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年4月15日出生,1916年2月28日去世。是英籍美裔小说家、文学批评家、剧作家和散文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个美国人》《
一个贵妇人的画像》《鸽翼》《使节》《金碗》等。
1843年4月15日,亨利·詹姆斯出生于美国
纽约,在童年期间,他随父母多次旅居
欧洲,在不同的学校上学,同时受到欧美文化浸润,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奠定了日后创作“国际小说”的基础。青年时期,他开始尝试写作,除了小说外,他还写了文学评论,游记和戏剧作品,得到了广泛关注。1875年,他移居欧洲。第一年,他居住在巴黎,他结识了
伊凡·屠格涅夫,福楼拜、
莫泊桑和
爱弥尔·左拉等知名作家。次年移居
英国,在1876年,他在英国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罗德里克·赫德森》。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英国公民,并被授予最高文职
勋章。1911年、1912年以及1916年获得三次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916年2月28日于英国切尔西去世。
亨利·詹姆斯是一位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探索者,他把小说当作一门艺术,并开创了新的小说创作手法,被称为“心理
现实主义”,这也是“
意识流”的先声。他的
写作风格晦涩难懂,因此他的作品在他有生之年并未得到重视,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得到世人认可。他的创作体现了欧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他创造性地将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从外部世界移向内心世界,在欧美
文学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生平经历
童年时期
1843年,亨利·詹姆斯出生于美国
纽约市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街21号,他的祖父是一位移民到纽约的北爱尔兰人,白手起家为后代积聚了一大笔财产,与此同时,他还具有加尔文教派道德正义感,这也对影响了他的后代的道德品质。父亲老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则是一位宗教学家和哲学家,母亲是纽约人,哥哥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是
美国心理学之父,同时是一位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亨利·詹姆斯从小生活富裕,但他接受的正规教育不多,
家庭教育是他的成长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从他出生开始,就先后两次随父母旅居
巴黎和
伦敦,受其父影响,他对人的内心世界较为关注,这促发了他日后创作的内向化,除此之外,他的父亲与
拉尔夫·爱默生、
纳撒尼尔·霍桑等许多文化名流常有来往,这些文学大家经常出入詹姆斯家的客厅,在浓厚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他对文学逐渐产生了兴趣。1848年,
贾科莫开始上学,上了各种走读学校,但并没有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他期间经常去看戏,接触各种艺术形式。1855年到1859年这段时间,他在
日内瓦、伦敦、巴黎和
滨海布洛涅等地上学,有家庭教师专门为其授课,学习了
德语等语言。总而言之,童年时期的亨利·詹姆斯没有接受连贯且系统的学校教育,他的教育大部分是在欧洲的博物馆、画廊和公园里进行的,受父亲影响较大。他在美国和
欧洲这两个世界中交替生活,为其日后“国际小说”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青年时期
1860年,十八岁的亨利·詹姆斯在当消防志愿者时受了“说不清的伤”,他将这创伤与当时他不能参加
南北战争的痛苦联系起来,这不便说明的伤害对他的一生有重要影响,使他形成了内向的性格,并下定决心要当一个生活的观察者和评论者,这是他当上作家的一个重要原因。1862年,亨利·詹姆斯被哈佛法学院录取,与此同时,他已经开始了小说和文学评论的写作。然而,他发现自己对文学的兴趣胜过法学,这使他决定从
哈佛大学退学,走上文学之路。1864年,他在《大陆月刊》(Continental Monthly)发表了第一篇小说《错误的悲剧》(A Tragedy of Error),并开始为《
北美评论》(North A merican Revieu)撰写评论文章。从此以后,他开始成为作家,他的创作源源不断,小说、戏剧、评论等各类文体他都有所涉及。
作家之路
