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大蚕蛾(
食虫类:Attacus atlas),俗称大桕蚕、
天蚕、
仔猪蚕、皇蛾。乌桕大蚕蛾
学名得于希腊神话巨人-阿特拉斯(Atlas),它的翼表面积是所有
蛾类中最大的,有记载的最大翼展为300毫米。分布于
印度,缅甸,
印度尼西亚,
日本,
越南,中国等地。
乌桕大蚕蛾雌雄相似,雌蛾体型较雄蛾大。体翅赤褐色。
前翅顶角明显突出,钝圆形,中室端部有较大的三角形透明斑,雄蛾的透明斑略窄于雌蛾;前、后翅外缘部位黄褐色,并有较细的波浪状纹。前、后翅反面斑纹与正面相同,色彩偏桔黄,鳞毛也较长。
乌桕大蚕蛾为
内生翅类,历经卵、
美国白灯蛾、蛹、成虫4个阶段。一年两代或三代,幼虫期6龄或7龄。整个世代为75-87天。以蛹在附着于寄主上的茧中过冬。幼虫可以取食多种植物,如
乌桕、樟、柳等。夜行性
蛾类,成虫具有趋光性。
乌桕大蚕蛾由于个体大,色彩鲜艳,所以具有观赏价值。同时,也是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除了茧丝可用于绢纺外,乌桕大蚕蛾成虫还用于工艺品行业、生物教具等。
形态特征
成虫
乌桕大蚕蛾的成虫翅长90-105毫米,体长30-40毫米。雌雄相似,雌蛾体型较雄蛾大。体翅赤褐色。触角羽状,喙不发达。
前翅顶角明显突出,钝圆形,前、后翅的内线和外线白色,内线内侧和外线外侧有紫红色线与白色线并行,两线间杂有粉红色及白色鳞毛;中室端部有较大的三角形透明斑,雄蛾的透明斑略窄于雌蛾,斑的外围有棕黑色轮廓,前翅透明斑的前方有一个长圆形小透明斑;前、后翅外缘部位黄褐色,并有较细的波浪状纹;前翅顶角粉红色,内侧近前缘有月牙形黑斑一块,黑斑下方桔黄色兼有紫红色纵条纹,黑斑与紫红色条纹间有齿状白色纹相连;后翅内侧棕黑色,内线与外线形成耳状半环形纹,外缘黄褐色并有黑色波浪状端线,黑色线内侧有并行的黄褐色线,围绕着近三角形黑褐色点。前、后翅反面斑纹与正面相同,色彩偏桔黄,鳞毛也较长。
卵
椭圆形,两端稍钝,长1.7-1.9毫米,宽1.1-1.3毫米。灰白色,卵壳坚韧,有的个体灰绿色或有红褐色斑纹,卵粒表面附着有成虫产卵时分泌的粉红色、红褐色或紫红色的胶质物。
幼虫
幼虫型,呈圆筒形,体长为73-110毫米,宽17-21毫米。刚孵化幼虫体呈浅灰色,随
龄期增加,体色渐变淡黄绿色,生有若干长肉棘,其上密布蜡质细白粉。头淡绿色至淡黄色,上唇基片、触角、单眼及额缝色稍深,布满金黄色细毛。
胸足3对,呈黑色。腹足4对,臀足1对。
蛹
乌桕大蚕蛾的蛹粗壮,呈纺锤形,长53-58毫米,宽19-21毫米。初化为黄绿色,翅呈半透明,后变为褐色至棕褐色,背部及翅鞘部位色稍深。触角宽大,覆盖在身体腹面的前半部。胸部背面宽大,表面有细皱纹及刻点。雌3对胸足外露,雄的中足及后足少显。腹部腹面可见6节。无明显的臀棘。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乌桕大蚕蛾分布于缅甸,
印度,
印度尼西亚,
文莱,
日本,
越南,中国等地。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广泛分布,在
菲律宾、
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北部呈局部分布。
中国分布
栖息环境
