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赛儿
明朝初年起兵反朝廷的著名白莲教女首领
唐赛儿(1399年 -?),明初领导山东农民起义的领袖,白莲教首领。山东蒲台县(今山东滨州)人,蒲台县民林三的妻子。自幼聪慧能识字,喜欢诵读佛经,自称“佛母”。
唐赛儿称自己能知晓前后成败事,能剪纸为人马进行战斗。往来益都(今青州市)、诸城(今山东潍坊市诸城市)、安丘市(今山东潍坊市安丘市)、莒州(今莒县)、即墨区(今属山东青岛)、寿光市(今属山东潍坊)等地发动群众。永乐十八年二月(1420年3月),唐赛儿率领数千人在益都(今青州市)卸石棚寨(今名岌岌寨)发动起义。青州卫指挥高凤带兵前来镇压,唐赛儿率众击溃官兵,击杀高凤,并拒绝莒州千户孙恭的招抚。永乐十八年三月(1420年4月),柳升柳升带兵围困卸石棚寨,唐赛儿诈降引开柳升,夜间偷袭军营,击毙都指挥使刘忠,成功带领起义军转移。
起义军另一首领宾鸿召集上万部众围攻安丘市(今潍坊市安丘市)失利,宾鸿败逃,近六千起义军被斩杀,被俘虏的起义军也被扭送至京城,唐赛儿起义彻底失败。朱棣逮捕审讯全国各地的尼姑和女道士几万人,最终也没能探查到唐赛儿踪迹,唐赛儿成功隐匿。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唐赛儿自幼聪慧能识字,从小诵读佛经,自称“佛母”。丈夫林三死后,唐赛儿时常前往山中祭奠。一日祭拜回家,发现一个石匣,里面装着一本书和一把宝剑。唐赛儿把书拿出来研究,通晓诸多术法。能算出前后成败之事,且都能应验。能剪纸为人马进行战斗。凡衣食财物,能够用术法运送。唐赛儿以“佛母”身份施教于村中,教徒增至数千人。
组织起义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发动政变,史称“靖难”之役。四年的战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破坏。明成祖即位后,又营建北京城,修建运河,山东省成为征调民力物力的主要地区。永乐年间,山东又连续发生水旱灾害,之后又是蝗灾,百姓难以为生。但仍然“徭役不休,征敛不息”,人民陷入绝境。唐赛儿的父母丈夫皆身死,家破人亡,唐赛儿决定率众起义。
唐赛儿往来青州市(今青州市)、诸城(今山东潍坊市诸城市)、安丘市(今山东潍坊市安丘市)、莒州(今莒县)、即墨区(今属山东青岛)、寿光市(今属山东潍坊)等地发动群众。永乐十八年二月(1420年3月),唐赛儿拥众五百余人赶赴益都西南山区,在卸石棚寨建立根据地,董彦等率众从之。
领导作战
唐赛儿带领起义军夜袭前来镇压的官兵,当场击杀青州卫指挥高凤。都布按三司得到消息立马派人前往招抚,被果断拒绝。董彦杲等聚众二千余人进攻莒州,莒州千户侯孙恭等人前往招抚,董彦杲拒不服从,杀其使者。朝廷派柳升督兵前往声讨。
永乐十八年三月(1420年4月),总兵官安远侯柳升与副总兵官都指挥刘忠二人,率领京营兵马包围卸石棚寨。唐赛儿派人前往柳升军营诈降,称寨中缺粮缺水,准备从东门旧水道逃跑。安远侯柳升信以为真,带领精兵前往旧水道附近埋伏。唐赛儿将官兵主力调离后,在夜间带领起义军偷袭官兵营帐,当场射杀副总兵官刘忠。黎明后柳升发现中计赶回来救援,起义军刘俊等百余人被抓。
与此同时,唐赛儿起义军中宾鸿部分进攻安丘市。宾鸿见一时难以攻破安丘县城,从莒州即墨区调来数万援军合力进攻。朝廷急诏原在山东省沿海防倭的都指挥卫青前来救援,起义军没有准备,腹背受敌,起义军六千余人战死。剩余的起义军,也被鳌山卫街道指挥王真歼灭,唐赛儿起义彻底失败。
人物结局
被俘虏的三千多起义军被带至京师,得到夏原吉的请命,被悉数放还。朝廷迟迟没能抓到唐赛儿,认为唐赛儿可能削发为尼或者混入女道士中,朱棣下令凡北京山东境内尼姑、道姑抓至京城问责,七月又下令捕获全国的出家妇女,殃及数万人。唐赛儿最终仍成功逃脱在外,不知所踪。
人物影响
从明成祖问罪官员、抓捕数万出家妇女的严厉诏令来看,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打击、震慑了通过农民起义取得政权的明王朝。当月,唐赛儿起义青州市莱州市地区就享受到了罢免徭赋及受灾田粮的赈灾政策。明成祖还派遣太子朱高炽山东省巡视,吏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蹇义等二十六人巡行全国,安抚百姓,了解民情。有效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促进仁、宣之治的形成。
中国历史上,少有以女性为领袖的农民起义。唐赛儿发动起义时年纪尚轻,就充分发挥了出色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才能,组织起数万民众,屡败官兵,深受民众敬仰。唐赛儿起义承前启后,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重要的一环。唐赛儿起义不仅是农民起义者与封建统治的对抗,也是在封建礼教压迫下女性意识形态的觉醒。
人物评价
