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年1月19日-1849年10月7日),毕业于
弗吉尼亚大学,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
埃德加·爱伦·坡出生于美国
马萨诸塞州波士顿,3岁时,埃德加·爱伦·坡成为孤儿被商人爱伦一家收养,此后,他先后在斯托克·纽因顿,里士满来当地学校读书,由于酷爱
乔治·拜伦、
珀西·雪莱、
约翰·济慈等诗人的作品,他学会了用拉丁文写诗,并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基础。1827年应征入伍,并出版了人生中的第一本诗集《帖木儿及其它诗》(Tamerlaneand Other Po-ems),从此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随后又出版了《阿尔阿拉夫、帖木儿及小诗》《致海伦》等诗。《
莫格街凶杀案》《
金甲虫》《
气球骗局》等小说的发表使其名气大增,1845年发表了让他被大众所熟知的诗集《
乌鸦》。即使重病缠身也依然坚持创作,于1849年写下了《钟声》《安娜贝尔·李》以及反映其诗歌理论的《诗歌原理》,同年在
巴尔的摩辞世,终年40岁。
他的作品充满了恐怖、神秘和阴郁的氛围,通过对人物心理的细腻描写,展现人物的恐惧、疯狂、罪恶感等复杂情感。同时,善于运用象征手法和创新的故事情节来构建作品,使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惊喜。通过描绘死亡的奇异和神秘,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在创作中,他追求一种独特的美,认为美与恐怖可以相互融合。
埃德加·爱伦·坡被称为侦探小说鼻祖、科幻小说先驱之一、恐怖小说大师,为了纪念他,
美国推理作家协会创立了“
埃德加·爱伦·坡奖”这一最具权威的推理小说奖。他的作品为后来的科幻小说、恐怖小说、推理小说等多种文学流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同时,他的创作理念和写作手法也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成为了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1809-1826)
1809年1月19日,埃德加·爱伦·坡出生于
马萨诸塞州的
波士顿,父亲是大卫·坡,母亲是伊丽莎白·阿诺德。在埃德加·爱伦·坡出生不到两年,父亲便抛下了他们。随之,母亲在一年后也因病去世,留下埃德加·爱伦·坡兄妹三人成了孤儿。1812年,埃德加·爱伦·坡被商人爱伦一家收养,随养父住在里士满,1815年,爱伦全家迁居
英国,随后他先后在杜博夫人开办的寄宿学校和斯托克·纽因顿学校读书,打下古典文学知识的深厚基础。
1820年,爱伦·坡一家回到里士满,埃德加·爱伦·坡开始在当地的学校念书,并与爱弥拉·罗伊斯特私定终身。在学习期间,他对拉丁文和法文很感兴趣,又喜欢涉猎历史、物理、生物和天文,酷爱
乔治·拜伦、
珀西·雪莱、
约翰·济慈、摩尔、柯勒律治等诗人的作品,还学会了用拉丁文写诗。1826年埃德加·爱伦·坡就读于
弗吉尼亚大学,他热爱读诗、写诗,还擅长画画。但因染上酗酒,赌博等恶习,他的养父拒绝为他付赌债从而不得不中途辍学,回到里士满发现"婚约"已作废。
创作经历(1826-1840)
在爱情中备受打击的爱伦·坡于1827年离家出走前往
波士顿。他化名“埃德加·A.佩里”应募参加美国陆军,在此期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帖木儿及其它诗》,署名为“一个波士顿人”,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军队生活使爱伦·坡想成为一名职业军人,为进入
美国军事学院,他求助养父帮忙。在等待学校答复期间出版了他的第二本诗集《阿尔阿拉夫、帖木儿及小诗》。1830 年爱伦·坡顺利进了西点军校,10月,他与再婚的养父发生冲突,并断绝关系。后又因"抗命"被军事法庭审判并开除军校。
