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额鹱
鹱科剪水鹱属动物
白额(Calonectris leucomelas),又名大灰鹱,是鹱形目鹱科剪水鹱属的一种中型海鸟。主要分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越冬在台湾海峡菲律宾西加里曼丹、摩鹿加、新几内亚岛,往北到夏威夷群岛千岛群岛,也可能会到库页岛
形态特征
白额鹱为中型海鸟,翅长约300毫米。嘴较细长,鼻管较短,飞羽长而窄,尾呈楔形。前额、头顶、头侧、前颈及颈侧白色,具暗褐色纵纹;额及眼先纵纹细窄而少。枕、后颈、背、肩、腰暗褐色,少部分缀有灰白色羽缘。飞羽黑褐色,次级飞羽基部白色,尾黑褐色。
颏、喉、前颈及整个下体白色;翼下覆羽白色而具暗褐色斑,腋羽纯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骨褐色。跗和趾皮黄色。大小量度为:体重420克,体长470-520毫米,嘴峰46-53毫米,翅297-343毫米,尾135—150毫米,跗跖46-54毫米。成年鸟平均长度为48厘米(19英寸),翼展为122厘米(48英寸)。
分布范围
白额鹱的分布范围广泛,繁殖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小型岛屿;越冬南下至赤道。繁殖于山东青岛的海上岛屿。于中国海域并不罕见,在山东省福建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澎湖列岛、台湾及南海岛屿均有记录。
在我国台湾及澎湖列岛为留鸟,在辽东半岛夏候鸟。白额鹱曾经在我国东部和东南沿海较为常见,但近几十年来很少见有报道,种群数量已极为稀少。这种鸟类是一种近海性鸟类,但也出现在近岸水域。
繁殖后,白额鹱会向南迁徙,在新几内亚岛北部海域、阿拉弗拉海和南中国海觅食。据报道,白额鹱也曾在美国西海岸南部、印度南部海岸和新西兰被发现。还有一份记录显示有一只标本是在怀俄明州收集的。
生活习性
白额鹱是典型的海洋性鸟类,除繁殖期外,全在海上活动。善飞行,亦善游泳和潜水,常长时间的没日没夜的在海面上空飞行,通常飞得极低,常呈左右倾斜的滑翔于海面,或两翅急速鼓动的飞翔于紧贴海面上空,发现鱼群等食物时,则急速下降捕食。在水中游泳时身体露出水面甚多,尾抬得较高,前部向下倾斜。
白额鹱主要以鱼类、浮游动物软体动物门为食,也以鱿鱼为食。通常于海面边游边觅食,也常于海面低空飞行,发现食物才突然扎下捕食。由于潜水不深,通常只能捕食浅层鱼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它会跟随渔船,被日本刀鲚吸引,并且已知在渔网中被误捕或在长线渔网中误食鱼饵而溺亡。
白额鹱营巢于海洋中的小岛和紧靠水边的海岸岩石上。通常集群在海岛上营群巢。巢多置于靠水边较近的岩穴中或小树林内地上和草地上,偏好生长在森林覆盖的山丘上。内垫少许枯叶。这种鸟类数量丰富且分布广泛;然而,一些鸟类会因为被困在渔网中而死亡,或者被猫和老鼠捕食。此外,它还会被一些传统的当地人类文化捕捉。
生长繁殖
白额鹱繁殖在太平洋西北部海洋中的岛屿上,包括日本北海道至九洲沿海、伊豆半岛、小笠原群岛朝鲜、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南至台湾海峡澎湖列岛。结群在海边岩穴中繁殖。6月下旬前后为产卵盛期,每窝卵1枚;卵呈圆、白色,大小为67×45毫米。雌雄共孵、雌雄共育。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 3.1:
2004-2012年——无危(LC)。
2015-2018年——近危(NT)。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白额鹱曾经在中国东部和东南沿海较为常见,但近几十年来很少见有报道,种群数量已极为稀少。
外部链接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种群现状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