亨利·詹姆斯在从哈佛退学后,开始笔耕不辍,四处寻找文学气氛浓厚的地方以定居,作为创作的立足之地。1869年到1870年,
贾科莫游历英、法和
意大利。期间,挚爱的
表妹米妮·坦普尔去世。1870年,詹姆斯回到
剑桥大学。第一部小说《时刻戒备》(Watch and Ward)在《
大西洋月刊》连载,并与
威廉·豪威尔斯成为好友。1872年,他与爱丽丝和凯特姨妈在欧洲旅行了两年,继续为《
民族》周刊撰写旅游札记,并开始撰写《罗德里克·哈德森》(Roderick Hudson)。1874年到1875年,詹姆斯回到
美国,考察
纽约是否适合作为其工作之处,这段时间里,他出版了3本书,分别是《欧洲札记》(Transatlantic Sketches)、《罗德里克·哈德森》(Roderick Hudson)和短篇小说集《一位热情的旅行者》(A Passionate Pilgrim)。1875年,为寻创作的立足之地,他来到文坛群星闪耀的
巴黎定居,他结识了福楼拜、
伊凡·屠格涅夫、
爱弥尔·左拉等作家,并从他们那里学习了小说创作的经验,虽然如此,来自
美国的
贾科莫在当时并未被巴黎文坛接纳。而后不久,詹姆斯为了另寻创作之地,来到
伦敦,受到好友威廉·迪安·豪威尔斯的赏识和提携,渐渐积累出名气,其周围也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文化圈子,他也逐渐被
英国社会所接受,与众多文坛明星结下友谊。他在伦敦期间,詹姆斯写了许多著名小说,如1878年,他创作了中篇小说《
黛西米勒》(Daisy Miller),讲述了一位美国姑娘在欧洲被古老的世俗观念压垮的故事;1881年,他创作了长篇小说《
一个贵妇人的画像》(Portrait of a Lady),对旅欧的美国人的生活和命运进行了深刻思考。
1882年到1883年,
贾科莫回到
美国,重访了
波士顿,第一次游览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多次拜访亨利·亚当斯家族,期间母亲去世,葬礼后返回
伦敦,后因父亲去世再次回到美国。1884年到1891年这几年是詹姆斯创作的高峰期,他整理出版了14卷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创作了《波士顿人》(The Bostonians)和《卡萨马西马公主》(The Princess Casamassima)以及“阿斯彭文稿”(“The Aspern Papers")《反射镜》(The Re-verberator)等作品,出版了《重要作家论》(Partial Portraits)等多部作品,其戏剧《美国人》在伦敦上演。1895年,
贾科莫的剧本《盖伊·多姆维尔》(Guy Domville)在首晚上演时即遭遇喝倒彩,这让詹姆斯心灰意冷,从此放弃了剧场,转而创作了一系列鬼怪故事及作家轶事。1898年,他离开
伦敦,搬到苏塞克斯郡的“兰姆屋”(Lamb House)居住,而后几年他接连创作了“螺丝在拧紧”(“The Turn of the Screw"),《尴尬年代》(The Aukward Age)和《圣泉》(TheSacred Fount)。1902年到1904年,
贾科莫创作了其最重要的作品——《使节》(The Ambassadors )以及《鸽翼》(The Wingsof the Dove)《金碗》(The Golden Bowl)。1905年,詹姆斯重返阔别了20年的
美国,游历西海岸、
佛罗里达州,而后返回
欧洲。1906年到1910年,他创作了《
美国景象》(The American Scene ),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上等稻谷》(The Finer Grain),这本小说集收录了他后期的短篇小说。
晚年
1910年,67岁的亨利·詹姆斯因长期患神经疾病,再次回到美国,与哥哥威廉一起生活,但不久威廉因心脏病去世。1911年到1912年,
贾科莫带病撰写自传《童年及其他》(A Small Boy and Others),以及《身为儿子和兄弟的回忆录》(Notesof a Son and Brother),并移居
伦敦。1913年,
约翰·萨金特应詹姆斯的支持者邀请,为詹姆斯画像,作为其70诞辰贺礼。1914年出版《小说家评论集》(Notes of Novelists ),1915年,詹姆斯因不满
美国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立态度,加入
英国国籍,1916年英国国王
乔治五世授予其
大英帝国勋章,同年2月28日,亨利·詹姆斯在切尔西去世,享年72岁。葬礼在切尔西老教堂举行,骨灰安葬在
剑桥的
贾科莫家族墓地。
个人生活
家庭关系
亨利·詹姆斯的祖辈是北爱尔兰人,其祖父老威廉·詹姆斯移民到
纽约,白手起家为后辈积累了大笔财富,在其1832年去世时拥有大量的地产,是当时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
父亲是老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他是一位宗教学家和哲学家,一生都奉献给了哲学和
神学的研究,在亨利·詹姆斯的教育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母亲名为玛丽·詹姆斯,是纽约人,与老亨利·詹姆斯琴瑟和鸣并随其四处旅行,擅长管家。
