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讲述了
解放战争胜利后,
中国国民党高级战犯在功德林接受思想改造,最后相继获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公民,开始新生活的故事,其细腻地展现了国民党将士在思想风波里兜转前行的心路历程。影片上映一年后,获得了第十二届
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故事片三项提名。
解放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后,一大批国民党高级战犯被押送到北京监狱
北京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其中有国民党
徐州市“剿总”
中将副总司令杜聿明(李法曾饰)、徐州“剿总”中将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文强(葛优饰)、青年军二〇六师
少将师长邱行湘(赵小锐饰)、第十二兵团中将司令黄维(
许守钦饰)等。在监狱里,战犯们每天都会接受思想教育,留有长胡子的战犯会被剃掉胡子,争吵也是时常发生的。在做早操的时候,监狱的李所长(郑大年饰)发现杜聿明的动作不太正常,便带着他去检查,检查发现,杜聿明的臀部一边大一边小,站立的时候腿还打颤,之后便对他进行了治疗。法院带来了原国民党军四十九军军长
郑庭笈(王志饰)妻子的离婚协议,郑庭刚准备签字就被李所长阻拦下来,他提议缓几天做一做对方的工作。杨伯涛(陈申生饰)曾任美械装备部主任,他打算准备关于这方面的报告,帮助在
朝鲜的志愿军,这个想法得到了杜聿明的支持。在交待历史的材料上,李所长对宋希濂(马惠田饰)指出必须如实交代瞿秋白被害一事;在
杜聿明所交的材料中,缺少了昆仑关大战的相关历史;黄维的认罪材料只字未写,却交了一份厚厚的“黄维永动机”的机器发明的申请材料。在功德林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杜聿明、黄维、邱行湘等人在改造中都慢慢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真诚、博大的情怀。他们亲眼目睹了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最终认识到,只有认真学习,改造
世界观,他们才能真正地脱胎换骨,于是,他们从思想上彻底放下了武器,积极接受改造、加速改造。1959年12月4日,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法官宣布了杜聿明、
王耀武、宋希濂等第一批获特赦的战犯名单。领取了特赦证后,获释的杜聿明受到了周恩来总理(
黄凯饰)、陈毅(
刘锡田饰)外长和
英国伯纳德·蒙哥马利(
吉叶墨饰)元帅的接见。此后不久,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直到1975年在押战犯全部释放,他们从战犯转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开始了新的生活。
1982年,黄济人创作了《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199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之际,西安电影制片厂将这部纪实小说改编拍摄成了电影《决战之后》。当时李前宽、
肖桂云所执导的《
开国大典》刚刚完成拍摄,故其特邀二人前来担纲导演。《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小说主角原为邱行湘,看完剧本之后,
李前宽决定将主角换成
杜聿明。电影开拍之前,导演特意去公安部看了材料。
影片中人物众多,场面繁杂浩大。拍摄时需要千里转战,爬山涉水,过程困难重重。序幕中“战争的结束”的场景动用了三千名武警武士,使用了多个镜头和多种拍摄手法,拍摄过程复杂。拍摄时,剧组的演员普遍年龄比较高,部分演员身体还不好,尽管导演在拍摄带有跑步的镜头时要求用大全景,此时演员可以停止跑步,只需要拍部分腿或者俯瞰个别演员跑的镜头,但是老演员在类似的场景里面都会认真地跑。除此之外,影片中有一个特殊的取景点,即
郭沫若纪念馆,该地用于拍摄周总理、陈毅副总理接见
杜聿明等人的场景。
电影拍摄之初,李前宽、肖桂云刚结束《开国大典》的拍摄,其在时间上正好可以承接《决战之后》,同时很多演员也可以通用,如
古月、
黄凯、
孙飞虎、
刘锡田等人均在影片中亮相。
该片导演特意请杨勇将军次子杨冀平来扮演自己的的父亲,为了更好地演绎,杨冀平专程去请教
谢添导演。
《决战之后》选取了一个大胆而刁钻的角度,其将笔触和镜头对准了失败者,而非成功者。影片展示了神秘的
北京战犯管理所战犯所的真实全貌,将笔触伸进了杜聿明、
邱行湘、
文强、宋希濂等
中国国民党将领的灵魂深处,讲述了他们战败后接受思想改造的真实历史。《决战之后》把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人类的根本宗旨作为第一主题展开,有了战争,就会有战犯,功德林的战俘改造工程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共产党用巨大的耐心与诚意,让一群旧时代的顶级精英脱胎换骨。该影片通过对战犯的改造,将党和国家的新生面貌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站了起来,这一切都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
这部影片把重大主题编织进细密精致的故事里,其群像塑造精彩,人物性格鲜明。电影中出现了几十个真名实姓的战犯,杜聿明为全片贯穿首尾的主人公。影片中,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一夜之间成为阶下囚徒,这是一种急剧的、强制的命运逆转。杜聿明在战犯中官阶地位最高,起初抵触情绪也最深,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感化下一番痛彻,由新中国的罪人成为一名公民。杜聿明是败军之将,其身上具有择主不明的历史悲剧。李所长让杜聿明住院治病,还要求他把抗战期间攻克昆仑关的战绩如实写出等这一系列契机慢慢改变了他原有的精神世界。片中通过战犯们的变化和反思,折射出新中国领导人的博大胸怀和恢弘气度。影片描绘了人物精神世界在这种逆转中罕见的失调和艰难的转化,如尊严的倒置、感受的错位,痛苦与快慰、绝望与希冀的交织。
导演的想法往往通过镜头表现出来,这就涉及到构图、光效、色调等。这部电影的镜头画面稳重深沉,镜头朴素无华。黑颜色是该
电影画面造型的有利因素,电影主色调为黑白灰,构图具有强大的张力。而在实景的运用中,美术史需要把现实中的实景加工成历史的规定情景,其中
北京战犯管理所的还原便与历史原貌所差无几。在拍摄时,为了画面的和谐统一往往需要再搭建其他建筑,既是为了突出情景,也是为了突出人物。
《决战之后》再现了一批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其纪实的风格是一大亮点。这部影片站在了更高的历史高度宏观地把握历史,其中人物的塑造以及情节的发展都是经过导演周全考虑的。同时,该影片也表明了
李前宽、
肖桂云在把握重大历史题材和驾驭电影语言当年的功力更臻成熟。
杜聿明的女婿
杨振宁博士在观影后,握着
李法曾的手表示他的演绎真实再现了杜聿明的形象,杨振宁也从心底里彻底认可了这部电影。
《决战之后》找到了一个较高的思想支点,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这部影片虽然是战争题材,却不见刀光剑影,影片的主角不是胜利者,而是一群败军之将。《决战之后》抓住了三个本质方面:完整地看待历史,从民族精神的角度理解人,自己
尊重人格,唤起自尊,改造灵魂。这不仅是一个灵魂的改造与新生,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改造与新生。杨振宁直言他很喜欢这部影片,影片表现了共产党处理战犯的原则,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思想改造过程,许多细节处理得很好,如果在海外上映一定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