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茴鱼
鲑科茴鱼属的一种鱼
北极茴鱼(学名:Thymallus arcticus)是鲑科茴鱼属下的一种鱼类,分布范围遍布整个北极地区,是一种专性凉爽或冷水栖息的物种。一般栖息于高海拔、中大型、水温约8~11℃,且清澈的淡水湖泊及河流中。
北极茴鱼身体细长,侧扁。体长一般约为15~36厘米,但也有记录最大的个体约为76厘米,平均体重在1~2千克,最重约3.8千克。背鳍高大,背鳍条有17~25条,呈旗状,背缘圆凸。北极茴鱼的觅食行为随年龄而变,幼年以浮游动物为食,逐渐转向未成熟昆虫。成年时食物选择更广泛,包括水面昆虫、鱼类、鱼卵、旅鼠和浮游甲壳动物。迁徙行为是北极茴鱼在寒冷环境中的重要生存策略,它们选择在冬季栖息在不易结冰的深水中,而在春夏季展现惊人的迁徙能力,游向传统的产卵区域,有时可游泳长达100千米。
2008年,该物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评为无危(LC)物种,2021年,其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被评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仅限野外种群)。北极茴鱼可供食用,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富含多种脂肪酸及微量元素,发展前景广阔。
命名与分类
1776年,德国动物学家彼得·帕拉斯(Peter Simon Pallas)较早科学描述了北极茴鱼。截止到2024年,根据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所示,该物种还有三个亚种,分别为T. a. arcticus、T. a pallasi、T. a. baicalensis。
形态特征
体型
北极茴鱼身体细长,侧扁,体长一般约为15~36厘米,但也有记录最大的个体约为76厘米,平均体重在1~2千克,最重约3.8千克。吻部短而钝,眼睛较大。上颌和下颌都有一行细弱的牙齿。鳞片细小而密集,覆盖全身。其具椎骨58~62枚;背鳍高大,背鳍条有17~25条、呈旗状,背缘圆凸;雄性个体腹鳍较长可达臀鳍,雌性个体则无此现象;臀鳍无鳍棘,具11~15条鳍条尾鳍下叶通常较上叶长。
体色
该物种的背鳍通常边缘红色,点缀着大块的红色、水蓝色或紫色的斑点和图案,越大个体的鱼身上这些色彩越加绚丽。背部通常呈现深色,侧面则能变幻出黑色、银色、金色甚至蓝色。腹部为白色,与侧面形成鲜明对比,侧面和白色腹部之间有一条金色条纹,腹鳍呈条纹状,颜色为红橙色、红色或粉色。身体和头部两侧还可能散布着黑色小斑点,下颌两侧各有一道黑色斜线,而眼睛的虹膜通常为金色。脂鳍、尾鳍、胸鳍和臀鳍的颜色相对低调,通常为无光泽的灰色。
该物种的体色还存在性别二态性,雄性北极茴鱼的体色更鲜艳,通常带有更多橙色、浅绿色和蓝色,而雌性的体色较为暗淡,一般呈现深色。
成幼差异
成鱼体侧有许多大红色斑点,背鳍上有2~4条纵列的红褐色斑点;幼鱼侧线上方有一列较大斑点,且体上侧的黑斑较成体更多。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北极茴鱼分布广泛,分布在包括加拿大阿拉斯加州西伯利亚地区的北极和太平洋流域。它们遍布整个北极地区,西至俄罗斯的喀拉河,东至加拿大哈德逊湾的西海岸,南至密歇根州。此外,该物种还被引入到美国一些西部山区的湖泊,包括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州,还有蒙大拿州密苏里河上游流域。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省绥芬河鸭绿江额尔齐斯河
栖息环境
北极茴鱼是一种专性凉爽或冷水栖息的物种。一般栖息于高海拔、中大型、水温约8~11℃,且清澈的淡水湖泊及河流中。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北极茴鱼幼体早期以浮游动物为食,随着不断成长食性逐渐转向摄食昆虫幼虫,待北极茴鱼长成后则以水面昆虫为食,同时也摄食鱼类、鱼卵、浮游甲壳亚门,以及旅鼠(Lemmini)等。成体北极茴鱼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因此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
迁徙行为
北极茴鱼是一种在寒冷环境中迁徙的鱼类。在寒冷的冬季,它们选择栖息在河流中的深处,这些深处水在寒冷的季节里不会结冰。随着季节的变化,特别是在晚春到初夏时,北极茴鱼会开始进行迁徙,游向它们传统的产卵区域。在蒙大拿州的比格霍尔河(Big Hole River),这些鱼类展现出惊人的迁徙能力,有记录显示它们可以游泳长达约100千米,穿越不同的栖息地。这种迁徙行为对于北极茴鱼的生命周期至关重要,因为它与季节性的生态需求、繁殖活动和寻找合适栖息地的需求密切相关。这也是它们适应北极地区动荡环境的一种生存策略。
生长繁殖
北极茴鱼的婚配制度为“一夫多妻”制,属于卵生物种。
求爱交配
