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窄巷子
位于成都青羊区的清朝古街道
宽窄巷子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同仁路以东,长顺街以西,规划控制面积479亩,其中核心保护区108亩,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是清代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成都古街道。
宽窄巷子是清朝少城仅存的遗址。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自治区,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乱后,挑选千余兵丁永远留在成都并修筑少城。辛亥革命爆发后,少城的城墙被拆除,兵营逐渐被私宅取代。1981年成都市政府将少城遗址宽窄巷子公布为历史文化保护区。2003年宽窄巷子启动建设改造项目,2008作为震后成都旅游恢复标志场景开放。宽窄巷子是几十个保留有清朝满城制度的城市中最为完整的一处,完整体现了清朝满城近300年的历史演变,是北方胡同文化与川西民居四合院落融为一体的建筑风格在南方城市的“孤本”,在成都市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体系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宽窄巷子先后获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中国特色商业步行街”、四川省省历史文化名街、成都古典建筑、十大文旅消费新场景等称号。
历史沿革
少城始建
“宽窄巷子”是清代满城的遗留部分,清朝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四川巡抚年羹尧平定了准噶尔暴乱后,为实行满汉分治,于成都大城西垣内新筑满城,作为八旗兵集中驻地,并从荆州市调来一批武装力量,依照少城原有基址,筑修城墙,屯驻满蒙旗兵3000余人,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选留旗兵,永远驻守在成都。军眷也相继来随军,军营逐渐演变为民居院落,这就是成都有满蒙古族人民的来历。这一地区,仍称为少城,成都人叫“满城”“内城”。
民国时期
清朝居住在满城的只有满蒙八旗,满清没落之后,满城不再是禁区,百姓可以自由出入,有些外地商人乘机在满城附近开起了典当铺,大量收购旗人家产。形成了旗人后裔、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同住满城的独特格局。
辛亥革命以后,清朝总督赵尔丰随后交出政权,拆除了少城的城墙,原有的官兵住宅逐渐被公馆、私人民居院落替换,中华民国达到建设高潮。一些达官贵人来此辟公馆、民宅,于右任,田颂尧、李家钰、杨森,刘文辉等先后定居在这里,蒋介石也曾经来过,使得区域内古老建筑得以保存下来。民国初年,当时的城市管理者下文,将“胡同”改为“巷子”。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一次城市勘测中,当时的工作人员在度量之后,便随手将宽一点的巷子标注为“宽巷子”,窄一点的那条就是“窄巷子”,有井的那一条就是“井巷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宽窄巷子有大量居民涌入,民居院落渐变为杂院,当地政府将房子分配给了附近的国营单位用来安置职工,文革时期又对房屋进行了重新分配。到20世纪90年代,满城只剩下道路格局,仅存宽、窄巷子传统院落和民居建筑,其余传统建筑风貌荡然无存。
1981年成都市市政府公布了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分别是大慈寺文化保护区、文殊院文化保护区、宽窄巷子文化保护区。前二者主要是以宗教寺庙为主题的保护区,而只有宽窄巷子是真真正正反映百姓原生态生活的民俗街区。
2003年,成都市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主体改造工程确立,在保护老成都真建筑的基础上,形成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并最终打造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内涵的“天府少城”,宽窄巷子街区正式出现在世人的词典中。
