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埂大坝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湖畔的观景堤坝
海埂大坝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是建立在滇池湖岸的人造堤坝,后改造成观赏滇池的最大的亲水平台,起于船闸,止于永昌湿地,全长2400余米。
海埂大坝作为昆明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以滇池、西山为代表的的自然景观为主,辅以文化园区等人文景观,冬春季节有来自西伯利亚地区红嘴鸥这一标志性时令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整体坝区建立在滇池湖滨,可以一览环滇湿地公园的美景,坝体也成为当地民众野餐、露营、散步的好去处。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地在湖岸泥沙软基上修建的“草海大堤,正是海埂大坝的前身。随着1992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海埂大坝正式划归滇池度假区管委会管理,经过多次坝区改造工程,海埂大坝焕然一新,面积扩大一倍,水质大幅改善,增添了大量光照和人工设施,成为外来游客和市民的必游之地。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海埂大坝风景区,总长约2400余米,平均坝面宽16米,地处北纬24°58'26″,东经102°39'02″,坐落于中国的“昆明市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位于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海埂片区内,南邻滇池湖岸,西接滇池草海,隔湖可以遥望西山森林公园。片区总面积21.8平方公里,其中海埂公园景区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约200米,占地750亩。
气候
海埂大坝地处昆明中心城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近1900米,夏季易受印度洋东南季风影响,冬季限于海拔因素寒潮影响甚微,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显著,年平均气温在15度左右,气候宜人。昆明的气候特征受到季风、高原山地和低纬三重影响,地处滇池景区的海埂大坝,5-10月气温较高,雨水较多,降水量约占全年85%,其中年平均降水量在1001.90mm左右。冬春季节多日照,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两省光照时间存在差异,干湿季节特别分明。除此以外,冬春季节,南下的冷空气被云贵高原乌蒙山阻挡形成昆明准静止锋,锋线在滇东北黔西市和川中国西南地区形成了东西摆动的锋面,形成特殊降水
地质
作为滇池深水区与浅水区分界线的海埂,原由盘龙江、东白沙河携带的泥沙冲击形成,东起金家河,西与西山相对,至清代年间才慢慢浮出水面。然而由于海埂片区的商业开发,形成了大量观光游览、商务会议的产业,原先的海埂也以名存实亡。在海埂大坝景区,可以遥望西山景区,海埂景区与西山景区海拔相差400-600米,西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造山断裂带,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包括石灰岩地层玄武岩地层,是中国西南峨眉山玄武岩地层出露较为典型的地区,其上部发育的玄武岩红色风化壳,整个滇中高原面上具有一定代表性。
水文
海埂大坝是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重要景点,坝区主要水源来自于滇池。有西南地区的“高原明珠”之称的滇池,成为了滇中地区的天然气候调节器,受湖水比热容高的影响,坝区与滇池存在湖陆风影响,气候冬暖夏凉。根据2012年9月28日云南省颁布的《滇池保护条例》第三条规定,滇池区域外海水位控制在1885.5m-1887.5m,草海水位控制在1885.5m-1886.8m。滇池景区风景秀丽,湖面长40千米,宽12千米,平均湖宽6.4千米,容量达12.9亿立方米,湖体北部则是海埂大坝,在海埂上构建起一条绵延近2.5公里的楔形长堤,将湖体一分为二,北部占地约10万平方公里,又称滇池草海,海埂以南则是滇池的主体部分。在滇池流域的海埂坝区,十分适合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滇池区域的水质在上个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下降了三个等级,达到劣5类水准,滇池属高原缺水性湖泊,流域内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值11%,受工业、农业、生活三废用水排污的影响,水质不断变差,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富营养化问题岌岌可危,水体透明度一度降低至0.25米,凤眼莲大量占据湖面,形成了名副其实的“绿害”,甚至存在大量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的潜在风险,生物多样性减少。
作为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滇池流域地处高原,海拔1886米,地处长、珠、红三大水系分水带,地形极为复杂,流域面积约2920万平方公里,接纳大小河流20余条,包括盘龙江、东白沙河、马料河、柴河、洛龙河、宝象河、新河等。其中以盘龙江为主要支流,发源于嵩明县梁王山北麓上喳啦箐白沙坡的牧羊河,源头高程2600米,全长105公里,是唯一一条横穿昆明市主城区的河流。
生物多样性
海埂片区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是典型的湖泊型湿地,是鱼类和鸟类重要的繁衍场所,同时也是淡水鱼类的重要养殖场所,环滇湿地是污染物进入滇池的最后一道屏障,海埂片区和海埂大坝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环滇湖滨与海埂片区的植被多属亚热带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代表性森林植物群落为滇青冈林、高山锥、栎类等。