雄性北极茴鱼会通过展示它们色彩斑斓的背鳍来向雌性求爱。这些鳍还用于支撑雌性以协助交配过程。在交配时,雄性会使用它们的背鳍来支持雌性,使整个过程更加稳定和成功。这种行为有助于确保繁殖的顺利进行。在交配过程中,其他雄性可能会试图驱赶竞争者,以争夺潜在的配偶。雌性也可以选择游开,远离竞争激烈的繁殖场地。
产卵
雌性会在五月的中旬至六月中旬开始产卵,且每年只会繁殖一次。根据雌性的体型大小不同,可能产下1500到3万颗卵不等,每颗卵直径约为2.5毫米。随后产下的卵会沉入河流底部并滞留在卵石和砾石之间。在繁殖期间,雄性会在长达7天的时间内保卫他们的产卵区,以防其他雄性的侵犯。雌性在这个期间不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幼苗生长
北极茴鱼仔鱼会在产卵后的2~3周左右孵化,孵化后的体长约1.3厘米,随后仔鱼立即朝着宁静而温暖的岸边水域移动,并在夏末时生长到5~10厘米成为稚鱼,随后它们会继续快速生长,在3~4岁时达到性成熟,之后它们的生长速度会减缓。
寿命
北极茴鱼的寿命一般为18年,但也有记录显示它们最大的寿命为32年。
人工饲养
北极茴鱼对水质要求较高,且成体体型相对较小,常规池塘养殖鲜有报道,而封闭式循环水养殖被认为是有效保护其野生种质资源的一种养殖方式。该养殖过程采用全封闭式冷水鱼高密度养殖系统,避光操作,水体温度保持在12~15℃之间。前期饲喂时尽量选择高蛋白质、高能量饲料,后期饲养时将饲料中的油脂含量提高,但需注意该物种的消化能力,投喂尽量保持少量多次,降低该物种的消化负担。
在饲养过程中应注意夏季时,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会增长,会对水体造成污染,从而导致鱼体患病或死亡。对于此类情况平时应勤换水,降低水温,并将使用的器具进行消毒,抑制细菌的生长,并注意不要与不同的鱼种混养,在饲喂时可适量的增加一些维生素,提高预防力。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北极茴鱼分布广泛,且没有明显的重大威胁。随着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工业和城镇的减少,水质也随之得到了改善,这种物种的种群规模正在增加。
保护级别
200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其评为无危(LC)物种。
2021年,该物种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评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限野外种群)。
致危因素
主要是北极茴鱼所处的栖息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工业污染,污染可能导致其在局部区域灭绝。此外,它们还容易受到过度捕捞、竞争、道路涵洞、矿业、农业和破坏性的林业做法的威胁。
种间关系
天敌
北极茴鱼的天敌包括例如魣属(Sphyraenus)和鳟鱼(Squaliobarbus ourriculus)等鱼类,鹗(Pandion haliaetus)及海雕(Haliaeetus)等掠食性鸟类,水獭亚科(Lutra lutra)及貂(Martes)等哺乳动物。
寄生
该物种是很多原生动物及动物界寄生虫的宿主,例如Cystidicoloides tenuissima及Pomphorhynchus bulbocoli。
主要价值
北极茴鱼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鱼类,其食物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丰富,且组成平衡,尤其富含必需氨基酸。新鲜的北极茴鱼不仅具有高品质的蛋白质,而且其脂肪含量较低,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DHA(DHA)。此外,北极茴鱼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因其口感鲜美,不油腻,是一种营养保健价值高,在市场上有广阔前景的养殖鱼种。
参考资料
..2024-02-11
Thymallus arcticus.ITIS.2024-01-24
Arctic Grayling.IUCN.2024-01-24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4-01-24
Thymallus arcticus.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1-24
北极茴鱼.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2024-02-06
..2024-02-04
目录
概述
命名与分类
形态特征
体型
体色
成幼差异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迁徙行为
生长繁殖
求爱交配
产卵
幼苗生长
寿命
人工饲养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保护级别
致危因素
种间关系
天敌
寄生
主要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