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蒜兰属
兰科的一属植物
独蒜兰属(Pleione D.Don)隶属于天门冬目(Asparagales)、兰科(Orchidaceae),是兰科下极具观赏和药用价值的一个属,该属约有33种(含9个天然杂交种),分布于尼泊尔和中国中部、南部、东部及不丹,南部至老挝、泰国、缅甸及越南。中国作为该属植物的分布中心,约有29种,其中16种为特有种,主要分布于西南、华中地区、华东等地。
独蒜兰属植物为附生、半附生或地生小草本假鳞茎一年生,常较密集,卵形、圆锥形、梨形至陀螺形,向顶端逐渐收狭成长颈或短颈;假鳞茎顶端具1~2枚叶,叶脱落后顶端常有皿状或浅杯状的环;花葶亦生于假鳞茎顶端,与幼叶同时或先于叶出现;花单朵或罕有2朵,大而艳丽;唇瓣基部围抱蕊柱;蕊柱长,蕊柱足不明显;花粉块4,蜡质,具花粉块柄。独蒜兰属植物一般为陆生、岩生或附生于从海拔1000米到4200米亚热带山区,主要以喜马拉雅山脉区域为主。
独蒜兰属植物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也是亚洲多国的传统药材,早在150年前就被引入欧洲栽培,被誉为不怕寒冷的兰花,其中来自中国台湾的台湾独蒜兰(P .fermosana)更因获得了皇家园艺学会金奖而誉满全球。当今流行栽培的独蒜兰属原种有独蒜兰 (P. bulbocodioides)、黄花独蒜兰(P. forrestii)、云南独蒜兰(P. yunnanensis)等,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当前人工栽培技术尚不成熟和原生境的破坏及人为采集的影响,其野生居群急剧减少。2021年独蒜兰属所有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2021年IUCN《红色名录》中将原生种的4个评为极(CR),7个评为濒危(EN),8个评为易危(VU);后将自然杂交种的1个评为濒危,6个评为极危。
命名历史
西方人最早发现独蒜兰是在尼泊尔,其花朵又多少有些像番红花,因而在英文中,独蒜兰被称为“尼泊尔番红花(Napalese crocuses)”;在英文中,它还有一种叫法,称为“窗台兰(window-sillorchids)”常常被摆放在窗台上。另外,还有诸如“孔雀兰(Peacock Orchid)”等叫法。在中国,独蒜兰属的兰花又称为一叶兰,一个假球茎上大多只长一枚叶片,假球茎的形状像蒜头,因此将其称为独蒜兰,其属名Pleione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的美丽女神Pleione,意指该属植物美丽的花朵。
根据独蒜兰冬季落叶和花单生等特性,David Don于1825年以J E Smith命名的Epidendrumpraecox——即现在所说的独蒜兰(P. praecox),和矮小独蒜兰(P.humilis)为基础建立了该属,其后,有数位学者依据独蒜兰属和贝母兰属(Coelogyne Lindl.)花结构的相似性,支持将独蒜兰属并入贝母兰属。直到1903年,Rolfe根据独蒜兰属植物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将其恢复为独蒜兰属,并得到后来分类学家的广泛支持。
分类历史
独蒜兰属(Pleione D.Don)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树兰亚科(Epidendroideae)、龙嘴兰族(Tr Arethuseae Lindl)、贝母兰亚族(Subtr. Coelogyninae Benth.)。该属约有33种(含9个天然杂交种),是典型的东亚区系植物。中国作为该属植物的分布中心,约有29种,其中16种为特有种。
根据形态特征,独蒜兰属先后经历了4次属下分类的修订。1907年,Pfitzer等学者将其分为2个组:sect. Eupleione和 sect. Dictyopleione,未指定每个组的模式种。
1998年,Torelli等学者将该属15种分为subg. Dictyopleione、subg. 石鵖属、subg. Scopulorum和独蒜兰组(subg. Pleione)4个亚属,并将独蒜兰组(subg. Pleione)进步分为sect. Bulbocodioides、sect. Hookerianae和sect. Pleione3个组。同年,Zhu等学者提出将其分为2个组:秋花组sect. Pleione(4种)和春花组sect. Humiles(15种)。
