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泽慧(1914年3月5日—2011年6月20日)出生于
苏州市,籍贯
灵石县,中国第一位女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空间科学学会原常务理事。
1936年毕业于
清华大学,1940年获
柏林洪堡大学博士学位后就职于柏林
西门子股份公司工厂实验室,1943年起在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1946年起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1948年回中国参加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的组建,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等。
在德国海德堡皇家学院(K.W.I)核物理研究所期间,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
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
弹性碰撞现象;在法国巴黎
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期间,与合作者首先发现并研究了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
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合作者研制成功对粒子灵敏的
原子核乳胶
探测器;在领导建设实验室、高山宇宙线观察站、高空气球、开展高能
天体物理、中国
核武器的研制及
核能的应用等多领域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成就,为发展中国的原子能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何泽慧被誉为“中国的
玛丽·居里”。先后获国家
自然科学三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奖项。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院士)。
2011年6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生平
早年经历
1914年3月5日,何泽慧出生于
苏州市,“五世翰林”的大家族。父亲
何澄是文物鉴赏家,同盟会最早的会员之一。苏州网师园曾是何家私宅。外祖父
王颂蔚是
清代进士、
蔡元培的恩师、苏州三大才子之一。外祖母
王谢长达是晚清女权主义者、
教育家、妇女活动家。母亲王季山是物理学翻译家。
何泽慧的小学、中学就读于外祖母创办的“振华女校”。1932年,何泽慧考取
清华大学物理系,师从
叶企孙。
留洋经历
1936年,何泽慧从
清华大学毕业,赴德进入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院学习物理、数学、
化学。1938年,何泽慧进入技术物理系在
盖革指导下开始从事弹道研究工作。
1940年,何泽慧获得工程博士学位,进入柏林西门子工厂弱电流实验室参加磁性材料研究。1943年到
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物理研究所,在玻特(W.Bothe)教授指导下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于1945年首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
1946年春天,她和大学同学
钱三强结婚,开始了共同的科学生涯。他们一起在约里奥-居里夫妇领导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和居里实验室工作,合作发现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何泽慧首先捕捉到世界上第一例四分裂径迹。这个发现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物理学上很有意义的一项成就,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很大反响。法国科学院把亨利·德巴维奖颁给他们,西方各国报刊称他俩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回国建设
1948年夏,何泽慧同钱三强一起,回到中国,参加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的组建。新中国诞生后,她全身心地投入了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创建工作,为了建立中国自己的实验技术基础,选择了制备乳胶作为研究课题。1953年,何泽慧带领小组做出了灵敏度可与
英国C2相媲美的乳胶后,开始负责自由膨胀式云雾室的研究工作。次年,指导小组成员开展
中子物理实验的初步研究。
1955年初,何泽慧积极领导开展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的实验准备工作。同年,与
赵忠尧、
杨承宗合作撰写了《原子能的原理和应用》一书,在《新中国妇女》上发表《关于原子武器》一文。1956年,中国第一台反应堆及
回旋加速器建成,何泽慧担任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在她的部署和指导下,在反应堆和加速器上建立了各类实验装置,陆续进行了中子物理和裂变物理领域多方面的研究,掌握了各种热中子和
共振中子核数据等的测量方法,使中国快中子实验工作很快达到当时的国际水平。这年年底,经过420多次试验,何泽慧领导的种子物理研究室终于研制成功对
质子、α粒子、裂片等灵敏的乳胶核-2、核-3,以及探测慢
中子用的核-2载硼、核-2载锂乳胶。次年,何泽慧带领团队制成对电子灵敏的核-4和核-5乳胶,其中,核-4乳胶灵敏度接近于
苏联涅克菲P和英国依尔福G5,核-5乳胶灵敏度接近于苏联镭学研究所研制的ПP型
核乳胶,超过了英国的依尔福G5核乳胶。
