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尾绿鸠(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Treron sphenurus),别名为绿斑鸠、歌绿鸠等,是
鸠鸽科绿鸠属鸟类。该物种为中型鸟类,体长约28~33厘米,体重约0.3~0.4
千克。楔尾绿鸠成年雄鸟头、颈黄绿色。嘴端灰沾
橙色。翅上有大块紫红栗色斑。其余上体橄榄绿色。尾部延长,呈楔形,外侧2对尾羽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下体亮绿黄色。脚红色。成年
雌鸟上体绿色部分较雄鸟晦暗,栗红色消失而代之以暗绿色,尾下覆羽及臀浅黄色巨大块深色度。
楔尾绿鸠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
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印度北部、中南半岛南部至
印度尼西亚,在中国分布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湖北省、
云南省、
四川省等地。楔尾绿鸠为留居鸟类,栖息生境主要在
平均海拔3000米以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林混交地带。
2016年,楔尾绿鸠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2021年,楔尾绿鸠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023年,楔尾绿鸠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楔尾绿鸠为中型鸟类,体长约28~33厘米,体重约0.3~0.4
千克。
成年雄鸟头、颈部覆羽为黄绿色,头顶缀有橙棕色;虹膜内圈蓝色,外圈红色,眼周裸皮浅蓝色。嘴基部浅蓝色,端部灰沾
橙色;上背、肩和内侧大覆羽灰色微沾
栗色,翼上覆羽有大块紫红栗色斑,翼弯处、翼下覆羽和腑羽石板灰色,初级覆羽、飞羽黑色,大覆羽、初级覆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外侧几枚外末端具窄的黄色羽缘,第3枚初级飞羽内明无凹处;其余上体呈橄榄绿色;下体颏、喉亮黄绿色,胸橙黄色微沾绿色,羽基沾橙粉红色,其余下体亮橄榄色;尾部延长,呈楔形,中央尾羽橄榄绿色,外侧2对尾羽灰绿至灰黑色,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及形较狭窄的灰色端斑;脚呈珊瑚红色。
成年
雌鸟上体绿色部分较雄鸟晦暗,
栗色消失而代之以暗绿色,头顶和胸为淡黄绿色而无
橙色,尾下覆羽及臀浅黄色巨大块深色度,宽阔的末端。其余和雄鸟相似。幼鸟和雌鸟相似,但体色较暗。
楔尾绿鸠栖息生境主要在
平均海拔3000米以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林混交地带;在中国湖北,楔尾绿鸠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3000米的山区原生阔叶林间。
楔尾绿鸠善攀登,主要在树冠层和
灌木丛间活动觅食,常抓住悬垂的小枝取食野果,主要以树木或其他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
楔尾绿鸠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于山区
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每群数量一般是10-30余只。
乌鸦(
鸦属 sp.)及鹰(Accipitridae)为楔尾绿鸠的天敌。楔尾绿鸠筑巢常靠近
卷尾(Dicruridae)巢区,因后者是驱赶猛禽最凶猛的鸟类。楔尾绿鸠幼鸟白天会长时间地保持一个姿势静立,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是幼鸟应对潜在天敌
捕食风险的一种策略。因为楔尾绿鸠的羽色和树栖环境色彩较为一致,在浓密的枝叶中站立不动,不易被天敌发现。
楔尾绿鸠繁殖期约始于4月,雄鸟在求偶时可见一系列特殊行为,如点头、挺胸、张翅、展尾和围绕
雌鸟跳来跳去、发出“gu-gu”声、不时佯作在地面喙食状;雌鸟如果接受求偶,则不时回应以同样的叫声。营巢于林间高大的树上,且多选取特异高出的位置。巢呈平盘状,极为简陋,仅用少量枯枝条堆集而成。
楔尾绿鸠自4月至8月产2窝卵,每窝2枚,卵白色,孵化期13-14天。
早成雏在夜间由
雌性亲鸟相伴栖息,而
雄性亲鸟在附近树上夜栖;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幼12天后即可离巢。
楔尾绿鸠在世界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千米,
栖息地质量,
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野外遇见率较高。楔尾绿鸠在中国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
2021年,楔尾绿鸠被列入中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