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
歌德创作诗剧
《浮士德》(Faust)是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创作的悲剧,由两部分组成,分别出版于1808年与1832年。
这部剧根据浮士德的传说改编,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根据传说故事,约翰·歌德讲述了浮士德博士用自己灵魂与魔鬼梅菲斯特交换知识和权力的故事。该剧探讨了诱惑、救赎和人类野心的后果等主题,包括善与恶之间的斗争、对知识和启蒙的追求,以及人类情感和欲望的复杂性。该剧提出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人类是否有可能在生活中获得真正的满足和幸福,或者这些东西最终是无法实现的。
《浮士德》的第一部分讲述了浮士德在寻找成就感和知识的过程中经历的各种考验和诱惑。浮士德是一位年老的学者,他对自己的生活深感沮丧,为了寻找新的意义和目的,转而研究炼金术,但他对这种神秘的做法越来越失望,最终转而求助于魔法,试图实现启蒙。此时,浮士德遇到了魔鬼梅菲斯特,他与梅菲斯特达成了一个协议。作为对浮士德灵魂的交换,梅菲斯特同意帮助他体验世界上所有的快乐并获得无限的知识。两人一起开始了一系列的冒险和计划,浮士德最终与一个名叫格蕾琴的年轻女子发生了灾难式的爱情,最终导致了格蕾琴的悲惨堕落。
《浮士德》第二部写浮士德对自己以前的行为感到失望,开始为自己过去的罪行寻求宽恕和救赎。他对自己以前的行为感到失望,开始为自己过去的罪行寻求宽恕和救赎。他的寻找使他踏上了穿越时空的旅程,遇到了各种历史人物和神话中的生物,他试图了解存在的真正本质。
《浮士德》是约翰·歌德的戏剧代表作,自19世纪初出版以来产生了重大的文化影响,被改编成各种形式,包括歌剧、电影和文学作品。多年来,它还影响了无数的作家和思想家,包括弗里德里希·尼采托马斯·曼。它被认为是德国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至今仍很受欢迎。
成书背景
歌德于 18 世纪后期开始写作《浮士德》,并在他的一生中持续创作该剧,直到 1832 年他去世前不久才完成第二部分。1832年,约翰·歌德在写给亚历山大·冯·洪堡的信中说,“我对《浮士德》的构思已超过六年之久。青年时期已了然于胸,不过对于情节先后秩序的安排未详予规定。”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决定创作《浮士德》的背景是复杂而多方面的,包括影响他世界观和艺术观的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
社会背景
歌德决定创作《浮士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的德国文学和知识界的狂飙突进运动魏玛古典主义文学运动。当时,德国正​​在经历一段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变革时期,关于个性、自由和人类进步的思想在启蒙运动之后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约翰·歌德是这场运动的关键人物,通过他作为作家、思想家和文学评论家的工作,帮助塑造了这一时代的文学和思想。在内容上,狂飙突进运动的社会主题启发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在《浮士德》第一部分中显明社会批判主题,例如杀婴问题。在形式上,狂飙突进运动影响歌德在创作《浮士德》时,拒绝古典文学的形式惯例,强调原始情感和个人主义。
魏玛古典主义文学运动影响约翰·歌德的写作风格走向更“古典”的审美。其灵感来自古希腊和罗马文学,强调平衡、和谐和适度。虽然在德国以外,歌德被视为浪漫主义作家,但在德国,文学在晚近时期才盛起,导致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几乎同时出现。歌德受到魏玛古典主义文学运动的影响,强调浮士德在过程中的争取,而非结果的获得。例如《浮士德》第一部中《女巫的丹房》,女巫为浮士德献上可以使他变成年轻人的药酒,从而帮助浮士德争得女性的爱慕
个人背景
约翰·歌德在《谈话录》1826年5月6日的篇章中谈到《浮士德》的创作动机,他自叙道,创作并非观念先行。歌德说,“在人们还来问我在《浮士德》里要体现的是什么观念,仿佛以为我自己懂得这是什么而且说得出来!从天上下来,通过世界下到地狱,这当然不是空的,但这不是观念,而是动作情节的过程。此外,恶魔赌输了,而一个一直在艰苦的迷途中挣扎、向较完善境界前进的人终于得到了解救,这当然是一个起作用的、可以解释许多问题的好思想,但这不是什么观念,不是全部戏剧乃至每一幕都以这种观念为根据。倘若我在《浮士德》里所描绘的那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生活能够用贯串始终的观念这样一条细绳串在一起,那倒是一件绝妙的玩艺儿哩!”
