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汉》又名《十二怒汉:大审判》(英文名:12 Angry Men)是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执导,并与亚历山大·诺沃托斯基-瓦尔索夫、弗拉基米尔·莫伊谢延科 、雷金纳德·罗斯共同编剧的
俄罗斯悬疑
剧情,由
谢尔盖·马科韦茨基、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谢尔盖·加尔马什、瓦连京·佳夫特、 阿列克谢·彼得连科等人主演。改编自雷金纳德·罗斯的小说和
米高梅出品的电影《十二怒汉》。
《十二怒汉》讲述了一个
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男孩被指控谋杀了自己的军官继父,十二个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男人组成的陪审团就现有的证据展开争论,在陪审过程中,陪审员根据自身经历参与审批,指出案件已经结束,但造成悲剧的仇恨却并未结束。最后由尼古拉暂时收养离开看守所却无处可去的男孩。
影片于2007年年9月7日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同年9月20日在
俄罗斯上映。影片获得2007年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荣誉金狮奖,提名2008年
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剧情介绍
一个下着鹅毛大雪的冬天,在俄罗斯一学校体育馆,一个刚满18岁的
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男孩被指控杀害了他军官继父。一个证人说在楼里听见了男孩说“我要杀了你!”,住在街对面的女证人说在对面看见男孩举刀。看似铁证如山,12名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陪审员讨论后将给男孩做最后定罪。陪审员需讨论一致做出其是否有罪的判定,且要求所有人意见须统一判定才有效。
陪审员们都嘻嘻哈哈,心不在焉,有的弹琴,有的玩球。主持人主持大家投票,11人举手都认为男孩有罪,其中一名物理研究员看向:我不知道你们在举什么,根据男孩的辩护律师和证人的证词,我认为男孩可能无罪。
他又接着说:当年我很爱我的妻子,但是我的研究专利在国内没有市场,我又不想卖给外国人。我没有工作,我妻子不得不打三份工维持生计,后来她受不了离开了我。我开始整日酗酒,成天进出医院,身上都是伤。有一天我坐火车,醉醺醺臭烘烘的我和这些人一起,大家都很嫌弃我,对面女人领着一个五岁左右的女孩,女孩问女人:说对面那个男人是不是疯了。这个女人说:他并没有疯,他只是非常非常的难过。
后来我的专利卖了很多钱,我和这个女人结了婚。现在我们的儿子四岁了。我本该死在了阴沟里,可是这个女人,是她给了我一个机会。
大家默默的听完物理研究员的讲述,逐渐打开了话匣子,他们讲述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在争论道义的同时,开始分析案件的疑点,他们检查了杀人凶器,演示案件的过程,推断认为案件的证词不成立,男孩不可能杀他的养父,凶手另有其人。
最终,当他们达成一致意见判定男孩无罪,陪审团主持人却出乎意料地投了有罪,他认为男孩如今已经举目无亲,即使重获自由也无处可去。与其让他在外面临潜在的生命危险,不如让他继续留在监狱,该举反而是对他的保护。
主持人的提议让众人陷入了道德的困境之中,经再次讨论,大家仍然认为男孩无罪,男孩被无罪释放,最后由陪审团主持人暂时收养了男孩。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影片改编
《十二怒汉》翻拍自
西德尼·吕美特导演的 《十二怒汉》 ( 12 Angry Men,1957),在翻拍中,影片沿用了原作的故事框架,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上本土化的创作,结合当代俄罗斯社会政治气息和民族伦理现实,拓展了电影的叙事空间,丰富了电影的叙事背景。影片充分体现了社会、国家、民族问题三大核心问题,在呼吁人们重视司法程序的同时实现了