1999年,Phillip Cribb和Ian Butterfield共同编著出版了独蒜兰专著The Genus Pleione,此书主要以经典的形态分类学为依据,结合前人对该属植物的研究,总结出了独蒜兰属植物分类的大致框架,也为后续结合分子分析方法的分类研究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Torelli等学者提出将独蒜兰属修订为4个亚属:subg. Pleione(2种)、subg. Saxicola(1种)、subg. Scopulorum(1种)和春花独蒜兰组(subg. Humiles(16种));并将春花独蒜兰组(subg. Humiles)进一步分为3个组:sect. Bulbocodioides、sect. Hookerianae和sect. Humiles。
目前,独蒜兰属常用的分类方法仍然沿用Zhu的方法将其分为2个组:独蒜兰组sect. Pleione和春花组sect. Humiles。
育种历史
西方国家早在19世纪就开始从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收集引种独蒜兰属植物。20世纪早期从印度不丹尼泊尔地区将独蒜兰属植物引种到欧洲,后来随着欧洲的植物学家和传教士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考察,越来越多的独蒜兰属植物被发现。
1904-1921年间,有6种独蒜兰属植物被引种到欧洲,1966年,法国人MOREL将台湾独蒜兰四川独蒜兰(P. limprichtii)杂交,注册了第1个独蒜兰的人工杂交种Pleione Versailles。但此后的10年里都没有新的杂交种登录,直到1977年才有HARBERD登录的第2个杂交种Pleione Shantung,该杂交种是由台湾独蒜兰与芳香独蒜兰(芳香独蒜兰P.×confusa为白花独蒜兰黄花独蒜兰的天然杂交种)杂交而来,后来Pleione Shantung成为了非常流行的黄色系杂交种和重要的育种亲本。随之而来的是独蒜兰属植物及其杂交育种工作在欧洲逐渐进入繁荣时期,通过人工杂交育出了许多人工杂交品种。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山东省(Pleione Shandung)、维苏威(Pleione Vesuvius)、伊娜(Pleione Etna)、伊格(Pleione Eiger)、阿里山(Pleione Alishan)。
21世纪以后,平均每年有10余个杂交种登录。如自2015年起,有贡嘎独蒜兰(P. dilamellata)、沃氏独蒜兰(P. x kingdonwardii)、藏南独蒜兰(P. arunachalensis)、金华独蒜兰(P. jinhuana)、保山独蒜兰(P. x baoshanensis)和猫儿山独蒜兰(P. x maoershanensis)6个名称被合格发表。截至2019年3月,全属已有430个集体杂交种登录。
形态特征
独蒜兰属植物为附生、半附生或地生小草本
假鳞茎一年生,常较密集,卵形、圆锥形、梨形至陀螺形,向顶端逐渐收狭成长颈或短颈,或骤然收狭成短颈,叶脱落后顶端通常有皿状或浅杯状的环。
叶1-2枚,生于假鳞茎顶端,通常纸质,多少具折扇状脉,有短柄,一般在冬季凋落,少有宿存。
花葶从老鳞茎基部发出,直立,与叶同时或不同时出现;花序具1-2花;花苞片常有色彩,较大,宿存;花大,一般较艳丽;萼片离生,相似;花瓣一般与萼片等长,常略狭于萼片;唇瓣明显大于萼片,不裂或不明显3裂,基部常多少收狭,有时贴生于蕊柱基部而呈囊状,上部边缘啮蚀状或撕裂状,上面具2至数条纵褶片或沿脉具流苏状毛;蕊柱细长,稍向前弯曲,两侧具狭翅;翅在顶端扩大;花粉团4个,蜡质,每2个成一对,每对常有一个花粉团较大,倒卵形或其他形状。
果实
蒴果纺锤状,具3条纵棱,成熟时沿纵棱开裂。
物种分布
地理分布
