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以下简称《团长》)是中国内地著名编剧
兰晓龙所著的军旅题材长篇小说。该小说最初是兰晓龙为电视剧写的剧本,后经作者不断修订成为小说,2009年由北京新星出版社初次出版,2018年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
小说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主角是一群来自中国各地、因战争摧残丧失斗志的国军溃兵,他们戏称自己为“炮灰”,他们的团叫“炮灰团”。他们本打算在云南禅达的收容所里混吃等死,但被前来整编散兵的
中国国民党军官
虞啸卿唤起斗志。他们被编入
川军团随滇西
中国远征军出征,期间遇到自称川军团团长的
龙文章。自缅回滇后,龙文章被正式任命为“炮灰团”团长。他带队强渡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拯救
孟烦了父母,顺便侦查日占区,期间与一支装备落后的共军游击队产生交集。驻扎祭旗坡期间,龙文章想尽办法弄来许多弹粮作补给和两位美国军人作指导,帮助“炮灰团”提升军事素养。最终,“炮灰”们多数英勇牺牲在为期38天的南天门战役中,其余幸存者或死或散,只剩孟烦了一人留在禅达,带着那些记忆平凡地生活着。
本书与同名电视剧一起,在中国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书中的角色打破了人们对于旧有英雄的观念,展现了一群来自底层的流浪英雄的故事,引起人们对人性、生命、战争的思考。编剧
兰晓龙凭借此剧本提名第15届上海电视节
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
成书背景
历史背景
1942年
元旦,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与其它25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并与美英结成反对德意日的盟军。同年3月,日军攻占
仰光,直接切断了
滇缅公路——中国国民政府唯一的海外交通补给线,这对中国产生极大威胁,也影响到
印度的安全。1942年3月,经
英国同意,中国军队入缅作战,至1945年3月,
中国远征军付出巨大代价,最终取得滇缅战场的胜利,粉碎了德意日法西斯打通欧亚战场的意图,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意义重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远征军和这段历史渐渐被人遗忘。小说以滇缅战争为背景,通过塑造与“炮灰”团相关的各种人物形象,展现正面战场士兵的生活和命运,展现中国远征军为救中国作出的努力。
个人背景
2006年导演
康洪雷与
吴毅拍完《
士兵突击》后,原本准备拍《
隋唐演义》(
兰晓龙负责的剧本),但随着电视剧《士兵突击》的播放,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于是大家开始考虑再创作同类题材。
2007年2月康洪雷、吴毅、兰晓龙讨论新方案,受兰晓龙之前所写的策划案——《
史迪威日记》的触动,三人决定做
中国远征军题材。一个星期后,一行人来到了
云南省,花了一个多月在云南就地取景。当兰晓龙来到远征军的松山战场时,他在上面待了一个多小时,那里有座墓碑,刻有八千多名在
松山战役中牺牲的烈士的名字,他深受触动,希望能通过这部作品让观众明白他在松山战场时的那一刻感受。
从云南回来之后,该项目很快就立了项、签订合同。
兰晓龙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近二十六万字的写作大纲,随后开始著述剧本内容。电视剧从2007年开始拍摄到2009年拍摄完毕,共花了三年时间,随后上映。由剧本修订成的小说也于2009年由北京