乌桕大蚕蛾分布于在
地平线至海拔1500米的热带雨林和亚热带雨林中。栖息在阔叶
常绿乔木林,树冠封闭的环境中,气温接近但不超过25
摄氏度。乌桕大蚕蛾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大多在一棵树上度过。雄虫喜息于树干及的叶片下,雌虫由于腹部肥大飞翔困难,常在寄主附近的灌木林及
禾本科杂草中停息。
生活习性
食性
乌桕大蚕蛾的幼虫可以取食多种植物,如乌桕、樟、柳、大叶合欢、小、甘薯、狗尾草、苹果、冬青、桦木、泡桐、海桐、
垂叶榕系、木荷、黄梁木、油茶、余甘、
阴香、枫、石榴、千斤榆属、重阳木、茶、栓皮栎等,只取食叶子,不吃花、根茎等其他部分,初龄幼虫即喜取食较老叶片。成虫喙退化,不能取食。
种间关系
大蚕科天敌种类较多,由于体型大,色泽鲜艳,极易被天敌发现。捕食性天敌如:鸟类、鼠类、壁虎、螳螂、蜘蛛、黄蜂等。寄生性天敌如姬蜂、寄蝇等。乌桕大蚕蛾在卵、幼虫和成虫阶段充当十几种寄生虫的宿主,它们也是鸟类、蜥蜴、蚂蚁等的猎物。乌桕大蚕蛾幼虫取食叶片或促进落叶,可以让更多的光线到达森林地面,从而使新的植物生长。
防御能力
乌桕大蚕蛾的幼虫为绿色,
宿主植物的叶片提供了伪装,形成保护色。同时幼虫分泌的蜡也可以通过模仿鸟粪或感染真菌的死幼虫来阻止
捕食。茧隐藏在寄主植物的叶子中并形成
悬蛹,鸟类啄食时会来回摆动,因此更难刺穿。成虫翅膀模拟蛇,如果受到威胁,会掉到地上,像蛇一样四处乱窜,或者假装死亡并藏在环境中。
生长繁殖
乌桕大蚕蛾为
内生翅类,历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一年两代或三代,幼虫期6龄或7龄,春夏蚕全龄35天左右,秋蚕40天左右。整个世代为75-87天。以蛹在附着于寄主上的茧中过冬。
交尾
乌桕大蚕蛾羽化成为成虫之后开始交尾。羽化后的当日晚上即可进行交配,交尾活动均在夜间,一次交配可长达6-14小时。一雌虫可接受多次交配,但开始产卵后即不再接受。
产卵
乌桕大蚕蛾交尾完成后雌虫开始产卵。交尾完成后,雌虫即寻找适当位置产卵,如树干、细小枝条或叶片上,但以幼树及老树基部的新生枝条着卵较多,也有产在老干附近地面上的。产在老下及地面上的卵呈堆状,而产于小枝条或叶片上的卵则多分散。一雌可产卵54-81粒,大多数死蛾经解剖后都有遗腹卵,多者可达70余粒。未经交配的雌虫也可产卵,但无法孵化。
卵的孵化
乌桕大蚕蛾雌虫产下的卵经过一定时间的发育,幼虫从卵中孵化。幼虫在卵内发育完成后,便咬破卵壁而出。有的孵出后即咀食卵壳。幼虫出卵后先在卵壳附近静止不动然后爬到叶面,此时体长增长很快,自初出卵壳到开始爬动约增长一倍。卵期长短、孵化率高低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
幼虫
乌桕大蚕蛾的幼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即进入幼虫期。幼虫期35-40天,共6-7龄。初龄幼虫主要息于叶背主脉处,有群居性,常见10余只排列一起,三龄后才分散,龄后由于叶片不能承受其重量,移栖于小枝条上。幼虫行动缓慢,只有将一个枝条上的叶片吃光后,才转移他枝为害。受惊扰时,身体紧缩,将头置于前胸节下,
胸足抱合,用腹足牢固地抓着在枝条上。幼虫蜕皮后先将蜕壳吃掉再取食叶片,刚蜕完皮时体色呈绿色,第二天便披满细白粉,到老熟时,虫体白粉渐退,全身发亮。
蛹
