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祖陵位于
江苏省盱眙县城西北约10千米,是
朱元璋的高祖、
曾祖父的
衣冠冢,也是其祖父的实际殁葬地,被称为明代第一陵。198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元璋称帝后,为了不泄“王气”,在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朱元璋命太子
朱标修建祖陵,历时28年才基本完成。这座陵墓规模宏大,有城墙三道,
金水桥三座,殿、亭、楼、阁千间,占地面积上万亩。明祖陵的建造规制和神道上的21对石刻继承了唐宋风格。
清代爱新觉罗·玄烨十九年(公元1680年),明祖陵因
黄河泛滥而被毁。
1953年春旱时,明祖陵首次露出水面,被当地人们称为“大墓头”。1963年再次露出水面,被
江苏省考古专家发现,确认是明祖陵。明祖陵于1976年开始修复,1982年对外开放,是该县现存的古代石刻艺术保留完整的一处古建筑,占地面积约0.6平方千米,2008年获批国家AAAA级景区。
名称由来
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
朱元璋推翻
元朝统治,登上了开国皇帝的宝座,建都于金陵(今南京),定国号为“明”,年号为“
洪武”。为了荣宗耀祖,朱元璋向上追尊四代帝后,高祖
朱百六、妣胡氏为德祖玄皇帝、
玄皇后;
曾祖父朱四九、妣侯氏为祖恒皇帝、
恒皇后;祖父
朱初一、妣王氏为熙祖裕皇帝、
裕皇后;父
朱世珍又名朱世珍、妣陈氏为仁祖淳皇帝、
淳皇后。同时,将其祖父母陵寝荐号“祖陵”。
历史沿革
修建过程
在朱元璋当吴王的时候,曾经多次前往墓地祭扫,即皇帝位后,不仅自已诣陵亲祭,还多次派遣儿辈前往祭扫。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他还派工匠到
凤阳县营造“
明皇陵”。对于在泗州的“祖”陵址,
朱元璋起初一无所知,只听皇姑孝亲公主(朱元璋大姐)说祖父在州,但具体地点不悉,只好岁时遣官祭于泗州城西之潮河坝。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族人朱贵进京献“陵图”,朱元璋才知道其祖父的殁葬地在泗州杨家。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朱元璋命
朱标朱标率文武群臣和诸式工匠,前往泗州城西北的杨家墩,开始了祖陵营建工程。为了不泄“王气”,玄宫(墓穴)在朱元璋祖父母实际埋葬地旧陵嘴西边,取泗州城、照面山这一条轴线,建三代衣冠家。以后又陆续营建享殿、城墙等建筑物。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筑外罗土城九里三十步,内城四里十步,栽松柏树七万余株。
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修陵工完,命皇太子奉三灵帝衮冕冠服,葬衣冠。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于东门外河泊断地置立窑厂,烧砖修建监造官厅。至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历时28年,明祖陵修建竣工。
嘉十年至十五年(公元1531—1536年),将祖陵的、庑、门、廊的玻璃瓦皆由黑色更换为黄色,陵前增添了石仪(即石刻)事实上,嘉靖之后也还在修缮,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陵还修了一道金水河堤。
再次发现
明代中叶以后,黄水夺淮,常遭水淹。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水漫泗州城,明祖陵也沉于湖水。陵慕及部分石刻复盖于泥沙之下。1953年春旱时,首次露出水面,被当地人们称为“大墓头”。1963年再次露出水面,被
江苏省考古专家发现,确认是明代第一陵明祖陵。
地理环境
明祖陵位于
淮安市盱眙县明祖陵镇明陵村境内,东临
淮河入
洪泽湖畔,南距