2005年,宽窄街区重建工作启动。2008年6月14日(第三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宽窄巷子作为震后成都旅游恢复的标志性事件向公众开放。到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自由房产买卖使得宽窄巷子的居民更加多元化。
宽窄巷子是成都唯一遗留的清朝古街道,既有南方川西民居的特色,也有北方满蒙文化的内涵,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成了北方胡同文化在成都以及在中国南方的“孤本”。
景点布局
宽窄巷子主要由宽、窄、井巷子三条老街组成,宽巷子宽度在6-8米之间,中间铺设4米宽的沥青路面,窄巷子宽度在4-6米,长度都在400米内,形成东西向主轴,33条1-2m的南北向胡同沿其次第排列,形成特色的鱼脊骨形道路结构。北以支矶石街与宽巷子中间划线并纳入成都画院北墙为界,南以井巷子为界,东以长顺上街与宽窄巷东街口为界,西以下同仁路与宽窄巷子西街口为界。
2003年成都市市对宽窄巷子实施了以保护为主要目的的改造,并于2008年对外开放。改造后的宽窄巷子在街区东西两端添加了入口节点,庭院与街道结合呈现出以线串点的总体空间结构,且改造后的宽窄巷子内部新旧建筑混杂,约有20%的老建筑得以保留,40%进行更新,其余40%均为新建。保留建筑为明清时代所建,多属合院式,青砖墙、高门楼、花墙裙,既体现了南方川西民居的的特色,也包含了北方满蒙文化的内涵。新建建筑以青砖、灰瓦、棕木为主要材料,总体上原有老建筑的特色。
主要景点
井巷子
井巷子位于下同仁路东侧、窄巷子以南,在清代初年名为如意胡同,后因胡同北部建有明德坊,又名明德胡同。民国初年更名时,因为巷内有一口水井,所以定名为井巷子。井巷子中的这口水井在清代的满城中颇有名气,因为当清军攻入成都市时,很多水井都因为战乱、火灾而被污染或填埋,军队的吃水问题发生了困难。这时,有几匹战马聚在这里用舌头舔着地面不愿离去,清军官兵仔细一看,发现这里的土壤特别潮湿,便向下挖去,很快就挖出了清冽的地下水,解决了军队饮水的困难,于是就在这里凿建了一口水井,用石料修建了井盖。
最初居住在井巷子的满族地位较低,多为仆人、家丁,所以房屋比较破旧,因此,在井巷子打造了全国唯一以砖为载体的博物墙,长约380米,是二维片墙建筑。井巷子则是典型的民俗成都市缩影,主要汇聚了成都特色小吃、民俗玩意儿,展现着地道老成都生活的独有味道。
《砖》文化墙
《砖》文化景观墙是井巷子中一条400米长的东西走向的雕塑墙,是中国第一个以砖为载体的博物馆,一块块不同历史断面的旧砖,经过艺术的创作,垒砌成台、城、壁、道、碑、门等成都的历史文化片段,演绎了百年历史。文化墙的西段,从“宝墩遗城、金沙竹泥”到“羊子土坯、秦筑城廓”,再从“汉砖遗风、唐建罗城”到“宋砖古道、明末毁城”。展示了成都的沧桑历史。
宽巷子
宽巷子在清代时名为兴仁胡同,原是清军驻防的营房,因为巷子较宽,才俗名宽巷子。宽巷子所驻的是镶红旗的清军,其中一位懂蒙语的满族介绍,胡同是蒙语的音译,关于胡同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指蒙古人在草原上扎起的蒙古包之间的通道。民国年间,在中国一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气下,清朝的叫法“兴仁胡同”改名为“宽巷子”。宽巷子集中了完整的老建筑,共有20多家特色院落,多数都留下保存完好的旧时门脸,在外观上明显比其他两条巷子样式更怀旧。
恺庐
恺庐,位于宽巷子11号,院名恺庐,该门头是宽窄巷子中最富标志性门头之一,百年前此宅院主人留洋归来颇有一番革新思想,把自家的旧时门庭焕然一新。院门用特制的青砖砌成带有弧形兀起的拱形宅门,门洞上方嵌入中式传统石匾,匾上采用大篆阳刻“恺庐”,二字写法革新,一反当时中国人从右向左读字的规矩。石匾上方砌出的椭圆形图案,代表高悬“避邪镜”,意在镇退各路妖魔,永保合家平安。关于恺庐也有故事。传说,解放前夕的“恺庐”是刘文辉部下、川西电台台长陈希和的私宅,蒋介石成都市时曾专门来过这里。后来解放大军势如破竹,刘文辉给解放军的电报就在恺庐发出。尽管专家说这样的说法真实性不高,但是正是有这些久远的故事,才让宽窄巷子里的建筑充满了传奇。现在“恺庐”的主人,是目前宽巷子里唯一的八旗子弟拉木尔羊角的居住地。
德门仁里
德门仁里,位于宽巷子8号,这里以前是体验老成都生活的一个院落,真实还原了川西人家某一天的生活情景,后来转变为一家精品酒店,充分展现了宽窄巷子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十间房,每间的房名都取自描述成都市的优美古诗词,雅致而经得起玩味,这是它古的体现;每间房的内部又用极具特色的当代艺术品来烘托出其时尚氛围,这是它现代的一面。一古一今,相得益彰,让这座原汁原味的川西院落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在这里,白天出门可尽享成都大好美景,夜晚入门则栖息宽窄巷之间,枕一夜好眠,梦回少城旧时光。
