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光炽(1920年4月2日—2007年7月31日),出生于北京,籍贯湖北黄陂,地质学家,矿床学家,
地球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院士。
涂光炽1920年出生,1940年到1944年在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学习。1945年进入美国
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学习,毕业获博士学位。1951年被选派前往苏联
莫斯科国立大学深造,1954年获副博士学位。1961年任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后于1979年任所长。1980年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87年当选为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院士。2007年7月31日,因病逝世。
涂光炽是中国
地球化学学科的奠基人,主要从事地质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考察和研究了400多个矿床;提出了中国相当多的
铀矿床系改造成矿作用的产物的新见解;提出将矿床成因分类的三分法改为四分法;提出了富碱侵入岩带的新概念。出版了《我国资源和资源的合理利用》《西藏南部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等著作19部。研究成果先后获
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
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先后获评
中国科学院“
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
何梁何利基金奖、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涂光炽1920年4月2日(农历二月十四日)出生于北京(生日沿用为:1920年2月14日),籍贯湖北黄陂。6年后进入汉口四小读书。1928年入
武昌实验小学读书。20世纪30年代起先后就读于天津浙江小学,
天津市南开中学。1937年入读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前身),但随即赴西安郊县参加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年后在延安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五期四大队学习。1939年化名为王育之在
蒲城县中学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40年到1944年,涂光炽在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学习。1945年进入美国
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学习,于1949年毕业,获博士学位。1948年起负责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等组织工作,在美国各大学动员留学生回到中国参加
社会主义建设。1949年在美国
宾夕法尼亚大学应聘为副研究员;同年8月,在美国纽约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8月乘坐“威尔逊总统号”回到中国。1951年被选派前往苏联
莫斯科国立大学深造,1954年获副博士学位,于1955年1月回到中国。
工作经历
在20世纪50年代,涂光炽组织、参与并领导祁连山综合考察,提出祁连山构造相带划分意见,撰写《祁连山地质志》,指出这一地区的找矿方向。1955年初,涂光炽被调到新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任教,主讲“找矿勘探”和“矿床成因”课程。他结合留美时期所做的实验工作、留苏期间的野外实践和中国历史上的找矿经验,把最新的理论和方法介绍给学生。1956年被调到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副研究员,期间仍兼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
涂光炽在20世纪60年代,组建
铀矿地质研究队伍,首次提出中国相当多的矿床系改造成矿作用的产物的见解。1960年起任
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教授。1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1963年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
布拉格第一届国际矿床成因讨论会。次年到
河南省许昌市参加“四清”运动。1965年被提名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领导班子成员,期间参与起草《关于组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4)所的请示报告》及设计任务书。1966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爆发,涂光炽被扣上了“反动学术权威”“双料特务”的帽子。
1970年,涂光炽被下放到
铀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室,做一般铀矿地质的室内研究工作。第二年出席中科院计划工作会议,确定地化所的科研任务。1977年任地化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期间参加《全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纲要(1978—1985)》的制订工作。1978年出席
全国科学大会,被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
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副主任;同年组织创建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1979年率中国地质学家代表团出席在日本召开的花岗岩浆作用及有关矿化国际讨论会,并作学术报告;同年被任命为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这一年他还出版了《华南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专著,该专著并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
二等奖。
20世纪80年代,涂光炽组织并参加领导了寻找新疆北部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床的国家攻关项目的研究和野外地质工作。1980年,涂光炽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辞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职务,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86年,被
美国地质学会授予终身会员。并在第二年当选为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7年夏,涂光炽进行了对新疆的第一次考察,考察了新疆北部的巴官铅锌矿床;同时开始投身到
金矿研究之中。
1993年当选为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院士。1995年,获
何梁何利基金奖。20世纪末期,美国
明尼苏达大学授予涂光炽荣誉科学博士学位。2003年提出了“比较矿床学”。涂光炽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这些新的地化理论,填补了
学术空白。200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奖章”。
