。但对她而言,影响最大的还是《今天》杂志,使她成为了新诗潮的引领者。
1979年,舒婷将《致橡树》作为《爱情诗(九首)》之一在当时全国最为权威的诗歌刊物《
诗刊》在第4期上刊登,当时的《诗刊》发行量最高时达到54万份,它是千千万万文学青年出人头地、命运转折的捷径,也成为了舒婷的人生中巨大的转折点,由一位普通工人变成了名满天下的诗人。
1980年1月,舒婷参加了
福建省作协与《福建文艺》举办了一次文艺界诗歌创作座谈会,有50多人参加,与会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同年,舒婷的诗歌《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获得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
生活经历
在1981年,舒婷29岁,与陈仲义结婚,在婚姻生活中,相互尊重,互相包容。婚后第二年,诞下了儿子陈思,就在这一年,舒婷发表了诗歌《双栀船》,该诗集在1983年获得第一届全国新诗优秀诗集奖,为舒婷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提供了信心。舒婷不仅一位合格的诗人,也在2006年、2013年、2019年分别蝉联厦门市文联主席,为厦门的文学发展做了较大的贡献。
主要作品
诗歌
散文
随笔
创作特点
创作手法
意象的运用
朦胧诗人的艺术手法主要体现为象征化、意象化、立体化,诗人通常把自己的生命意志融汇之中,期望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并以此寄托自己漂泊不定的想象。舒婷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善用意象,创作诗歌常通过意象表达出她独特的女性情怀和对爱情的认识。例如她在《双栀船》中写道:“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在这首诗中的一盏灯代表着理想,另一盏灯代表着对爱情的渴望,通过意象的运用,完全展现出了她心中的情感。不仅如此,舒婷所采用的意象还具有双重性,能同时流露出古典性和现代性,比如《双栀船》中“雾打湿了我的双眼”,借“雾”来暗示当时迷茫无助的灰暗心情,而在古代诗词中,“雾”通常也代表此意境,因此舒婷的诗歌中会流露出古典的意蕴。而舒婷本身也具有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在《致橡树》中,她表达出一种希望恋人之间势均力敌的爱情观,因此,舒婷诗歌的意象表现出双重性的碰撞使读者能感受到诗中真实又细腻的情感。
多重情感表达
朦胧诗派作为一个诗歌流派,不同的诗人在艺术主张和创作成果上都呈现出各自独立的形态,但诗人们都会在有限的创作篇幅内,借助一些不合常规的意象或创作手法,营造某种氛围或者构建某类情绪,给读者传达出无尽的深意。舒婷的诗歌中表达的情感不是开门见山,而是通过多种相关意象委婉地表达情感。例如在她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中,用了四个意象群,组成复合的抒情载体,写出了一代人从迷茫、沉思、激动的心路历程。几组意象相互联合,相互烘托,表达了对祖国的贫困和遭受的劫难所引起的悲痛和赤忱。
悲欢交融
朦胧诗的独特在于表现思想观念和情绪的复杂性和主客观世界认识的
模糊性,正是朦胧诗人们这种热衷“隐”着说话的方式,一度被划入现代派的行列。在舒婷的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常以布满对立的形态出现,展示出悲欢交融的自我。在她所创作的《
会唱歌的鸢尾花》中,表现出了感伤与激越共鸣的特点,当她对社会现实作出反应时,她既是“迷惘的我“,又是“沉思的我”和“沸腾的我”,显示出了心理矛盾的激越斗争。她的诗歌中,普遍存在着对人性的探索与理解。
创作主题
人的尊严和价值
舒婷是一个情感型的诗人,理性的思维并不是她的创作推力,她曾一再申明:我不是一个思想家。舒婷以自己的身心来感知现实,从而对生活进行艺术的概括和表达,在她的文学作品中,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人”,来突出在那个特殊年代里被漠视了的人的价值和尊严。比如在舒婷大量的题赠诗中,通常有两个形象,一个是自我形象,另一个是所关切的对象,经常以“你”出现的第二形象,这个“你”的形象以深处困境中,命运和性格受到挫伤的情况出现,表达诗人对“你”的关切,从而引起读者的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重视。
赤子之心
舒婷的诗歌中总是充满着赤子之心,对祖国深切的热爱,这是她的创作支柱。她善于从个人的精神世界出发,去描写整个民族的兴衰荣辱。在她创作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 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舒婷在这首诗中,把满怀感恩的心化作赤子之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祖国的依恋、感激和爱戴。
女性的自觉意识
舒婷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和时代的动乱后,勇敢地发出了追求女性独立人生价值的呼喊。在《致橡树》中,用两个“绝不”坚决否定了不平等、不健康的爱情关系,以女性为主体,宣扬独立人格平等的观念,描写了新时代女性意识的觉醒。而舒婷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拥有女性的自觉意识,快速接受了来自西方的进步思想,为她诗歌中独特的创作视角提供了对"女性意识"的深刻见解和思考。
荣誉与成就
荣誉奖项
个人荣誉奖项
文学创作奖项
成就影响
在1985年出版的《