窄巷子
窄巷子在清代名为“太平胡同”。由于当时清兵的进驻给了战乱中的成都人希望,因而胡同的命名也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巷内多为清末民初时间建筑,整体上吸收了西洋风格。1856年,法国传教士洪广化以窄巷子为据点向周围各县府开始传教,天主教便很快遍及成都地区。后期的外国商人为了寻求教会的庇佑,也在窄巷子购置房产、改建房屋,使得窄巷子的建筑风格带有明显的西洋特征,同时又不失传统风格,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包容文化。窄巷子既有清末民初的建筑,也有西式洋楼,是最能体现宽窄美学的地方。窄巷子的业态以西餐、咖啡、会所、主题文化商业等为主,并形成了以西式饮食文化、艺术休闲、健康生活为主的成都市休闲生活品味区。
栓马石
拴马石,位于窄巷子32号门头的老墙上,离地约1.2米。已风化斑驳,是宽窄巷子仅存的三个拴马石之一。百年前这里曾是北方满蒙八旗及家属的居住地,有骑马出行的习惯。拴马石是北方文化在川西的符号性表现。
名人故居地
宽窄巷子是各界名人、艺术家咸集的殿堂。在此隐居的名人与艺术家众多,还有很多身藏一绝的民间艺术家、民间艺人。此外,宽窄巷子也曾接待过像作家三毛、龙应台等各界名人。改造前,很多国内著名的画家、摄影家前来采风,这里有摄影家与艺术家开的“艺术家沙龙”。
思贤庐
张采芹故居“思贤庐”,位于成都市宽巷子西段,川西民居特色老院落,1934-1944年在此居住。张采芹,原名张学荣,自幼喜好丹青,常常在裱糊铺前观看学习书画。1922年,张采芹考取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5年,学有所成回到成都,在大、中学校任教50余年。1984年,张采芹先生逝世,成都人民公园内至今保留着四川美术协会故址的纪念碑。张采芹先生十分重视培养业余美术爱好者,通过他的努力,四川涌现出一大批艺术人才,促进了四川地区的美术发展。
门楣上方悬挂着的“思贤庐”匾额,为著名书法家李树荣先生所写。大门左边的“张采芹故居”刻石,以及掩映在竹丛中的《张采芹故居赋》,都是在张采芹的入室弟子张礼先女士的张罗下完成的。
李华生工作室
画家李华生在窄巷子40号建立了工作室,在此居住十余年。李华生曾在四川成都市生活和工作,是一位接受过传统训练的水墨画家,他在书法、山水以及基于时间和过程而创作的当代水墨中追求心手双畅。李华生的作品包括线格画、抽象山水、摄影以及以水墨为基础的装置,他的作品被北京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众多公共机构收藏。李华生在美国画展结束回国后,一直在寻找自己满意的地方,最终在窄巷子这里,寻找到了令他满意的院落。
相关活动
宽窄讲堂
宽窄讲堂从2012年4月30日正式启动,每月举办一次。宽窄讲堂是由成都文旅联合见山书院创办的宽窄巷子文化品牌活动,主要围绕“摆成都文化、谈人生百味、聊宽窄古今、论热点现象、享天下艺术”等方面开展的公益性文化讲堂。主要从历史、人文、建筑、美食等方面细数成都的经典之处,已经成功举办包括“和六小龄童一起品西游”“漫谈老成都记忆”“琵琶解语”等主题的讲堂。让来这里的游客能够感受到地道的成都文化、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同时也让最成都、最传统的文化和人文思想在交流碰撞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向大众呈现最精彩鲜明的成都特色,展现一个最不可错过的成都。
茶会活动
自2009年开始,每年3-4月宽窄巷子都会推出“宽窄茶会”主题的系列活动,传统茶文化和现代新生活方式完美融合,在宽窄巷子东广场拉开宽窄巷子茶文化月的序幕,该系列活动主要通过让“宽窄茶会”成为成都市茶文化名片、成为新的茶文化发生地,并且让游客在宽窄巷子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成都休闲生活方式。截止目前,已经举办九届宽窄茶会,是宽窄巷子年度重要活动品牌。
街头音乐节
2010至今,宽窄巷子陆续举办了“宽窄街头音乐季”、“夏日复苏乐动宽窄”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为街头音乐搭建一个展示平台,充分发挥宽窄巷子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潮流相结合的包容气质,使宽窄巷子成为成都音乐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引领成都时尚文化的潮流。作为“城市名片”的宽窄巷子一直致力于融合传统和新潮两种文化,同时也希望能让到宽窄巷子游玩的游客能感受到常来常新。
