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背伯劳
伯劳科伯劳属鸟类
灰背伯劳(学名:Lanius tephronotus),别名西藏伯劳,是伯劳科伯劳属鸟类。成年体长22~25厘米;体重40~54克。雌雄羽色相似。额基、眼先及眼周至耳羽均为黑色,形成一条宽阔的黑色贯眼纹,头顶、颈部至下背部均为深灰色,腰部和尾上覆羽为棕色。尾羽黑褐色,羽缘及羽端浅棕色。下体白色,两肋及尾下覆羽粘棕。虹膜褐色,喙黑褐色,跗黑色。
灰背伯劳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附近的地区,如中国中西部、南亚及东南亚北部,在中国分布于西南、西北及中部地区。其常栖息于中低山阔叶林及混交林的林缘地带。主要以蚂蚁、甲虫毛虫等昆虫为食。
灰背伯劳于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最不被关心(LC)。于2021年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中。
分类讨论
灰背伯劳曾被认为是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的一个亚种。但后来因为两个种群在中国西藏等地繁殖地交叉却未出现杂交个体的特点,加之形态差异,郑作新(1976,1987,1994)认为两者为不同的种。
形态特征
成年灰背伯劳体型中等,体长22~25厘米;体重40~54克。虹膜褐色,喙黑褐色,先端呈钩状,跗蹠及趾黑色。爪钩状,黑色。具体衡量大小如下所示:
雄鸟额基、眼先及眼周至耳羽均为黑色,形成一条宽阔的黑色贯眼纹,头顶、颈部至下背部均为深灰色,腰部和尾上覆羽为棕色,中央尾羽黑色,羽缘及羽端均为浅棕色,其余尾羽黑褐色,外基部具棕缘,端部及外翈羽缘为淡棕色。翼黑褐色,第一、二枚初级飞羽外翈有细窄白色缘,内侧飞羽和大覆羽羽缘均为淡棕色。下体大多白色,胸部略沾棕,两胁浅棕白色,尾下覆羽棕色。
雌鸟与雄鸟相似,但贯眼纹不完整,仅在眼后区,头颈及肋部具鳞状纹。
幼鸟前额不为黑色,贯眼纹不全黑而沾褐,有纤细的白色眉纹。头颈至背部的羽色为灰色沾褐,腰部及尾上覆羽密布黑褐色鳞状纹。胸腹及两肋亦均布有黑褐色鳞状斑。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灰背伯劳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附近的地区,如中原地区中部和西部、南亚及东南亚北部。具体亚种分布见下表:
中国分布
灰背伯劳在中国分布于西南、西北及中部地区,如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等地。
栖息环境
灰背伯劳主要栖息于中低山阔叶林及混交林的林缘地带。也出现在农田、村庄周边等地,常在树梢或灌木丛顶部停留。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在中国,灰背伯劳部分为留鸟,部分为夏候鸟。留鸟常做垂直迁徙,夏季的时候常在海拔为2500~4000米的地带活动,冬季则下迁至低山地区。夏候鸟主要为在云南以北繁殖的种群,常于3~4月开始春季迁徙,于9~10月开始秋季迁徙。
印度及中南半岛的种群为冬候鸟。
觅食行为
灰背伯劳主要以蚂蚁、甲虫毛虫等昆虫为食,也吃益鸟和鼠类。其常在站在树顶上或者电线杆上等待捕猎机会,捕猎成功后飞回原处进食。常单独活动或者成对活动。
鸣叫行为
灰背伯劳喜停在树枝顶部及树冠上鸣叫,常发出似“zcha——zcha——”的叫声。
生长繁殖
筑巢
灰背伯劳繁殖期5~7月,5月初可见亲鸟在村落、农田等地寻找巢材,其常营巢于小树或灌木枝叉之间,距地高1.5~6米不等。巢材一般取自于距营巢点周围100米以内,随营巢地环境的不同巢的构成略有不同。巢通常由枯草、枯枝、茎叶等材料构成,有时还杂有棉花和羽毛等。多呈碗状,较为精细。
产卵孵化
每窝产卵4~6枚。多为5枚。卵椭圆形,灰白而缀有褐色斑点,钝端斑点尤为密集,常连结成块斑状。卵的平均大小约为19.2毫米×25.2毫米,平均卵重4~5克。雌鸟每天产卵1枚,产完最后一枚卵后开始孵卵。由雌鸟孵卵,孵卵期约15天。孵化期雌鸟尤为恋巢雄鸟亦常在周围护巢。
育雏及雏鸟生长
雌雄共同育雏,育雏期14~15天。雏鸟晚成。雏鸟生长情况详见下表: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灰背伯劳分布范围大,种群数量稳定。
保护级别
灰背伯劳于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最不被关心(LC)。
灰背伯劳于2021年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中。
物种对比
棕背伯劳与灰背伯劳羽色和体型大小非常相似,将其对比如下:
目录
概述
分类讨论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觅食行为
鸣叫行为
生长繁殖
筑巢
产卵孵化
育雏及雏鸟生长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保护级别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