人物逝世
2007年7月31日,涂光炽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主要成果
涂光炽先后考察和研究了400多个矿床,并从中归纳出一系列符合地质实际的
成岩作用、成矿作用、成油作用的理论,这些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矿床学和
地球化学理论体系,对矿产资源的寻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0世纪50年代,涂光炽在
祁连山脉及
西北干旱地带作综合地质考察,60年代又从事华南
花岗石类有关矿床及铀矿地质研究,70年代除继续此项研究工作外,着重从事富铁矿床研究。此外,还进行了新疆北部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床寻找、踏勘及研究的攻关项目、低温地球化学、寻找
超大型矿床有关的基础研究。
铀矿地质研究
涂光炽提出了一种新的见解,认为中国许多铀矿床是通过改造成矿作用形成的。他认为传统的沉淀成岩成矿、
岩浆和
岩浆热液成矿、变质成矿三种模式难以解释中国大多数
铀矿床的形成机制。因此,他提出了第四种成矿机制-改造成矿作用。这一机制较好地解释了成岩过程中时间差异较大以及铀矿产生于不同时代
花岗石中等问题。20世纪70年代,涂光炽将这一成矿机制引入到其他一些金属矿床(如汞、锑、铅锌和金)的研究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外,他还正式提出将对于矿床成因分类的三分法改为四分法。基于对中国地质背景及演化的分析,他还指出了某些在国际上非常重要的矿床类型在中国发现可能性很有限的观点。例如,涂光炽认为
南非和
加拿大所占世界铀储量和产量很大份额的古砾岩型
铀矿在中国的地质环境中难以形成,因此不应该寻找这种重要的铀矿类型。这一认识经过找矿实践验证,并被中国广大铀矿地质工作者所接受。
富铁矿的研究
涂光炽提出了中国
铁矿地质十大特点及找矿问题的意见。指出占中国铁矿石储量及产量一半以上的前寒武纪条带状铁矿具有与其他产铁国家如巴西、
乌克兰、
澳大利亚、美国等十分不同之处,明确套用国际在条带状贫铁矿的基础上形成风化壳型富铁矿理论以指导中国寻找风化壳型富铁矿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当时流行的占主导地位的寻找富铁矿指导思想是错误的。涂光炽进一步提出,中国铁矿具体地质条件,结合某些实践,说明前寒武纪
富铁矿是多成因的,既有原生沉积成岩富铁矿,也有风壳型,还有变质热液型和受到后期
岩浆热液作用迭加形成的富铁矿,不宜拘泥于
混合岩化热液形成富铁矿的唯一思路。应当根据某一类型矿床的具体成因制定找矿及研究方案。
华南花岗岩类研究
涂光炽于1979年出版了《华南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专著,该专著系统地阐述和总结了华南花岗岩类的物质组成、岩石化学、类型划分、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形成时代及成矿作用等内容。涂光炽认为,华南花岗岩类无论就形成方式还是物质来源而言都是多成因的。个别时代较古老的小型岩体可能与基性
岩浆分异有关,早期加里来及更早的花岗岩类的形成过程中交代作用是关键因素,而大量且广泛分布的印支期和
燕山期花岗岩类主要是由重熔引起的。此外,涂光炽提出了伴随着
花岗石类时代逐渐更新以及空间展布由内陆向沿海、由西北向东南变化的规律。他认为,多期多阶段的选择性重熔与演化导致了这种现象。随着时间推移,含矿热液越来越富集了
碱金属、挥发份以及钨锡等成矿元素,因此多期多阶段的花岗岩类活动是华南花岗岩富含锡钨矿化的重要原因。此外,在花岗岩类
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涂光炽进一步提出了富碱侵入岩带的新概念。
金矿地质研究
涂光炽对中国金矿床进行了分类,并详细介绍了它们的特征和找矿方向。他还讨论了在其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中国发展前景不佳的各种类型金矿。此外,他还对原生金矿与
沙金矿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解释中国重要砂金产地主要位于高寒冻土带的原因。涂光炽强调了某些类型金矿,尤其是绿岩带型金矿在深部找矿方面的重要性。此外,他还区分了陆相火山岩和海相火山岩中所赋存的金矿。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涂光炽先后撰写130多篇学术论文,截至2023年4月在中国知网下载量达25647,以下为部分论文。
出版著作
涂光炽著作丰富,先后出版了《我国资源和资源的合理利用》《西藏南部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等著作18部。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教学获奖
涂光炽的研究成果先后获
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
中国科学院重大
科技成果奖2项,
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以及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黄金局科学技术进步
一等奖等奖项。
人才培养
涂光炽在培养人才方面一再强调:“要学会独立工作”,“研究生不同于大学生,要学会自学”,“要学会查文献,熟悉自己研究领域的进展”。他先后兼任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教授,曾在清华大学讲授“
地球化学”,在北京地质学院继续任教期间,开设了“找矿勘探”和“矿床成因”课程,他以当时的经典教材为基础,结合留美期间所做的实验工作和留苏期间在乌拉尔等矿区大量的野外实践,把国际上最新的理论和方法介绍给学生,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地球化学系后,他多次到该系讲授“矿床地球化学”课程,培养了近40名研究生,在他的团队和学生中涌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自远、
刘丛强、
谢先德、
安芷生、
秦蕴珊、
李曙光等知名人物。其中刘丛强是涂光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招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之一。
影响与后世纪念
光炽希望小学
2003年,涂光炽和蔡凤英商量将获得的“
贵州省首届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20万元全部捐献给地化所扶贫点
水城区发箐乡海螺村,建立“光炽希望小学”。
涂光炽纪念馆
涂光炽纪念馆位于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四楼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纪念涂光炽先生逝世六周年
纪念涂光炽先生逝世六周年于2013年7月31日在海天园公墓举行。
人物评价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用“
地球科学大师,学界楷模”高等度评价涂光炽。
金台资讯表示:“涂光炽院士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
科学教育事业,奉献给我国的经济建设。他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也是光辉的一生。他的学术思想和精神品德永远激励我们在科研和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奋进,他不愧是‘地学大师,学界楷模’。”
中国科学院院士、资源
遥感学家
徐冠华曾用 “坦坦荡荡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严严谨谨做学问”来称赞涂光炽的一生。
新华网表示:“涂光炽从事
地球科学研究近70年,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为地球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人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