跨年摇滚音乐会
宽窄巷子跨年摇滚音乐会是成都原创音乐活动中的演出活动品牌,在全国各地众多的音乐节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在2010年1月1日的《朝闻天下》和《新闻30分》节目中,都将此次晚会作为成都迎接新年的唯一代表活动进行了报道,为成都市的城市营销做出贡献。
井巷子市集
从2008年开始,井巷子市集举办了无数大型主题活动、小型主题活动,宽窄巷子已经逐步成为热爱文化创意创作人士的集聚地。2012年元旦,宽窄巷子推出“井巷子市集*iMART创意市集专场”,打造了西南首次综合性的顶级创意市集交流活动。
价值与影响
艺术价值
宽窄巷子的完整的城池格局与兵营的结合、北方胡同与四川省庭院的结合、中华民国的西洋建筑与川西民居的结合。这些特征造就了宽窄巷子的建筑艺术特色,成为当今城市风貌趋同大潮中稀缺的城市文化资源。
宽窄巷子以悠远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变的建筑形式吸引着业内专业人士及广大百姓的关注。宽窄巷子沿街立面保存完好,沿街有大量不同尺度、不同风格、不同材质的大门,屋宇式、中西合璧式、龙门式等,构成了街区的一大特色,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
宽窄巷子是成都休闲都市、市井生活的最佳体现。从清朝满城时期的八旗子弟提笼架鸟、莳花弄草,到中华民国达官贵人筹交错、大宴宾朋,再到如今文人游客一杯清茶、一把竹椅品味生活,宽窄巷子已经成为典型成都生活的写照。宽窄巷子地处城市中心区,在成都市总体战略布局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体系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价值
宽窄巷子见证了成都2300年来城市的建设发展与演变,成都市“两江环抱、三城相重”的城市格局只剩路网与河道的位置,而宽窄巷子还留存清末民初的历史痕迹。中国的满城制度在全国几十个重要城市中,成都市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宽窄巷子完整体现了清朝满城近300年的历史演变。
少城在历史上一直占据着成都城市中的重要地段,城址数千年未变,在清满城时期走到巅峰。而宽窄巷子最为“三城相重”城市格局的最佳体现,在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展示少城历史文化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社会价值
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使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然而城市建设千篇一律,高楼林立的背后是城市个性的丧失,许多珍贵的历史遗产都渐渐消失在人们视线之中。宽窄巷子以其传统风貌和空间格局成为成都市仅存三处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代表某一特殊时期大众共同的集体记忆,能催生出共同的意志与情感,人们在此能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找寻前人的生活足迹,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获得强烈的归属感。
示范作用
宽窄巷子处于成都市的中心,是具有代表的传统中国街区。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从建筑和规划的范围扩展到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等众多领域,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以及保护的关系,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住传统风貌与城市发展的文脉尤其关键。宽窄巷子的城市设计有效解决了历史街区位于城市中心的发展问题,从历史文脉、经济、生态上切实做到可持续发展,为以后的旧城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成都宽窄巷子的改造与发展是传承地域文化、塑造城市特色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当前全球化的局势之下,如何在设计街道景观中传承地域文化,挖掘该地区的文化和景观特色,是决定城市是否具有自身特色的关键。宽窄巷子的改造和运营模式是传承地域文化的案例典范,值得其他历史文化街道在改造时进行学习与借鉴。