实际上,约翰·歌德在儿童时代就观看过木偶戏浮士德博士。而他创作《浮士德》的另一个重要个人因素是他对神秘学、炼金术和其他深奥主题的浓厚兴趣。歌德从小就对宇宙的奥秘着迷,深受文艺复兴哲学赫尔墨斯传统的影响。他对当时平庸的唯理主义著作不满,于是去研究古代炼金术和自然科学的相关著作。歌德甚至模仿古代炼金术士做实验,希望借此揭开大自然的奥秘。他在浮士德的形象中看到了自己与这些问题的斗争历程,并试图利用从浮士德出发,探索人类意识和经验的复杂性。
此外,约翰·歌德也在努力解决他身为作家的写作方向和基调的问题。在一生中,歌德经历了深深的抑郁和对生存的焦虑,他将其转化一部部作品。这在《浮士德》中尤为明显,它探讨了人类苦难、绝望以及寻找目的和意义的主题。
内容情节
《浮士德》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组成,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故事开始于雅威魔鬼梅菲斯特的一个赌注,梅菲斯特决定使用各种方法引诱浮士德博士的灵魂同他堕落,而上帝认为浮士德即使在诱惑中,也能领悟到正确的道路。
第一阶段,浮士德以一个年迈学者的身份出场,他虽然已满腹经纶,但仍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满意。在一次自杀未遂后,浮士德与魔鬼梅菲斯特做了交易,也就是用浮士德的灵魂来交换真正的幸福。梅菲斯特规劝浮士德走向外界,并和他订了条约:一旦浮士德获得“满足”,他的灵魂就归魔鬼所有。就这样浮士德放弃了死气沉沉的书斋生活,开始走向现实。
第二阶段,浮士德与梅菲斯特开始了一系列的冒险。他喝了女巫的返老还童魔药,并在梅菲斯特的诱导下开始了爱情生活。他爱上了市民少女格蕾琴,却误打误撞使纯朴的格蕾琴把自己的母亲毒死,把自己的孩子溺死,而她的哥哥也死于浮士德的剑下,最后格蕾琴发狂入狱。在这一阶段,浮士德虽然体会到官能的享乐,却更多地感受到良心苛责的痛苦。爱情没有使他满足,格蕾琴的悲剧也没有使他止步不前。以上由知识的追求和爱情的享受所完成的人生征途的两个阶段构成了《浮士德》的第一部。
在第二部中,浮士德的人生进入了第三阶段。梅菲斯特使浮士德忘记了格蕾琴的悲惨下场,并把他带到了皇帝的宫廷里。自此,浮士德开启了他的政治生涯。他不但亲身体验了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的生活,还依靠魔术发行纸币,帮助朝廷渡过了财政上的难关。然而,侍奉统治者决非浮士德的志趣所在,政治生活依旧无法使浮士德感到满意。皇帝要求浮士德用魔术使古希腊美人海伦的幻影出现在众人面前,而浮士德本人却为海伦的美貌所震撼而昏倒在地。因此,浮士德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在第四阶段,浮士德开始尝试美的追求,这正是德国古典文学所追寻的目标。梅菲斯特把昏迷不醒的浮士德背回书斋,浮士德昔日的学生瓦格纳制造出“人造人”,并看出浮士德的昏迷是由于对美人海伦的向往,于是他们一起来到了古希腊,冥王之妃为浮士德所感动,使海伦复活,而浮士德也如愿以偿和海伦结了婚并有了一个儿子。但不久,这个孩子因无限的追求而陨逝,海伦也随之消逝。浮士德所追寻的,或者说古典文学所探求的古典美的世界仅仅是梦幻泡影而已。
第五阶段,也是浮士德的事业阶段。这时的他已经100岁,虽然双目失明,但他利用皇帝赐下的一块封地企图实现把海水化为陆地的理想。在改造大自然的事业中,他终于首次感到了满足。在戏剧的结尾,浮士德如此说道:
按照条约,他倒下死去时,魔鬼梅菲斯特能够按照约定取得他的灵魂,但就在这时天使却拯救了浮士德的灵魂,因为按雅威的意志,谁能永远自强不息,谁就能最后得救。政治生涯、美的寻求和事业创造,构成了《浮士德》的第二部,也完成了浮士德一生的追求。
人物角色
浮士德
浮士德作为全剧的主人公,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既体现了人类成就的高峰,也体现了人类绝望的深度。在整部剧中,浮士德都在与自己的死亡、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爱和救赎的渴望作斗争。
