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寿昆
冶金学家、教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魏寿昆(1907年9月16日—2014年6月30日),男,汉族,出生于天津市九三学社社员,冶金学家,教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魏寿昆1929年获北洋大学矿冶系工学学士。1931年就读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材料工艺科学系化学专业。1932年转学德国累斯顿工业大学化学系,1935年夏获德国累斯顿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后,自费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钢铁冶金研究所进修。1941年到1942年任贵州农工学院矿冶系主任。1942年到1944年任重庆大学矿冶系教授。1945年到1946年任重庆矿冶研究所代理所长。1979年任北京钢铁学校副院长兼图书馆馆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4年6月30日逝世,享年107岁。
魏寿昆是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提出了“转化温度”概念及运用活度理论;开拓了固体电池直接快速定氧技术。指导培养了20余名硕士生和博士生。出版了《平炉炼钢厂设计》《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冶金过程热力学》等五部学术专著。研究成果先后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教委教材优秀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先后获评北京钢铁学校“教师工作50年荣誉证书”、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工作50年荣誉证书”、何梁何利基金奖等荣誉。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1907年9月16日,魏寿昆出生于天津市一商人家庭,字镇雄县。1914年进入私塾学习,魏寿昆自幼敏而好学,祖父打算让魏寿昆读完私塾后,到商铺当学徒经商。但三年后,年仅10岁的魏寿昆却要弃商就学,立志做一名科学家。1917年考入育德庵小学。1923年毕业于河北省立第一中学。1923年到1929年就读于北洋大学,1929年获北洋大学矿冶系工学学士。毕业后,在海城市大岭滑石矿任助理工程师
1930年任北洋大学矿冶工程系助教。1930年秋,魏寿昆考取天津市公费留德。1931年就读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材料工艺科学系化学专业。1932年转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化学系,先后完成特许工程师论文及工学博士论文,1935年夏获工学博士学位后,自费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钢铁冶金研究所进修,主修冶金专业,搜集冶金文献资料,参加冶金专业实习及专题科研。魏寿昆从私塾、小学、中学到大学,不仅刻苦好学,而且培育了高尚的品德。
工作经历
1936年,魏寿昆放弃了在德国丰厚薪资的工作机会,回到中国,在河北工业大学矿冶系任教授。1937年“七七事变”后,跟随北洋工学院迁至西安市,后又迁到城固县。当时学校与北平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组成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他担任矿冶系主任。由于师资短缺,当时系里四个年级仅有少数的老师,于是魏寿昆担任了从低年级至高年级的多门课程的讲授任务。1938年到1939年任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教授及工科研究所矿冶研究部主任。1939年到1941年任西康技艺专科学校矿冶科主任、化工科主任及教授。
1941年到1942年任贵州农工学院矿冶系主任、教务主任及教授。1942年到1944年任重庆大学矿冶系教授,兼任重庆矿冶研究所矿冶研究室主任。1944年到1945年任重庆大学矿冶系教授,兼任兵工署重庆材料试验处冶金组主任。1944年,他开始进行从钼矿提取金属和钼化合物,炼制钼铁及钼合金钢的研究。1945年到1946年任重庆矿冶研究所代理所长,兼重庆大学矿冶系教授。1946年到1948年任北洋大学冶金系主任、采矿系主任及教授。1948年末,天津市战役前夕,南京国民政府命令北洋大学南迁,魏寿昆对中国国民党政治腐败有所了解,并坚决按照共产党天津地下组织的安排拒绝南迁,全家留在天津。1949年至1952年,他先后担任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天津大学副教务长等职。
20世纪50年代初,他就系统开展热力学中有关活度理论的研究。1952年院系调整,魏寿昆到新组建的北京科技大学任教务长;同年加入九三学社。1957年在北京钢铁学院发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冶金物理化学专业。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展固体电解质电池直接快速定氧技术的研究。1972年首次提出“元素氧化转化温度”的概念。1972年到1978年任北京钢铁学校理化系教授。1979年任北京钢铁学院副院长兼图书馆馆长。
20世纪80年代后,魏寿昆大力支持冶金过程动力学及冶金反应工程学的研究,并极力主张在冶金物理化学研究中应用与普及推广计算机,不断提高中国冶金物理化学的学科水平。1980年,魏寿昆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8年,北京钢铁学院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魏寿昆继续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获评何梁何利基金奖
人物逝世
2014年6月30日,魏寿昆逝世,享年107岁。
主要成果
魏寿昆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及40年代初期主要从事小型钢铁工业技术的改进及中原地区国内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引入活度理论,对冶炼反应进行了深入的热力学分析研究,20世纪60年代发展了炉渣脱硫的离子理论。
20世纪40年代,魏寿昆针对高磷铁水,提出了小型贝塞麦炉的去磷程序以及贝塞麦炉与马丁炉双联的操作方法,指导小转炉脱磷。为了解决耐火材料问题,1943年他进行了“四川白云石去钙提镁之研究”及“人造镁氧烧制镁砖的研究”,提出利用二氧化碳选择性溶解去钙提镁的措施,发明了“静置后处理法”,使氧化镁的纯度达99.5%,达到制造高质量镁砖的要求,并阐明了提纯氧化镁的机理。