于是爱伦·坡开始努力写作,1831年他的第三本诗集《诗:第二版》问世,还包括一篇批评性前言,提出了自己的诗歌审美观。离开学校后爱伦·坡暂住在
巴尔的摩的
姨母(玛丽亚·克蒂姆)家,为了生活并投合杂志的需要,他先后写过诗、短篇故事等发表在《信使报》。1833年他的《
瓶中手稿》在《星期六游客报》征文比赛中获胜,获得了50美元的奖金。同时《罗马大圆形竞技场》获得诗歌比赛第二名,两部作品后在《游客报》出版。次年在《戈迪淑女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梦幻者》。《游客报》的评委约翰·P·肯尼迪将爱伦·坡推荐给了《南方文学信使》(月刊),从1835年3月开始,他向该杂志投稿,其中包括他的第一个长篇故事《汉斯·普法尔》。爱伦·坡犀利的文笔,为他赢得了“战斧手”的别名,增加了《南方文学信使》的知名度和发行量。12月在《信使》上发表了素体诗悲剧《波利希安》。1836年与13岁的
表妹弗吉尼亚举办婚礼。
由于爱伦·坡饮酒过度,健康受损,导致杂志延期出版,《南方文学信使》出版人怀特于1837年10月解雇了他,爱伦·坡搬家到
纽约但找不到编辑职位,得益于他“杂志人”的职业身份和平时的大量积累在这期间创作出《
丽姬娅》《阿瑟·戈登·皮姆》。1838年搬家到
费城,向《博顿绅士杂志》主编毛遂自荐,获得编辑工作,并在此期间结交了一批文坛挚友,对他的文学创作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839年,迫于生计在《
绅士杂志》做编辑工作,在该刊发表了《
鄂榭府崩溃记》和《威廉·威尔逊》等作品,年底在利及布兰查德出版社出版《怪异故事集》。1840年与《绅士杂志》老板伯顿发生争吵被解雇,他试图创办一本名为《佩恩杂志》的刊物,然而,由于缺乏经济资助,这个计划最终被搁置。
困境与挣扎(1841-1848)
1841年爱伦·坡成为《格雷厄姆杂志》的编辑,发表了自己的首篇推理小说《
莫格街凶杀案》,到年底《格雷厄姆杂志》的订户增加了四倍多。尽管发表了许多作品但爱伦·坡生活依然艰难,1842年,爱伦·坡的妻子弗吉尼亚因病险些丧命,此后未能完全恢复健康。但他还是发表了多篇作品,包括《红死病的假面具》和评论
纳撒尼尔·霍桑的《旧闻逸事》等。1843年,爱伦·坡受邀为杂志《先驱》投稿,发表了《
告密的心》《丽诺尔》等作品。因杂志停办他前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求职,并拟办杂志《铁笔》。但因醉酒而失去求职机会,由于经济困难,他试图向朋友借钱。6月,爱伦·坡想借助密码主题打开通俗文化写作市场创作出《
金甲虫》,这篇小说在
费城的《美元日报》征文比赛中赢得了100美元奖金,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这使得爱伦·坡成为一位走红的作家,同年秋天发表了《
黑猫》。
1844年,爱伦·坡迁居
纽约,发表在《
纽约太阳报》上的《
气球骗局》大大提高了他的知名度。他继续计划创办《铁笔》,1845年,他选择乌鸦这种不祥之鸟,用来表达最大的悲痛与绝望,创作出诗歌《乌鸦》,作品一经发表就获得了公众和评论界好评,各报刊争相转载。借此他进入
纽约文人圈结识了戴金克,戴金克选了爱伦·坡的12个短篇小说编成《故事集》于7月由威利及帕特南出版社出版,此书大受欢迎。爱伦·坡开始为《百老汇杂志》撰稿并最终成为该刊的所有人。
爱伦·坡也发表过许多篇文学随笔和评论,1845年他在批评剽窃行为的文章时,涉及到当时文坛的名家朗费罗,引发一场长达八个月的私人论战史称“朗费罗战争”,这使爱伦·坡声名狼藉,加上弗吉尼亚病情加重,精神压抑和贫病交加使爱伦·坡在1846年停办了《百老汇杂志》,并把家搬到纽约郊外,爱伦·坡一家成为需要被救济的对象,在此期间爱伦·坡病了几个星期。尽管如此,他仍设法发表了《一桶蒙特亚白葡萄酒》和《创作哲学》,坚持在《戈迪淑女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至年末爱伦·坡仍在生病。1847年1月30日,弗吉尼亚去世,爱伦·坡的健康状况也很糟糕,这一年他仅创作了两首诗,纪念弗吉尼亚的《尤娜路姆一首诗歌》 (Ulalume-A Ballad)和《致M.L.S》,1848年,他的健康状况逐渐好转,开始着手写《
我发现了》,并四处演讲和朗诵为《铁笔》筹集资金。
生命末期(1849)