戏剧开始时,浮士德是一位对自己的生活不再抱有幻想的上了年纪的学者。他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人类知识的极限,并渴望得到更多的东西。在绝望中,他考虑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却被魔鬼梅菲斯特的出现阻止了。浮士德与梅菲斯特达成协议,在经历了世间的无限知识与世俗享乐之后,如果获得满足,则将灵魂献给梅菲斯特。他游历世界各地,参与各种冒险和探索,不断追求更深入地了解世界。浮士德对存在的目的永远争论不休,无论是好是坏,他都会采取行动实践。
浮士德性格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在于,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真理和重视实践和现实。他对中世纪的知识感到怀疑和不满,甚至感到绝望,不惜通过钻研魔法来追求知识。而浮士德对于人生真谛的领悟,最终完成于每天每时去争取生活和自由当中。
梅菲斯特
梅菲斯特是一个与雅威打赌的魔鬼,拥有腐蚀浮士德灵魂的能力。一方面,他是浮士德的诱惑者,试图将浮士德引向自我毁灭的道路。另一方面,梅菲斯特也是一个深具智慧和哲理的人物,带领浮士德踏上探索之旅,并和他与就存在的本质和人类知识的极限进行深刻的讨论。
梅菲斯特自称是“黑暗的部分”,是“永远否定的精灵”。作为否定的化身,梅菲斯特站在与上帝对立的关系上,向浮士德展示了狭隘的世界观。梅菲斯特引诱浮士德质疑传统的信仰和价值观,使他走上了一条绝望的幻灭道路。然而,梅菲斯兽的世界观本身也受到了他作为魔鬼的角色,以及虚无主义和物质主义的限制。由于这些思想主张,梅菲斯特与被救赎的可能性隔离开来,由此限制了自己对世界及其可能性的理解。
从根本上说来,浮士德和梅菲斯特是人的一分为二,或者说人在发展过程的两个阶段。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没有把梅菲斯特描绘成个十足的恶的化身,相反,他通过梅菲斯特敏锐的眼力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弊病,从政治、宗教、殖民主义,到大学的课程唯心主义的哲学等等。梅菲斯特和浮士德都在寻找超越日常生活中肤浅的快乐。他们寻求知识、理解和意义,也面临着人类知识和理解的局限。
格蕾琴
格蕾琴是第一部中浮士德一见钟情的女孩。她是第一部的女主角。格蕾琴温柔美丽,虽然不是贵族女子,但同时也有着一份天真。她与浮士德谈恋爱,并婚前怀孕,其哥哥不喜欢浮士德而死于浮士德剑下。后来格蕾琴还用错了药,无意中杀害了自己的母亲,最终自己也铛入狱。浮士德试图把她救出来,但格蕾琴自己决定拒绝浮士德的救援,独自承担罪行并且赴死。
海伦
海伦是古代传说中引起特洛伊战争的美丽女人,出现在《浮士德》第二部。梅菲斯特将她从冥府中召唤到她原本居住的米斯特拉斯,浮士德这时对海伦产生了爱慕之情。后来,海伦在一座城堡再次出现,虽然她回到了丈夫墨涅拉奥斯身边,但夫妻关系似乎有些紧张。海伦选择接受浮士德的帮助,并与他再婚,生下了一个儿子,名为欧伊波利翁。但欧伊波利翁飞翔时不幸身亡,海伦悲痛欲绝,选择了跟随儿子一同死去。
主题思想
“近代人”的典型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借助《浮士德》表达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充满扩张欲望的欧洲社会的时代精神。1797年至1800年间,歌德为《浮士德》写下粗略的大纲。在大纲中,歌德把第一部中的浮士德描绘成了追求生活享受的人,而第二部中的浮士德已经成为追求实践享受、创造享受的人。这一大纲既是浮士德从“小世界”到“大世界”的大致轨迹,也是歌德自身精神发展的轨迹。歌德在魏玛从政,失望后前往意大利追求“美的艺术”和“艺术的美”,试图用艺术来塑造“民族的灵魂”。《原浮士德》是青年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创作,《浮士德》第一部是中年歌德的创作,《浮士德》的第二部则基本上完成于歌德的晚年。《浮士德》与歌德自己的探索欲望密切相关,这种欲求造就了歌德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复杂的人格。浮士德体现出人的生命意志,彰显自然欲望的人文价值,与歌德本人一同成为充满自然欲望而又充满内在矛盾的欧洲 “近代人” 典型。