1974年,固体电解质电池直接快速定氧技术被誉为国际钢铁冶金三大发明之一,可快速准确地测定钢液中溶解氧的活度,是控制钢液脱氧程度、提高钢质量的重要手段。魏寿昆采用固体电解质氧电池,率先开展了冶金熔体中组元热力学参数的测定工作,和学生测定了Fe-Nb,Fe-Nb-Mn及Fe-Nb-Si等体系中的活度相互作用系数;并利用固体氯化剂氯化铌渣脱锰,使铌铁合金的含Nb量由原来的10%~15%提高到60%;首次对氧化铌氧化锰-氧化硅的三元相图进行测定和初步研讨。
1945年,魏寿昆以江西省钼矿为对象,进行了提取纯金属钼、铝化合物和炼制钼铁及钼合金钢的研究。在论文中详细列举了铝的用途和重要性、中国钼矿的分布与储量外,另外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系列的综合利用研究方法,即采用国产钼矿,先经焙烧,继以湿法提取钼酸钠仲钼酸铵铝酸钙;在埚炉内以钼酸钙炼制钼合金钢;利用硅铁还原铝酸钙,得到含钼40%的钼铁;此外又成功地得到金属钼,其纯度达到94.67%。该成果获得当时经济部颁发的两项发明专利权。
魏寿昆采用还原脱砷原理对铁水用CaC2-氟化钙渣系进行预处理,得到满意的脱砷效果;并对该钢水施以二次精炼,在气保护下采用喂入钙丝的方法,使钢水中的砷可脱至双零水平。此外,还研究了砷在铁液内的热力学行为,测定了某些砷的活度相互作用系数,并测出脱砷产物Ca3As2的生成自由能。这些均属热力学计算中很有用处的数据,并且是国外文献未见报道的资料。脱砷研究获1993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魏寿昆于1972年提出了“氧化转化温度”的概念,对一定组成的不锈钢液,低于某一温度则铬优先氧化;如超过此温度,则碳先氧化。此转变温度被称为转化温度,他指出了转化温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温度,取决于熔池组成的活度及溢出气体的压力,而与氧化剂的形式,无论是O2,[O],抑或渣中的FeO无关。该转化温度概念曾多次应用于改进中国金属分离工艺,如不锈钢冶炼、红土矿去铬、包头市铁水提铌、攀枝花市铁水提钒以及金川去硫等问题,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魏寿昆共发表学术论文140篇,以下为部分论文。
出版著作
魏寿昆共出版了《平炉炼钢厂设计》《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冶金过程热力学》等五部学术专著。其中《冶金过程热力学》于1988年获国家教委教材优秀奖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教学获奖
魏寿昆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教委教材优秀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
人才培养
魏寿昆讲授过“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普通冶金学”“钢铁冶金学”“有色冶金学”“选矿学”“金相学”“钢铁热处理”“冶金计算”“专业炼钢学”“冶炼厂设计”“冶金物理化学”“活度理论”等27门课程。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培养青年教师,共指导培养了20余名硕士生和博士生。代表性学生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冶金专家徐匡迪,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曲英
影响与后世纪念
魏寿昆科技教育奖
魏寿昆科技教育奖由10名院士以及鞍山钢铁集团首钢集团等多家钢铁企业专家、领导发起成立,于2009年9月11日正式设立。
魏寿昆科技教育基金
魏寿昆科技教育基金,由魏寿昆先生个人捐资10万元,北京科技大学出资200万元作为启动基金于2006年设立。
庆祝魏寿昆院士百岁华诞暨从教77周年座谈会
庆祝魏寿昆院士百岁华诞暨从教77周年座谈会于2006年9月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由由北京科技大学、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和中国金属学会共同主办。
人物评价
《魏寿昆传》作者吴石忠为魏寿昆写下诗句:“凌云老树松偏健,十秩未了冶金情。”
西南(唐山)交通大学北京校友会表示:“魏寿昆作为冶金学科、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带头人,他在国内较早地引用化学热力学原理作为研究与控制冶金反应的理论基础,引出了重要概念与公式,指导了生产实践,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表示:“魏寿昆是我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奠基人。”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魏寿昆.北京科技大学.2023-05-01
魏寿昆.国家图书馆.2023-05-01
冶金专家:魏寿昆.中国金属学会.2023-05-01
魏寿昆.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3-05-01
学部概况.中国科学院学部.2023-04-30
何梁何利基金.何梁何利.2023-05-01
魏寿昆.西南交通 大学.2023-05-01
魏寿昆.中国知网.2023-05-01
九三学社第六届中央委员会.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3-05-01
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3-05-01
九三学社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3-05-01
九三学社第九届中央委员会.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3-05-01
魏寿昆:芝兰非独 静水流深.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01
师者如兰气自洁——魏寿昆.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3-05-0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工作经历
人物逝世
主要成果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出版著作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教学获奖
人才培养
影响与后世纪念
魏寿昆科技教育奖
魏寿昆科技教育基金
庆祝魏寿昆院士百岁华诞暨从教77周年座谈会
人物评价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