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蝙蝠(学名:Vespertilio murinus),为
翼手目蝙蝠科蝙蝠属,普通蝙蝠种,共两个
亚种。别名双色蝙蝠、蝙蝠、霜蝠。身形似鼠,人们常常称之为“会飞的老鼠”。体长4.8~5.2cm,体重约18g。尾较身体短,皮肤是一种皮膜,尾巴和肢体之间的皮膜可伸展张开。距与距缘膜均发达。普通蝙蝠的分布非常广泛,自西欧一直到
太平洋沿岸,向北到北纬60度,向南到
喜马拉雅山脉均有分布。常栖息在
树洞、岩缝、顶楼、屋檐下、古建筑物等地。
普通蝙蝠有冬眠现象,冬眠时单只悬挂于岩洞顶或倒伏于岩壁上。“看”物体不是靠眼睛,而是利用超声定位。以昆虫为食,常吃食物的有蚊、蝇、蛾类等有害昆虫。干燥粪便,中医称为夜明砂,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均可入中药。
2016年普通蝙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保护等级为无危(LC)。
形态特征
身形
身形似鼠,人们常常称之为“会飞的老鼠”。比
东方蝙蝠更小,体长4.8~5.2厘米,体重约18克。尾较身体短,尾伸出股间膜4毫米左右。前臂长41~48毫米。翼比较狭窄,翼膜固着于外趾基部。皮肤是一种皮膜,尾巴和肢体之间的皮膜可伸展张开。距与距缘膜均发达。距缘膜近似于半圆形。耳短宽,耳屏亦短。耳屏尖端圆钝,基部较窄。耳屏与耳壳前叶内角几乎处于同一高度。耳壳内缘的基部向外扩展呈叶片状。乳头2对。跗长不及腔骨长的1/2。尾端2~3mm伸出股间膜。
毛色
全体褐黑色,毛尖淡褐色。体毛长而浓密,最长可达10毫米。体背部毛的毛基为肉桂褐色,颜色较深,端颜色浅白、鲜艳、发银光,一般人称它为“寒毛”。背毛暗黑褐色,毛基黑褐色,中段黑色减少,毛尖褐色。颈部两侧略显灰白。耳背内缘毛毛基白色。腹面灰白色,毛基黑褐色,毛尖污白色,两侧色稍浅。爪基黑褐色,爪尖灰白色毛;体侧与胸腹部毛色较浅淡,特别是颈部与腋下毛色浅白,与褐色背毛成鲜明对照,故称双色编幅。
头骨
头骨整体观较纤细。吻鼻部较短,鼻窦后端宽圆。侧面观头骨额前部斜隆起明显,与大蝙蝠的较平坦头顶部显著不同。额顶部平,枕骨后端圆,枕骨大孔大。颜弓纤细。聘短宽,中央凹陷,后缘略超出上白齿后缘联线,中央小突明显。头顶各崎不明显。听泡不显著隆起。左右听泡间距1.7mm。
牙齿
上颌每侧有两枚门齿,内门齿较大,内门齿的高度大于外门齿高度的两倍。上前白齿每侧1枚,与犬齿紧相邻接。上颌左右两齿列几乎呈平行排列,较为特殊。上领后白齿前后方向不呈扁形。左右白齿咀嚼面的前尖、后尖与附尖之间有3个齿,齿式:2.1.1.3/3.1.2.3=32,共32枚。
阴茎
骨大(1.52- 1.96 毫米),舌形-。 宽度0.88- 0.96 毫米),复杂结构, 阴茎骨并不位于阴茎的远端,而是位于阴茎的近端三分之一处,这与大多数其他
欧洲物种不同。
尿道沿着阴茎骨延伸,远端弯曲,海绵体的
软骨部分形成假阴茎,是Vespertilio属的特征。
量衡度
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
普通蝙蝠的
栖息地非常广泛,既栖息在森林,也栖息在草原;除居民点以外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亦有分布。它们的栖居环境是多样的,包括
树洞、岩缝、顶楼、屋檐下、古建筑物等地。
觅食行为
食性