泗州城遗址及盱眙县城近10公里,是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高祖、
曾祖父、祖父三代
衣冠冢,也是其祖父
朱初一的实际殁葬地。
陵墓布局
明祖陵的布局遵循了唐宋时期陵寝的设计模式,以陵寝为中心,建皇城、内城、外城。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对称排列着以麟为首的21对大型石刻,这种布局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和朝仪之制。明祖陵石刻的组合和艺术手法虽然借鉴了唐宋的陵寝制度,但也有变更和革新,明祖陵的神道较唐宋时期的陵寝神道要短。祖陵神道从最南端的石刻麒麟到正殿遗址的距离只有约300米,因此石刻的排列有节奏感和气势,具有观赏价值。明帝陵的其他神道虽然相对较短,但比祖陵神道要长。这是因为祖陵受到了皇城和内城的限制,以及当时
朱元璋还未建立国家,人力和财力也受到限制。祖陵选址东南邻近洪泽湖,因此神道不能太长。祖陵神道的长度并未成为
明十三陵后来的规定,从孝陵神道可以看出,明代帝王陵寝的神道更注重因地制宜。
明祖陵的地面建筑已经消失在
洪泽湖中三百多年,但是从相关史书如《帝乡纪略·建置》等中可以了解到整个布局情况。根据《帝乡纪略·建置》记载,可以看到祖陵过去的建筑,包括皇城正殿五间,东西两院六间,东官具服殿六间,值房十间等。记载中还提到了神厨、酒房、率牲堂、斋房等建筑情况。根据这些记载,皇城采用了砖结构,内城是夯土版筑,周长约四里十步,外圈土城长约九里三十步,城内广植
松柏。从现存的地面遗址中,可以看到还有21对石刻和一些石柱础。尽管这些石柱被水冲得东倒西歪,但从布局来看,正殿建筑采用了减柱法。遗址长约35米宽约18米,可以辨认出面阔为五间,证实了《帝乡纪略》中关于皇城正殿五间的记载。在正殿遗址周围,经常可以找到黄色和蓝色的琉璃瓦当、瓦简滴水等建筑材料。
遗迹存留
明祖陵原有城墙三道,外罗城土筑,周长九里三十步。中间是砖城,周长四里十步。最里面是皇城。其主要建筑有玄宫、享殿、具服殿、金门、角门、红门、根星门、内御桥、金水河、宰牲堂、井亭、神橱、神库、燎炉、祠祭署及陵前石象生等。今除基本完整的石象生及享殿、地宫遗址外,原建筑均不存。
享殿遗址
象生以北4米处为星门,再40米为享殿遗址。遗址中有28个石柱础,排列不规则。由于洪水的冲击,一些位置已经发生变动。大致可以看出,原来的面阔和进深约为五间,面阔约33米,进深约18米。石柱础的形式与一般明代官式建筑相似,包括古镜式和两种直径为0.6米和0.72米的檐柱柱础,以及直径为0.93米的金柱柱础。金柱柱础上留下了柱痕,可以看出原来金柱的直径为0.76米。根据石柱础的排列,可以确认明间缝梁架有减柱的设计,同时还保留了宋代的建筑手法,这在明代官式建筑中很少见。在享殿遗址的东南和西北两个角落,分别有一个方形的短石柱。地面上还留有黄色琉璃瓦。在东南方向的27米处,发现了一排石柱础,可能是配殿等建筑的遗址。
地宫遗址
根据1963年
江苏省文物普查工作队的《关于明祖陵发现报告》所述,明祖陵的享殿距离往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90余米,有一座砖砌建筑物暴露在地面上。该建筑物的东西长约2米,南北宽约1米,高出附近湖滩约2米余。推测该建筑物可能是玄宫的
拱顶。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该地已经变成了一个水塘,这主要是由于附近农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挖土取砖所致。除了盖乡革委会礼堂外,所取的砖石都被用来砌建农民的猪圈和鸡舍。
1982年,对玄宫进行了清理和勘察,发现在距离地面约2米深处有9座砖砌的南北向拱券。这些拱券中,中券对准神道的中轴线,东一至东四券和西一至西四券分布在神道的中轴线两侧,左右对称。中券的宽度为1.68米,券下有两扇对开的石门,门上横着一块门帽石,宽度为0.68米,厚度为0.42米。其他八座拱券的结构相同,但逐渐变低和变窄。在拱券的南侧,有一条东西向的券道,长17米、宽2米,墙厚1米,券道顶部已经被拆除。券道的南壁中部有一条孔道与中券的石门相对,孔道向南又有一条南北向的券道,券道的顶部也已被拆除。再往南,有一段顶部完好、两侧用砖封死的券段。
