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背叛的遗嘱》系
米兰·昆德拉创作的文学理论,自1993年出版至今影响不断,在文学创作和研究界深有影响。书中作者不仅讨论文学的抽象问题,而且也在论述中涉及社会思想以及
音乐创作诸方面问题。
内容梗概
《被背叛的遗嘱》一书中有九个篇,探讨的议题非常广泛,从文学到音乐,自古至今。
第一篇以
法国十世纪小说家
弗朗西斯·拉伯雷的作品《巨人的故事:高康大与庞大固埃》开始,讨论幽默的原委。中间漫谈小说的历史乃至于
欧洲小说的历史,从托玛斯?曼到福恩戴思,到鲁西迪,再到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均有其独特的见解。
第二篇仔细研究了
弗兰兹·卡夫卡的作与其人在后世读者心目中的形象。
第三篇则向音乐大师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致敬,除了探讨他的艺术创作精神之外,
米兰·昆德拉也不免 要替他抱屈辩护。
第四篇回到卡夫卡,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探讨“隐喻”的重要性。昆德拉在这一部里,比较了卡夫卡《
城堡》中一段文字(原文为
德语)的三种法文翻译版本。
第五篇研究的是小说中的时间性,并从
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一篇短篇故事人物的真实性。第六部谈到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除了自身的经验之外,
弗里德里希·尼采和一些东欧作家也在论述之列。第七部的主角是音乐作曲家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昆德拉一一走过他的作品,并为他所受过的委屈抱不平。第八部以
弗兰兹·卡夫卡作品《控诉》的角K为主轴,谈到“当局者迷”的概念。第九部又回到史特拉汶斯基和卡夫卡论及他们的遗嘱和遗愿,因为时空的关系未必受到遵从。
而大师对于“小说”则有一段不得不看的论述:“我想,一边是小说,另一边是回忆录、传记、自传,两者之间在本质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一部传记的价值在于揭露真实事件,强调这些事件的精确及第一手特色。可是小说的价值却在于展现生命里存在的可能性,在那小说尚未写成之时,那些可能性是隐藏的,不为人知的;换句话说,小说将深埋在你我心中的东西发掘出来。一般常听见对小说的推崇便是:我在书中的人物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仿佛作者谈的是我,而且对我了若指掌;有时也会听见读者叹气:我觉得被这小说攻讦,被它羞辱,被它全身剥个精光。对于这些表面上看来幼稚的看法我们千万不可加以嘲笑:这就是小说被当成小说来读的铁证。”
作品目录
作品鉴赏
《被背叛的遗嘱》是一部艺术随笔集,从西方小说艺术的鼻祖
弗朗西斯·拉伯雷论起.开篇即谈到了作为小说要素的幽默。作者说:“幽默不是人远古以来的实践;它是一个发明。与小说的诞生相关联。”接着,作者谈到小说是“道德判断被延期的领地”,小说是“创造想象的田园”、“小说的历史作为对历史的报复”等等。特别是对
弗兰兹·卡夫卡小说艺术以及他在小说历史上的地位分析。可以说独到而精彩纷呈。与文学艺术相关联的.对音乐艺术的论述也贯穿了全文集。
作者一方面对这些“背叛”进行美学意义上的反驳。作者首先对这些艺术家的小说和音乐作品作了艺术的分析.提出了作者作为一个小说家、一个真正的思想者的理解和深刻认识;另一方面.作者从人的思想、灵魂意义上对“背叛”行为进行了委婉的谴责。作者认为这些“背叛者”,他们不但设有真正理解、懂得艺术家们的艺术.而且背叛了这些艺术家们——他们逝去的朋友、偶像的灵魂,他们也并不真正地爱这些他们自称“热爱”的艺术家。
在《被背叛的遗嘱》中,
米兰·昆德拉思考的是小说创作、小说的艺术以及作为创造者的艺术家在艺术史中的价值和地位。关于“背叛”,他认为这是一种对艺术家卓越艺术的误凑,对艺术家死后灵魂的背叛。
从中可以看到.米兰·昆德拉作为小说家,他并不是道德的宣讲者、捍卫耆,也不受权威和常规的约束;他有自己的思想,坚持个人精神的自由和独立:他真正捍卫的是艺术在历史上存在的独立性和意义。
出版信息
《被背叛的遗嘱》中文译本:
1994年,《被背叛的遗嘱》,孟湄译,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3年,《被背叛的遗嘱》,
余中先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被背叛的遗嘱》,翁德明译,皇冠出版社
作者简介
米兰·昆德拉,
捷克裔
法国作家,生于捷克
布尔诺。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玩笑》在捷克出版。但好景不长。1968年,
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失去了在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
笑忘录》(1978)、《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1984)、《
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
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
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除小说外,
米兰·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
小说的艺术》(193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