普通蝙蝠以昆虫为食。常吃食物的有蚊、蝇、蛾类等有害昆虫。据观察,最适口动物为夜蛾。一只普通蝙蝠每个夜晚能吃掉相当于三分之一 自身质量的昆虫,这样,一只20克重的蝙蝠一夜可吃掉200-1000只昆虫。
觅食方法
夜幕降临即出动,在空中捕食物。一旦发现,即穹追不舍,且可随捕猎对象逃遁的路线回旋追飞,时高时低,并不时发出“吱、吱”的鸣叫声,藉回声定位,直到捕获为止。曾发现被追捕的夜蛾,在危急时合接双翅,从空中掉落一段距离,然后展翅再飞;有时素性掉落地上装死,待危险过后再飞,晚间在不十分亮的路灯下常见上述情况发生。
超声定位
普通蝙蝠“看”物体不是靠眼睛,而是利用嘴和耳朵。它能利用超声定位,其原理与雷达同。在飞行中,蝙蝠的嘴每分钟能发出30个超声信号。这些超声信号在碰到前方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进入蝙蝠的耳中。蝙幅就是利用这个方法准确地确定前方有无障碍物,障碍物有多远。这种回声定位的分辩力很惊人,能明确地分辨出是昆虫或是障碍物,并准确无误地
捕食空中的小小昆虫。蝙蝠这种回声定位的生理功能,是仿生学研究的对象。
节律与集群
集群
常常和其他种类的蝙蝠混居在一起。平时栖息在建筑物的缝隙、
树洞或岩洞里,有的用后趾的爪将身体倒挂,有的匍匐着,通常能在空中倒挂4~5小时。在山里的洞穴以部落的形式居住,平时雌兽和雄兽住在一起,但在怀孕与哺乳期的雌兽,40~50只成群,而雄兽则单独或成小群分别栖息。
日节律
夜行性,白天休息,每当黄昏,它们陆陆续续地从栖居处飞出觅食。如果食物稀少,有时可整夜活动。出动时先爬到洞口,用后趾将身体挂起,然后利用身体下落时的
惯性起飞。如果不慎跌落在地,身体和翼膜都贴着地面,不会站立,只能慢慢爬行起飞就非常困难。
冬眠
普通蝙蝠有冬眠现象,冬眠时单只悬挂于岩洞顶或倒伏于岩壁上,多分布岩洞深处,冬眠时岩洞内温度为7℃,体表温度接近气温。冬季潜伏不动,春末夏初开始活动。
繁殖
求偶交配
在
雌性发情期到来前,
雄性个体占据建筑物高处的交配
栖息地,例如高层建筑,塔楼和悬崖,它们保护其他雄性,并在那里进行求偶行为并与雌性交配。在交配季节,雄性会进行求爱飞行,发出可听到的叫声。 这些呼叫按顺序发出,每秒重复约四次。 这样的可听到的叫声有一个峰值振幅在14千赫,以吸引雌性到交配栖息地。 雄性循环飞行在在交配栖息地上空20-30米处,显示雄性的领土,保护栖息地和栖息地上方的空间不受其他雄性的侵害。
产崽
一般产崽在6-7月。
雌性会在5月初至8月初来到繁殖
栖息地,在这片栖息地产子和哺育幼仔。普通蝙蝠属于胎生,繁殖力不高,年繁殖一次。一般6月份产仔,一次产2崽,产1崽情况很少。
生长
幼崽在母亲飞行时贴在其的胸部。由雌性用胸部的乳头哺育幼仔成长。哺乳期约6~7周,在幼仔长成前雌性普通蝙蝠会离开幼仔,离开繁殖期间的栖息地,到了八月,栖息地的普通蝙蝠基本都离开了。幼仔成长很快,一个月羽翼丰满。幼仔当年即可繁殖后代。寿命可达5年。
雌性之间存在亲卫现象,前一年出生的雌性加入下一年出生的母体群体,它们也在那里繁殖。平均寿命4.4年。
分布范围
普通编蝠的分布广泛,分布于古北界北部,西起
法国、
英国和
荷兰,经中欧、北欧、东欧和
西伯利亚地区至
太平洋沿岸。 在地中海地区,该物种分布于法国东南部,向东穿过
意大利北方和
瑞士进入
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东北地区各省、
河北省、
内蒙古自治区、
甘肃省、
山西省、
四川省、
福建省、湖北等均有分布。在