朦胧诗选》中,舒婷的诗入选了29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最为突出的是,在舒婷的诗歌中关注“人”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尤其是对女性地位和处境、生命和情感的关注,从而唤醒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因为男性诗人写作的特点一般都是包含整个人类,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对性别的特殊强调,而女性诗人由于被封建的纲常礼教压在最底层,扭曲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形成了对男人依附心理,对自己的地位、处境、生存方式等最为敏感,在文学作品中通常有较为强烈的女性意识。舒婷也不例外,《赠》与《无题》就充分显示了舒婷诗歌的女性风格。而真正对新时期女性诗歌造成开拓性影响的则是她的《致橡树》、《神女峰》和《惠安女子》,在她的作品中呼吁男女双方各自保持自己人格的独立,互相尊重,女性并不是男性的依附品,而是拥有独立的人格,体现女性意识在新时期的觉醒与张扬。舒婷在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脚印。
在1990年,《致橡树》收入人教版高中语文
教科书,与
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组成“中国当代新诗两首”。2003年,由于教材的编写开始强调思维的多元、开放,以及贴近学生生活,也强调对人性的关注和人文性,将《致橡树》再次收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不仅如此,在1997年,《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也曾被收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舒婷的诗歌通常反映当代生活,使学生从书本中也能理解这个时代的现状。
1979年4月, 《致橡树》发表在《今天》,被《诗刊》转载,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爱,《致橡树》因此被广为传颂。在《拉萨时报》和《星星》最喜爱的诗人投票推选中,舒婷名列榜首。《福建文艺》从1980年第2期专门为舒婷开辟“关于新诗创作问题的讨论”专栏,围绕她的诗歌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讨论,批评者们把她与“朦胧诗”创作联系起来,将她推至朦胧诗潮的核心位置。在朦胧诗人中,舒婷最先得到了有限度的认可,从而获得最先出版诗集的机会。她的诗被陆续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
法国、
德国、美国、
荷兰、
日本、
意大利、
印度等国家, 她本人也被邀请到美、法等国举行个人作品朗诵会。
人物评价
诗歌成就了舒婷,舒婷成就了朦胧诗,因此舒婷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妆容淡雅,穿着低调,坐在会议室的一角,安静地聆听其他青年作家代表的发言。不仅如此,平时舒婷也很少接受记者采访,不在电视上露脸,也从不参加企业及政界的活动,但是她其实是个很健谈的人,而且不乏幽默、风趣,散发着朦胧诗人的侠骨柔情(《河北日报》评)
在这两个板块中,读者们看到全然两个不同的舒婷:在组诗里,看到的是一个朦胧诗代表人物、年轻诗歌爱好者的偶像;而在散文中,则看出的是一个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舒婷,具有人间烟火。(《北京晚报》评)
舒婷的诗蕴不仅含着动人的旋律,还有着坦然的自白、毫不矫饰的心语,她擅长用真挚的情感描写女性的内心。她的诗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从迷惘到深思再到沸腾的心路历程。(《解放军报》评)
诗人
白航说,“舒婷当时是一个普通女工,只是业余写诗。最早发现她的是
蔡其矫先生,蔡其矫是我当年在
华北联合大学读书时的老师。他把舒婷的诗歌推荐给我看。我一看觉得非常好,她的诗歌不光有艺术性,在强调女性独立自主精神、思想性和主题性方面,都非常突出。所以,我是坚定支持她的。
诗人
谢冕说:舒婷的诗,我也很关注,个人情感表达非常充分。《神女峰》写得不简单,体现了女性价值观。“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展现了人的真情实感。
吴思敬吴思敬称舒婷为“呼唤女性的春天”。
曾任
福建省作协副主席的
孙绍振说:“舒婷像一股从原野上长驱直入的清风给我们这个仍然摆脱不了‘沉迷的欢欣’的诗坛以莫大的冲击。她把几十年的新诗的优良传统一下子带到了我们的面前。她不是从‘纯粹的人’,不是从高昂的时代精神出发,而是从具体的有个性的人出发,从溶解在活生生的心灵中的真实生活出发。她不掩饰自我沉迷的一面,也不美化自我觉醒的一面,她遵循着特殊的抒情个性对自我,同时也是对生活的现象和本质进行着诚实的探索。”
社会活动
2017年10月7日,舒婷参加了第二届上海国际诗歌节。
2018年5月2日晚,在
海南省歌舞剧院举办主题为“致敬海南 为人民读诗”的“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诗歌朗诵音乐会暨颁奖盛典”,舒婷作为朦胧诗派代表人物出席,为人民读诗。
2018年12月20日晚,
广东省四会市举办“玉润四会——首届女性诗歌周”音乐朗诵会,并在朗诵会上颁发首届女性诗歌奖,舒婷获得“杰出贡献奖”,当晚现身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