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南宁,男,1952年12月19日出生于中国江苏南京,祖籍陕西西安,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曾获日本庆应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教授,IEEE fellow,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
国际模式识别协会理事会成员,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
1968年,郑南宁去往陕西插队劳动,后被西安新华橡胶厂选中进厂工作。1972年,郑南宁被推荐入读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1978年,郑南宁在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系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就读研究生,1981年,郑南宁赶赴日本
庆应义塾大学理工学部电机工程系就读博士研究生。1985年,郑南宁回到
西安交通大学,先后担任西安交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86年郑南宁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并于1990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郑南宁当选为工程院院士。2003年,郑南宁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2014年,郑南宁任
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所长。
郑南宁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人工智能系统、AI芯片及先进计算架构等研究,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行者和奠基者。他建立的视觉注意力
计算理论被评价为“引领视觉注意力研究的第二次热潮”,他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宇航级视觉信息和图像处理芯片、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视觉系统、探月重大专项三期工程“嫦娥五号”月壤表采机械臂视觉系统,解决了中国重大工程中视觉芯片与系统的“卡脖子”问题。同时,郑南宁引领的团队在中国最早开展无人驾驶智能车研究,并实现了无人驾驶关键技术“0到1”的突破。郑南宁曾在IJCV、IEEE Trans.PAMI等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曾获中国杰出青年基金,第三届
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奖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郑南宁1952年12月19日出生于
江苏省南京市,父亲是位毕生钻研电子技术的老共产党人,在郑南宁小时候就给他买来许多科普读物和科学家传记故事,还鼓励他学装收音机。1966年文革爆发,郑南宁中断学习,随后下往
陕西省插队劳动。在劳动期间,郑南宁不忘学业,不仅学习数理化还学习电工技术,后被西安新华橡胶厂选中进厂工作。工作期间,郑南宁仍坚持学习,读书、钻研技术、听技术员讲课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1969年到1971年,郑南宁在绵阳中学读书学习。1972年,郑南宁被推荐入读
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后获得了
学士。1975年郑南宁留校任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助教,高考恢复后,1978年,郑南宁在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系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就读研究生,毕业后获工学硕士学位。
海外求学
1981年,郑南宁选择去
攻读博士学位,虽然他的第一外语是英语,第二外语是德语,
日语只学了几十个假名,但是他用不到4个月的时间掌握了初级日语,通过了入学考试。随后,郑南宁在日本
庆应义塾大学理工学部电机工程系就读博士研究生,在这期间,他利用马尔科夫链理论建立了跟踪非零信号的全数字锁相环的动态相位模型,受到导师的高度评价,并4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研究成果。1985年毕业后郑南宁获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日作博士后研究。
回国工作
1985年,郑南宁回国,担任宣国荣教授的助手,在学校和信控系的支持下,投入筹建
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次年研究所成立,郑南宁担任室主任,不久后,他成为攻关集体的学术带领人。在研究所工作期间,郑南宁发表了40余篇论文,编撰出版了140余万言的3本教材,先后主持参加了15余个课题,研制出具有内部32位数据
总线的高速机器视觉、行驶车辆牌照自动识别系统、车型自动
分类系统等,获得了7项重大科研成果。1986年郑南宁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破格提升为交大副教授。
1987年,郑南宁赴
日本出席国际学术会议,被大会聘为模式识别专题分会主席。与会期间,郑南宁发现了新的研究领域:人工神经网络研究。随后,他带领研究所成员在中国率先开展了基于神经元网络的图象分割方法研究,并提出了“广义模式”的概念,实现了一类分割专家系统,他领导研制出的基于人工神经元并行分布式处理系统,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投身科研
1990年,郑南宁被中国教委特批晋升为教授,并任中国863高技术机器人专题视觉专家小组成员,享第一批政府特殊津贴,并于次年研制出“高性能机器视觉及车型与牌照自动识别系统”,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2年,郑南宁当选校党委委员,并荣获人事部“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次年3月,他主持研制出医用立体X线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是中国第一套能于双平面数字减影的高新技术成果,并于1999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郑南宁任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随后先后赶赴
九州大学、
东京大学、日本理光公司、日本
庆应义塾大学做访问学者。1995年,郑南宁在
西安交通大学担任副校长一职,发明了图像边缘曲线拟合的新方法,获得国家发明四等奖,并于1996年完成“精密装配机器人机器视觉系统”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
1999年,郑南宁当选为工程院院士,之后他被
国际模式识别协会理事会选为中国代表。2003年,郑南宁在西安交通大学担任校长和研究生院院长一职,并于2005年11月当选为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2006年,他带领团队研制的人脸图像智能处理系统获
陕西省科学技术
一等奖,并于次年研制出“数字视频时-空自适应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1年,郑南宁担任中国科技重大专项“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2014年起,郑南宁担任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带领团队研制出L4级无人驾驶智能车,获得IEEE智能交通系统杰出团队奖,并在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
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中,于2017年到2020年间连续四年荣获冠军。2016年,郑南宁视觉场景理解的模式表征与计算理论及方法荣获