个人能力的界限
《浮士德》表达了人若超越了神性或自然的所予界限,就会导致悲剧的主题。浮士德通过寻求超越自己人类局限的知识和权力,释放了他无法控制的力量,导致了他自己的悲剧性堕落。美国歌德耳机试图以此结局警告那些试图违抗自然秩序的人。人的有限性在于,人既受到时间的限制,又受空间限制。《浮士德》中具有神性的上帝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性质,他更多代表了宽泛的神性含义,指包容人的宇宙、自然,指在人之上的权威。由此,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表达了对高于人类的神性的敬畏。
以科学精神认识自然
歌德借《浮士德》劝诫读者,以实证和理性的科学精神获得对大自然的真理性认识。人们放弃内省性的我向思维,采用对象性的、适应客观世界的唯实思维。在《天堂序曲》中,美国歌德耳机借三位大天使之口,提出了宇宙的“极性”原理:世界的多样化源于光明与黑暗、上帝和魔鬼、创造与毁灭的两极对立,“极性”推动物质世界不断地发生形态变化。神创造了万物之后就退居幕后,让自己的本质体现在世界之中,让世界自行运转,听从他设定的规律的支配。因此,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在《浮士德》中表现的上帝实际上是“人格化的自然规律”。在《书斋》一场,浮士德认为火、水、风、土“四大元素”是世界的本原,表现出歌德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结合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泛神论的自然观,《浮士德》也表达了作者的科学实证精神。
追求绝对真理的悲剧
姜铮沿袭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在《美学》《精神现象学》中的观点,认为浮士德是一部悲剧。歌德在创作《浮士德》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化,从个人追求到更宏大的人类命运的探索,体现了古典时期的创作思想和美学追求。《浮士德》指出悲剧在人类生命中是不可避免的,是对于人类在超越自身能力时所产生的冲突和挫折的伟大测度。这部悲剧并非简单的讽刺故事,而是涉及对人类精神进取和怀疑的挑战。浮士德和梅菲斯特之间的契约代表了对抗悲剧诱惑的斗争,同时也代表了追求绝对真理的精神力量。这种对于人类努力和完善的追求永远无法实现的境界构成了悲剧的本质。
现代个人主义神话
学者伊恩·瓦特认为,《浮士德》是一部探讨现代人在生存危机面前寻求意义和成就感的重要著作。首先,《浮士德》代表了现代个人主义的核心神话,它与现代社会的许多担忧和焦虑产生共鸣。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通过浮士德不顾一切地追求知识和权力的故事,探讨了理性与激情、利己与道德、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第二,《浮士德》可以被视为现代小说的先驱,因为它颠覆了传统的叙事结构和惯例,转而关注人物的内心生活。浮士德本人复杂而多层次的性格,以及生动描绘的配角,描绘了一幅丰富而细致的人类心理肖像。
艺术特色
象征主义的寓言
