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晶菊
菊科白晶菊属植物
白晶菊(学名:Mauranthemum paludosum)为菊科(Asteraceae)白晶菊属(Mauranthemum)二年生草本花卉,又名小白菊、晶晶菊。在世界分布于北非欧洲等地,在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等地区常有栽培。白晶菊喜阳光充足且凉爽的环境,耐寒,但不耐高温、湿闷气候,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湿润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中。
白晶菊株高15-25厘米,多分枝呈丛生状。叶互生,一至两回羽裂。头状花序顶生,边缘雌花1层,中央盘花两性管状;舌状花纯白色,舌片长椭圆形或线形;两性花黄色,下半部狭简状,上半部扩大成宽钟状。瘦果,无冠状冠毛。
白晶菊观赏效果极佳,可作为盆栽用来装饰窗台、阳台等处,或用于庭院的花坛、墙垣边以及路边栽培。
形态特征
白晶菊为二年生草本花卉,株高15-25厘米,多分枝呈丛生状,直根系,全株光滑无毛或几光滑无毛。
叶互生,一至两回羽裂。
花与果实
头状花序顶生,花径3-4厘米,有长花梗,边缘雌花1层,中央盘花两性管状;总苞宽杯状,4层,硬草质,花托突起,半球形、无毛;舌状花纯白色,舌片长椭圆形或线形;两性花黄色,下半部狭简状,上半部扩大成宽钟状,顶端5齿;花药基部钝,顶端附片卵状椭圆形;花柱分枝线形,顶端截形。瘦果,无冠状冠毛。
物种分布
白晶菊在世界分布于北非欧洲等地,在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等地区常有栽培。
生态习性
白晶菊的开花期为早春至春末,花期极长,可维持2-3个月,3-5月是其盛花期,果熟期5月下旬。白晶菊喜阳光充足且凉爽的环境,光照不足不易开花,耐寒,但不耐高温、湿闷气候,其生长适温为15℃-20℃,能耐轻霜冻。白晶菊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湿润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中。白晶菊萌芽力较强,在剪去残花后,腋芽仍可萌发长成花枝并现蕾开花,直至遭遇高温、高湿环境生长衰弱为止。
栽培技术
白晶菊以播种繁殖为主。
播种
将泥炭土、壤土、沙混合并拌入有机堆肥作为白晶菊的种植土壤,于8、9月撒播种子到土壤中,播后覆薄土并浇透水,放置于向阳通风处。在15℃-21℃的温度下,约10-14天发芽,90天开花。如果作春节花卉使用,应在春节前100天左右播种,及时摘蕾调节花期。幼苗长高后,可移入花盆中单株栽植。
养护管理
白晶菊在生长期间可每隔5天施一次复合性液肥,生长前期偏重氮肥,中、后期偏重磷、钾肥。植株开花期间,可继续施以磷钾肥为主的复合性肥料,当植株过高时则应减少复合肥用量,以促进植株持续开花。白晶菊生长时期需水较多,可早晚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可长期过湿,否则易造成烂根。开花后剪除花枝,以促发侧枝产生新蕾,增加开花数量,延长花期。
春季为白晶菊的开花期,需保证其接受到充足的光照。夏季随着温度升高,白晶菊花朵凋谢加快,温度在30℃以上时植株生长受限,需摆放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才能延长花期。白晶菊露地栽培时需-5℃以上的温度才能安全越冬,若长时间处于-5℃以下的低温,植株叶片易受冻而变得干瘪枯黄,但当温度升高后白晶菊仍能萌发新叶,继续孕蕾开花。
病虫害防治
白晶菊的常见病害有叶斑病、茎腐病,可用喷洒代森锌可湿性粉剂防治。虫害有盲蝽科潜叶蝇,可喷施西维因可湿性粉剂防治。
用途
白晶菊花洁白雅致,观赏效果极佳,可作为盆栽用来装饰窗台、阳台等处,或用于庭院的花坛、墙垣边以及路边栽培,园林中多片植或做花境材料。
物种对比
白晶菊与黄晶菊、三色菊同为菊科观赏花卉,其形态特征不同点如下。
参考资料
Mauranthemum paludosum.自然标本馆.2023-04-28
Chrysanthemum carinatum.自然标本馆.2023-04-2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花与果实
物种分布
生态习性
栽培技术
播种
养护管理
病虫害防治
用途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