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特·伊丽莎白·比彻·斯托
美国女作家
哈里特·伊丽莎白·比彻·斯托(Harriet Elisabeth Beecher Stowe,1811年6月14日-1896年7月1日),美国作家,废奴主义者。
哈里特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利奇费尔德市的一个牧师家庭,从小深受神学影响。1824年-1832年,哈里特在大姐凯瑟琳创办的哈特福德女子神学院学习,并在此期间逐渐信仰基督教。1832年,她随父移居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在当地一所女子中学当教师,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教育界的活动,并在4年后和神学院教授卡尔文·斯托结婚。1850年,她随丈夫迁至缅因州。同年,《逃亡奴隶法案》的通过激起了废奴主义者的愤怒,哈里特开始在《国民时代》上连载《汤姆叔叔的小屋》,并于1852出版,引发了广泛影响。此后哈里特继续创作了《德雷德:阴暗地大沼泽地的故事》(1855)《牧师的求婚》(1859)等多部作品。1872年-1873年,哈里特受邀在美国多地进行了阅读演说,其后迁居至哈特福德市,继续在写作中度过晚年。1896年,哈里特在哈特福德去世,终年85岁。
哈里特为美国的黑奴解放运动做出了较大贡献,她常参与废奴演说,帮助发行反对奴隶制的出版物。她的代表作《汤姆叔叔的小屋》在美国出版的第一年就售出约30万册,并很快被改编为戏剧,每次上演场场爆满,激发了美国广大民众对奴隶制的愤怒。林肯总统曾称她是“写了一本书发动了一场战争的小妇人”。
人物生平
家庭生活
哈里特·伊丽莎白·比彻·斯托,1811年6月14日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利奇费尔德市,父亲莱曼·比彻是一名加尔文教派牧师,家中有兄妹8人。母亲洛克塞娜·福特在哈里特4岁时去世,随后哈里特的姨母将年幼的哈里特带到了坚果平原的外祖母家里住了一段时间。在那里哈里特每周都需要接受问答式的教义,并阅读学习不同类型的赞歌、诗歌以及《圣经》段落,这使她在许多年后的创作中能够熟练使用这些诗歌。
教育经历
1819年,哈里特进入利切菲尔德的萨拉·皮尔斯女子学校读书。在掌握阅读能力后,她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0岁时,哈里特开始进入写作训练,并在两年后就能写出可以展览的范文。这些都为哈里特后来的写作生涯奠定了基础。
1824年,哈里特进入大姐凯瑟琳在哈特福德创办的哈特福德女子神学院学习,在这里,她学习了拉丁文、法语和意大利语,并尝试创作诗歌和戏剧,也在大姐的指导下学习绘画课程,并在此期间逐渐信仰基督教。8年后,哈里特从学校毕业,选择了留校任教,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挤出时间撰写文章。
废奴斗争
1832年,莱曼·比彻受邀成为了俄亥俄州辛辛那提莱恩神学院院长,哈里特也随父亲迁居至辛辛那提市,并协助大姐在当地成立了西部女子学校。1836年,哈里特嫁给了在莱恩神学院任教的卡尔文·斯托教授。当时,奴隶制问题越来越成为辛辛那提广受讨论和关注的问题,莱恩神学院则是废奴主义运动发展的一个温床。哈里特越来越了解到奴隶制的残忍,她常和斯托教授一起写文章抨击奴隶制度,并帮助南方奴隶逃亡。
1849年,辛辛那提爆发了霍乱,哈里特18个月大的儿子小查理因此丧命。她对此非常痛心:“我看到他在临死前所经历的痛苦,看到他那张恳切的脸庞,而我却无能为力......我在写这封信时,感觉到世界上没有什么悲伤可以比拟我现在所经历的悲伤。”丧子之痛让哈里特能更加理解被奴役的母亲在孩子被卖走时的悲伤,这段经历带给她的痛苦后来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也有所体现。
1850年,斯托教授接受了缅因州布伦瑞克的鲍登学院的任教邀请,夫妇二人遂迁往缅因州布伦瑞克。同年,美国国会为了安抚南方奴隶主,通过了《逃亡奴隶法案》,允许奴隶主到北方自由州追捕逃亡的奴隶,禁止人们向逃奴提供援助,这引起了许多废奴主义者的愤怒,许多朋友给哈里特来信描述这项法案带来的悲剧。这促使哈里特决定写一本书来揭露奴隶制的邪恶与可怕。
自1851年6月起,哈里特开始在废奴主义杂志《国民时代》上连载《汤姆叔叔的小屋》,并于次年4月1日结尾。小说揭露了南方黑奴受到的非人待遇,哈里特也因此遭到南方奴隶主的痛恨,却在北方受到热烈欢迎。在小说连载期间,一位波士顿的出版商约翰·P·朱厄特从斯托夫妇处获得了小说的出版授权,并于小说连载结束的当月20日就发行了5000本初版。哈里特凭借该书一举成名,摆脱了贫困的境地,同时小说也激起了更多人对黑奴制度的愤怒。