从地面的清理情况来看,玄宫的规模并不大,东西宽度约为30米。根据《帝乡纪略》的记载,当时玄宫有三个扩建,排列顺序为:高祖居中,
曾祖父居东,祖考居西。
石象生
明祖陵位于
明祖陵镇。至2000年,已扶正石刻21对,部分作了粘接、复位、修复。这批石刻列于神道两侧,由南向北,东西对置,依次是
麒麟、狮子、望柱、马官、拉马侍、马官、天马、侍从、文臣、武将、内侍。这些石刻排列在250米长的神道上,石刻的造型逼真,神情各异。专家评论,祖陵神道石刻是中国石雕中的珍品,整体造型严谨,细节装饰精美。尽管这些石刻被洪水淹没了300年,但在出水后仍然清晰可见,其保存状况相对较好,更显珍贵。
文物保护
1975年在明祖陵临近湖、河两边兴建防洪堤1300米,1977年再次加固。1978年,在明祖陵起筑防洪大堤1923米,把明祖陵从湖水中隔出,石刻和万岁山(坟地)露出水面。1980年在迎水面铺设块石护坡600米。为保存古代建筑,成立管理单位,兴建房屋12间,配备专职干部2人,由国家文物局、
江苏省文化局拨款整修。
1981年12月开始经初步修整地面清理、
基础加固、石刻修整、石刻扶正,除一座文臣无头无腿没有扶正外,其余41座已全部复位。在石刻扶正工程中仅仅采取了粘接和局部加固。1982年,明祖陵对外开放,并被确定为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又对西一
麒麟、东二十八石马、西三十四文官、东三十八武官进行过残损部分粘接补配。1997年6~8月,南京博物院文保所曾对西二十七石马西三十五武官进行了试修复保护。1996年10月,明祖陵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8月,南京博物院文保所对明祖陵西二十七石马、西三十五武官进行了修复保护。
1998年3—4月,
盱眙县文化局邀请
南京博物院对明祖陵文物区进行了考古钻探工作。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钻探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其中4000平方米进行了密集的钻探。这次工作基本上揭示了明祖陵的平面布局,并确认了陵园的中轴线包括皇城、砖城、金水河、金水桥和玄宫等遗址。皇城的城墙基础仍然存在,享殿、配殿和金门的位置也得到了明确。砖城呈长方形,四面设有门,内部有多个夯土台基,石像分布在中轴线上,分别位于金水桥的前后。通过调查钻探还证实了外罗城已经毁坏无存。这次考古钻探是第一次使用科学方法确定明祖陵整体布局。同时,县人民政府委托省
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制《明祖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1998年11月《明祖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完成,并通过了省专家组初步论证。次年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并逐步由县文化局、明祖陵保管所付诸实施:完善了排水系统,增加了绿化面积,整治了陵园环境,修缮了部分石刻。
2001年3—7月,对东四
麒麟;西九、西十五、东十六
石狮;东十八、东二十华表;东二十八石马;东三十六、西三十七武官进行残缺修复,并对以上9尊石刻和西二十三拉马侍、东二十六马官实施了裂隙灌浆、整体清洗、表面封护。2002年二期工程开始动工,对剩余近30尊石刻进行了灌浆加固、补缺修复、表面封护。2008年,明祖陵景区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相关研究
营造时间
《明祖陵建造时间考》是一篇根据《朱元璋系年要录》进行论证的文章。根据该文献,明祖陵的建造时间应该是1361年至1363年间,即至正二十一年至至正二十三年。这一时间早于
明皇陵的建造时间,后者发生在至正二十六年。
其他研究认为,明祖陵的建造时间晚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之后。例如,《明祖陵的地位和影响》根据《帝乡纪略》的记载,认为祖陵修建的时间是从