俄罗斯对自我民族历史的审视。
影片幕后
《十二怒汉》是1957年美国版本的翻拍,片长达159分钟,比美版长63分钟,且叙述时空为俄罗斯。
除了自己以外,基塔·米哈尔科夫挑选了俄罗斯一流的演员来出演11名陪审员;连电影海报他都亲自上阵。
影片特色
影片主题
《十二怒汉》开始和结尾都点明了主题——法律是道德的最低限度,国家可以不要求每个国民都道德高尚、品质优良,但法律的红线是绝对不可碰触。在法律基本义务的基础上思虑更多,将冰冷的现实、真实的人性与案件相结合,才是真正拥有了温情的人文关怀。影片采用托尔斯泰式的精神拷问表达了
人道主义和良心主义,社会正义和道德正义的核心主题。
表现手法
《十二怒汉》基本沿用了原作的故事框架和主要情节点,结合当代俄罗斯的政治气息,在叙事情节上进行了适当取舍,巧妙地新增了疑点。将法律问题与道德问题进行了结合,在叙述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当前社会中最见不得光的东西、人性的阴暗面与罪恶感。放大了对人性良知和道德品质的追求。陪审员们在讨论案件疑点的同时也在反思自身内心的伤痛,法律事实与人物的心理变化相互交织,表现了
俄罗斯民族苦难记忆与陪审员各阶层生活背景全图,凸显了难以回避的俄罗斯当代社会现实。
空间场景
《十二怒汉》时间是下着鹅毛大雪的冬季,背景是在空旷辽阔的学校体育馆,结合电视、
钢琴、沙发、标靶、奖杯架、实心球和木马等繁多的体育道具,使得影片表达更有
张力,陪审员在讨论试验时有了更加丰富的身体动作,尽可能地还原了案发现场。
叙事结构
《十二怒汉》通过反线性因果链条叙事,采用全知视角,引导观众进入
戏剧性的情境,了解影片发生的时代背景。导演通过插入的多个战争镜头、男孩成长经历镜头、跳舞等镜头,还原案件事实过程,但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本沉浸在陪审员案情分析过程里的观众不得不被离。
上映与票房
上映信息
票房信息
《十二怒汉》上映后, 2007年以 6813177美元的票房位于
俄罗斯本土票房第四。
荣誉奖项
反响与评价
反响
俄罗斯总统
弗拉基米尔·普京在观看《十二怒汉》后,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2007年第六十四届威尼斯电影节影展时,《十二怒汉》被安排在最后一天放映。此前评审团基本上对各个奖项落谁家已经心中有数。《十二怒汉》放映后,评审团及各国导演将所有参展影片重新洗牌,《十二怒汉》最终得到了世界级评委专家的肯定。
评价
影片中十二位男主角都有出色表现,十二怒汉构成了一个表现力极强的整体。通过这部影片,
苏联解体后的
俄罗斯向世界展露了他们在新游戏规则下对生命、对正义的思考,展露了他们对俄罗斯丰富的民族性的自豪感和深深的忧虑,展现了他们对现实的迷惘。——《
新浪娱乐》评
《十二怒汉 :大审判》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影片的核心是社会、国家、民族问题(苏联解体),俄罗斯重建之后的现代
民族国家认同问题、宗教问题以及
恐怖主义即车臣问题。车臣问题始于苏联解体后,不仅牵涉
伊斯兰教宗教问题,还有民族历史遗留、地域政治等多种现代民主国家所要面对的问题,这些社会问题无疑是
俄罗斯自苏联解体后自身政治体制以及国家身份重新认同、构筑所要面临的挑战。——(
陈旭光,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李雨谏,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2014 级博士研究生)
庸人之怒,免冠徒,以头抢地;志士之怒,彗星袭月,白虹贯日。影片中,有的如庸人之怒,因为心存偏见便将不满发泄于他人;也有的如志士之怒,抛弃偏见,心存仁慈,尊重生命,将真理坚持到底。 《十二怒汉》怒气中烧,剧情精彩,内容丰富,导演就是通过这 12 位陪审员背后的故事,对法律、人性、民族矛盾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分析,阐述了自己大爱的思想,令影片韵味无穷。——(沈兆文、
滨州学院)
大众评分
(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3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