唐赛儿起义发生在明朝初期,明代史书对唐赛儿批判性很强,大多将她妖魔化,用“妖妇”“妖贼”“妖尼”等负面词汇称呼她。唐赛儿起义事件最早记录于《明太宗实录》,被定义为“妖妇作乱”。《明史成祖纪》中也称呼其为“妖妇”“贼”。明代学者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称唐赛儿为“妖妇”,但又把她逃离抓捕归为神人相助。。谢肇淛在《吴杂》中将唐赛儿看为妖贼,是白莲教余孽,利用妖术蛊惑民心,制造祸端。明代类似的论著有很多,如李绍文的《云间人物志》、项笃寿的《今献备遗》等。
清代对唐赛儿的认识深受明代影响。清代文人昭梿在《啸亭杂录》中称白莲教为邪教,认为唐赛儿等人只不过假借做善事的名义,积聚力量推翻政权。《豆棚闲话》认为唐赛儿假借佛道仙术使民众受到伤害。
不过,清代文人对唐赛儿的评价不全是负面的,也有部分文人客观记录或赞扬唐赛儿。清代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将唐赛儿归入闺中异人,与女学士、女将军记录在一起。清代文人王初桐的《奁史》中虽称唐赛儿为“作贼者”,但将她归为“勇武”一类。爱新觉罗·旻宁年间的举人郭梦星,将唐赛儿归入《闺知兵》一卷,客观记录唐赛儿事件,认为妇人上阵杀敌难能可贵。
人物关系
丈夫:林三蒲台县(今山东滨州)县民。
文学形象
《于少保萃忠全传》第一卷,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明代文人孙高亮。唐赛儿在小说中是一个配角,没有细节的人物刻画。主要情节是妖妇作乱,为害一方,最终死在主人公于谦的计谋之下。
《初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一回《何道士因术成奸,周经历因奸破贼》,拟话本小说,作者是明末凌濛初。小说以唐赛儿为主人公,虽丑化了唐赛儿的道德形象,但也融入了女英雄、女侠的性格特点,刻画出一个有情有义的巾帼英雄的形象。
《归莲梦》,才子佳人与神魔小说,作者不详,清初苏庵主人编。小说以唐赛儿为原型,叙述主人公白莲岸利用白莲教进行农民起义的故事。白莲岸在小说中呈现出半人半仙的形象特点,人物整体形象正面化。
豆棚闲话》第十二则,白话小说,作者是清代艾衲居士。小说中主角三翠儿的故事与唐赛儿的经历几乎一致,只改变了姓名和事件发生的时间。作者在小说中评价三翠儿为妖人,认为她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女仙外史》,神魔小说,作者是清代康熙年间文人吕熊。小说中唐赛儿是嫦娥转世,有着超凡脱俗的本领,被赋予了忠君复国的使命,得到仙、凡、魔三界的支持。这本小说完全颠覆之前文学创作中,唐赛儿的妖妇形象,重新塑造了一个忠贞美好的仙女形象。
燕山外史》中《窦生本传》,骈文小说,作者是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年间文人陈球。小说中提及唐赛儿起义,导致主人公窦生与爱姑离散,主要强调起义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花月痕》第三十五回,言情小说,作者是清代光绪年间文人魏秀仁。这一回中,作者借用两位会戏法的女尼,表达对唐赛儿起义时宣传的神化行为表示怀疑,并评价唐赛儿为不值得效仿的对象。
里乘》卷七《有山外王》,文言文笔记小说,作者是清代同治年间文人许奉恩。作者在评价《有山外王》的故事时,提及了唐赛儿。称唐赛儿起义是谋反叛乱,是自不量力的行为。
相关传说
剪纸成兵
唐赛儿祭奠亡夫林三回来时,偶然发现一个石匣,里面有一把宝剑和一本兵书。唐赛儿研习兵书后,通晓各种法术,能知道前世今生,预知将来事情的成败,还可以剪纸成为兵马进行战斗。宝剑也是神物,只有唐赛儿一个人可以使用。
刀枪不入
朝廷搜捕到唐赛儿之后,将她裸身捆绑,行刑时发现她刀枪不入,没办法造成伤害。只好又把她带到牢狱中关押,在她颈、手、足三处戴上刑具,铁链子栓住双脚。结果这些梏都自动脱落了,唐赛儿悄悄逃走,不知所终。
后世纪念
位于山东益都西南杨集公社的原卸石棚,仍留有“唐赛儿寨”,还有后人立的石碑。山顶至今还保留着当年起义军用过的石臼、石磨以及寨墙等遗迹。
清朝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蒲台县人为纪念唐赛儿,为其立石褐曰:“千古一人”。同治二年(1863年),青州市人为唐赛儿设立“千古不朽”碑。蒲湖岛上(原蒲台西关旧址)设立了唐赛儿纪念祠,供后人瞻仰。
1986年10曰31日,滨州黄河公路旁的唐赛儿跃马舞剑大型塑像落成,一度成为该地区标志性建筑。
文艺影视
《唐赛儿》,京剧,1960年3月在上海天蟾舞台首演。由上海京剧院集体创作,李玉茹饰唐赛儿。
《唐赛儿》,电视剧,摄制于1986年,共5集。于艳、刘子云导演,王文田、王笑宗编剧,李松梅主演。
参考资料
唐赛儿.潍坊市档案局.2023-06-15
唐赛儿 (1986).豆瓣电影.2023-05-1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组织起义    
领导作战
人物结局
人物影响
人物评价
人物关系
文学形象
相关传说
剪纸成兵
刀枪不入
后世纪念
文艺影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