象征手法的运用是贯穿全剧的主要特色。浮士德的形象具有多重含义。首先,他在很大程度上是歌德的化身,他的追求与歌德的生活经历有许多相似,他追求的性格特征寄寓着歌德自己的生命活力。其次,浮士德又是西欧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象征,尤其是德国知识分子的理想化象征,他离经叛道,上下求索,不怕失败,反映了近代思想家不满足于现实,要将理论见诸实践,将人生艺术化的追求。再次,浮士德又是人类积极精神的象征,是新兴资产阶级巨人形象的象征。他从中世纪挣扎出来,上天入地,最终投入改天换地的事业,体现了资产阶级巨人开拓进取的活力。他永不知足的实践冲动是植根于人类本性的,雅威说他是“一个善人”的评价正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对人类积极精神的概括。此外,其他人物也有象征意义。如浮士德的学生瓦格纳是个书斋知识分子的形象,对知识的狂热追求象征着传统的知识分子精神。平民之女格蕾琴既象征渴求安宁的生活,又象征德国市民安于现状目光短浅的一面。
多种诗体的诗剧
《浮士德》是一部诗剧,它运用了各种诗体。开头是自由韵体,后来逐渐转到牧歌体和抑扬格。作者通过变换韵律的节奏,来配合情节的进展和反映情绪的变化。例如海伦出场时,使用古希腊悲剧的三音格诗,随从人员使用古典的合唱浮士德使用北欧占典的长短格五脚无韵诗。到了两人接近,海伦改用德国有韵诗。随着欧福良的出现,运用浪漫主义式的短行诗。到海伦消逝,又还用三音格诗,宫女侍从们都在八行诗中烟消云散。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还努力使《浮士德》成为音乐剧。第一部天上序幕,要照基督教音乐开始。第二部里精灵的歌唱,要用竖琴伴奏。从欧福良诞生起,要用全体乐队伴奏,直到挽歌以后,音乐才随着歌唱而完全停止。但在埋葬浮士德的一场中,又要有相应的音乐来伴奏天人之群的歌唱的声音。
总体而言,诗剧中既包括大多数散文剧中的口语化对话,也包括感觉崇高严肃的诗意元素。《浮士德》剧中包括各种诗歌形式,包括歌曲、赞美诗和其他形式的诗句,以及更传统的对话和独白段落。这种诗歌和戏剧元素的融合创造了一个独特而强大的艺术作品,超越了传统的流派和类别。
浪漫主义结合现实主义
《浮士德》是一部融合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元素的艺术作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是18世纪末在欧洲兴起的一场艺术和思想运动,强调情感、个人主义和想象力。《浮士德》包含了许多浪漫主义的这些特征,包括对人物内在心理的关注,对探索人类经验和理解极限的渴望,以及对超自然和神秘的迷恋。同时,《浮士德》也包含现实主义的元素,强调对自然和现实生活准确、详细的描述。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用现实的细节和环境将故事中的幻想元素置于一个可信的、自然的环境中。
作品评价
自我评价
歌德谈话录》中记录了许多歌德对自己创作《浮士德》前因后果的评论,其中关于整体评价的内容如下。
1830年1月3日,歌德关于评价《浮士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歌德说,“《浮士德》这部诗有些不同寻常,要想单凭知解力去了解它,那是徒劳的。第一部是从个人的某种昏暗状态中产生的。不过这种昏暗状态对人也有些魔力,人还是想用心去了解它,不辞困倦,正如对待一切不可解决的问题那样。”
1831年2月17日,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提出《浮士德》第一部和第二部内容存在内容差异,即第一部偏主观,而第二部主观性甚弱。歌德认为,“上卷几乎完全是主观的,全从个焦躁的热情人生发出来的,这个人的半蒙昧状态也许会令人喜爱。至于下卷,却几乎完全没有主观的东西,所显现的是一种较高、较广阔、较明朗肃穆的世界。谁要是没有四面探索过,没有一些人生经验,他对下卷就无法理解。”
他人评价
赫特涅在他的《十八世纪德国文学史》中论《浮士德》说:“如果第一部的神奇的力量和深度在于浮士德是一个完全明显的、可信的人物,而同时又是进取的人的精神和普遍人类观念的象征代表,那末,在第二部中则人类观念本身成了主角。这儿人类发展的主要方向史取代了浮士德的历史;一部用诗歌写的哲学史取代了悲剧。”