美国白灯蛾期结束后即进入
蛹期。乌桕大蚕蛾的幼虫老熟后,即在寄主下部周围的枝条或叶面吐丝结茧。作茧前先在枝条或叶柄上包一层丝,然后将几个叶片连一起再缚身作茧。一般情况下雄茧较小,只连1-2个叶片,
雌性连缀叶片多达3-6片。初结的茧有灰白色光泽。幼虫在结茧过程中常口吐褐色液体,将丝染成灰褐色或灰黄色。幼虫吐丝结茧后,体躯缩短略呈纺锤形,进入预蛹期。经约4天,预蛹蜕皮成蛹。蛹期不食动,在受到外物刺激时,腹部发生扭动。
成虫羽化
乌桕大蚕蛾的
蛹期结束后便可进行羽化。成虫羽化时间一般在晚8时后或清晨7时前,在茧中破蛹羽化,体表湿润,从的上端羽化孔中钻出,用足固着在附近的枝条上,翅逐渐伸展,经约4小时,才能全部伸展硬化。雄虫喜柄息于树干及萌的叶片下,雌虫由于腹部肥大飞翔困难,常在寄主附近的灌木林及
禾本科杂草中停息。乌桕大蚕蛾成虫的寿命为5-13天,经过交配后的雄虫寿命要短些。
物种危害
由于乌桕大蚕蛾幼虫食量较大,即使有少数幼虫的存在也可能对寄主植物产生巨大影响。乌桕大蚕蛾曾在1980年在中国福建调查有16个县大发生,尤以
永安市及
建阳区两县发生严重、使乌柏叶全被吃光,不但当年乌柏颗粒无收,且影响树势、第二年也很少开花结子。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乌桕大蚕蛾常被工艺品制作者称为“世界最大的蝴蝶—霸王蝶”,而被过度利用。由于
栖息地的减少及环境的恶化,过度地捕捉,使乌桕大蚕蛾
种群数量急剧减少。(2006年数据)
保护措施
乌桕大蚕蛾被列入2000年8月1曰国家林业局发布实施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在2004年《中国物种红色名》中评估等级为近危NT。
功用价值
观赏价值
乌桕大蚕蛾
食虫类得于希腊神话巨人,
阿特拉斯(Atlas),它的翼表面积是所有
蛾类中最大的,有记载的最大翼展为300毫米。由于个体大,色彩鲜艳,所以具有观赏价值。因其易于护理和温顺的活动水平而在宠物贸易中很受欢迎,它们也在许多动物园和博物馆展出。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
英国上至皇室下到民间都以收藏乌桕大蚕蛾标本为荣。山西百蝶园也曾展出乌桕大蚕蛾。
经济价值
乌桕大蚕蛾是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茧脱胶后可纺丝,丝质优良,强伸力好,织成的绢绸,称“水紬”。
中原地区对其利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明代
屈大均所著《
广东新语》就曾记载当时程乡已有乌桕大蚕蛾的人工饲养,所产茧叫“程乡茧”,拉绵捻线,织成绸,成为传统的产业至今。其丝柔软富有光泽,且经日晒、漂洗,高温均不减退。除了茧丝可用于绢纺外,乌桕大蚕蛾成虫还用于工艺品行业。在中国对于乌桕大蚕蛾这一资源的利用仅留在对野生资源的粗放开发。(2006年数据)
研究价值
乌桕大蚕蛾成虫标本广泛用于生物教学标本。也被许多动物园和博物馆用作昆虫多样性和适应性进行展示。
参考资料
乌桕大蚕蛾.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20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