独蒜兰属是典型的东亚区系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地的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凉爽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陕西省南部、甘肃省南部、安徽省湖南省、湖北、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广东省北部、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北部和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在陕西省主要分布在洋县平利县镇坪县柞水县宁陕县佛坪县周至县太白山等地。
生境分布
独蒜兰属植物一般为陆生、岩生或附生于海拔1000~4200m的阔叶林下有腐殖土的岩石上、裸露的树干上、或灌木丛卜的腐殖土上。在原生地,生长季节气候潮湿、温暖。
生长习性
独蒜兰属植物是亚热带高山低温性植物,不耐高温,要在冷凉湿润的环境下生长,生长适温一般在10~20°C之间,若温度高于25°C时植株就会生长不良,极容易由于温度过高而腐烂死亡,该属在冬季处于完全休眠状态,假鳞茎上的叶片全部脱落,根系全部枯死,大多种类可忍受接近0℃的低温。因此,独蒜兰多生长要求在冷凉的山区而非在夏季酷热的平原地区。而有充足的阳光及丰富的水源地区为独蒜兰适宜种植的地点。
独蒜兰属植物的花期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绝大多数种类为春花类,开花期多在4-5月。秋花类花期主要在9-10月,仅有4种,即秋花独蒜兰(P. maculata)、流鞘独蒜兰(P. praecox)、岩生独蒜兰(P. saxicola),以及天然杂交种葫芦茎独蒜兰(P. x largenaria)(秋花独蒜兰与疣鞘独蒜兰杂交)。
繁殖技术
在自然条件下,独蒜兰属植物的种子不易萌发,而以假鳞茎分株繁殖,繁殖速度慢且数量有限响。独蒜兰在自然环境下繁殖,子球从授粉开始至开花需要至少3年时间,通常4~5年会开花,也有的杂交群历时14年才第1次开花。
栽培技术
栽培基质
附生类型的栽培基质可用碎树皮块加少量粗泥炭混合而成,地生型可用粗泥炭、山泥或腐口十土加少量河沙及珍珠岩栽培,其栽培基质要求疏松透气,并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
人工栽培
分株繁殖
假球茎种植后当年能增殖3~4倍,需在秋后地上部分叶片萎凋,即假球茎完全休眠时进行分株繁殖。若生长期分株,植株基本不会成活。
组织培养
独蒜兰开花时于授粉后6~7个月果荚即完全成熟。果荚经人工消毒后,于无菌室状态下播种。培养基采用一般兰花常用的培养基即可。播种后约3个月即可移苗至继代培养,每2~3个月继代培养1次可得良好结果;播种后约8个月就可出瓶驯化栽培。此外除用种子繁殖外,也可采用叶片、球茎作为外植体进行再生繁殖。但用叶片作为外植体组织培养时,未能获得大量组培优质苗,因此应以小球茎芽作为组织培养为主。
养护措施
独蒜兰属植物为喜光植物,但不可直接照射强光,需进行适当遮光,防止暴晒;多在春季进入生长期,开花时基质保持微润,当根系生长时,要注意补水,但不宜过多,以防烂根,叶片长出后进入旺盛生长期,这时需水量较大;生长初期,以平衡肥为主,浓度不宜过高,夏末开始施含磷、钾较高的肥料,以利假鳞茎充实,积累养分。一些秋花种在开花后进入休眠期。冬季完全休眠的植株,可置于冷藏室贮藏,待第二年春季再拿出种植。
病虫害防治
病害
独蒜兰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疫病、白绢病等。
炭病:病原菌具腐生性质,常从叶尖或叶缘之坏死组织侵入感染,向下向内干枯,重者会造成整株死亡,防治方法在种球贮藏前及种植前对其消毒处理,并在生育期内每隔半月以农药喷雾防治。
疫病:5~10月为发病期。危害叶片、球茎,多在降雨天气及高温潮湿环境下发生,多以药剂防治。
白绢病:多在高温多湿环境下发生,以根部、球茎、叶基等部位,造成根腐或基腐,在发病患部、根上及栽培介质上会可见白色放射状菌丝。栽培地或介质若含大量纤维质,则发病会特别严重。在发现病害时立即施药剂可有效防治。在调配介质时也可拌入含木微菌素堆肥也可达到预防效果。
虫害
危害独蒜兰的虫害主要有象鼻虫蚜虫介壳虫粉虱等。
象鼻虫:成虫自球茎内钻出,体黑色,爬出后在叶鞘内隐蔽处,危害叶片,造成叶面伤口,严重时叶鞘折断防治方法:加强种球贮藏前后的浸渍消毒,以便杀死球茎内虫卵,同时在生长期施用药剂防治。
