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攀雀
攀雀科攀雀属的一种鸟
中华攀雀(黑枕黄鹂普通亚种:Remiz consobrinus),又名洋红儿,是攀雀科攀雀属的一种鸟类。中华攀雀为小型鸟类,中华攀雀体长10~11厘米,体重8~11克。雄鸟头顶白色沾灰,额、眼先、眼周、耳羽形成一条连贯的眼罩状黑色宽带状,边缘镶以白带。上背和肩部呈棕褐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沙棕色,下体白色沾棕或淡皮黄色。脚蓝灰色。雌鸟及幼鸟形态似雄鸟,但颜色较暗,额基、眼先、颊上部和耳羽略呈深色,顶冠、枕部及上背为浅黄褐色。
中华攀雀分布在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栖息于开阔平原、水域附近或半荒漠地带的疏林内,也可栖息于3000米的高山针叶林或混交林间等。
2016年,中华攀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形态特征
中华攀雀体长10~11厘米,体重8~11克。雄鸟头顶白色沾灰,具褐色细羽干纹。额、眼先、眼周、颊上部和耳羽形成一条连贯的眼罩状黑色宽带状,带边缘围有一圈细白色边缘,使其更加突出醒目。眉纹和颊部下缘呈白色。虹膜栗色,喙呈细长圆锥状,上喙黑褐色,喙先端、喙缘和下喙基部浅黄白色,下喙呈灰色或灰黑色。后颈及颈侧暗栗色,形成半圆领圈。上背和肩部呈棕褐色,但肩羽羽毛基部黑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沙棕色。翅上小覆羽、中覆羽棕褐色,大覆羽栗褐色,端部呈淡皮黄色。整个下体呈淡皮黄色或白色沾棕色,颏、喉颜色较浅,近白色,胁部偏黄。尾羽暗褐色,内外端部均呈白色。飞羽暗褐色,外翈端部呈淡棕白色,内侧三级飞羽端部呈浅栗色。尾下覆羽和覆腿羽为白色,并沾有棕色。脚蓝灰色。
雌鸟及幼鸟与雄鸟相似,体羽颜色较暗,额基、眼先、颊上部和耳羽略呈深色,顶冠、枕部及上背为浅黄褐色。1龄雄鸟似成鸟,但额基、眼先、颊上部和耳羽颜色较黑,且上背为棕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中华攀雀分布在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迁徙期间在河北省天津市河南省山东省等地,越冬期间存在于自湖北至江苏省上海市一带的长江流域。
栖息环境
中华攀雀栖息于开阔平原、水域附近或半荒漠地带的疏林内,也可栖息于3000米的高山针叶林或混交林间或低山开阔的村庄附近,有时在芦苇丛和杨、柳、榆等阔叶树林缘或淡水沼泽及潮间带盐沼等湿地中。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中华攀雀主要摄食舟蛾(Notodontidae)、黄枯叶蛾(Lasiocampidae)、刺蛾科(Limacodidae)、天蛾(Sphingidae)和夜蛾科(Noctuidae)等鳞翅目(Lepidoptera)的一些美国白灯蛾甲虫(Coleoptera)和蜂类(Apoidea)等其他昆虫,有时也会摄食蜘蛛(Araneae)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在秋冬季,中华攀雀的主要食物是一些植物的叶、花、芽、花粉、汁液以及草籽浆果等。
中华攀雀在觅食时,会以脚趾紧抓芦苇枝,在芦苇枝间跳动,并啄开芦苇茎在其内部寻找昆虫或者在芦苇花序内进行觅食。
鸣叫行为
有时发出细小的“zi、zi、zi”地叫声,有时为高调、柔细而动人的“tsee”或“pseee”;有时为较圆润的“piu”及一连串快速的“siu”声音。鸣声似雀鸟,时常会有“tea-cher”的主调接“si,si,tiu,si,si,tiu”副歌。
节律行为