新星出版社出版。
内容情节
抗日战争时期,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溃散
中国国民党军队老兵,在禅达收容所苟且偷生,他们被中国一败再败的战争摧残得毫无斗志,自嘲为“炮灰”。滇缅战场开辟,前来整编散兵的
虞啸卿让大家重新燃起了斗志,想为自己争一口气,不想再烂活下去,像军人一样上阵杀敌。于是他们被编入川军团,赴缅作战。
不幸的是,他们乘坐的飞机被日军击毁,被迫降落在缅甸的一处丛林中。手无寸铁的他们被四个日本兵困在了英军仓库,大家抱头鼠窜,毫无军人斗志。关键时刻,自称川军团团长的
龙文章用一梭子子弹扫死了四个日本兵,解救了“炮灰”们。此后,龙文章带着“炮灰”们多次打退日军,在与
孟烦了谈话后,龙文章的心中除了带领“炮灰”们打胜仗外,更多了一个带他们活着回家的想法。虽然“炮灰”们不相信龙文章是团长,但还是逐渐被龙文章的魅力折服,这支队伍也在他的带领下发展至千余人的规模。为了回家,他们在龙文章的指挥下扛住了日军的十七次进攻,最终生还二十余人。后来他们又被重新编入滇西
中国远征军,惜才的
虞啸卿正式任命
龙文章为“炮灰团”团长。“炮灰团”在龙文章的带领下,在战斗中获得多次胜利,期间与装备落后但斗志昂扬的共军有过交集,这对“炮灰团”众人尤其是龙文章的思想有很大影响。
中日军队隔江对峙时,龙文章带领士兵潜入日军阵地打探虚实,在受伤的情况下与力图快攻的师长虞啸卿进行沙盘对攻,最终虞啸卿败下阵来,听取了龙文章的计策。在最后攻打南天门时,“炮灰团”老兵和虞师部分精锐承担首攻任务,上级承诺打完这仗,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回家。深知即将九死一生的“炮灰们”,没有一个人心生畏惧。但迫于上级“攻击立止”的压力,以及对自己的前程考虑,
虞啸卿最终没有按计划派出主力团支援“炮灰团”。“炮灰团”在日军的激烈反攻中苦苦支撑了三十八天,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永远地留在了南天门的山头上。其余幸存的“炮灰”们不久后因各种原因死的死、散的散,
孟烦了在被俘成为解放军后,他尽力劝说国军投诚共军,最后回到禅达定居,背负着“炮灰”兄弟的英魂在禅达静静生活着。
人物角色
龙文章
龙文章并非真名,是他逃难路上捡到的一位军官的名字,遇见孟烦了等人后有绰号“死啦死啦”。他生于招魂世家,热爱家国、敬畏生命,是炮灰团的主心骨,有极高的军事素养,从败仗与死亡中学会打仗。故事最初,他在缅甸因一次意外,冒领团长军衔,偶遇并带领迫降在
雨林中的孟烦了等20余名没有编制的散兵回到禅达,期间拉出了一只1000余人的散兵队,经过南天门,扛下了日军17次进攻。成为炮灰团正式的团长后,他带领炮灰团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在南天门攻打日军,坚守了38天。最终因公开反对参与
国共内战,他被扣上“亲共”的帽子,被判死刑,在刑场上用自己曾经从日军身上缴获的枪饮弹自尽。
孟烦了
绰号“烦啦”,北京人,知识分子家庭出身,通晓英语。20岁时为救国而弃学从戎,然而多年的败仗、保命经验让他看清现实,对政府、对中国振兴的理想感到失望,从此丧失希望与热情,丢了魂魄。他内心渴望中国胜利却不信中国能打胜仗,常常表里不一,用损毒的语言掩盖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活成了一个拧巴的人。
龙文章的出现让他重燃希望。南天门
第一次世界大战幸存后,他奉命攻打共军时经常思考龙文章“要西进,不要北上”的话,在他的部下遇到共军立刻溃散后,他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却毫发无伤地被俘成为共军。在招降了许多国军后,他离开共军,背负着先后阵亡在南天门上的三千炮灰团战友的魂魄定居禅达,娶妻生子,九十多岁依然身体健康。
