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唐朝壁画中,在无量佛(阿弥陀佛)的莲座下,绘有一对异鸟,人首鸟身,毛色斑斓,作反弹琵琶、振翅欲飞之状。再是
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的
开封市佑国寺塔(俗称铁塔)13层的塔檐翅角下,共嵌有104尊
迦陵频伽。还有河南嵩山初祖庵,建于北宋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有8角石柱16根,殿内的4根石柱上雕有右手执佛珠,左手执香花,背上有翅膀的迦陵频伽。
妙音鸟,
梵语迦陵频伽KALAVIUKA。有关迦陵频伽的介绍,在
丁福保《
佛学大辞典》中就有9条辞目。其中录《正法念经》说:“山谷旷野,多有迦陵频伽,出妙声音,若天(神)若人,紧那罗(歌神)无能及者。”《慧苑音义》说:“迦陵频伽,此云美音鸟,或云妙音鸟。此鸟本出雪山,在壳中即能鸣,其音和雅,听者无厌。”此外,《佛学大辞典》还有
迦陵频伽舞条:“……舞典名,译言鸟或不言乐,林邑(占城)之古乐,天竺祇园供养日,迦陵频伽来舞,时妙音天奏此曲,
阿难陀(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传之,遂流布云。”由此可见,关于迦陵频迦在不少佛经中都有记载,说明它们出自印度神话和佛教传说,是半人半鸟的神鸟,被作为佛前的乐舞供养。
莫高窟唐朝壁画中,在无量佛的莲座下绘有一对异鸟。
北宋皇佑元年的
开封市铁塔13层的塔檐翅角下,共嵌有104尊迦陵频伽。还有河南嵩山初祖庵,殿内的石柱上都雕刻得有
迦陵频伽。西安临潼庆山寺地宫中的檐下也刻有“人头凤身”的伽陵频伽。
在我国,迦陵频伽的形象最早出现在
北魏的石刻上,唐代敦煌壁画以及铜镜也多见其造型。
辽上京遗址南塔的
浮雕迦陵频伽像,头梳发髻,脸型丰腴,额点朱志,上身裸露,作飞翔状。
值得一提的,北宋
李诫(?———公元1110年)所著的中国古建筑名著《营造方式》中,也有迦陵频伽持花送宝展翅飞翔的图像。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
开元寺大雄宝殿的柱梁上,装置了24尊真人一般大小的木雕
迦陵频伽,都是上半身人头人身,下半身鸟体鸟爪的美丽女郎。它们袒胸露臂,羽毛绚丽,头戴如意宝冠,背上两翼舒张,项挂缨珞,臂束钏镯,手持各色供品和各种乐器,在五方佛前奏乐歌舞。特别是它们头上的如意宝冠之上的莲花坐斗,顶托着大殿的通梁和横木,起到一种建筑构件的作用。这种既把迦陵频伽作为出跳斗拱,又是五方佛前的乐舞供养,更营造了佛国极乐世界的气氛,三种功能和谐统一。
在
高加索山脉(按:即佛经和文献中所指的雪山,亦即
喜马拉雅山脉)上栖息着一只神异的鸟,名叫Musikar(英语
音乐音乐一词的谐音)或叫Dipak-Lata,它的嘴上有七个音孔,通过每个音孔,能发出不同的单音,随着季节变化,它便吹奏不同的曲调。美妙动听,抑扬顿挫。它寿命一千岁,临近死亡时进入狂喜状态,在四周堆集
易燃物,然后绕圈在极乐状态中跳舞,吹奏各种乐曲;当吹奏RagDipak乐曲时,周围立刻燃烧起来,它便从容地投入火中,然后变为Sati(一种状态)。不久,在温暖的灰烬中孕育出一个蛋,时机一到,便孵出一只名叫Dipak-Lata的鸟。从此,一只鸟又诞生了,继续以往的奇异生活,然后又燃为灰烬,再度轮回。
福尼克斯(Phoenix)——凤凰鸟,据古代传说,福尼克斯到年老时就燃火自焚,然后又从火中再生,即所谓“凤凰涅”。古人说福尼克斯形象如鹰,长着火红色和金黄色的美丽羽毛。
希腊神话中有半人半鸟的自然女神
塞壬诸
海妖(Sirenes译作美人鸟)。根据《奥德赛》中的描写,她们居住在客耳刻岛(Circe)和
斯库拉岛(Scylla)之间,以其美妙的歌声引诱航海者,使他们迷而忘返。
古印度神鸟(Musikar)与古希腊有翼神像的组合,而且再一次升华,就是荷马史诗《
奥德赛》中的哈尔皮斯(Harpys),公元初年荼罗附近康迦黎(Kandali)带状雕饰上的美人鸟,这种造型就是佛教取之于形、绘之于壁的娱佛神。佛教吸收其为护法神以壮大其神祇阵容,一开始便给这种司文艺的“人首鸟”赐名
迦陵频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