中华攀雀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东北地区等地进行繁殖,后迁徙至日本、朝鲜、韩国和中国东部等地区越冬。如在俄罗斯波塞特(Posiet)和克拉斯基诺(Kraskino)附近观察到中华攀雀定居,后向北迁徙,到达特罗伊茨湾(Troitsa)、博伊斯曼湾(Boisman)、巴克兰湾(Baklan)和塞弗纳亚湾(Severnaya)以及远东国家海洋保护区大陆东段的一些海湾;在朝鲜,在不同年份的4月、5月和10月都有发现中华攀雀;在中国,中华攀雀4月中旬~9月末出现在吉林省西北部的发繁殖地,4月下旬,在辽宁省南部观察到其到达。
集群行为
在繁殖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行动敏捷。在非繁殖期,中华攀雀通常成群活动,性活泼,常在枝间苇丛跳跃飞翔,并喜倒挂在细枝末梢摇荡。
生长繁殖
中华攀雀每年由越冬地迁到繁殖地,经过短暂的休整开始求偶。繁殖期4~7月,通常雄鸟将巢材料滚到有弹性的树外枝上,通过“唱歌”和追逐配偶开始求爱,并表现出典型的求爱行为,如在唱歌时猛烈摇尾巴和拍打翅膀,交配完成后,它们便会共同筑巢。中华攀雀通常选择近水源的林地草甸中杨属、榆树和柳树等阔叶乔木上筑巢,这里具有种类丰富的食物。中华攀雀通常选择胸径较大、长势好的乔木,以保证具较好的抗风能力和隐蔽条件;并选择距离树干较远、巢位向阳的地方筑巢,从而降低被捕食的概率、起到缓冲风力的作用、有利于孵化。雌雄亲鸟共同营巢,主要以树皮纤维、动物毛为巢材,有时也会用一些蒲绒、杨絮垂柳芦花等,最终筑成保温性和吸水性较强的囊袋状巢。巢顶端侧面开口。巢的大小不固定,旁颈长约47毫米,颈内径约25.3毫米,巢长约153毫米,巢宽约95毫米,巢口径约32.1毫米。
中华攀雀繁殖期4~7月,每年繁殖1窝,每天产卵1枚,产卵期一般持续一周,每窝产卵5~10枚,卵呈长椭圆形,白色,较光滑且无斑,钝端微具晕带或具红纹。孵化开始后,通常雄鸟离巢,由雌鸟进行孵化,孵化期为12~14天,主要以雌鸟育雏为主。中华攀雀的高栖息地质量、巢穴维护投资较少和捕食风险较低,导致父母中的任何一方或者双方可能会在产卵阶段或孵化开始的较早阶段弃巢。当更多的“单身”雄性在种群中出现时,雄性中华攀雀从“弃巢者”转变为“照顾者”,即雄性会增加它们对亲代的投资,当交配机会降低时,母巢被遗弃率也会降低。雏鸟晚成性,17~20天后离巢。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全球的中华攀雀种群总数量尚未量化。1996年,其在中国的数量较少,除在香港米埔较常见;在日本西部越冬的中华攀雀数量较少。2009年,中国有100~10万个繁殖对和50~1000只迁徙的中华攀雀,韩国有50~1000只越冬。
随着迁徙的中华攀雀增加,全球的中华攀雀总数量可能有所增加。
保护等级
2016年,中华攀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物种对比
中华攀雀与白冠攀雀(Remiz coronatus)具有相似的外形,使之有时难以区分。中华攀雀头顶白色沾灰,具褐色细羽干纹,眉纹呈白色,颊部呈白色且颜色较重,整个下体呈淡皮黄色或白色沾棕色。白冠攀雀头顶呈白色,无明显眉纹,且下体色较浅。
参考资料
Remiz consobrinu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10-22
..2024-10-22
..2023-04-25
..2023-04-25
..2023-04-2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鸣叫行为
节律行为
集群行为
生长繁殖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保护等级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