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仙外史
1997年齐鲁书社出版的书籍
《女仙外史》是一部神魔小说,由清代作家吕熊创作。该小说以明初“靖难之役”为背景,讲述了山东唐赛儿起义的故事。唐赛儿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但小说情节为虚构。该书共有80回,前20回有史可征,后60回则是虚构的。该书约成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五十年(1711年)刊行。该书因其中有一些“淫亵书”而被清廷划入淫书之列,并被列入禁毁之书。该书又名《石头魂》,全名为《新刻逸田叟女仙外史大奇书》,日译本题名为《通俗大明女仙传》。该书由齐鲁书社于1997年6月出版发行。
《女仙外史》是清代吕熊著白话长篇历史小说,又名《石头魂》《大明女仙传》,成书于清康熙年间。小说集中描写了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同朱棣统辖的军队进行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表彰正义,抨击邪恶,宣扬了“褒忠叛”的主旨,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不可调和的政治矛盾和利益冲突,流露出一些进步的民主思想。小说突出的艺术特色在于,将神话传说巧妙地插入真实的历史事件的描写当中,从而使故事情节虚实结合、生动曲折。
内容简介
书叙玉皇大帝遣天狼星下界为燕王棣,令嫦娥下界为唐赛儿。赛儿幼聪颖,尚武,由鲍仙姑养大。及长,嫁林三公子。公子系后羿转世,日思淫欲,收名妓柳烟为妾,纵欲而亡。赛儿了宿缘后,得鲍母及罗刹女妹曼尼头陀助,南海大土赐天书宝剑,玄女为其讲授,道成,玉帝赐玉玺,号月君。又得老君赐炼骨、炼肌、炼神三神丸。月君在家赈饥灭蝗,访请嵩山奇士吕律,在青州卸石寨立基时朱棣起兵南下靖难,大败程济耿炳文李景隆济南市参政铁铉募义军抗燕,又合盛庸、平安兵,收复德州。建文帝拜铁为尚书北伐,兵败,燕王南下,入金川门,建文帝披缁削发,带杨应能、叶应贤、程济外逃。燕王屠宫,杀方孝孺、铁铉、景清等。
唐赛儿闻信起兵,以吕律为军师,遣鲍仙姑等救各忠臣子,派满释奴、高咸宁等收复青、莱、登州。又建建文行宫,在剑仙公孙大娘帮助下,取济南定为行都。派曾公望等分四路寻访建文。朱棣时亦派胡靖等追捕朱允炆。唐赛儿兵多次打败燕王军队,又以神法灭虫害,救灾。至建文十五年(1417),吕律进讨河南省,高咸宁进攻淮北市,均获大胜。唐赛儿开科取士,诸忠臣之后皆登第,遂定礼法及刑、税制。最后率兵伐燕,破太孛夫人妖术。正攻城,鬼母天尊奉玉皇大帝旨追取天狼星,召嫦娥返太阴宫。于是燕王死,唐赛儿飞升,吕军师入蜀中修炼。建文活至八十九岁才卒。
创作背景
刘廷玑品题末云,“岁辛巳(康熙四十年,1701),余之任江西省使,八月望日,维舟龙游,而逸田叟从玉山来请见”,因云将著《女仙外史》。“壬午(四十一年),叟至洪都,余为适馆授餐,俾得殚精于此书。癸未(四十二年)冬,余挂公事,削职北返,旅于淮安市。甲申(四十三年)秋,叟自南来见余曰:《外史》已成。以稿本见示。”以此知该书起役于康熙四十年,完成于康熙四十三年。此后作者广泛征求序跋及批评,据叶男跋及作者自跋所署时间,大约刊刻于康熙五十年或此后不久。
《女仙外史》系有感于明代“靖难之役”中“忠臣义士、孝子烈媛”的“湮没无闻而作。
作者简介
吕熊,清小说家。字文兆,号逸田,亦称逸田吕叟。江苏昆山人。约生于明崇祯末年,曾为直隶巡抚于成龙幕僚,参与治河事,又曾南下广东省,为广州市修郡志。卒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左右,享年八十有余。作有小说《女仙外史》等。
人物介绍
