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迪·设拉兹(Sa’di Moshlefoddin Mosaleh,1208~1291),全名为谢赫·穆斯列赫丁·阿卜杜拉·萨迪·设拉子依,1208年生于
波斯西南部法尔斯(今伊朗一省)的设拉子城。萨迪是
中世纪波斯(今伊朗)伟大的诗人,也是波斯文学和文明的奠基人之一。
1208年,萨迪出生于设拉子的传教士家庭,早年曾在设拉子求学。14岁那年,萨迪成为孤儿,青年时在别人的资助下前往巴格达,进入当时著名的内扎米耶学府,刻苦钻研文学和伊斯兰教义。后来,国家遭遇外族入侵社会动荡,萨迪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游历生活。等到1257年返回故乡时,已是两鬓斑白,开始隐居醉心创作,完成了代表作品《果园》与《蔷薇园》,以及大量优秀的抒情诗。1291年,这位诗人在设拉子离世。
萨迪被誉为“
波斯古典文坛最伟大的人物”,是波斯文学的典范和史上的一朵文学奇葩。萨迪作品保存下来的抒情诗约600多首,作品通过对花鸟、山水、美女、静夜,寄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凭借一系列优美的抒情诗作品,萨迪成功开创了
伊朗古典诗歌的新局面,因此在抒情诗的创作上,萨迪成为了伊朗14世纪涌现的抒情大师
哈菲兹的先行者。
人物生平
求学时期
萨迪于1208年出生于伊朗南方城市
设拉子,他14岁丧父,从此成为孤儿,饱尝艰辛。之后受到亲友资助,前往巴格达的内扎米耶学院学习,在学院接受阿拉伯语教学,他刻苦钻研文学、哲学、宗教学,同时也开始尝试诗歌写作。
旅行时期
从公元1225年到1257年,在这三十多年间他游历亚洲、非洲广大地区,辗转
阿拉伯半岛、埃及、摩洛哥、埃塞俄比亚、印度、阿富汗和中国
喀什噶尔古城等地。所到之处,除宣教外他还细心观察当地的风俗,体悟人生的真谛。
游历期间,他做过雇工,他曾被
十字军俘虏,后由阿拉伯商人赎回。他还服过苦役,亲眼见到国家的兴亡,社会的丑恶,贫富的悬殊,人民的苦难,丰富的阅历为他开拓了极为广阔的视野,加深了对人生、世界的认识、了解,并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这些经历都成为了他的创作源泉。在出游生活中,他始终铭记着宣扬
伊斯兰教信仰的目的,因此最后他选择回到故乡潜心创作。
晚年创作时期
1257年回到故乡的萨迪已是两鬓斑白,当时
设拉子因被地方统治者重金购买,未遭到蒙古军的破坏,社会秩序比较稳定,萨迪才得以开始潜心从事文学创作。同年,萨迪创作了第一部诗集《果园》,作品受到
波斯文学界的重视和赞赏,统治者也邀请他加入宫廷诗人的行列,萨迪委婉拒绝。第二年他又完成了《
蔷薇园》,却因之前未答应统治者的请求,书籍迟迟得不到出版,直到有人帮助才让《蔷薇园》面世。除此之外,萨迪还以颂诗、挽歌、抒情诗、短诗和鲁拜诗等不同形式创作了大量抒情诗。1291年,萨迪于设拉子离世。
人物作品
萨迪留存下来的抒情诗大约有600多首,许多作品写花鸟、山水、美女与静夜。萨迪留存下来的作品中,《果园》和《蔷薇园》广为流传,是萨迪的两部代表作。他的另外一些散文比如《论文五篇》《帝王的规劝》《论理智与爱情》等,也是
伊朗古典文学的佳作。
代表作品
《果园》
《果园》全书内容丰富,深刻地反映了
波斯地区和东方穆斯林国家13世纪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果园》的整体结构十分完整而严密,包含大、小故事198个,另有个人经历、颂赞、祈祷、谏言、劝诫、哲理等约190个。每章由几个小故事组成,穿插诗人的见解。故事描写了帝王、圣哲、教徒、游僧们的生活和市民生活的风俗习惯。在第十章中通过寓教于乐的故事和寓言概述了苏菲主义的诗歌、哲学以及
伦理学。
《蔷薇园》
《蔷薇园》分8章,有186个独立成篇的散文故事,120则箴言警句,互不相联的小故事,记叙了萨迪20多年的流浪生涯和旅途见闻,再现了
中世纪穆斯林的世界,宣传和倡导
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准则。《蔷薇园》书中记载帝王的言行,僧侣的美德。褒扬清心寡欲,刻苦自励,扬善抑恶,规范人的言行举止,交往之道,
讴歌友谊与爱情等。诗人关心群众的疾苦,在《
蔷薇园》中突出地表现了人民大众的愿望和要求。同时,热情地歌颂了劳动人民,劝导封建统治者实行仁慈、主持正义,揭露封建社会本质的弊端。
创作特点
作品思想
热爱人民与歌颂劳动
在萨迪的代表作《
蔷薇园》中第一章第10节就有写道:“