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家卢卡奇在《歌德及其时代》中提出,《浮士德》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对历史上重大过渡时期的反映。卢卡奇认为,上了年纪的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将第二部分的场景定义为“行动中的快乐和创造中的快乐”,与第一部分的“生活的快乐”形成对比。“为了从思想上和诗歌上清楚地把握前两种快乐,对从法国大革命到复辟时期的整个历史时期和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后果有新的看法。因为只有这样的视角才有可能最终超越他年轻时的历史观念……因此,这种历史形象的表现超越了狭隘的、具体的德国环境,但却没有失去其具体的德国特征。”
哲学家、美学家宗白华深受歌德影响,他认为,《浮士德》反映了近代人的生存困境,并提出了解决之道。“近代人失去希腊文化众人与字宙的协和,又失去了基督教对上帝虔诚的信仰,人类精神上获得了解放,得到了自由,但也就同时失所依傍,彷徨,摸索,苦闷追求,欲在生活本身的努力中寻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是这时代精神伟大的代表。他的主著《浮士德》,是人生全部的反映与其他问题的解决(现代哲学家斯宾格勒 Spengler在他的名著《西土沉沦》中,视近代文化为浮士德文化)。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与其替身浮士德一生生活的内容,就是尽量体验近代人生特殊的精神意义了解其悲剧而努力,以求解决其问题,指出解决之道。”
作品影响
德国影响
《浮士德》对德国文学界、戏剧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后世多有化用《浮士德》故事情节的作品出现。
歌德的《浮士德》问世几年后,诗人莱瑙在1835年完成了诗剧《浮士德》。莱瑙笔下的浮士德原本是一个不断追求和怀疑的真理探求者,在魔鬼的诱惑下,浮士德对开始享受感官欲望。他对自己的行为充满悔恨,最后在“真实的自我”和“不真实的自我”之间的痛苦斗争中自杀。
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发表了后期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小说的副标题是“由一位友人讲述的德国作曲家阿德里安·莱弗金的一生”,以虚构的传记形式,记述了莱弗金这个现代浮士德一生的故事。年轻的作曲家莱弗金对旧有的音乐形式感到不满,在和魔鬼签订契约后,魔鬼不断地给他提供创作的灵感,但他必须为此舍弃一切爱的情感,他的灵魂最终也将归魔鬼所有。最终,莱弗金因忏悔和背弃魔鬼而痴呆,最后在乡下病死。
世界影响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浮士德》出版后被广泛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世界各地被广泛阅读和演出。《浮士德》的第一个译本是法文,第一部分由阿尔伯特·斯塔普夫于1821年翻译,第二部分由热拉尔·德·奈瓦尔于1840年翻译。法文译本之后,《浮士德》被一些译者翻译成英文,包括塞缪尔·柯勒律治、托马斯·卡莱尔和贝亚德·泰勒。《浮士德》的第一个英译本于1823年出版。
俄国小说家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描写了魔鬼沃兰德坐在折叠凳上的姿态,“一只拳头支着尖尖的下巴,身体在折叠凳上佝偻着,盘起一条腿”,正是化用了《浮士德》中梅菲斯托费勒斯的姿态。故事的架构也借鉴了《浮士德》中“瓦尔普吉斯之夜”的传统。
