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院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
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浣花南路251号,是
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其前身是国立四川博物馆,曾多次改名,并在2009年改为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现有院藏文物35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7万余件。目前拥有14个展厅,展厅总面积12000平方米,包含书画、陶瓷、青铜器、民族文物、
工艺美术、
藏传佛教、万佛寺石刻、张大千书画、汉代陶石艺术等10个常设展览,还有4个临时展厅。四川博物院注重科研课题,先后研究出版了《格萨尔唐卡研究》《四川出土南朝佛教造像研究》等高水平学术著作。
四川博物院于2012年12月7日,被评为
国家一级博物馆。2022年6月,院内山高水阔,长流天际——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荣获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历史沿革
建馆初期
四川博物院前身是国立四川博物馆,创建于1941年。可追溯至1914年美国学者戴谦和在华西协合大学创建的华西协合博物馆,即大学内一个专供教学用的小规模的博物馆。后来院系调整时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协和博物馆划归到四川大学历史系博物馆。
四川博物馆是1941年在四川大学博物馆筹备处的基础之上成立的。当时的四川省政府原想命名为“四川省博物馆”,
四川大学不同意,经反复商议,才将“省”字去掉,称为:“四川博物馆”。四川博物馆的第一任馆长是四川大学特约讲座教授冯汉骥先生。创办伊始,设备简陋,经费不敷开支,专业人员甚少。
博物馆筹备时期,借城守东大街省图书馆一席之地办公。1941年成立后,迁皇城明远楼权作馆址。抗日战争时期,为避日机轰炸,损毁文物,从皇城将重要文物迁移至犀浦镇保藏、展览,1946年方由犀浦镇再迂回皇城明远楼。直至1949年底,馆内全部藏品仅近万件。
屡次迁馆
博物馆在1949年底成都解放后,经川西行署文教厅接管,次年4月10日,四川博物馆更名为川西人民博物馆,办公地点设在明远楼(现址为
四川省科技馆)。同年12月,因
成都市人民政府划“皇城”建市政府大厦,川西人民博物馆乃迁至
人民公园内国术馆和佛学社内分别办公。
1951年搬迁至少城公园(现
成都市人民公园)。1953年,
川西、川南、川东、川北四个行署合并,成立
四川省人民政府。川西人民博物馆才正式命名为四川省博物馆。,1965年9月1日迁至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馆址设在前苏联援建的和平利用原子能展览馆(该建筑已于2007年拆除)。
新馆设立
2009年,四川省博物馆新馆落成,更名为四川博物院,并对外免费开放。新馆位于成都市浣花溪风景区,与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毗邻,展厅面积9715.9平方米,主体建筑32026平方米,规模是搬迁前的4倍,总投资3亿多元,是
四川省“十一五”期间最大的文化惠民工程。院内各类配套建筑完备,包括6300平方米的文物库房、3622平方米的
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纪念品展示中心等,功能齐全、设备完善。
设计布局
建筑设计
四川博物院主馆内部以圆形中庭为核心,主题展厅环布四周,展陈区南侧为“生态廊”,是观众休息交流场所,也是展陈区与库区 的分隔。主馆西侧为服务设施与办公研究空间。有效利用了中庭空间。中庭的空间设计色彩上以白色为主,地面是钢化玻璃砖铺地,墙面和顶棚是白色乳胶漆,木材,铝扣板,玻璃,
不锈钢。中庭的设计理念来自于为了让其作为交通纽带联系各层各个展览空间,各层叠加的展厅围合在中庭周围,以构成博物馆平面布局及整体造型。