蚜虫:危害新嫩叶及花芽,吸取汁液,重者则会造成植株不能正常生长或衰弱后逐渐枯死,遇此情况多采用药剂防治。
介壳虫:会引起植株枯萎,严重时植株会整株枯黄死亡,可用亚胺硫磷乳剂治理。
代表物种
独蒜兰
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半附生,假鳞茎卵形至卵状圆锥形,上端有明显的颈,顶端具1枚叶,狭椭圆状披针形或近倒披针形,纸质;花粉红色至淡紫色,唇瓣上有深色斑,不明显3裂,上部边缘撕裂状,通常具4条~5条褶片;褶片啮蚀状。独蒜兰多分布于中国陕西南部、甘肃省南部、安徽省、湖北、湖南省广东省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北部和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生于常绿阔叶林下或灌木林缘腐植质丰富的土壤上或苔藓植物覆盖的岩石上,海拔900-3600米;生长适温15C~25°C,喜冷凉气候,栽培稍难,喜半荫环境。花期4月~6月。
黄花独蒜兰
黄花独蒜兰(Pleione forrestii)为附生兰,假鳞茎圆锥形或卵状圆锥形,顶端具1枚叶。叶在花后出现,近椭圆形至狭椭圆状披针形,纸质;花黄色、淡黄色或黄白色,较少象牙白色或白色,仅唇瓣上具有红色或褐色斑点;唇瓣明显或不明显3裂,中裂片上部边缘撕裂状或流苏状;唇盘上具5条~7条褶片;褶片全缘,常略呈波状。黄花独蒜兰多分布于云南省;生于疏林下或林缘腐殖质丰富的岩石上,也见于岩壁和树干上,海拔2200-3100米;生长适温15C~25°C,喜冷凉气候,栽培稍难,喜半荫环境。花期4月~5月。
云南独蒜兰
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 Rolfe) Rolfe)为地生或附生植物,假鳞茎瓶状,顶有杯状齿环,顶生花誉和1枚叶。叶披针形,近急尖,基部收狭成鞘状柄抱花茎。通常开花时无幼叶,罕具小的幼叶,顶生1朵花;花苞片狭倒卵形,顶端钝,短于子房;花淡紫色,与尊片等大,矩圆状倒卵形,顶端稍钝;花瓣和萼片相似,顶端钝;唇瓣基部阔楔形,3裂,侧裂片圆形,中裂片楔形,顶端稍凹缺,边缘具锯齿状撕裂,内面具2~5条近全缘的褶片。云南独蒜兰多分布于贵州省、云南、四川省西藏自治区等,缅甸北部也有分布;生于林下和林缘多石地上或苔藓植物覆盖的岩石上,也见于草坡稍荫蔽的砾石地上,海拔1100-3500米。花期4 ~ 5月。
物种保护
致危原因
独蒜兰属植物由于美丽的花朵极受园艺爱好者的欢迎,其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人为采挖,每年有大量野生资源被采挖私销国外;同时由于独蒜兰和云南独蒜兰入药为山慈菇,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1.5万千克左右的独蒜兰属植物种球被采挖入药,致使野外资源逐年减少,其可持续生存状况令人堪忧。
该属植物面临的另一个威胁为生境破坏,主要是因为独蒜兰属植物常附生于石壁和树上,公路修建、树木砍伐等人类活动会完全破坏独蒜兰属植物附着的基础。以及气候变化也是导致许多濒危物种种群数量下降,甚至灭绝的重要原因。如台湾独蒜兰由于常附生于石壁,其居群受到气温升高、降雨不均衡或生境周围云雾林消失等影响。
保护现状
截止到2021年,对独蒜兰属植物保护作用仍十分有限,全世界主要标本馆共统计有详细鉴定的独蒜兰属植物标本1539份,来自于26个种类(包括自然杂交种)。不同种类现存标本数量差异较大,其中标本数量最多的为独蒜兰,共有405份;其余种类现存标本数量均低于100份,标本数量最少的原生种类为冠状独蒜兰(P. coronaria)和艳花独蒜兰(P. aurita),均仅有4份。
另外在自然杂交种中,白花独蒜兰(P. albiflora)、藏南独蒜兰(P. arunachalensis)的现存标本数量不足10份,其它所有自然杂交种类,除大理独蒜兰有2份标本外,其余仅有1份模式标本。
保护级别
在中国2021年发布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已将独蒜兰属所有种列入,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在2021年IUCN《红色名录》的评价标准中,将白花独蒜兰、藏南独蒜兰、艳花独蒜兰和冠状独蒜兰4个原生种被评为极危(CR);黄花独蒜兰(P. forrestii)、大花独蒜兰(P. grandiflora)、矮小独蒜兰、卡氏独蒜兰(P. kaatiae)、秋花独蒜兰岩生独蒜兰(P. saxicola)和二叶独蒜兰(P. scopulorum)等7种被评估为濒危(EN);独蒜兰、陈氏独蒜兰(P. chunii)等8种被评估为易危(VU)。
