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复与保护是
中原地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专科专业,属于
艺术设计类,修业年限为三年。
文物修复与保护通过传授文物考古的基本理论知识,教授文物保护材料应用、文物材质分析和文物保护修复等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既具备文物学、
历史学、
博物馆学、
档案学、
考古学、
文物保护与修复、
美术学、设计学、
书法学等专业知识,掌握纸质文物、陶瓷器、青铜器文物制作与修复保护的能力,能够从事
无机化合物类和有机类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各级博物馆、各种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各类文化与教育机构等工作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高素质的复合型艺术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文物修复、文物保护、博物馆设计、文物鉴定等岗位。
专业发展
随着中国的发展,国家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对文物修复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增长。发展文物修复与保护职业化教育是当前培养文物保护人才的主要路径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和文物人才工作。为强化文物修复人才培养,2021年
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创新用人机制、规范人事管理、强化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文物修复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2006年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了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是
山东省最早也是全国高职院校中第一批创办的文保专业。2014年,故宫博物院与
北京联合大学正式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建北京联合大学故宫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014年底,故宫博物院提出三方合作(故宫博物院、北京国际职业学校、北京联合大学),培养文物修复与保护人才。2017年5月,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复同意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故宫博物院联合开展文物修复与保护“3+2+2”中本贯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 (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 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批准设置文物修复与保护,由书画鉴定与文物鉴定与修复两个专业合并更名为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科门类为文化艺术大类,文化服务类,专业代码650404。2021年,在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新旧专业对照表》的2021年版中,该专业代码变更为550404。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作为文化服务类专业下的一个专业,培养目标上,该类专业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
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文物时代特征、材质特点和制作工艺等知识,具备对文物本体进行修复保护等能力,能够从事文物修复与保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知识要求
专业的学生,在知识要求上要求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如文物时代特征、材质特点和制作工艺等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运用历史、艺术和科学等基础知识识别不同类别的文物,对文物年代、材质、保存状态和制作工艺等信息进行调查分析的能力;具有识别文物常见病害,运用数字化手段规范绘制文物病害图的能力;具有规范操作常用科学仪器设备开展文物样品检测分析和参与解读相关数据信息的能力;具有进行文物保存环境调查,识别文物常见风险,实施预防性保护措施的能力;具有正确选用文物保护修复材料和工艺的能力;具有根据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对文物进行修复保护、编写文物修复档案的能力;具有应用数字化技术对文物进行规范化测绘、记录的能力;具有正确运用相关文物法律法规和熟练应用相关技术标准的能力;同时,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前沿知识。
课程体系
文物修护与保护不仅是交叉学科,也是综合学科,包括文物制作、保护,与防治有关的科学技术、材料性能、操作工艺和各种勘察、检测等,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数理化和历史、文物考古的一般知识,又掌握文物保护材料的合成、分析、文物修复等实际技能。该专业实施“师带徒、岗位成才”的教学模式,开展科学修复、艺术修复并重的规范化修复人才培养。第一、二年为在校学习、实训阶段,第三年为校外实习阶段。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实习活动,主要包含前期对个别文物保护修复、文物保存环境监控、文物保存现状调查、文物样品检测分析,后期在博物馆、考古机构、
文物保护与修复机构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整体要求上,需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但在具体内容上,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接本继续深造,可选择的本科专业有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代码130409)、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代码060104)等,通过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及论文答辩将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并可申请授予相关学位证书。
就业方向
根据各高校的对于文物修复与保护就业方向的介绍,该专业的毕业生可到文物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文博单位、拍卖典当企业、文化公司、各类旅游区、博物馆从事与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有关的工作,如文物修复、文物保护、博物馆设计、文物鉴定等相关岗位。
师资队伍
依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一般不低于60%,专任教师队伍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与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专业带头人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兼职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教学条件
根据《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规定,本专业的在教学条件要能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的需求,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教材选用要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学校要加大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完善实践教学的实施环境,建设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等。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