空间流线的划分在四川博物院的设计中显得极为重要,观众由售票处免费取票以后便沿着主道进入
四川省博物院。周围会有一些景观可供观赏和游玩。在这片开阔的土地上可以看到整个
博物馆建筑。沿着台阶便会看到四川省博物院的铜质大门。让人产生一种威严感。让人们觉得空间的完整性。由此进入的是空间的中庭,采用中庭形式的空间采用放射式空间组合形式出现,成为去 向每个展厅的枢纽空间。
展厅布局
四川博物院目前拥有14个展厅,总面积12000平方米,包含书画、陶瓷、青铜器、民族文物、
工艺美术、
藏传佛教、
万佛寺石刻、张大千书画、汉代陶石艺术等10个常设展览,还有4个临时展厅,用于举办各类临时展览。新馆还建有可容纳200余人的学术报告厅,用于各种大型会议和学术讲座。
四川博物院的展览区是一座具有三层的建筑,此楼地下层为车库及设备机房,底层为文物库房、修理房。展览区分为三层,第一层设有三个临展厅,两个四川汉代陶石艺术馆。第二层设有张大千艺术馆、书画馆、远古四川-史前时期、远古四川-先秦时期四个展厅。第三层为
四川省民族文物馆、工艺美术馆、藏传佛教文物馆、两个临展厅与一个筹备中的古代四川—魏晋至唐五代时期展览厅。
常设展览厅
张大千书画馆
张大千书画馆位于四川博物院二层西北侧。张大千为中国近代著名国画家,为
内江市人,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斋名大风堂。主攻魏碑,兼学行、草、篆、隶等体,早期研习古人书画,后旅居海外,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张大千以自身作画特点创立了大风堂画派。
四川博物院收录了张大千部分画作,主要收录张大千的敦煌壁画临摹,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200余幅,四川博物院收藏了183幅。兼有山水、人物、花鸟等皆富神采的
国画。为纪念张大千先生的大风堂,张大千书画馆展区的门口挂着一幅题字“大风堂”的牌匾,两侧则是对于张大千先生的详细介绍。
工艺美术馆
工艺美术馆位于四川博物院三层的西侧。本馆收录了中国商代到清末民国初年时期各个时代特有的工艺艺术品。本馆藏品以各类出自劳动人民的色彩绚丽、雕饰华美的工艺品为主,主要为玉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器、
漆器、皮影、鼻烟壶、刺绣、布匹等,同时也展览了劳动人民制作工艺品的各式工具,如
纺车、
织布机等。其中展品有清
翡翠少师
太师兽耳三足炉、宋代芙蓉花
金盏花、清翡翠龙纹带钩等。
四川书画精品展
四川书画精品展位于四川博物院二层的西南侧。四川巴蜀地区的书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隋唐时期就闻名全国,
苏轼、巴同等著名书画家皆是出自于巴蜀。四川地区的书画对全国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引领了全国绘画风尚。此展厅收录的书画作品来自于四川各位名家,包括
费密、
黄辉,破山和尚、苏轼、文同等出自于巴蜀地区的著名书画家。展品展示的作品有吕潜山水图扇面、
破山海明和尚草书轴等。
远古四川主题展览
远古四川主题展区位于四川博物院二层的东侧,具有两个展厅,主题分别为四川的先秦时期与远古时期。远古
四川省主题展览以
秦朝以前的巴蜀地区出土文物为主,为参观民众展示缤纷多彩的巴蜀文化。
成都平原作为
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具有许多文物留存,远古四川展区得以开设。
远古时期展厅
远古时期展厅主要展示四川的史前时代文化,具有自
旧石器时代至巴蜀文明留存下来的文物展览。展厅分为三个内容主题不同的单元,分别为“走出洪荒——旧石器时代”“文明星火——
新石器时代”“平原筑城——古蜀文明开篇”。展厅收录许多具有巴蜀文化特色的藏品,如刻有奇纹的陶器等,展示了长江中上游远古文明的精髓。
先秦时期展厅
先秦时期展厅主要展示四川巴蜀地区文明在完全融入
中原地区之前所留存的文物。展现了先秦时期巴蜀地区荡气回肠的发展历史,重现了两千多年前巴蜀文明的盛景。该展厅分为三个内容主题不同的单元,分别为“神秘王国”“巴蜀辉映”“融入华夏”,主要展示巴蜀地区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与巴蜀文化自身的精彩绝伦。