1849年,爱伦·坡在文学和演讲领域依然活跃。5月,他为纪念亡妻写出了令人称颂不绝的诗作《安娜贝尔·李》(ArnabelLee)后发表在《
论坛报》上。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爱伦·坡创作了多篇重要作品。他写了一篇
小品《兰道尔的农舍》,表达了他对想象中的农舍的渴望和感伤。他还创作了一篇反民主的未来故事《梅隆托·陶塔》和讽刺短文《打上X记号的帕雷格拉》。他的最后一篇怪诞小说《冯·肯普林和他的发现》描述了铅变成金的奇迹。此外,他还写了一篇与以往作品风格迥异的《
跳蛙》,这篇小说反映了爱伦·坡对诽谤者的无能为力的不满情绪。
他坚信文学是最高尚的职业,并批评了洛威尔对南方作家的忽视。为了寻求南方人支持《铁笔》,他前往里士满。在旅途中表现出受迫害狂想症的病状。在里士满,他看望了妹妹,参加了戒酒协会的活动,并与旧情人(爱弥拉)订婚。然而,在离开里士满前往
纽约的途中,他在
巴尔的摩被发现处于半昏迷状态,最终因
脑出血于1849年10月7日去世。他的两篇遗作《钟声》和《安娜贝尔·李》在他去世后问世,继续传递着他的文学理念和才华。
主要作品
埃德加·爱伦·坡的主要作品类型有诗集、短篇小说、论文等,其中包括《安娜贝尔·李》《诗歌原理》(1850)和《
失窃的信》等。
创作特点
哥特式氛围
爱伦·坡的小说在情节、气氛和人物刻画等方面都充满了恐怖和神秘的色彩。其故事背景的设定上,他经常选择一些阴暗、怪异的场景作为故事的发生地,如废弃的城堡、阴森的墓地和密闭的房间等。这些背景为故事奠定了阴暗和神秘的基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不祥的预兆和紧张的氛围。例如,《乌鸦》中的主人公与乌鸦在阴森的房间里展开对话,午夜的
寂静和黑暗增强了场景的阴森感,使得整个故事弥漫着一种恐怖和神秘的氛围。在情节设计上也充分体现了哥特式氛围的特点。他的故事情节往往曲折离奇、充满悬念,通过不断变幻的情节和意外转折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紧张感。例如,《
莫格街凶杀案》中的情节设计充满了悬念和意外转折,整个故事弥漫着一种恐怖和神秘的氛围。在《
鄂榭府崩溃记》中,他通过对古宅、地窖等场景的描绘,以及
阴尸复活等情节的设置,让读者感受到死亡的奇异和恐怖。
爱伦·坡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将场景的设置与背景、人物的状态等进行素描般的刻画,通过从细节入手来烘托和营造浓厚的恐怖气氛,在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中都凸显出恐怖的的氛围。
人物塑造
在爱伦·坡的小说创作中主要的特点是关注人性,尤其是关注人性的阴暗与扭曲,人性的复杂与奸诈以及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怖。爱伦·坡的小说中的人物有的吸毒,有的酗酒,通过各类人物所表现出来的诸多怪诞行为营造出人物不一样的心理,以故事的人物思想为情节发展的主要脉络,对人物的多重人格,内心潜意识,其中包括罪恶的意识进行了呈现,让更多的作品人物在多重人格的支配下发展得更加多元。其中多重人格背后揭示出来的诸多极端行为,例如,自残、自杀、自我放纵和毁灭等等。这也是爱伦·坡刻画人物的多重人格所具有的艺术审美性。《
告密的心》中的主人公对邻居老头怀着一种病态的仇恨,这种仇恨最终导致了谋杀的发生。《厄舍古屋的倒塌》中,主人公罗德里克精神
变态,将兄弟尸体支离破碎后藏于地板下,这种行为不仅令人毛骨悚然,而且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
爱伦·坡擅长对人物心理进行细腻逼真的描写,通过心理分析来揭示人物的恐惧、疯狂和罪恶感,在《厄舍屋的倒塌》中爱伦·坡通过内心独白的手法,展现了罗德里克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对家族传统的背离、对妹妹的乱伦行为,使他产生罪恶感和恐惧感。但在梦中,他常常看到妹妹
玛德琳的形象,这些既是他深爱的对象,也是他恐惧的源头。通过梦境描绘的手法来展现罗德里克的内心世界。此外,他还运用