1853年,随着《汤姆叔叔的小屋》影响越来越大,南方奴隶主对哈里特进行了攻击。为了反驳,哈里特不得不创作了《\u003c汤姆叔叔的小屋\u003e题解》,以大量材料证明《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所揭露的事情属实。同年,哈里特收到了苏格兰格拉斯哥废奴协会的邀请,随后应邀游历欧洲。旅欧期间,哈里特收到了很多反奴民众交付的资金,并在1853年秋天回国后用这笔钱解救了很多奴隶。此外哈里特还积极参与废奴演说,帮助发行反对奴隶制的出版物,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废除奴隶制的事业中。
1855年,哈里特从1831年弗吉尼亚东部的黑人起义运动中获得灵感,利用此前收集的素材,创作了《德雷德:阴暗地大沼泽地的故事》,展现奴隶制对整个社会的弊端,并于1856年出版该书,之后开启了第二次欧洲之旅。
其他创作
1857年,哈里特的长子亨利溺水身亡,对她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两年后,哈里特出版了《牧师的求婚》。这是她有关新英格兰的第一部小说,探讨了长子的去世在她心中引发的有关神学和个人信仰的思考。同年,哈里特第三次前往欧洲旅行。
1869年,哈里特出版了《老镇居民》。这部小说的灵感源自斯托教授讲述的童年和年轻时期居住的新英格兰地区老城的故事,生动反映了十九世纪新英格兰的人情风貌,对后世研究当时的新英格兰民众生活和特定历史有一定价值。
就在《老镇居民》发表同年,哈里特为了替好友拜伦夫人反驳诽谤和造谣,在《大西洋月刊》上登出《拜伦生活真相》,在文中揭露了拜伦与妹妹的乱伦关系,并捍卫拜伦夫人的名誉。然而此文发表后,哈里特虽然获得斯坦顿等女性主义者的声援,但并没有得到民众的理解,被指责为公开宣扬乱伦,《大西洋月刊》的订数也因此锐减一半。
晚年生活
1872年和1873年,哈里特应波士顿文学局邀请进行了两次巡回演讲,一次是沿着东海岸,第二次是去西部各州,演讲主题主要和阅读相关。阅读演说需要奔波各地,这往往使哈里特感到疲惫,但同时观众的热情的反响也会让她感动和高兴。
哈里特晚年在佛罗里达州州居住过一段时间,她于1873年发表的《棕榈叶》中就描写了在佛罗里达州的宁静生活。1873年,哈里特迁至哈特福德市森林大街。在哈里特70岁的时候,出版商霍顿和米尔林为她举办了一场生日招待会,地点在波士顿地区的“老榆树”花园。生日会邀请了两百多名文学界重要人物,还有一些无法到场的人士也寄来了祝贺邮件。此后哈里特就结束了公共生活,在1880年开始收集和整理自己的信件与文章。
1896年7月1日,哈里特在哈特福德去世,与丈夫合葬于安多佛菲利普斯学院校园内,终年85岁。
主要作品
小说
参考资料:
散文
参考资料:
其他作品
参考资料:
创作特点
哈里特早年曾参与文学俱乐部,这也导致她的作品中有着沙龙文学的影子,在叙述语言、地方方言、道德说教、家庭结构的安排方面都可见到这种影响,带有很强的说教成份。此外哈里特本人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从小受到神学熏陶,一生基本上是生活在宗教的氛围中,对基督教文化思想有很深的理解,这使她的小说中对基督教的人生观进行了大量描写,充满基督教色彩的道德说教。小说中往往渗透着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教义和从经典《圣经》中引用的引文,基督教的各项宗教活动,如祷告和讲道等。小说还刻画了典型的人物形象,基督徒表现出对基督教的虔诚之心,用基督教来向读者宣扬基督教的思想。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伊娃等典型人物思想和行为都体现出了基督教思想观念的支配作用,他们相信只要信仰耶稣,灵魂最终会得到拯救而获得永生,在雅威的天国里得到永福。
同时,哈里特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发展,避免用宗教信条或政治信仰对人物做简单化处理。她在小说中创作了一批独立坚韧的女性人物形象,有意识地把奴隶制描绘成由男性制造的制度,需要女性来加以纠正。她作品中的女性人物聪明,其同情心和常识感与奴隶制的无人性形成较大反差。哈里特之前的奴隶叙事多从男性视角出发,写男性的勇气和智慧,如道格拉斯的《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生平》,哈里特则使奴隶叙事“女性化”,并由此产生了较大的政治影响。正因为如此,哈里特被称为内战后主导美国文坛的现实主义的先驱。
思想主张
废奴思想