四川民族文化馆
四川民族文化馆位于四川博物院第三层的西北侧。此展厅收录了来自四川巴蜀地区的
彝族、
藏族、
羌族、
苗族等14个文化各不相同的少数民族文化藏品。本馆藏品包括巧夺天工的民族工艺、神秘莫测的宗教法器、美若朝霞的民族服饰,于各式文化藏品中展示
四川省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藏品包括清鎏金铜面具、近代银扣彩绘
鹰爪花足漆杯等。
馆藏重点文物
四川博物院自1941年建馆,现有院藏文物35万余件(套),其中珍贵文物7万余件。包含书画、陶瓷、青铜器、民族文物等文物收藏于馆内。四川博物院院内一级、二级文物众多,以下将列举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象首耳兽面纹铜罍(西周)
象首耳卷体夔纹铜,1980年四川彭县竹瓦街出土。通高69.4厘米,口径21. 8厘米,因为它造型大方,铸造精美,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堪称四川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件象首耳
青铜罍主体突出、布局对称,构成瑰丽繁的图案。因器身肩部、腹部之间装饰有两个立体的长鼻象头耳(把手),两耳之间和一面腹下各铸一立体象首而得名。
自颈部至圈足,四道高耸的扉棱将青铜罍分为四等份,其间分别铸四组相同的纹饰。每组纹饰分上、中、下三段:肩上中间为一蟠龙,两边间以夔纹;腹部为浓眉大眼的龙、张口蜷身,独足四趾;腹下饰牛纹一周。三段皆以云雷纹为地。罍的盖部顶端装饰有四道与器体相对应的鸟形扉棱,扉棱之间装饰有卷身夔龙,以扉棱为鼻,云雷纹为地。
罍是盛酒器。彭县窖藏出土罍往往成对,大小、形制、纹饰大体相似,可视为列罍。列罍应与
中原地区的
列鼎制度相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宋代绿釉画花陶水注
一级文物。1971年邛崃县邛窑遗址出土。邛窑创烧于
南北朝、盛于
晚唐五代十国、衰于宋末,
烧造历史绵延八百余年,是中国彩绘瓷的故乡,也是古代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分布范围最广、成就最突出的青瓷窑场。
宋代绿釉画花陶水注的年代为宋。高12.5,口径3.6,底径12.2厘米。 灰陶胎,小口宽肩,直腹浅圈足。腹部以绿釉绘六组花叶纹饰,以四道竖弦纹相隔,纹饰周边以褐色为底,以色彩的对比突出纹饰 。
1946年张大千仕女拥衾图轴
1946年张大千仕女擁衾图轴,纸,纵117,横47.3;裱243.5×59.8厘米,纸本,设色,绘仕女擁衾沉思。为四川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
图轴上有作者题七绝一首:“长眉画后尚惺忪,红豆江南酒面浓。别有闲情怪
周昉,不将春色秘屏风。”“丙戌秋孟并题。天逸吾兄博笑。大千张爰”。白文方印“爰”,朱文方印“大千”二印。丙戌—1946年。
清吴之璠竹雕松菴道人笔筒
一级文物。年代为清。高:15.2cm,筒径:7.4cm。外形为圆形,中空,平底的木制笔筒。外壁采用“薄田阳文”技法雕刻。
笔筒外壁的画面为苍松环抱下,一道人肩扛药锄,药锄一头挑着一葫芦和装满
野生灵芝等药材的药篓。道人后阴刻行书五言绝句一首:“散屐
松柏下,筐蓝半入肩,仙踪无定着,日日芝还”,署:“松庵道人”,下阴刻“吴之制”款
张大千临摹初唐敦煌壁画《南无观世音菩萨》
这幅
观世音图是张大千所绘观音中的杰作之一,画底为黄色,重彩设色,着色鲜艳,观音头戴化佛冠,身着蓝、红等色天衣,戴项圈、臂钏,下穿红色罗裙,手持银莲一枝,双脚立于红、蓝两色莲花上。
此画难得的是画上有大千先生题款,纵观四川博物院收藏的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中,有张大千题款的作品并不多见,由此这幅《
观音图》更显得弥足珍贵。张大千画观音像带有较深的宗教情感。青年时的张大千曾在松江禅林寺出家,后虽还俗,但法名“大千”一直沿用。他画观音像,着重从“庄严”二字上去下功夫。他自己亦常说,画佛像须画出他的端庄肃穆、慈祥可亲来。这个艺术主张一直贯穿于他生命的始终,此作品便是他佛像题材的典型体现。