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造物之初本一体,一肢罹病传全身,为人不恤他人苦,不配世上妄称人。”展现了萨迪对于人民的热爱,充满了
人道主义精神。在《蔷薇园》中,诗人花大篇幅赞美劳动,歌颂劳动劳动人民的品质,其中一则故事通过哈丁台(传说中一位慷慨好施的阿拉伯贵人)之口,侧面赞美劳动人民的品质。在《果园》中的第24个故事就写道:“若能以善行解脱一颗心的痛苦,胜似每步把千句经文诵读。”表现出了萨迪对人民深沉的热爱,在他的全部作品中都蕴含了这种思想。
批判统治者与专制制度
在萨迪的代表作《
蔷薇园》中有许多故事都批判封建暴君,指出:“暴君绝不可以为王,豹狼决不可以牧羊。”其中,《论帝王言行》章第22节故事就描述了一个得了绝症的国王为治病,谋杀了一个农家孩子,取他胆汁下药治病。故事里孩子的一番血泪控诉唤醒了国王的良知,释放了被捕的孩子。这个故事展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残忍和无情,控诉了国王的暴君行为。在《果园》中,第一部分的第6个故事说道:“你的所作所为扰得民心不安,我岂能与扰民之王对坐交谈?……就是剥下我胡达杜斯特的皮,我也不能与朋友的敌人建立友谊。”可以看出萨迪对暴君的深恶痛绝。
写作手法
叙事文体
萨迪以颂诗、挽歌、抒情诗、短诗和鲁拜诗等不同形式,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抒情诗成就最高,此外,萨迪的散文作品如《论文五篇》《帝王的规劝》等也是佳作。其中《果园》是一部富于哲理的叙事诗集,整部作品采取押“随韵”,即aa、bb、cc……的韵脚形式写成,在波斯文学中,称之为“玛斯纳维”诗体,叙事诗常采用该形式,也称为“叙事诗体”。而《
蔷薇园》则是诗文相间、散韵结合的文体。《蔷薇园》散文部分质朴无华,言之有物;诗歌部分对仗工整,造句自然。这样的文体样式是萨迪对中古
波斯诗歌的独特贡献。
语言特色
萨迪留存下来的600多首抒情诗大多语言凝练流畅,韵律抑扬有致,风格清新明丽。他的散文著作《论文五篇》《帝王规劝》《论理智与爱情》等,言简意,清新晓畅,一直是波斯文学的经典。萨迪的诗歌重视对民间语言的加工和锤炼,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萨迪的诗歌形成了富有个性的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其代表作《
蔷薇园》的散文部分语言凝炼简洁,句末押韵,很有诗味,故称《蔷薇园》为 “ 诗集 ” ,诗歌部分的语言又是纯朴浅显,明白晓畅,近乎
民俗音乐。《蔷薇园》有许多语句深入
波斯人的心灵,甚至成为
波斯语的格言。全书同时充斥着浓郁的东方色彩意象,用词常常涉及孔雀、醇酒、皎月等优美景象,飘逸着中古的生活气息和韵味,闪烁着悠长的审美感受。
主要思想
仁爱思想
萨迪认为做人的原则是道德,所有的行为也是以道德为基础的,此外,伊斯兰民族也规定了许多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如为人诚实,赈济贫民等。对于有利于人类社会
和谐发展、民众幸福的语言或行为都是善的体现;任何敢于为集体或他人奉献自己的行为,都是道德与善的。萨迪在《
蔷薇园》中宣扬劝善止恶、主张救济贫困和伸张正义、与人宽容。在《蔷薇园》中第一章萨迪写到“国王如果在一个百姓的园子里取一个苹果,臣属就会砍走一棵树”,这是他对统治者实行仁政的劝诫。萨迪正是出于对人民的同情和关怀,才提倡社会政治中的仁爱原则,反复宣扬自己所追求的仁政爱民思想。
人道主义
萨迪是人道主义者,他反对残暴的统治,反对丑恶的封建专制,热爱人民,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在《
蔷薇园》中大部分故事都表达了他对封建统治者实行仁政的希望,他坚持主持正义,更加表现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除此之外,他更是提出君王与民众之间应该是互相影响和制约的关系,不平等的君臣关系的不人道的。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才是所谓的正道。他的思想十分超前,并未受到当时“民贵君轻”思想的影响。萨迪虽然作为人道主义者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但在那时他在思想上还只是停留在希望有一位明君,而不是推翻这一制度。因此,萨迪的
人道主义并未涉及历史观和
世界观,这种人道主义思想只是伦理道德范围内的。
创新思想