在中国,1922年,上海市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为纪念歌德刊登了愈之(胡愈之)的《从〈浮士德〉中所见的歌德人生观》等文。主要组织这件事的人是深受歌德影响的宗白华同年8月至9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以三期一万余字的篇幅,连载了闻天(张闻天)的篇题为《歌德的浮士德》的长文,被认为是中国人写的最早的篇研究《浮士德》以至歌德作品的论文。陈在对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介绍和阐释中非常重要,于正中书局1947年5月出版的《文学批评的新动向》中辑录了文章《浮士德精神》。
衍生作品
音乐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曾计划将《浮士德》改编为歌剧,但因其去世而未能实现。古斯塔夫·马勒在马勒交响曲第8号降E大调“千人交响曲”中采用了《浮士德》第二部的歌词。弗朗茨·李斯特创作了一首以《浮士德》为主题的交响曲。此外,他还创作了四首以魔鬼梅菲斯特为主题的华尔兹。
连环画
歌德未亲自目睹全剧搬上舞台演出,他刚开始对第一部的演出持怀疑态度。后来通过以连环画为代表的造型艺术,才开始尝试把剧本与光学布景在舞台上结合起来的可能性。从1810年到1812年,至少有五种关于浮士德的连环画到达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手里。它们的作者是:施蒂格利茨,瑙韦克,雷特,彼得·科内利乌斯及纳埃克等;1829年又有拉姆贝克的袖珍本铜版画出现。
舞台剧
《浮士德》很少完整地上演,但它被改编成许多不同的形式,包括歌剧芭蕾舞和戏剧。其中最著名和最经常演出的戏剧改编是查理·弗朗索瓦·古诺的歌剧《浮士德》,于1859年在法国巴黎首演。
摇滚音乐剧
摇滚音乐剧《浮士德》于2003年首演,首创者是作曲家鲁道夫·沃尔兹。截止2020年,该改编成功演出了近800场,广受欢迎。
漫画
大日本帝国漫画家手冢治虫对《浮士德》着迷,三度将其画为漫画。手冢治虫死后,发现了80集的浮士德动画剧本。
电影
《浮士德》电影改编作品当中,最受赞誉的作品之一是1926年由德国电影人F·W·穆瑙导演的默片《浮士德》。其他改编作品还包括2011年俄罗斯帝国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执导的电影《浮士德》。
中文译本
20世纪20至30年代,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就被文化界引入到国内。早期《浮士德》的译本,按照时间排列,最早是1926年启明书局出版的莫苏的全译本。郭沫若的译本影响力较大,1928年,上海创造社出版了《浮士德》第一部,1944年桂林东南出版社出版了第二部,1947年,上海群益出版社亦出版了第二部。此外,还有1935年福建永安东南书局出版的周学普翻译的全本,以及上海北新书局的顾寿昌译本(无出版年代)。片断翻译或译完而未能出版的本子有张荫鳞译本。
近年以来,影响力较大的《浮士德》译本有绿原、钱春绮译本。此外,杨武能、董问樵、姜铮、梁宗岱等知名译者、学者也翻译过《浮士德》。
参考资料
Faust Barbier Gounod 1859.Opera Online.2023-04-27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Britannica.2023-05-07
ファウスト.Tezuka Osamu Official.2023-05-26
目录
概述
成书背景
社会背景
个人背景
内容情节
人物角色
浮士德
梅菲斯特
格蕾琴
海伦
主题思想
“近代人”的典型
个人能力的界限
以科学精神认识自然
追求绝对真理的悲剧
现代个人主义神话
艺术特色
象征主义的寓言
多种诗体的诗剧
浪漫主义结合现实主义
作品评价
自我评价
他人评价
作品影响
德国影响
世界影响
衍生作品
音乐
连环画
舞台剧
摇滚音乐剧
漫画
电影
中文译本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