虞啸卿
1942年整编进赴缅川军团,因守江拒敌有功升为师长。他有气魄、胆识,以救国为己任,治军有方,比当时很多国军将领都好。但他认为战争是为了胜利,全天下军人包括自己最后都该死,所有军人只有“贪生”和“成仁”两种。他在生死观上与
龙文章形成对比。中日两军在怒江边对峙时,
沙盘演习输给了龙文章,于是他放弃快攻,按照龙文章的计策作战。在炮灰团先行于南天门攻打日军时,由于上峰突然发出停止攻击的命令以及出于对虞家人、虞家军前途的考虑,
虞啸卿没有按照原计划及时支援炮灰团,致使“炮灰团”缺弹少粮、孤立无援,除了战死,还有众多士兵饿死在南天门上。虞啸卿最终体面地活到了100多岁。
迷龙
东北地区黑龙江人,真名未知,性格和体格一样彪悍,爱恨分明。在27岁妻儿尽丧后,他因不愿生活在日占区流亡至关内,成为禅达黑市的大佬。他在缅甸撤退时遇到一对母子,重新组成了一个家庭,用各种方法为他们精心布置了一个家。他重情重义,会为阿译讨回卖去黑市的手表、帮
孟烦了抢强效消炎药,会不顾危险随
龙文章过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救孟烦了的父母。南天门一战后,
日本为复仇,出动空军轰炸禅达。迷龙回到禅达,发现家门口放着一门
高射炮,领炮手临阵脱逃。迷龙作为机枪手和敢死队队长,在南天门上扣了38天扳机,尚未完全脱离战争状态,并且护家心切,枪毙了临阵脱逃的炮兵连长,这位炮兵连长又恰巧是一位军部大员的侄子。龙文章及其它“炮灰团”兄弟们为其四处奔走,却都无能为力,最终上峰判
迷龙死罪。为避免
迷龙受更多折磨,龙文章亲自枪毙了他。
郝西川
陕西人,五十七岁左右。他有个儿子在国军部队里当兵,二人天各一方。郝西川虽是医生但从没治好过一个伤员,因此得绰号“
兽医学”。他虽无医术,却有仁心,对中日所有伤员都抱有关爱之心,是
人道主义的代表。他是炮灰团所有人亦父亦友的战友,所有人都可以从他那里获得安慰,因为自己对战争中所有人的悲悯之心,他常常说自己将来是“伤心死的”。最后兽医得知儿子死讯,精神恍惚,在南天门上一处炮弹从未到过的地方被炮炸死。
时小毛
因言必赞
克虏伯(二战时期
德国专门制造军火的一家钢铁公司)、必骂
维克斯6吨坦克(英国兵工厂)而得绰号“克虏伯”。克虏伯是一名水平一流的炮兵,身材肥硕。最初因跟风进入炮灰团,后因
龙文章重视得以发挥自己的操炮才华,曾用没有瞄准器的
火炮炸了日军的火力点。他能吃能喝能睡,最常说的只有“饿了”“团长,打一炮吧”两句话,平时看上去木讷的他最后混入
特别行动队,跟随龙文章饮弹自尽。
邓宝
绰号“不辣”,湖南人,是“炮灰团”幸存的成员之一。最初怕地方官,因看地方官怕军官入伍,于是后来不怕地方官怕军官。不辣朴实勇敢,常把“中国人要冒得,湖南人先死绝”挂在嘴上,他敬佩又畏惧龙文章。龙文章死后,不辣站在路边唱戏为其送行,后来拖着少了一条腿的残躯和收养的
日本小兵离开禅达,再也没出现过。不辣在全书中没有属于个人的重要情节,是个小人物,但作为活到最后的“炮灰”之一,他见证了炮灰团所有重要的事情。
林译
人称“阿译”,上海人,最初的军衔是在军官训练团中念书所得,没有任何实战经验。他与收容所的人和生活格格不入,却又一边努力维护自尊,一边巴结收容所里所谓的“袍泽弟兄”。他总想证明自己却又总做出错误的选择,导致自己一直承受着理想与现实之间差异的折磨,在冲锋和逃避之间摇摆不定。没遇到
龙文章时,他想打胜仗却不知如何打胜仗,在
孟烦了冲锋时怕其退缩而在其背后开黑枪。他很崇拜龙文章,希望成为龙文章那样能够凝聚军心、打胜仗救家国的人,但难逃书本所学和上峰命令的梏。作为南天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幸存者之一,历尽千帆的他学着龙文章的样子带出了一支团结的队伍,却认为自己始终有愧于自己的理想、无法做龙文章那样的人,于是在见过孟烦了最后一面后,他让自己的士兵们不卑不亢地投诚共军,而自己跪在
留声机旁,伴随着《野花闲草蓬春生》的歌声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主题思想