在2021年IUCN《红色名录》的评价标准中,将自然杂交种大理独蒜兰(P. × taliensis)评估为濒危;保山独蒜兰(P. × baoshanensis)等6个自然杂交种评估为极危。
保护措施
建立保护区
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建有专以兰科为保护对象的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并无专门针对独蒜兰属植物的保护区。鉴于过度采挖而导致资源量减少,台湾地区专门设立了“台湾独蒜兰自然保留区”(独蒜兰属在台湾被称为一叶兰),而对独蒜兰属资源进行针对性的保护。
法律保护
独蒜兰属所有物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同时在中国2021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版收录了独蒜兰全属的物种。新名录的颁布为众多濒危植物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执法依据,使得在网络平台公然交易保护植物的行为能得到制止。
主要用途
观赏用途
独蒜兰属植物的花形优美、色泽鲜艳、色系丰富,且大多花期无叶,是世界级的花卉名品,作为特色的观赏兰花,拥有众多的爱好者,其中来自中国台湾的台湾独蒜兰(P. fermosana)更因获得了皇家园艺学会金奖而誉满全球。当今流行栽培的独蒜兰属原种有独蒜兰(P. bulbocodioides)、白花独蒜兰(P. albiflora)、台湾独蒜兰(P. formosana)、黄花独蒜兰(P. forrestii)、云南独蒜兰(P. yunnanensis)、秋花独蒜兰(P. maculata),以及人工杂交品种的山东(P. Shandung)、阿里山(P. Alishan)、伊杰(P. Eiger)、彼顿(P. Piton)和雪花(P. Snowflak)等。
独蒜兰属植物适合作小型盆栽花卉;还可进行露地栽培或在园林景观配置中建造丰富多彩的应用形式。可将独蒜兰片植,也可结合其它植物种类进行合理地配置,增加园林绿化植物的种类,丰富园林景观。
药用用途
除了观赏外,独蒜兰属植物的假鳞茎亚洲多个国家被作为传统药材使用。在中国,独蒜兰最早的应用始载于唐朝的《本草拾遗》。目前,在中国独蒜兰和云南独蒜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作为“山慈菇”的基源植物,以假鳞茎入药,被称为山兰,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平喘止咳、消炎、镇痛、止血等功效,用于治疗肿疗毒、凛病痰核、淋巴结结核、蛇虫咬伤、气管炎百日咳哮喘、咳血、跌打损伤和化脓性骨髓炎等疾病等。
在印度东北部,秋花独蒜兰(P. maculata)、流鞘独蒜兰(P. praecox)和矮小独蒜兰(P. hmilis)的假鳞茎被用于治疗割伤肝脏疾病。在尼泊尔,独蒜兰和矮小独蒜兰在尼泊尔还被用作滋补强壮剂。
参考资料
独蒜兰属.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05-12
独蒜兰属.植物智.2023-05-12
Pleione.IUCN.2023-06-09
独蒜兰.植物智.2023-05-12
黄花独蒜兰.植物智.2023-05-12
云南独蒜兰.植物智.2023-05-12
目录
概述
命名历史
分类历史
育种历史
形态特征
果实
物种分布
地理分布
生境分布
生长习性
繁殖技术
栽培技术
栽培基质
人工栽培
分株繁殖
组织培养
养护措施
病虫害防治
病害
虫害
代表物种
独蒜兰
黄花独蒜兰
云南独蒜兰
物种保护
致危原因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保护措施
建立保护区
法律保护
主要用途
观赏用途
药用用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