幻觉、回忆等手法,展现了罗德里克内心的罪恶感和恐惧感。这些心理描写手法相互交织,更深入地体现罗德里克的内心世界。
象征手法
爱伦·坡的作品中经常使用象征和寓言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他通过物品、事件和情境来隐喻地表达人类的情感、道德和价值观,引导读者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解读。在《乌鸦》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使得整首诗的氛围更加浓郁和深远。通过乌鸦和帕拉斯雕塑等符号的象征意义,表达了死亡、绝望、痛苦和理智等主题,展现了人类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同时,这些象征符号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表达了作者对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批判。在《
乌鸦》中,象征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比喻手法,更是一种艺术和思想的表达方式,它使得这首诗成为爱伦·坡的经典之作,并影响了后世无数的诗人和艺术家。在《厄舍府的倒塌》中,他巧妙地将房屋与人物融为一体,通过象征手法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厄舍古屋在故事中不仅是背景,更是与主人命运紧密相连的象征。这座古屋年久失修,腐朽不堪,摇摇欲坠,暗示着厄舍家族的衰败和没落。而兄妹两人的行为和精神状态也与古屋相互呼应,他们的孤独、紧张和病态都与古屋的破败、阴森相辅相成。
人物思想
爱伦·坡的美学观和死亡观在其作品中交融。他的美学观以独特的
浪漫主义和哥特式风格,强调对美的渴望和对恐怖的追求,将美与死紧密结合,他打破传统美学真善美相统一的格局首次将恐怖与丑恶纳入美学范畴。他认为恐怖和奇异能达到更深刻的效果,通过揭示人类内在的恐惧和探索神秘、不可知的领域,创造出令人不安而吸引人的美感。在《乌鸦》中,通过黑暗的场景、诡异的情节和神秘的鸟类形象,将恐怖和奇异融入其中,营造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在《梦中梦》探讨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模糊边界,强调了幻想中的美感。
同时,他对死亡的审美迷恋贯穿于他的作品之中。他通过描绘美女之死、幽怨的诉说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和痛苦,深刻地表达了对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认为死亡是一种超越世俗、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美丽世界,赋予了死亡一种浪漫的、神秘的面貌。在《红死病的假面具》中,主人公试图逃避红死病的侵袭,但死亡最终降临,作品中的面具舞会和七个色彩各异的房间象征着生命的阶段,突显了死亡是无法逃避的命运。《安娜贝尔·李》讲述了两位年轻恋人的爱情故事,而死亡最终分离了他们,凸显主人公对逝去恋人的思念和对死亡的悲伤,强调了死亡对爱情的摧毁性影响。
爱伦·坡的美学观念和死亡观相互交织,深刻影响了其作品,他将美与死、恐怖与奇异融为一体。
人物关系
人物影响
文学成就
爱伦·坡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家,他的创作涉及短篇小说、诗歌和科幻小说等多个领域,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度。他是第一个将短篇小说视为一种独立文学体裁的人,他的理论和实践对后来的短篇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
美国文学史上,他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脱离