经历长期的综合整治,截至2021年,海埂大坝所处的环滇湖滨湿地植物物种增至303种、滇池周边记录鸟类达139种、滇池现存鱼类26种,环滇湿地植被覆盖率由2007年的13.1%提升至81%,受破坏的环滇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改善,生物多样性恢复明显。海埂大坝区域形成了以芦苇、香蒲杨属、柳树环绕的群落结构,土著鱼类达5种,包括滇池金线鲃滇池高背鲫银白鱼、云南光唇鱼、云南侧纹鳅,其中滇池银白鱼属多年未见的濒危物种。
自1985年以来,一群来自西伯利亚地区红嘴鸥来到云南昆明越冬,自此冬日到来,海埂大坝成为当地市民和外来游客与海鸥嬉戏的必来之地。
历史沿革
“海埂”,顾名思义横海之埂,原是一条由东向西横插在滇池中的楔形长堤,东起海埂村,西迄西山脚,它把三百多平方公里的滇池一分为二,埂南为一望无垠的外海,埂北为内海,又称草海。海埂大坝是环滇地区的重要景点,“滇池草海”原湖域深入昆明市市区,现仅存海埂大坝以北的小片水域,与昆明城中的大观河、西坝河相通。
前身
海埂大坝又称“滇池大坝”、“草海大坝”,其前身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湖岸泥沙软基上修建的“草海大堤”。由于当时采用“抛石沉船”方式修筑,坝基与坝体留有隐患,曾一度出现险情,危及昆明城区,不仅如此,此段时期修建的海埂公园也因水质污染,导致坝区旅游价值降低,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滇池生态环境极速退化,环滇水文生态功能基本丧失,海埂片区几乎荡然无存,大量排污和造田造房的举措,使环滇区域动植物急剧减少。水生植物由20世纪50年代的100多种降低到1997年的22种,分布面积由90%多降低至1.8%,大量水生生物消失,仅剩较耐污的狐尾藻能在水体形成群落规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绿藻门和立藻门所属各属种,形成湖面上的油漆状绿华。
改造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设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后,海埂片区正式划归度假区管委会管辖,海埂大坝修复工作逐步恢复,海埂公园也慢慢提升旅游、休闲、娱乐度假的效用。在1996年第四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滇池区域被列为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据统计,滇池流域的现有森林仅595.08km²,覆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多为后来的人工造林,以云南松、华山松等为主。至本世纪初,昆明市对“草海大堤”进行多次整修,从2000年到2005年,改造工程彻底根治滇池水患,随后历经十余年多次大型工程,陆续拓宽坝面,丰富绿化植被,海埂大坝成为独特的人文景观。
现状
2017年,昆明滇投建管公司承接市委项目,对海埂大坝片区进行第三次整体改造,斥资4.7亿对大坝进行美化亮化,增添人文历史文化景观元素,包括各类雕塑、地方主题文化、灯光工程以及高科技运用。
经过改造工程,观景大坝得到拓宽,大坝向水面外挑3-12米,将大坝钢结构平台向草海方向延伸建设了100米×20米的下沉式亲水平台,新增24个自动收集蓝藻装置,可有效减少蓝藻富集。改造后的大坝,对滇池流域尤其是草海周边等不同内容、特色文化进行整合,公共活动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并配有充足的服务设施,以便游客观赏。
主要景观
景区布局
海埂大坝景区是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一部分,坝区面积约4万平方米,以自然风景为主,辅以人文景观,主要作为滇池湖景和西山风景的绝佳观景平台,此外周边景点另包括海埂公园、海埂会堂等。
海埂大坝隶属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东起船闸,西至永昌湿地,历经昆明市委市政府多次整修,大堤平台广场面积增至4万平方米,坝面宽度拓展至平均16米,同时增设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下沉式观景平台,其长100米,宽20米,整体面积近2000平方米,成为整个大堤最亲近水面的空间。以坝体为中心,可以将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和西山风景区的大部分景色一览无余,成为昆明市一张美丽的名片,有“城市会客厅”的美誉。整条海埂自然形成四大景区:东面为国家体育冬训基地;中部为沙滩浴场,坡度平缓,沙质细软;西面为公园游览区,可坐观水景和西山景色,同样也是垂钓宝地;北面沼泽地为疗养区和旅游中心,拥有金鱼湖、百花园、大型民族村等众多景点。
体育冬训基地
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又称“海埂基地”,坐落于海埂大坝东侧,海拔1888米,面积约41万平方米,自1975年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已成为足球为龙头,多项体育运动兼具的综合型多功能高原训练基地。
公园游览区
公园游览区特指便于欣赏滇池和西山风景的一部分景区公园,这些公园零散分布于海埂大坝西侧,沿着游览区可以更好的看到美丽的坝体和湖景。
云南民族村
云南民族村坐落于滇池湖滨,紧邻海埂大坝,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面积约89公顷,是反映和展示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社会文化风情的窗口,自1992年落成开放,吸引了大量民族文化爱好者前来观光赏玩。
滇池湖景