哈里特对奴隶制持反对态度,她对遭受非人待遇的黑奴报有较大的同情,对惨绝人寰的奴隶制度予以了严厉的批判,但她的批评只是针对奴隶制度本身,而不是南方白人。哈里特认为白人对奴隶制的态度跟地区无关,而是与历史传统有关。整个人类的道德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她用环境决定论来说明奴隶制度在南方存在的原因,解除了南方白人对奴隶制应负的责任,更未将南方白人的天性用邪恶来描述。至于如何处置被解放后的黑奴,哈里特主张给予自由黑人适当的教育后把他们送回非洲,而不是继续把他们留在美国,成为和白人一样的美国公民。
然而,哈里特对黑人虽然没有明显的种族偏见,但她依然是以白人的眼光去看待黑人,带有一种屈尊低就的家长式态度。哈里特的小说里赞美的黑人多是逆来顺受与不知上进的,她无意中采用了殖民者的视角把黑人“他者化”, 黑人对她来说仍是充满神秘感的异类、野蛮和愚昧的化身。虽然书中描写了一些从外表到智力与白人相比毫不逊色的黑人形象,但他们大多是混血儿,他们的优点都来自白人血统的遗传。这是哈里特所处文化背景和时代所决定的视野和观念的局限。
基督信仰
哈里特深受基督教的影响,某种意义上说,她的废奴主义是源于对基督教的信仰。她相信基督教是一股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而《逃奴法》明显违背了基督教的教义。她认为基督教义与奴隶制是不相包容的,因而废奴运动具有合法性、正义性和必须性。哈里特认为美国的法律否定了奴隶作为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将奴隶看成是一种事物,或是属于另一个人的财产,禁止奴隶学习、写作、签订合同,禁止他们拥有自己的财产以及形成法定的婚姻关系。但即便如此,耶稣基督还是愿意去接近这些奴隶,安慰他们的内心。
女性主义
哈里特可以算是19世纪的女权主义思想的先驱,她在《粉色与白色的暴政》《我和我的妻子》等作品里展示了与众不同的女性形象,保持着她一贯的女性主义立场。正如哈里特对待奴隶的态度一样,她认为女性应当获得充分的尊重,发挥她们的才能,同时又不违反她们作为女性的天性。哈里特倡导以基督教精神建设中产阶级家庭,希望人们肯定并尊重女性在家的作用,试图把美国生活的权力中心从政府、市场转到厨房,说明女性可以通过持家来把握自己的命运。
人物影响
美国影响
哈里特作为宗教废奴主义者,她的作品《汤姆叔叔的小屋》在美国乃至世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推动了美国奴隶制的废除。
1852年,《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发行当天就卖出三千本,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籍。此后一年该书进行了120次再版,在美国售出约30万册,大大促进了北方的废奴情绪。
《汤姆叔叔的小屋》被认为是南方小说的始祖,其后的南方作品中人们总能觉察到其中渗透着哈里特的气息。她的新英格兰小说创立了一个流派和一种创作方法,为诸如萨拉·朱厄特等后世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2006年底,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编辑部邀请十位著名历史学家,其中有四位是普利策奖获得者,投票选举100位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哈里特位居第四十一,被认为以《汤姆叔叔的小屋》激励了一代人的“废奴运动”,也把内战搬上了历史舞台。
世界影响
《汤姆叔叔的小屋》在19世纪产生了极大的世界影响。在英国,当时就有四十家出版社出版该书,销售量达到了一百五十多万册。诸多著名作家,如夏绿蒂·勃朗特、伊丽莎白·勃朗宁、海因里希·海涅查尔斯·狄更斯伊凡·屠格涅夫维克多·雨果列夫·托尔斯泰等都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1852年9月,伦敦的两家戏院就已将该小说改编为戏剧,分别在维多利亚皇家戏院与国家大戏院上演,场场爆满。截止1976年,哈里特创作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被译成包括南非语依地语等在内的58种语言。
中国影响
二十世纪初
1901年,《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家林纾魏易以《黑奴吁天录》为名,将这部“反奴隶制”小说翻译为了中文版,并削弱了原作中的宗教思想,同时在序、例言和跋中表露了对在美受到虐待的华工的同情,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林、魏二人期望中华民族能够从此书中获得激励和启发,从此团结奋斗起来,与列强进行斗争。