英国文学传统的美国作家,他对美国早期本土文化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非理性情感予以关怀,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小说作品不仅继承了传统
哥特小说的元素,还融合了自己独特的创作理念,在审美空间上实现了与读者的心灵沟通,打破了传统小说和通俗小说的界限。爱伦坡成功地将
哥特式建筑故事与侦探情节结合起来,这种尝试对后代作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许多作家的作品都借鉴了他的哥特风格。此外,他还被认为是科幻小说的奠基人,被视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之父”,对科幻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法国象征派诗歌也深受爱伦·坡的影响,爱伦·坡不仅在美学、诗歌理论、文学形式和文学风格等方面对其产生了影响,还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
象征主义文学的发展。
创作影响
当红侦探悬疑作家
阿瑟·道尔、
阿加莎·克里斯蒂、
劳伦斯·布洛克、
斯蒂芬·埃德温·金、苏格拉·富顿、
爱德华·霍克等人都受到过爱伦·坡的影响。其中柯南·道尔笔下的
夏洛克·福尔摩斯就脱胎于爱伦·坡笔下的神探迪潘。阿加莎在其作品《
尼罗河上的惨案》中借用爱伦·坡在《一封被盗的信》中的技巧:最不可能的地方正是藏信的地方,最不可能的人就是真正的凶手。在科幻小说领域,受爱伦·坡《热气球骗局》的影响,勒·凡尔纳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
气球上的五星期》。法国象征主义诗人,
夏尔·波德莱尔(Baudelaire)从爱伦·坡诗歌中找到灵感,创立现代诗学。
爱伦·坡是“五四”运动以后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个
美国作家,他的思想影响着包括
鲁迅、
茅盾、
郁达夫等在内的一批新时代的文人。
钱锺书的《魔鬼夜访钱钟书》中的魔鬼形象也与爱伦·坡的作品有关。诗歌方面,鲁迅的《
野草》中的《
死后》与爱伦·坡的《活埋》颇为相似,而
闻一多的《渔阳曲》、
徐志摩在翻译波德莱尔《死尸》前所作小引、
朱湘有关诗歌音乐美的主张等,都受埃德加·爱伦·坡三篇主要诗论的理论继承与发展。
根据他的小说还拍摄过多部电影,比较有名的是根据其三部小说改编、由三位导演执导的集锦电影Histoires Extraordinaires(勾魂慑魄) (1968) 。
人物评价
法国
龚古尔兄弟、
英国W.H.奥登等人认为埃德加·爱伦·坡是侦探小说鼻祖、科幻小说先驱之一、恐怖小说大师、象征主义先驱、唯美主义者。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埃德加·爱伦·坡是首位用精神分析理论诠释文学者,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先驱。
1933年,施蛰存在《新中华》杂志发表的《从埃德加·爱伦·坡到海明威》一文中指出:埃德加·爱伦·坡是
美国短篇小说的鼻祖。
萧伯纳认为埃德加·爱伦·坡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评论家、诗人和短篇小说家。萧伯纳在他的百岁生辰上说,埃德加·爱伦·坡是“当时最伟大的杂志评论家”。
后世纪念
美国推理作家协会以埃德加·爱伦·坡为名,创立了最具权威的推理小说奖项“
埃德加·爱伦·坡奖”,以此来纪念他。第一届埃德加奖晚宴于1946年举行。
1949年开始,头戴黑帽,身穿黑衣,用围巾裹着面庞的祝酒人每年都会在爱伦·坡生辰当天于其墓碑前献上三支玫瑰花与一瓶
白兰地。
美国媒体把这位神秘人物称为“爱伦·坡敬酒者”。
2009年10月11日是埃德加·爱伦·坡的200周年诞辰,他逝世时其所在的城市
巴尔的摩又重新为其举办了一次葬礼。此外,他曾居住过的
波士顿、
纽约、
费城和里士满等地在这一天都为他举办了纪念活动。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