国家自然科学奖,此后,他于2017年担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常务副理事长。2019年,郑南宁担任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长,并于2022年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
主要成果
科研成就
八十年代后期,郑南宁主持研制出具有内部32位数据
总线的“高速机器视觉”,提出并解决了高速数据并行排位和图像帧存复用的关键技术。研制出“实时车辆牌照与车型自动识别系统”,这一项目发展了用于公路交通的计算机视觉系统,荣获中国科技进步
二等奖。
九十年代初期,郑南宁在一次参加电视机与
计算机兼容的科研成果论证会上,突然产生了“用电视机兼容计算机”的灵感,随后,他开始了用图像处理技术发展中国数字化电视的研究之路,最终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电视扫描制式转换与智能化视频图像处理芯片,并与企业合作主持设计了采用该芯片的29英寸数字化彩电。这种大画面多媒体电脑电视,不仅具有较高清晰度的特点,还可以非常容易地利用有线电视网进入Internet使网上购物、咨询等以较低成本实现改变人们被动式收看电视的方式,使得作为高科技产品的
计算机走进了千家万户,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1993年3月,郑南宁主持研制成功医用立体X线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是中国第一套能于双平面数字减影的高新技术成果,填补了中国空白,并于1999年获得中国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经医院临床使用证明该系统不少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定量立体测深和图像后处理方面有独到之处完全可以替代进口。
郑南宁提出图像分析和视觉知识描述新方法,为构造计算机视觉系统和基于图像信息的智能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关键技术,完成了“精密装配机器人机器视觉系统”研究。他发明了一种图像边缘曲线拟合的新方法,完成了“高性能机器视觉及车型与牌照自动识别系统,并提出在线交互式立体测深方法,研制出“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及“DSA125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他还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数字电视扫描制式转换及视频处理芯片。
科研奖项
主要论著
出版书籍
学术论文
据不完全统计,下表仅列举引用率较高的部分论文
社会职务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郑南宁表示,作为思想的策源地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守望者和担当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郑南宁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这样的理想信仰,并帮助他们树立为之奋斗的决心。在郑南宁的理念里,科学与体育结合迸发出的魅力势不可挡,因此提倡“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体育精神,锻炼和科研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得住寂寞并不断突破极限。
郑南宁提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任务,要营造一流的人文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诚实守信,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善于将当代青年身上特有的批判与怀疑精神,引导到科学研究上,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在研究型大学中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构架,人才培养要从单纯传授知识向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转变,探索和实践综合基础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与教育模式,并率先提出建立“2+4+X”,实行本科生“双院制”,并设立“工程坊”,加强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
社会活动
专题报告
2018年4月16日,郑南宁应邀出席第十四届“叠加杯”电信科技节开展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的专题讲座。
2021年9月12日,郑南宁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大讲堂》中做了题为《自动驾驶离我们还有多远?》的演讲,详细解释了真正达到 L5级别的完全自动驾驶,还有哪些技术难题需要突破。
2022年4月15日,郑南宁应邀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做了题为《AI赋能教育的知识生产与创造力培养》的报告。
出席活动
2019年6月20日,郑南宁出席在北京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报告会,并从
人工智能的学科起源和学科形态、人工智能给教育变革带来的挑战、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和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等方面,作了全面深入系统的讲解。
2021年8月16日,郑南宁参加了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第十四届运动会,担任十四运动会和残特奥会第25棒
火炬手。
2023年12月,郑南宁参加了在河南郑州举行的“2023世界5G大会”,并表示智慧交通应该在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中,寻找走向未来的突破点。
荣誉奖励
知名语录
“我们是带着祖国人民的厚望出来深造的,学成回国,义不容辞。”
“祖国的科技事业需要我们,有志者将为之而献身!”
“教育本身是一个优雅、缓慢和美妙的过程,优雅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
“一流大学的建设要把人才培养放在根本的位置上。”
人物评价
《
》评价:“郑南宁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系统及其先进计算架构等研究,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行者和奠基者。他提出的视觉场景理解立体对应计算的Markov网络模型和视觉注意力
计算理论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工作。”
《
》评价:“郑南宁是中国
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物,对图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的应用基础理论及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创造性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评价:郑南宁为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作出开拓性贡献。
参考资料
院士介绍.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2023-11-28
郑南宁.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2023-12-24
数字信号处理.西安交通大学教师个人主页.202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