1907年,由曾孝谷李叔同等留学日本人士组织的“春柳社”在东京成功演出了由曾孝谷根据林译本改编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后来在上海、苏州市各地也陆续演出。这是中国第一个完整的话剧剧目。剧本对原著情节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将汤姆的悲剧改成乔治·哈里斯和汤姆等成功大逃亡的喜剧结尾,削减了原著的人道主义成分和悲剧色彩,使之更适应中国当时的文化和政治语境以及话剧演出的宣传。《黑奴吁天录》的演出除了受到留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外,在日本剧界和报刊也都获得了广泛好评,并在1932年于苏区瑞金上演。作为中国第一部话剧,《黑奴吁天录》中对政治和宣传的热情,对时事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对此后几十年中国话剧演出的基本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林纾魏易的译本虽然将哈里特《汤姆叔叔的小屋》引入中国,影响深远,但所采用的文言文过于雅致,要求读者有一定文化水平,于是在1916年,文明书局出版了廖旭人编撰的《黑奴酬恩录》,1928年毅华广告社也出版了潘毅华编译的《黑奴魂》等,满足了更多人的阅读需求。
二十世纪中期
为纪念中国话剧的诞生,曾经参与《黑奴吁天录》演出的欧阳予倩将它改编成九幕话剧,取名《黑奴恨》,由中央实验话剧院排演,1961年在北京、上海市等地上演。该剧剧本发表在1959年第11期的《剧本》杂志上,196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田汉作序,1979年又被收入《欧阳予倩文集》(第一集)中。这一版本的改编对美国假民主的实质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对第三世界人民民族解放运动进行了鼓励和声援。
改革开放后
1981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西方经典文学作品大量涌入中国。《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文译本逐渐增多,不但重版了林、魏译本,还配合素质教育出版了许多简写版、缩略版、改写版和英汉对照本。截止2004年底,几十家中国出版社已经出版45个不同版本,共计几百万册的《汤姆叔叔的小屋》。1983年,中国还引进了由前西德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合拍的同名电影,广受欢迎。
人物评价
南北战争时期致力于人类平等和废奴运动的政治家查尔斯·萨姆纳给斯托教授的信中称:“斯托夫人(即哈里特)就是我们当代活着的天才。要是斯托夫人现在前往欧洲访问的话,她肯定会被视为胜利者的。”
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作家、外交家、评论家、废奴主义者詹姆斯·罗素·罗威尔曾说:“哈里特有着创造性的文学才华,能够塑造出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直抵人性的本质,不管她创作出来的人物形象是白人还是黑人,从事的工作是多么的卑微,都能够激发人的思想与情感,而且不会感觉这是虚构的。”
南北战争结束前夕,时任美国总统的亚伯拉罕·林肯接见哈里特时说到:“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症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由此,哈里特也被称是“写了一本书发动了一场战争的小妇人”。
后世纪念
为了纪念哈里特在反奴隶制等方面的影响和贡献,美国在哈特福德的斯托故居成立了“斯托中心”,并由该中心负责对故居以及历史藏品进行维护和对外开放运营,并自2008年起定期开展“斯托沙龙”,为讨论与19世纪问题相关的当代话题提供了一个论坛。此外中心还设立了“斯托奖”,表彰美国当代社会中有关社会正义问题的优秀通俗小说或非小说类作品。
参考资料
Harriet Beecher Stowe.A&E Networks Television.2023-05-06
..2023-04-29
..2023-04-29
The Stowe Center.harrietbeecherstowecenter.2023-04-2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家庭生活
教育经历
废奴斗争
其他创作
晚年生活
主要作品
小说
散文
其他作品
创作特点
思想主张
废奴思想
基督信仰
女性主义
人物影响
美国影响
世界影响
中国影响
二十世纪初
二十世纪中期
改革开放后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