黑龙江省省内曾获得标本的地方有:
哈尔滨市、
依兰县(三姓)、
富锦市、
呼伦贝尔市(达贵湖、乌尔逊河口)等地,
房山区也采集过标本。
亚种划分
普通蝙蝠本种分布很广,但亚种分化不多。Ellerman等(1951)列出2个亚种:
指名亚种、日本亚种(V.m,namiyei)。Wallin(1969)讨论
日本蝙蝠
区系中涉及中国及
西伯利亚地区等地,命名一个新的亚种――
乌苏里江亚种(V.m.ussuriensis)。分布西伯利亚东南部的乌苏里江(Ussuri)。
Corbet(1978)保留了指名亚种和乌苏里江亚种,而将日本亚种并人大蝙蝠(V.superans)中,本种仍保持两个亚种,即指名亚种和乌苏里江亚种。中国的普通蝙蝠根据分布区应属于乌苏里江
亚种。
主要价值
干燥粪便,中医称为夜明砂,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均可入药。功能与主治清热明目,散血消积;用治青盲雀目、内外障弱、擦病、瘩积、疮疾。带骨肉:止咳平喘,利尿通淋,截疮解毒;用治慢性
气管炎、久咳、疮疾、
淋病、
惊风、擦病、金疮等症。
蝙蝠扑食害虫,是有益的动物。在蝙蝠数量丰富的地区,它们对农林业的害虫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 ,这不仅有利于农林业的健康发展 ,而且还减少了由于农药大量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蝙蝠集居地积累的排泄物多个世 纪以来一 直被人类所利用 ,在许多
热带国家 ,它是一种 经济的、优质的农业肥料。
人类通过模仿蝙蝠的
回声定位系统发明了雷达 。某些国家研制的
隐形飞机 ,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蝙蝠的拷贝。
病毒携带
蝙蝠群居习性,能飞行活动范围广,接触的病原多。是多种人兽共患疾病病毒的储存宿主 。研究证实,从现存的蝙蝠中,已经发现并命名了超过180种病毒,还有很多病毒是未被命名的。中国目前已发现的135种蝙蝠中,也被证实携带有
狂犬病毒丝状病毒科、
正冠状病毒亚科、乙型脑炎病毒、
腺病毒科、
星状病毒科等多种类型的病毒。已经证实,普通蝙蝠携带狂犬病毒属病毒。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该物种的种群规模大,分布广, 没有发现种群规模的下降。在20世纪,特别是在洞穴里栖息的普通蝙蝠,数目有所减少。截至2016年统计,该物种全球数量稳定。
致危因素
该物种在其分布范围内没有受到重大威胁。 在欧洲,虽然不是一个主要的威胁,但该物种受到建筑物中
栖息地的损失或干扰的影响。
人类过分使用
农业杀虫剂导致普通蝙蝠的昆虫食物不断消失,进而影响普通蝙蝠的数量。
普通蝙蝠是一些食肉动物的
捕食对象,捕食蝙蝠的动物很多,包括猴子、
叉斑鼠狐猴、浣 熊、
负鼠、猫、猛禽、蛇和一些其他种类的蝙蝠等,其中鸟类和蛇是主要的捕食者。
保护级别
2016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无危。
保护措施
该物种在大多数分布地受到国家立法的保护。
传说
在民间故事里,相传是老鼠偷吃了食盐,遭到了惩罚,变成了会飞的普通蝙蝠,还有个有趣的别名:盐巴鼠。
参考资料
普通蝙蝠.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