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尾鵟(学名:Buteo rufinus),俗名大豹、鸽虎。鹰科
鵟属动物。棕尾鵟为中大型
福特猛禽,体长50-65厘米。体重约1200-1300克。野外寿命可达20年。头、颈棕褐色。胸色浅,通常上体为淡褐色到淡沙褐色,喉部和上胸部为皮黄白色,下胸为白色。靠近腹部变成深色,有几种色型,从米黄色至棕色至极深色。尾羽棕褐色,通常没有横带或仅具有窄而明显的暗色横斑。
北非和
亚洲中部本地的棕尾鵟是
留鸟,但繁殖于
欧洲东南部至古北界中部、
印度西北部、
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国西部的棕尾鵟会越冬南迁到北非和南亚繁殖,在8月和9月离开繁殖地,在3月和4月返回。
截至2021年,棕尾鵟全球
种群有约16-27万只成年个体,趋势稳定。棕尾鵟
捕食小型哺乳类动物和其他动物尸体。棕尾鵟1979年被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2016年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2021年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物种。2021年,棕尾鵟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形态特征
棕尾鵟为中大型
福特猛禽,体长50-65厘米。体重约1200-1300克。头、颈棕褐色,具黑色羽轴。眼先及眼上下淡色,眼先羽毛基部乳黄,尖端呈黑色刚毛状,密而伸向鼻孔处。虹膜黄色。嘴灰色。具黑色羽领。
棕尾鵟胸色浅,通常上体为淡褐色到淡沙褐色,具有暗色的中央纹,喉部和上胸部为皮黄白色,具有暗色的羽轴纹,下胸为白色。靠近腹部变成深色,有几种色型,从米黄色至棕色至极深色。
翼长。飞羽近黑色,具深色横斑,棕色翼下翼角处具大块黑色斑。尾长,尾羽为棕褐色,通常没有横带或仅具有窄而明显的暗色横斑。腿上的羽毛为黑褐色。脚和趾黄色或
绿柠檬黄色。幼鸟外侧尾羽及翼下暗色后缘均具较多的暗褐色横斑。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北非和
亚洲中部本地全年分布有棕尾鵟,
欧洲东南部至古北界中部、
印度西北部、
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国西部为棕尾鵟繁殖地,北非和南亚为棕尾鵟越冬南迁地。中国棕尾鵟终年留居于新疆。在
西藏自治区和
甘肃省可能为冬候鸟。
内蒙古自治区仅
巴彦淖尔市有分布记录,可能为冬候鸟。
亚种分布
棕尾鵟存在两个亚种,分布范围如下表格,中国仅分布有
指名亚种。
栖息环境
棕尾鵟喜干燥、开阔的环境,为荒原猛禽,栖息于海拔0-3900米的
荒漠、半荒漠、草原、山地平原、森林、灌木林、岩石地区(内陆悬崖,山峰)等但森林地带相对活动较少,冬季棕尾鵟有时也到农田地区活动。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棕尾鵟日间
捕食。食物主要是小型哺乳类动物:
草兔(Lepus sinensis)、鼠类(Mus)、还有蛙、蛇和鸟类为食,也食动物尸体。棕尾鵟一般从栖处捕食。喜欢在开阔地捕食,既会长时间地在突出物上蹲守猎物,也会花很长时间在高空翱翔寻找猎物,或靠上升气流浮于风中,搜索地上猎物。
节律行为
棕尾鵟部分为候鸟,部分为
留鸟。
北非的
种群大多是留鸟,会有一些短程迁徙。
亚洲中部地区也有全年分布有留鸟棕尾鵟,但
中亚地区也是另外一些棕尾鵟种群的越冬地。在一些地区棕尾鵟是季候鸟,棕尾鵟每年夏季在
欧洲东南部至古北界中部、
印度西北部、
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国西部等地区繁殖,秋季向南迁徙,每年冬季在北非、欧洲东南部和南亚地区度过,春季再迁回繁殖地。秋季迁徙开始于8月下旬至9月之间,偶尔会延伸到11月。春季返程迁徙从2月下旬开始,持续约一个半月,在3月下半月达到高峰。
指名亚种繁殖于新疆喀什、
乌鲁木齐市及天山地区。迁徙或越冬至