哥哥是
威廉·席德斯(William James),毕业于
哈佛大学,对不同学科都有研究。他是
美国心理学之父,同时是一位哲学家和教育学家,
实用主义的倡导者,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出版了《
心理学原理》《实用主义》等学术著作。
情感经历
亨利·詹姆斯终身未婚。他一直爱恋着自己的
表妹敏妮·坦普尔,她是他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女性。敏妮·坦普尔是一位天生丽质、富有想象力且直率的女孩,她与亨利·詹姆斯在罗马相遇并相恋,他被她“卓越的灵魂”,与众不同的聪慧与早熟,以及直率活泼的性格深深吸引住了。她不被世俗对女子的要求所束缚,说话坦率,没有“女人味”,这给
贾科莫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新鲜感。在与敏妮相处的过程中,他渐渐地从十八岁时那次受伤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但好景不长,1870年3月8日,詹姆斯27岁这一年,敏妮因肺病去世,恋人的早逝给詹姆斯带来巨大打击,他十分悲痛,遂决定终身不娶,将自己对敏妮的感情倾注到《一位女士的画像》以及《鸽翼》的女主人公上。
主要作品
主要出版作品
参考资料:
创作特色
叙事角度
亨利·詹姆斯在小说叙事角度上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他是小说叙事角度革新的先行者之一。他一改19世纪
现实主义文学常用的单一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引导读者用作者预先设定的
世界观和价值观来阅读社会的“真实”。因此,他常常采用有限叙述角度,在观察点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创造了他所称的“意识中心”的叙事方式,即从主角以及“上帝”之外的某一个角色选取叙事者,这种方法在现代叙述学上,称为
第三人称有限视角,或者内聚焦,这对于小说描写的人物而言,有着陌生化的作用,这让读者延长了感受的事件,产生新鲜感,产生了不同以往的审美情趣。
贾科莫早期作品《
黛西米勒》就采用了这一方法,这一不同以往的叙事角度在小说发表后曾轰动一时,故事以小说主人公之一温特伯恩的视角展开,读者从他有限的视角里逐步解开了黛西形象之谜,这充分体现了内聚焦的方法对于塑造人物的有益之处。
内向化创作
内向化创作是亨利·詹姆斯写作的一大特色,也是他对英美现代小说的重要贡献。内向化创作首先与其独特的叙事视角有关,他采用“内聚焦”的视角,只从
第三人称的角度展开故事,讲述的仅仅是这第三人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这一有限的视角促使小说更加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即为内向化创作的第二个特点,他的小说一反以往的小说注重外部情节的传统,而是对人的内心世界事无巨细地展开描写,他通过大量描写人物的内心以达到再现事件发生时人物的真情实感。他将人物的心理描写从传统的次要地位提升到了主要地位,因为他更加关注人们在“生活中真正的经验和感悟。”这开启了欧美文学界二十世纪小说创作“内向化”的传统。这样的写作手法也有着其弊端,其中最明显的弊端就是小说的篇幅冗长、情节平淡。
贾科莫的作品字数多,情节并不丰富,节奏也十分缓慢,这是许多读者阅读他的小说时感到十分不习惯的地方。亨利·詹姆斯的内向化创作特点,让他的小说多了心理学上的意义,常被评论家称为“心理学
现实主义”,是未来“
意识流小说”的开路先锋。
国际题材
亨利·詹姆斯自小开始就常常来往于
欧洲与
美国两地,他独特的成长经历影响了他的创作,欧洲文化与
美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他写作的题材。这里的文化,指代的不仅是艺术、历史等高雅文化,还包括了不同文化中的人的人生智慧,特别是关于“恶”的知识。在
贾科莫的早期创作中,大部分都是两大陆之间的
文化冲突,他向往欧洲的古老文化,认为美国的文化是幼稚、不成熟的,他的作品《
黛西米勒》体现了这一点,黛西在欧洲的悲剧遭遇正是两种文化冲突的结果,文化差异造成了偏见,偏见导致了悲剧。欧美文化冲突是詹姆斯早期作品的特点,但到了中后期,他的文化观念有了改变,逐渐从冲突走向了融合。《
一个贵妇人的画像》就是詹姆斯文化观念发生转变的标志,
伊莎贝·阿言德向往
欧洲的高雅文化,她选择了表面文雅高贵的奥斯蒙德就体现了她对高雅文化的追求以及高尚的道德观,而她的婚姻的失败则表明欧美文化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着挫折与陷阱,这体现了詹姆斯对文化融合的思考。到了写作《金碗》时,
贾科莫的关注点已经从冲突转移到了解决冲突、实现融合上,他在小说中注重人与人关系的重建与协调,强调欧美只有在平等、承认彼此差异、尊重彼此利益时才能友好交往,实现文化融合。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多为国际题材,这是他重要的创作特色,他的这一特点,体现了他对欧美文化关系的思考与美好期望,对当今世界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荣誉与成就