书中主角,明朝山东省农民起义领袖,《明史·成祖纪》记有其事。小说将她描写成女仙,说她本是有穷国君后羿之妻嫦娥,因偷吃仙药飞入月宫,在上界与天狼星结冤后,奉玉皇大帝之命,下凡投生在山东蒲台县孝廉唐家中,取名唐姐,乳名赛儿,又有月君、太阴星君之称。她出生不久,母亲黄氏即染病而卒,为装扮成奶妈的鲍仙姑抚养成人。她自幼便表现出非凡的才智,能文能武,有整军治国之能。唐夔年老卧病,她极尽孝心,精心护理,唐夔死后,她痛不欲生,为其戴孝守制。因她前世与后羿尚有一段夫妻情缘未了,守孝期满,便由鲍仙姑作主,嫁给了后羿转世的林有芳。半年后,林有芳嫖妓身亡,自此,她专心从鲍仙姑学道,又经玄女太上老君传授秘法,故而神通广大,能驱使鬼神。时值天狼星转世的朱棣起兵叛乱,赶走了朱允炆朱允效,篡夺了皇位。唐赛儿挺身而出,要为建文帝重整江山,消灭叛军。她串连农民首领董彦、宾鸿等人,在山东青州卸石寨起兵勤王,挫败了叛军的重兵围剿,乘胜攻下济南府,并在此建都,自称“帝师”,仍尊朱允为帝,同朱棣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战争。双方久持不下,最后以朱棣被神人击死、唐赛儿返回上界作结。
朱棣
书中主要人物之一,即明成祖,《明史》有纪。书中主要写他在江湖行脚僧姚广孝的煽动下,以武力夺取帝位的故事。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刚刚即位,政局未稳,时为朱棣的朱棣以为有机可乘,假借奔丧之名,偕同刺客前往金陵,准备伺机行刺建文帝。不料途中接到太祖遗诏,不许诸王临丧会葬,只得返回封地北平市。建文帝执政之后进行政治改革,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开始削藩,相继废周王、岷王、齐王等人为庶人。朱棣十分惧怕,为免杀身之祸,他装作有疯病,以待时机。建文帝觉察其有野心,密令张信、葛诚等人前去捉拿。由于张信告密,朱棣反守为攻,杀死葛诚、张呙,起兵“靖难”,经过三年的战争,攻下金陵,夺取了皇位,改年号为永乐唐赛儿山东省起义勤王,仍用建文年号,与朱棣相抗,朱棣派重兵反复围剿,但屡遭失败。因他是上界天狼星转世,所以尽管作恶多端,却有恶神相护,唐赛儿与他势均力敌,只好请来鬼母天尊,用神剑将他击死。
鲍仙姑
书中主要人物之一,本是上界仙人,为葛洪之妻。书中主要写她奉王母娘娘之命到人间抚养唐赛儿,并帮助她抗击朱棣的故事。唐赛儿出生不久,母亲黄氏因产后患病,淡奶不足,父亲唐夔托人四处物色奶娘,这时,鲍仙姑扮作普通妇人,上门应聘,被选为奶娘。她用仙乳将唐赛儿喂养成人,使之免堕凡俗。唐夔知其来历不凡,遂将家中大事均交其处理。唐赛儿在她的精心教诲下文武并举,并经她点拨明白了自己此生乃是嫦娥转世,由此省悟了自己下凡的使命。当唐赛儿父母、丈夫相继去世后,鲍仙姑便引导她摆脱红尘,根除凡心,专意修道。她与曼陀尼一齐将东海龙王的宫殿借到海边,请来玄女为唐赛儿讲授天书。朱棣用武力赶走朱允炆,自立为帝,唐赛儿忠于建文帝,发誓与朱棣不共戴天,于是鲍仙姑又帮助她组织起义,建立政权,讨伐朱棣。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作者宣扬了封建正统观,突出了朱棣发起靖难之役的非正义性。
《女仙外史》当然远不止是宣扬了封建正统观,表达了对靖难之变的看法。其中对梏人性的封建礼教的批判也是十分引人注目。为了寄托个人的政治襟袍,吕熊一反史家把唐赛儿称为“女妖”的做法,精心地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女英雄的形象。在他的笔下,唐赛儿公然以“女仙”的身份出现,并且以一女子的身份去创立经邦济世的伟业,以此来傲视须眉男儿。从作品里看到,自幼聪颖过人的唐赛儿竟没有一点女儿家的姻脂气,故吕律预言道,唐赛儿必定要干一番“出类拔萃之奇事,创立至正大之宏勋。霸中原,名震九州”(第十三回)。故当唐赛儿改装男儿试探吕律是否愿辅佐自己成大事业时,吕律当面赞扬唐赛儿道:“唯其女主,所以为千古之独奇;唯其托身于女主,而功名亦与日月争光,尤为千古之至奇。”进而又表示他日愿全力相助(第十三回)。很显然,吕熊是在借吕律赞扬唐赛儿来表现其胸中对封建礼教的轻蔑,来为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女子大鸣不平。
《女仙外史》在把矛头对准封建礼教的时候,势必要对程朱理学展开猛烈的抨击。作品有意识地让唐赛儿在十三岁的时候便赋诗表达对宋儒的不满,进而斥责“宋儒未达天道”(第三回)。在唐赛儿初访吕律时,又让他们第一次谈话的中心就是指资程朱理学,发出宋儒独尊之后的社会“如同黑夜,绝无一隙光明”的感叹。当唐赛儿竖起起义勤王的大旗后,作者又有意识地让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吕律来辅佐唐赛儿,以此来强调女子的才干与智慧超过男儿,以此来揄程朱理学。继而又在第三十七回中,义军设科取士的条款中规定“但沿袭宋人旧解者不录”。读者在《女仙外史》以前的古典小说中很少看到如此集中的、如此直接的把矛头指向程朱理学的内容。