尊重、铭记历史
滇缅抗战的战争规模大、环境恶劣,中国为打赢此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中国远征军在滇缅抗战中作出了巨大牺牲,中国在滇缅抗战中取得的胜利对中国抗日战争、反
法西斯主义战争的胜利等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希望通过《团长》体现那段历史中普通士兵和平民百姓的生活,呼吁受众铭记并尊重这段历史以及参与这场战争的每一支军队、每一位老兵。
思考生命的价值
龙文章在军事法庭上数着已经沦丧的国土,两三个字便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军官却不为所动;一帮“炮灰”在南天门上坚守了38天,作者通过各种情节展现多样的角色形象,来探讨国家本身问题与战争的关系,探讨小人物、大人物与历史的关系,肯定生命的可贵,表达敬重死者、热爱生命的主题,同时启发受众对这些命题的思考。
艺术特色
中国古典文学色彩
小说中大量运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元素,使其小说更具特色。
孟烦了和
郝兽医在荒地埋死人、唱
秦腔、讨论灵魂。
虞啸卿审判
龙文章的军事法庭设在
聂氏宗祠里,士兵的枪像
水火棍一样杵在地上,古今对话的意味不言而喻。康丫的枪口插上了野花,龙文章“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回答及其“招魂”的行为,这些都含有浓厚的中国古典文学色彩。
象征隐喻手法
招魂在《团长》中本就是一个大大隐喻语。战乱年代,丢魂的太多了,小到每个平头百姓,大到国家、民族,他们的魂魄难以保全。龙文章的“招魂”职业,全书都在招魂,招百姓的魂,死去士兵的魂乃至民族的魂、国家的魂。招魂,成了小说中最不可少的象征行为。
黑色幽默与荒诞
小说中来自不同地域的“炮灰们”说着各自的方言,他们用方言嬉笑打闹,你来我往的众口难调,彼此戏谑讽刺的荒诞不羁在轻松中传达着战争带给人的无奈和悲戚。黑色幽默在方言里得到尽情释放。
龙文章招魂时的神魂颠倒与扑朔迷离,本身就带有很强的荒诞色彩。小说也是用几乎荒诞的三上南天门来诠释国军打击
日寇的英勇壮烈的行为。
作品评价及影响
2009年3月5日,由该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在
江苏省、
云南省、东方三家卫视同步上星播出。小说及同名电视剧传播后,在中国国内引起巨大轰动,广大群众围绕着作品提出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深层的思考和积极的追寻,在网上发表了大量文章,仅
百度贴吧里主题帖就有两百多万个。网友不等井枯、月照祭旗坡等人收集网友们的评论和感觉,最终出版了一本26万字的图书——《团长之后的追寻——〈我的团长我的团〉评论集》;网友小N在看完作品后,亲自去了一趟腾冲,实地感受
中国远征军的历史,并将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写成《印象腾冲追访〈我的团长我的团〉》一书并出版。
兰晓龙凭借此剧获得2009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
提名奖。电视剧除了在中国国内获得每集逾100万的首播收益,在海外也达到了单集10万美元的售价,成为2009年最贵也是最赚钱的电视剧。高丽峰认为这是一部需要时间和耐心去品味和感受的充满深度文化内涵的作品。张浩认为兰晓龙想讨论一种更深层次的民族精神,它形成于数千年历史中,超越了国家或
政党范畴,支撑着近代中国渡过磨难。从这个角度来看,兰晓龙作品中《团长》是最接近这一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