1911年、1912年以及1916年,亨利·詹姆斯获得了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在
兰登书屋(Random House)1996年评选的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中,
贾科莫就凭借《
鸽翼》《使节》和《金碗》上榜,且排名靠前。
影响与评价
影响
亨利·詹姆斯是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探索者,是用英语写作的作家中第一个把小说当作一门艺术的作家,对小说创作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大量试验,探索出了内聚焦的叙事方法,开创内向化写作的先河,这一手法被称为“心理
现实主义”,是意识流小说的先锋。他倡导作者在作品中的隐退,促进了英美文学界对形式的研究。他对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的思考有特殊意义。他在欧美
文学史上,尤其是小说从19世纪的现实主义传统向20世纪的现代主义过渡时期,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在叙事角度上的创新,对叙述学的发展,对文艺理论的发展,以及对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在中国文坛,亨利·詹姆斯的影响并不大,基本处于隐形或空白状态。在中国,他的作品的翻译版本极少有出版,现行主流的几种外国文学史类的大学
教科书以及各著名出版社策划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丛书里均没有他的作品,中文学科的当代大学生也对他知之甚少,这与
贾科莫在欧美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不相匹配。
评价
对于亨利·詹姆斯的作品,评论界不同时期对其有着不同的评价。总体而言,在英美新批评运动之前,评论界并不看好他的作品;在英美新批评运动兴起后,评论界对他的评价逐渐提高。
亨利·詹姆斯写的心理小说本身存在着繁琐沉闷的缺陷,且描写的对象多为上流人士,
写作风格晦涩难懂,所以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这段时期颇受批评。
英国学者利维斯在《
伟大的传统》一书中批评他“使读者厌烦到了不愿拜读的地步”,与其同时代的著名小说家
托马斯·哈代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沉闷繁琐的风格,没完没了的句子,然而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则把这种大而无当的文风比作“采豌豆的大河马”。与此同时,他也曾被一些
美国读者与评论家指责为“远离美国实际生活”,“是一位脱离了现实的自欺欺人的浪漫主义者”,“艺术视野狭窄,不过是抒发闲逸阶级的情绪而已”,他一度因为这些观点而在评论界失宠,其作品在其有生之年并未得到重视。
然而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
贾科莫的作品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英美“新批评”(New Criticism)运动而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并被推到了文本研究的前沿。此后,关于亨利·詹姆斯作品的研究成为了学术界热点,西方评论家一改往常批评的态度,对詹姆斯复杂艰涩的作品更加关注,并得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建立了种种理论,詹姆斯也因此而声誉大振。
美国评论家菲利普·拉赫夫称他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叶佛·温特斯宣布他是“
英语语言中最伟大的小说家”;而
英国著名学者利维斯则说:“在英语世界里,我们还可以找到谁在小说艺术上的成就能够超过他?”在当代,亨利·詹姆斯仍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当代美国文学家斯皮勒曾评价:“亨利·詹姆斯造就了作家的自觉自我,通过自己的感情发现了测定经验的最终尺度;他把
现实主义艺术的土壤从外部世界移向内心世界。”
后世纪念
1976年6月17日,亨利·詹姆斯纪念碑在
威斯敏斯特教堂诗人角揭幕,诗人角中的作家大都对文学有着重要贡献。莱昂·埃德尔在《伦敦时报文学副刊》上发表了一篇纪念此次揭幕活动的文章。
《亨利·詹姆斯评论》于1979年创刊,是为纪念亨利·詹姆斯而创办,由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期刊被定位为“亨利·詹姆斯学会”的重要代表,内容则是对詹姆斯的研究及对相关研究成果的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