开发保护
1986年成都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保护大慈寺、文殊坊、宽窄巷子街巷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
1998年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利用研究197区保护更新规划(调整)》界定,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以泡桐树街、金河路、长顺上街、下同仁路为界,总占地面积约31.93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约占6.66公顷,主要以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3条传统街巷为重点。
2003年成都市政府于出台了新的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其中的历史文化片区包括宽窄巷子历史街区,2003年前后,宽窄巷子启动改造工程计划,街区按照“原状维修和落架重修,修旧如旧”的原则和“一院一景、一院一品”的理念,将北方胡同文化与川西四合院文化有机结合,打造老成都生活样态的活化区。
宽窄巷子于2008年6月竣工,共计4年多的修复改造。同年,景区开放,且一边运营一边继续开发,直到2019年6月,首期开发正式完成。
2019年,宽窄巷子被列入全国11条步行街提升试点之一,开始数字化改造,与互联网公司达成合作,借助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与技术能力,打造了街区-商户-游客三方受益的闭环解决方案。
荣誉称号
下表仅为部分选取
参考资料
宽窄巷子.青羊区人民政府.2023-10-23
宽窄巷子.青羊区人民政府.2023-10-23
四川省情网.青羊区地形.2023-10-24
成都宽窄巷.中国石化新闻网.2023-10-23
四川文旅.四川省文旅厅.2023-04-23
砖文化墙.宽窄巷子.2023-10-31
宽窄巷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都市青羊区委员会.2023-10-23
请带我到宽窄巷子.宽窄巷子.2023-04-23
井巷子.宽窄巷子.2023-10-24
淘在井巷子.宽窄巷子.2023-04-23
闲在宽巷子.宽窄巷子.2023-04-23
恺庐.宽窄巷子·最成都.2023-10-31
德门仁里.宽窄巷子·最成都.2023-10-31
品在窄巷子.宽窄巷子.2023-04-23
拴马石.宽窄巷子.2023-10-31
..2023-10-26
..2023-10-31
宽窄巷子开心学国学.中国孔庙.2023-10-26
井巷子市集:宽窄创意力量.宽窄巷子.2023-10-26
2016宽窄巷子茶文化月.宽窄巷子,最成都.2023-04-23
宽窄茶会.宽窄巷子.2023-04-23
街头音乐季.宽窄巷子.2023-04-23
跨年摇滚音乐会.宽窄巷子.2023-10-26
..2023-10-31
四川文旅.四川省文旅厅.2023-04-23
商务部关于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2023-10-31
成都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查询.青羊区人民政府门户.2023-04-23
成都宽窄巷子跻身首批“全国示范”.中国旅游新闻网.2023-04-23
四川文旅.四川省文旅厅.2023-04-23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旅厅.2023-04-23
四川文旅.四川省文旅厅.2023-04-2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少城始建
民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景点布局
主要景点
井巷子
《砖》文化墙
宽巷子
恺庐
德门仁里
窄巷子
栓马石
名人故居地
思贤庐
李华生工作室
相关活动
宽窄讲堂
茶会活动
街头音乐节
跨年摇滚音乐会
井巷子市集
价值与影响
艺术价值
文化价值
历史价值
社会价值
示范作用
开发保护
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