萨迪主张诗歌创作要有创新精神,要反对墨守成规和因袭俗套。萨迪批判性地继承前人的诗歌,大胆地进行自我的创作。萨迪的诗歌大多取材于自身游历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感,具有
现实主义特色。在诗歌语言的运用上,萨迪主张遣词造句时要深思熟虑,要千锤百炼,反对空话和假话,强调语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他也重视对民间语言的学习。萨迪还利用
民俗音乐加以创作成为自己的诗篇,语言平实,富含哲理。
主要影响
萨迪及其作品13世纪便传入中国,萨迪的作品以及他的
人道主义精神经受了世纪的考验。从17世纪开始,萨迪的作品就先后被译为多种文字广为流传,成为
欧洲国家最早翻译介绍的东方名著之一,许多文学巨匠都非常崇拜萨迪,在他们的著作中有些故事契机和情节就取自《蔷薇园》。
约翰·歌德、
亚历山大·普希金、
乔治·拜伦、
伏尔泰、罗兰夫人等许多
文学大师都直接或间接吸收和借用过《蔷薇园》中的一些情节。尤其是18世纪英国诗人琼斯将萨迪“人民似树根,国王是树干。唯有根深蒂固,方能枝繁叶茂。”这首诗翻译成英文后,更是引起人们对东方文学的关注,把对东方著作特别是萨迪的作品熟悉程度作为衡量作家对东方文明了解程度的标志。《蔷薇园》最早的
文言文版本是1943年
回族宗教学者
王静斋的译本,书名《
真境花园》。1958年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
水建馥从英文版转译的这部名著,书名为《蔷薇园》。在
伊斯兰教内部,《蔷薇园》则是经堂教育的基本教材,作为中国回族经堂教育的典范。其中摘自萨迪的作品《蔷薇园》的一句名言,如今被视为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的行为准则。
《果园》发表后便为人们广泛流传阅读,并用作教材,许多诗句成为人们流传的格言。在数百年的流传过程中,起到了经典般的作用,成为陶冶穆斯林道德情操的重要读物。《果园》在中国1983新疆青年出版社印行了维文译本,其汉译本出版后,在中国穆斯林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反响。1984年伊朗教科文组织在萨迪故乡
设拉子召开了纪念诗人诞生800周年学术讨论会,其作品在
宗教学、
社会学、
历史学、文学领域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各国人民喜爱的不朽之作。1958年
世界和平理事会召开隆重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大会,萨迪就在其中。
人物评价
英国诗人
阿诺德这样谈道:全世界勤于思索的人,都认为萨迪这位七百年前的诗人既属于古代,又属于今天。
中国教授
张鸿年在《
蔷薇园》的译者序中说:“贯穿在《蔷薇园》中的主要思想是诗人萨迪对普通人的爱。这种爱使得他的作品的字里行间闪烁着
人道主义思想的光辉。”因此,萨迪也被称作
波斯“
孔子”。
法国思想家评论家和作家欧内斯特·勒内说:“我认为萨迪完全是一个我们自己的作家。他那广泛的兴趣、妙趣横生的语言以及其他东方作家很少具备的特点都使我们感到他是那么可亲可近。”
1984年伊朗教科文组织前主席拉兹姆米教授在《果园》再版前言中强调,这本书是萨迪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所写成的产物,他指出:“这部书中充满善良、纯洁、理想和赤诚。这一真理与理想的园林中,所体现的是他应该有的样子。”
19世纪美国作家
拉尔夫·爱默生高度评价萨迪在世界上的文学地位:“萨迪是对世界上所有民族的人们发言的,他的作品像
莎士比亚、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
米歇尔·德·蒙田的作品一样永不过时,万古长青。”
人物纪念
伊朗历2月1日是伊朗著名诗人萨迪的诞辰日,伊朗人民在
设拉子纪念萨迪。
1958年,
世界和平理事会召开了一次纪念四位文化名人的大会,其中萨迪名列其中。
1984年,在萨迪诞生800周年之际,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在萨迪的故乡——伊朗设拉子举行了一个纪念诗人诞辰8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他的名言“阿丹(亚当)子孙皆兄弟”已被
联合国奉为阐述其宗旨的箴言。
2022年11月23日,伊朗设拉子市友好纪念雕塑萨迪像,在南京国际友谊公园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