东汉陶说唱俑
一级文物,高66.5厘米。1963年
四川省郫县宋家林砖室墓出土。头顶作椎髻,双目微闭,歪嘴吐舌,两臂上耸,左臂戴环饰。左手托小鼓,右手执槌於击。上身赤裸,双乳垂至腰际。鼓腹,臀部后翘。宽肥的长裤垂落至臀,似有继续下落之势。
此藏品1963年12月从郫县宋家林汉代砖室墓出土时异常残破,后经考古工作者修复,才还原了本来的面目。20世纪80年代,这尊说唱俑到
广岛市,
旧金山、
纽约、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底特律等地巡回展览,将巴蜀民间
曲艺的风采传播到了海外,成为最受欢迎的展品之一。
文化活动
展览活动
四川博物院具有4个临时展厅,展览活动一般于临时展厅进行专题展示。下表为2020年至今,四川博物院所开展的展览活动。
社教活动
2010年,四川博物院开创性的创建了国内首个“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把展览送到“三区”(扶贫工作中对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简称),每年行程几万公里,为当地群众带去丰盛的文化大餐。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成立至2017年已巡展80站,走过了37个县市,行程18余万公里,接待观众130余万人次。“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是国内的首创,开以流动车巡展文物的先河。
四川博物院开展的“小小讲解员”活动,为青少年们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青少年们传授历史、文化知识。如今“小小讲解员”已成为四川博物院社教工作的一大亮点,深获公众的喜爱。
文创设计
四川博物院根据馆内各种精美藏品为原型,如西周象首耳纹铜罍、战国双王字纹铜印等藏品为原型,设计出包含书签、手工皂、茶刀、夜灯、项链等不同文创产品。
其文创产品具有浓厚的四川文化特色,如“象首耳小夜灯”是基于四川博物院镇馆之宝“西周象首耳纹铜罍”转化、设计、研发的一款文创产品。由38个部件通过榫卯拼装成为一件极具创意的小夜灯,用别致的方式展现四川博物院馆藏文物“
西周象首耳纹铜罍”的独特魅力
文化交流
2024年11月,四川博物院与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双方在文物保护、展览合作、人员互访和技术交流等方面将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这一合作有助于推动中法文明交流互鉴,为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互信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术科研
文化研究
目前,四川博物院已有30余人专职、兼职研究员。先后研究出版了《四川博物院藏〈格萨尔〉唐卡研究》《四川出土南朝佛教造像研究》等高水平学术著作。对四川文化的学术研究产生不可或缺的影响,并搭建了国内与文博共行的交流平台。此外,四川博物院出品的《博物馆学刊》,在
文化研究学术圈内起到重要作用。
文物修复
2011年,“四川博物院修复能力提升”项目,被国家文物局确立为全国两个试点项目之一。于2013年3月顺利建设完成,并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该项目的建成不但可以满足四川博物院馆藏文物保护研究与修复的需要,而且还通过构建文物保护修复平台为省内外各文博单位的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四川博物院的文化修复工作为文物保存做出巨大贡献,馆长韦荃曾带领团队,花费11年将66件木胎漆马从濒临毁灭修复成神采奕奕,木胎黑漆、光可鉴人的木胎漆马。
获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