甘肃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南部及东南部。
棕尾鵟通常单独、成对或在小家庭群体生活,但在迁徙时,会形成更大的鸟群,营群居生活。
种间关系
棕尾鵟会取代博内利鹰(Aquila fasciata)并且占领其领地,或者直接占据欧亚狮(Gyps fulvus )曾经的领地;但也会与其他猛禽在同一片领地共存,例如博内利鹰和
游隼(Falco peregrinus)。除此之外,棕尾鵟还会在短趾鹰(Circaetus gallicus)的巢穴中筑巢。
其他习性
叫声响亮,似猫。但平时不善于鸣叫,行动显得迟缓而笨重,喜欢在空中成圆圈状翱翔和盘旋,两翅上举成“V”字形,有时也在空中逆风不动,好像悬浮在空中。常单独或成群活动在开阔、多石而又干燥的
荒漠。
飞行似
普通鵟(Buteo japonicus),滑翔时两翼弯折,随气流翱翔时高举成一角度,而普通鵟两翼平伸。喜趋火光。
生长繁殖
求偶
繁殖期4-7月。求偶时常发出短而尖锐的叫声。
筑巢
棕尾鵟通常营巢于悬崖岩石上或树上。需要足够的树木或废弃的巢穴来筑巢。筑巢时雄鸟运输材料,
雌鸟修筑巢穴。棕尾鵟以巢周围低矮灌木为主巢材,还会把废弃
塑料袋、破布片铺到巢底。巢较为粗糙,呈椭圆形。也会使用旧巢或废弃巢穴,常有几个巢在同一个巢域内。棕尾鵟在繁殖季节喜欢在巢上空盘旋。
孵卵
每窝产卵3-5枚,通常4枚,偶尔2枚。卵白色或皮黄白色,具黄色或红褐色斑点。大小约为60毫米×48毫米。孵化期约为28-31天,雌鸟、雄鸟共同孵卵,以雌鸟为主,雌鸟离巢多为
捕食或驱赶入侵者。
育雏
早成雏体被白色绒羽,留巢期为40-45天,45天后可飞行。
雌鸟、雄鸟共同育雏,以雌鸟为主。前期喂食时
亲鸟会清理掉猎物的毛、羽,把食物撕成细条状喂给雏鸟。中后期,喂食次数逐渐减少,投喂量逐渐增加。后期亲鸟直接把食物放到巢内就飞走。在食物缺乏时,幼鸟之间会相互残食。
生长
平均世代时长7年。野外寿命最高可达20年。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截至2020年,
欧洲的数量估计为13800-22900对,全球成熟个体数量的估计为162000-269000只。
棕尾鵟活动范围大,
种群规模中等,其种群数量经历了局部的波动、增长和下降,由于南欧的气候可以为该物种提供新的适宜区域,并促进其向北扩张,欧洲的棕尾鵟数量正在增加,该物种可能很快蔓延到整个欧洲,
北非的常驻种群有所下降,但全球种群趋势稳定。
致危因素
有多种因素影响棕尾鵟生存,例如土地转农业、伐木、过度放牧等导致环境变化,而该物种很容易受到
栖息地退化的影响。触电、农药积累、人类捕杀售卖和环境污染(筑巢时棕尾鵟会使用的人类制造的垃圾和废料,巢内的毛皮、布片、
塑料袋有时会被风吹起盖住卵而导致
亲鸟弃巢导致其数量下降。除此之外,棕尾鵟对气候变化也很敏感。
保护级别
1979年,棕尾鵟被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物种 of Wild Fauna and Flora)附录II。
2016年,棕尾鵟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近危(NT)物种。
2021年,棕尾鵟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物种。
2021年,棕尾鵟被列为中国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
棕尾鵟还被列入《欧盟野鸟保护指令》(EU Birds Directive)附录I,《迁徙物种公约》(CMS,Animals Convention on Migratory
物种)附录II,《猛禽谅解备忘录》(Raptors MoU)附录3,《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濒危物种。
主要价值
棕尾鵟主要以野鼠为食,对农、牧业有益。棕尾鵟初级飞羽、尾羽曾作工艺品。
参考资料
棕尾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