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中
中国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大中(1932年6月20日—1997年5月1日),男,出生于山东威海,前寒武纪地质学家,地球化学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大中,195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58年担任合肥工业大学讲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3月晋升为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副研究员。1992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任负责人、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等。1997年5月1日因病逝世,年仅65岁。
孙大中长期从事前寒武纪地质、地球化学等研究。提出了火成岩年代-地球化学作为岩石圈“探针”的新方法;建立了年代地壳结构模式;重新解剖了中条山前寒武纪重大地质时间和铜矿成矿历史;建立了较完整的冀东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模式。出版了《冀东早前寒武地质》《中条山前寒武纪年代构造格架和年代地壳结构》《前寒武研究及可持续发展探索》等著作。研究成果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奖项。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1932年6月20日,孙大中出生于山东威海,家中世代务农。幼年时全家迁居天津市,后随经商的父亲到香港特别行政区,就读于香港华南中学。返回内地后入南开中学,
1951年毕业于南开中学,并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后因院系调整后入北京地质学院。1954年临近大学毕业,孙大中参加了马杏垣教授领导的中条山科研队,他后来决定将研究中条山地层构造作为毕业论文的主攻方向。
1955年3月起,孙大中在恶劣的条件下完成了野外工作,草测了一份1∶5万前寒武纪地质图,并发现了后经勘探证实为中型矿床的庙疙瘩铜矿;同年大学毕业,在合肥工业大学矿物学教研室任助教。
工作经历
1956年8月到1957年9月在北京地质学院矿物教研室进修地球化学。1958年底晋升为合肥工业大学讲师。1958年5月到1959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物室进修稀有元素矿物。1964年1月起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孙大中被打入另类,关进“牛棚”,还加戴了一顶“特嫌”的帽子,被罚去烧锅炉,为了继续开展科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早期,将中条山地区多个K-Ar法年龄数据用概率统计方法,得出了前寒武纪岩石、成矿和重要的构造—热事件的相对时间。1972年自请发配中条山劳动改造,表示希望能边改造边“用一技之长”,参加一些地质研究。1978年到1981年,孙大中领导的课题组,开展了“冀东地区前震旦大学地层划分、对比及其成矿性研究”的工作。1980年3月晋升为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副研究员。20世纪80年代后期,孙大中把研究方向从华北转向华南。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加入九三学社。1992年11月到1994年5月期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广州市分部工作。1996年,孙大中在广东省基础研究研讨会上突然病倒,后被判定为癌症晚期。
人物逝世
1997年5月1日,孙大中因病逝世,年仅65岁。
主要成果
孙大中建立了新型的地壳年代构造格架,提出了火成岩年代—地球化学作为岩石圈“探针”的新方法,建立了年代地壳结构模式,解剖了中条山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和铜矿成矿历史。同时建立了较完整的冀东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模式,对部分的麻粒岩形成原因提出了新观点。
中条山前寒武纪年代构造格架和年代地壳结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孙大中运用综合年代学方法建立中条山地区前寒武纪年代构造格架,提出以火成岩年代-地球化学作为岩石圈探针的新方法,以研究年代地壳结构模式,将地球科学研究中三维体系的“深度维”赋予时间的标志,从而扩展为“四维”体系。研究成果证明,中条山地区在2400~2000Ma(代指百万年,24000~2000Ma即24~20亿年)期间不但岩浆活动频繁,而且形成与该时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闻名于世的“中条山铜矿”。由此,孙大中完成了《中条山前寒武纪年代构造格架和年代地壳结构》,该专著是国内这一研究领域最早、最系统的专著。
广东可持续发展研究
孙大中一方面就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等问题多次向省领导、广州市领导书面或口头呈表建议;另一方面,他多方联络各界有识之主,共同为广东省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发起并协助省人事厅和中国科学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教育处举办“广东省可持续发展高级研修班”,组织编写教材,以《可持续发展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概念》《可持续发展与广东省资源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与能源工程》等为题,为研讨班讲课。同时广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制定了一个学科研究的行动计划,即建立“一个研究室、一个中心、一个研究会”。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孙大中共发表100多篇中英文学术论文,以下为部分论文。
出版著作
孙大中共出版了7部专著、合著,其中《冀东早前寒武地质》是研究中原地区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区较早的一部专著。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孙大中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奖项。
人物评价
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程裕淇表示:“孙大中已有的科学成就,他的业绩,将永载中国科技史册。”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胡维兴表示:“孙大中同志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卓有成效,而且在思想、品格和作风上也堪为楷模。”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孙大中(已故).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23-04-26
孙大中.中国地质科学院.2023-04-26
孙大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3-04-26
孙大中-踏遍青山.中国地质科学院.2023-04-26
孙大中.国家图书馆.2023-04-26
学部概况.中国科学院学部.2023-04-26
孙大中.中国科学院.2023-04-26
中条情缘-孙大中.中国地质科学院.2023-04-26
孙大中勇斗病魔.中国地质科学院.2023-04-26
孙大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2023-04-26
孙大中,带着遗憾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2023-04-26
九三学社第九届中央委员会.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3-04-26
怀念孙大中同志.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2023-04-26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工作经历
人物逝世
主要成果
中条山前寒武纪年代构造格架和年代地壳结构研究
广东可持续发展研究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出版著作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人物评价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