洪武十七年开始,两年后即洪武十九年十月完成修建。《朱元章与凤阳》也以此为依据,认为祖陵开工时间是洪武十七年,而完工时间是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当时祖陵的正殿和享殿已经建成。《明祖陵的营建及其神道石刻》也以《帝乡纪略》为依据,得出不同的结论,认为明祖陵始建于洪武十八年。《论明祖陵遗址的保护利用》则以《凤泗皇陵记》为依据,认为洪武十八年开始修陵,至
永乐十一年基本完成。孙祥宽的研究认为明祖陵的始建时间是
洪武十九年,依据是《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记载的“洪武十九年于其地建祖陵,次年建享殿”。
以上的研究结论存在分歧,使得现代学者对明祖陵的建造时间难以确定。但是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之后的观点占据了优势,即明祖陵的建造时间晚于
明皇陵。具体到哪一年,根据本书的观点,明祖陵的建造应该是在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依据是
张廷玉《明史》中记载的:“洪武十九年,八月甲辰,命皇太子修泗州祖陵,葬德祖以下帝后冕服。”这一记载明确提到了修陵和葬冕服。这与之后《明史》卷五八《山陵》中的记载“十九年命皇太子往泗州修缮祖陵,葬三祖帝后冠服”相一致。此外,包遵彭主的《明史》卷三也收录了这一记载,可信度较高。
石刻艺术
李世源教授的著作《明祖陵》和其后发表的《明祖陵的石刻艺术及其意义》对明代第一陵的石刻意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他指出,明代共有十八座陵墓,其中包括五处设置了神道石刻的陵墓,它们分别是:位于江苏徐州的祖陵,位于
凤阳县的
明皇陵,位于江苏南京的
明孝陵,位于北京郊县的
明十三陵,以及位于
保定市的显陵。明祖陵神道上现存的二十一对大型石刻,是
中原地区石雕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这些石刻承袭了唐宋时期的风格,同时也展示了明王朝的特色,对唐宋石刻产生了影响。在
皇陵石刻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唐宋时期的余韵,然而从孝陵开始,和平环境中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自然的揭示和精细的雕刻技巧。因此,明祖陵的石刻具有更大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相关故事
朱元璋拜陵
朱元璋年少时家境贫寒,居住地频繁迁移,导致他不清楚自己三代祖考的确切葬地。因此,他花费了很多心思来寻找祖的位置。根据文献记载,最初有人告诉朱元璋,
汝宁公主的祖茔在朱家巷。为此,朱元璋特命人在朱家巷修建了一个名为万岁山的陵墓,并亲自前往祭拜。然而,这座新建的万岁山竟然在他一拜之后就崩塌了,形成了一个深深的沟壑。朱元璋因此严厉处罚了那些给他提供错误信息的人,并认为这个地方并不是自己祖茔的所在地。后来,
朱元璋回忆起皇姑孝亲公主(朱元璋的姐姐)曾提到过祖父的坟墓位于泗州旧陵嘴一带,但具体位置无法查证。因此,当时他只能每年定期到西城濒河的地方祭拜,这种祭拜实际上只是一种“望祭”。
朱贵献图
朱贵是朱元璋的同宗,曾担任龙骧卫总旗,后因年老返回家乡泗州。他主动承担了寻找朱元璋祖陵的重任。经过多年的调查和寻访,朱贵不仅查清了朱元璋祖先的宗谱,还确定了祖父的确切安葬地点。他将这些细节一一告诉了朱元璋,还画图详细指出了祖父的居所和葬地,并讲述了与祖父母下葬相关的传说。
朱元璋因此得知了祖父母的安葬地位于泗州城北的杨家墩。于是,他派皇太子
朱标率领官员修建了祖陵。祖陵的陵寝制度仿效
皇陵,包括土城、砖城和皇城三道陵垣。陵墓内有墓冢、
沈阳昭陵隆恩殿、配殿等各种建筑。石像的设置也模仿皇陵,但减少了羊和虎两种石兽。
参考资料
淮安地方文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淮安市委员会.202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