此外,《女仙外史》还强调了民族斗争的内容。当唐赛儿义军横扫山东省永乐政权陷入危机之时,卫青在朱棣的默许下东渡日本勾结倭寇入侵中原地区。这一情节的出现无疑扩大了《女仙外史》的内涵,这既强调了唐赛儿与朱棣的忠奸之战的必然性,又突出了唐赛儿起义更为积极的社会内容。这样当朱棣纵容倭寇在沿海肆意烧杀抢掠时,聂隐娘等六个奇女子不费吹灰之力,斩杀十万倭寇。这一奇幻笔墨张扬了民族战争胜利的豪气,有力地批判了卖国求荣者的劣行。从卫青勾结倭寇溺海身亡的内容里,似乎可以感受到作者那不平静的心境,似乎在这不平静的背后还隐含着作者对引清兵入关事件的批判态度。
艺术特色
在艺术结构方面,从总体上来说,《女仙外史》主要采取了历史编年的结构方式,基本按照历史的进程来结构故事,但由于它是给“女仙”作“外史”,故在结构的处理上又隐含着《西游记》式的结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女仙外史》的结构又同《西游记》结构的模式大体一致,它们都是将整个作品分成三大块。首先写唐赛儿,一写孙悟空的成长史,接着出现一个过渡的情节,一写朱棣发动燕王扫北,一写观音东土寻找取经人。最后写唐赛儿勤王一路征讨朱棣,写孙悟空保唐僧取经一路降妖捉怪。尽管如此,历史编年的结构,还是全书的主干。这样,当读者掩卷沉思时就不能不佩服吕熊的结构意识,他竟能将两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有机地溶入《女仙外史》的结构中。
在人物塑造方面,《女仙外史》既吸收了历史演义、神魔小说塑造人物的特点,又以突出人物的英雄传奇为主,将《水浒传》中表现英雄传奇的具体生活材料加以改造变形来为塑造人物服务。为了塑造唐赛儿,在吕熊的精心安排下,唐赛儿居然象宋江一样也得了玄女的天书。每当紧要关头,九天玄女天书总是帮助唐赛儿排遣疑难。历史演义是英雄传奇的母体,《女仙外史》既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又要遵循塑造英雄传奇式人物的法则。在吕熊的惨淡经营下,当读者品味《女仙外史》的一些情节时,便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如第二十四回,故事叙述唐赛儿拔文武官员,赴演武场考校将士,于是一批小将各夸其能,上场献艺,各得封赏,是时南山有虎伤人,一小将抢先出列前往徒手搏虎。细心的读者便会发现这一情节的前半段源于《三国演义》中曹操以锦袍悬赏众将士比武的场面,后半段则源于《水浒传》打虎的情节。可以讲,由于吕熊对人物塑造的力不从心,尽管他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人物的传奇性特点,但由于忽视了在事件中多层次地突出人物性格的不同方面,作品中的大多数人物的性格较为模糊。特别是当情节无法发展下去的时候,吕熊不是强调人物对事件的积极态度,而是拉出神来凑,从而给《女仙外史》在塑造人物方面留下败笔。
版本信息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康熙五十年(1711)钓轩刊本,藏南京图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有限公司复旦大学图书馆;原刊残本,藏大连图书馆;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上海积山书局石印本,藏首都图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清光绪三十年(1904)上海崇实书局石印本。1985年齐鲁书社排印本,1985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排印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钓璜轩刊本,1987年岳麓书社排印钓璜轩刊本。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人物介绍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
版本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