海埂大坝紧靠滇池,作为中国第六大,西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滇池湖岸线长超过150 km,平均深度5m左右,最深处约8m多。受当地气候影响,在海埂大坝附近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滇池湖景,随着管委会对片区的集中改造,海埂大坝成为民众野餐、露营、散步的好去处。
西山风景
从海埂大坝向西眺望,可以西山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由碧鸡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挂榜山等山峰组成,因其远眺群山,既像一尊躺卧的大佛,又似一位仰卧的妙龄少女,所以西山又有了“卧佛山”和“睡美人山”的称号,而海埂大坝则是观“睡美人”的绝佳平台。西山区呈南北走向,北部地势高峻,最高峰为美女峰,海拔2511米,高出滇池湖面620米。西山森林茂密,风景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海鸥越冬
1985年至今,来自西伯利亚地区红嘴鸥每年冬天都如约而至,飞临昆明滇池水域越冬,数量逐年递增,其中滇池大坝地理位置优越,是观普通海鸥、采滇池风、赏西山美景的好去处。每年到昆明市的海鸥数量基本在3-4万只,已成为昆明的一张名片,大量昆明市民及外地游客也饶有兴致地前往海埂大坝地区“观鸥、喂鸥、摄鸥”,形成了人鸥相伴的独特景观。
周边景点
海埂公园
坐落于滇池湖滨的海埂公园,内有千株杨柳,十里桃林,春天杜鹃盛开,冬季红嘴鸥飞来,画阁、石舫、观海长堤,翠绿的草坪,喧嚣的广场,常有“连理奇桉”“睡美人山”“滇池夜月”和“风起垂柳”等美景,人与自然和谐浪漫,是和亲朋好友漫步的好去处。
海埂会堂
云南省海埂会堂(省属正处级单位),隶属云南海埂会议中心管理局,是昆明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背靠海埂大坝,面向西山草海,有极佳的自然环境,礼堂始建于2007年10月1日,建筑面积七万余平方米,曾荣获国家建筑工程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是云南省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配套最完善的综合国际会议中心,承载着促进云南面向国内外政治、外事、文化活动的重任。
酒店集群
海埂大坝景区靠近云南联云集团的酒店接待群,作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全资的国有公司,集团下属有震庄迎宾馆、连云宾馆、海埂花园以及安宁温泉宾馆等大型度假酒店,可以给游客带来充实而舒适的旅游体验。
文化活动
2016年8月15日,海埂大坝下辖艺术团体作为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代表参加创意云南省2016年文化产业博览会,度假区“魅力海埂 耀动滇池”主题文化展演亮相文博会。
2020年11月16日,昆明市迎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16日下午在昆明海埂大坝举行,打造“当好东道主,喜迎cop15”活动。
相关事件
2024年2月18日,一名游客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视频,揭露了在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海埂大坝遭遇疑似消费欺诈的经历引关注。该游客原计划与景区内的摄影服务商家达成协议,仅需冲洗5张照片,但最终商家未经同意冲洗了超过约定数量的照片,共计20多张,并以此为由向游客索要500元人民币的费用。由于当时旅行安排紧凑,该游客未能及时向有关部门报案。
针对这一事件,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文化和旅游投资促进局的工作人员随后做出回应,表明他们已经多次对相关摄影商户进行了警告和约谈处理。该局建议,若后续有游客遭受类似不公平交易,应立即拨打文旅局提供的投诉电话进行举报,经工作人员查实后,将采取退款措施,并依据《海埂大坝摄影服务业管理办法》对违规商家处以1000元罚款。
2月21日,云南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在遇到类似强制交易行为时,可以直接拨打全国统一消费者申诉举报热线12315进行举报。对于此类商家的惩处措施,则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若涉及无固定经营场所的流动商贩问题,则还需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协同处理。
截至2024年2月27日,海埂大坝上的所有商业经营活动已暂时停止运营,包括鸥粮售卖车等服务设施。管理单位表示正报市里审批。
参考资料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情况简介.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2023-04-27
草海大坝改造工程下月完工.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2023-04-27
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昆明市滇池管理局.2023-04-27
国宾品质,礼赞云南.联云集团.2023-04-27
草海大坝4月起将封闭施工.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2023-04-27
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3-04-27
雪鸥.中国国家地理.2023-04-27
云南之音-云南海埂会堂.联云集团.2023-04-27
目录
概述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气候
地质
水文
生物多样性
历史沿革
前身
改造
现状
主要景观
景区布局
体育冬训基地
公园游览区
云南民族村
滇池湖景
西山风景
海鸥越冬
周边景点
海埂公园
海埂会堂
酒店集群
文化活动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