1962年,何泽慧提出利用自制的载铀乳胶和载硼乳胶对国际存在分歧的数据进行测量,得到精确的结果,至今仍与国际上推荐值一致。1963年前后,何泽慧建议专门成立一个中子标准组来建立
中子源强度和中子通量的标准。使中国有了自己的
中子标准,并用以解决一系列实用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这些工作基础上改进重建的两项中子标准,参加了国际比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64年起,何泽慧担任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1965年,何泽慧接受绝密紧急任务,完成代号“35#任务”,使中国有了自己可靠的
实验数据,为中国早期的
氢弹技术途径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数据。
1966年,何泽慧与
钱三强一起被打成
反动学术权威,每天负责打扫厕所。1969年冬,下放到二机部,在陕西合阳的“五七”干校参加农业劳动。1973年,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何泽慧担任副所长,与钱三强一起开始着手撰写《原子能发现史话》。1977年6月到1984年12月,何泽慧全程参与高空气球研制。1980年,何泽慧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
晚年生活
1984年,何泽慧卸任高能物理所副所长职务,和同时卸任的钱三强有时间含饴弄孙,共度晚年时光。晚年她在坚持上班的同时,参加各地召开的有关探测器、高能物理和天体物理方面的学术会议,继续关心着中国高能物理事业的发展。她有了闲暇,回到祖籍
山西省,回到
苏州市母校,回到德国柏林和
海德堡。
1997年,她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从2005年起,温家宝总理先后6次去看望何泽慧老人,并给予她高度评价。
逝世
何泽慧因肺阻性肺炎于2011年6月20日7时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任职情况
主要成就
国外时期
1936年到1948年,何泽慧在国外时期,在德国研究
弹道学,首次提出采用
光电管测量弹道,将弹道测量时间准确度提高到毫秒级;在
云室中发现了
正电子和电子碰撞事例,突破当时正负电子只有
湮灭的概念;做了大量铀的三分裂观测工作,并发现了四分裂事例;证实了
钱三强关于裂变阈随原子量A先增加后减小的理论。回国后,何泽慧为中国的
核能事业打下基础。
回国之后
制备核乳胶
何泽慧带领青年同志研制探测器,试制照相乳胶工作。她指导金建中和肖振喜装置自由膨胀式云雾室,在极为简陋的设备条件下,凭借自我摸索,在照相乳胶基础上改进的核乳胶,学会制造中国自己的核乳胶。1955年制成了与英国Ilford C2相似的对质子灵敏的核乳胶,推广到天津感光胶片厂生产;1956年制成对质子、α粒子及裂变碎片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核-2和核-3乳胶,该项工作获得了1956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金。1957年研制成功对电子灵敏的
核乳胶,以后乳胶在国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为中国原子能事业打基础。
领导实验中子实验及参与核武器研制
何泽慧领导建立中子物理研究室(包括快、中、慢、冷中子物理、裂变物理及堆物理),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包括提供了一些必要的数据,培养输送了不少原子能事业的干部,在测量仪器设备及中子发生器设备上大力支援了有关单位。
耕耘宇宙线,开辟高空气球探测技术
在1974年后,何泽慧开始关注发展新的科学生长点,领导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推动了中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及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起步和发展。在她的倡导与扶持下,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宇宙线研究室通过国内、国际合作在西藏甘巴拉山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5500米)高山乳胶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了高空科学气球,并相应地发展了空间硬X射线探测技术及其他配套技术。她重视宇宙线的规划工作,在科学气球手段研制方面多次亲临放球现场指导。
主要著作与论文
何泽慧发表科学研究论文大部分集中在1936年到1948年,回到中国后主要从事奠基性工作和完成国家任务,著述较少。
论文作品
参考资料
书籍作品
人才培养
何泽慧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在工作中培养了两代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为
两弹研究输送人才,培养出中国第一个气球工程博士,第一批空间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博士。其中包括中科院
张焕乔院士、
黄胜年院士、
丁大钊院士、
李惕碚院士等。
荣誉奖项
个人荣誉
人物影响与评价
2004年,原子能研究院为何泽慧庆祝九十大寿。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评价:“何泽慧院士热爱
社会主义祖国,热心科学事业。几十年来,她把爱国深情全部倾注对祖国科学事业的奉献之中,不计个人得失。在科学研究中,她坚持严谨求实的学风,尊重客观事实,擅于从实验现象中捕捉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
家族成员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1959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