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英文:College of Nano Science \u0026 Technology Soochow University)位于
苏州市,是苏州大学、
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和
滑铁卢大学携手共建的一所高起点、国际化的公办学院。学校同时也是根据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苏州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纳米产业的需求,依托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FUNSOM)、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等学院(部)雄厚的科研和师资基础组建的中国第一家以培养纳米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学院。
2010年12月,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正式成立。2011年10月,学院成功获批为教育部首批设立的17 所“试点学院”之一。2016年11月,介绍学院教学成果的文章登上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自然》。2021年10月,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入选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名单。此外,学校还获得了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
截至2023年7月,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总计占地面积超20000平方米,共有教职工130余人,学生1001人,其中博士生129名、硕士生453名、本科生419名,并下设“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分为“纳米
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医学”和“纳米器件技术”三个培养方向。
历史沿革
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是苏州大学一所以精英化教育为特色的公办学院,是苏州大学、
苏州工业园区政府和
滑铁卢大学携手共建的一所高起点、国际化的新型学院,主导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坐落于
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
同时,它也是根据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苏州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纳米产业的需求,依托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FUNSOM)、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等学院(部)雄厚的科研和师资基础组建的中国第一家以培养纳米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学院。
2010年12月,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正式成立。2011年10月,该学院成功获批为教育部首批设立的17 所“试点学院”之一,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特区之一。2016年11月,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自然》刊登文章,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为题,突出介绍了纳米科学技术学院(CNST)的丰硕教学成果。1个月后,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出席
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领军者研讨会,并在会上作演讲汇报,向现场来宾详细介绍了学院“纳米科学与技术”品牌专业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会议结束后,该学院还登上了
新华网名为“‘顶天立地’论英雄――江苏高校品牌专业领军者扬州‘答辩’”的报道。
2017年2月,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登上《
自然》杂志的消息被由中宣部直接领导的大型新闻媒体《
光明日报》得以报道,文章题为“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立体培养纳米科技创新人才”。2021年10月,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入选了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名单。
办学条件
教育建设
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和2008年成立的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2011年成立的
苏州大学滑铁卢大学纳米技术联合研究院构建了教学、科研、产业化“
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为学院集聚科技、知识、人才、产业等多方面的资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形成了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至
博士研究生全系列的纳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有学生1001名,其中博士生129名、硕士生453名、本科生419名(截至2023年7月)。
此外,该学院已建立了包括多功能
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电镜、高分辨透射电子电镜、综合光学测量平台、半导体加工超净净化间、有机光电综合加工和测试平台等在内的国际领先的硬件设施设备。学院实验室成功获批“纳米材料与技术校企合作型省级工程实践教育示范中心”,为学院加快本科生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一流平台。
同时,该学院融合了
苏州大学和世界上首家开设
纳米技术本科专业的
滑铁卢大学的优势课程,制订了国际化的教学方案,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学一年级分小班互动教学并聘请外籍教师进行全方位英语语言能力强化,大学二年级开始实施全英文专业课程教学。学院实行
导师制,为每位本科生配备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同时,学院全面推行助教制,即由课程主讲教授负责课内讲授,定时开放答疑时间,助教负责作业批改、课后小班化辅导等工作。
学科建设
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下设“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依托首批国家试点学院、首批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聚该学院资源集中建设的唯一专业,集行业产业资源开展人才协同培养,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2020年“
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显示,“纳米科学与技术”专业全球排第8位,中国高校排名第4位。“
材料科学”学科2017年率先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1年位列全球第26位,中国内地第9位。
“纳米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三个课程方向,可由学校学生自由选择,专业课程实施全英文教学。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普通物理、
无机化学、机械设计基础、普通物理实验、纳米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电工电子学等多门核心课程。此外,该专业还被划分为3个培养方向,分别为“纳米
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医学”和“纳米器件技术”。
师资规模
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由世界著名纳米与光电子材料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李述汤教授担任院长,由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滑铁卢大学纳米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亚瑟·卡堤(Dr. Arthur Carty)担任名誉院长。该学院以李述汤院士为核心,凝聚了一支学术声望高、专业理论水平扎实、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精英师资队伍。此外,学院拥有教职工130余人,其中特聘教授、特聘副教授46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级重点人才计划入选者19人次、国家级重点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37人次(截至2023年7月)。
国际合作
联合研究院
SUN-WIN研究院
苏州大学滑铁卢大学纳米技术联合研究院(SUN-WIN)是由苏州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苏州工业园区三方合作建立的纳米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联合研究平台。联合研究院和2008年成立的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2010年成立的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构建了教学、科研、产业化“
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
联合研究院由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院长
李述汤教授担任院长,滑铁卢大学纳米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Arthur Carty教授担任名誉院长。联合研究院综合三方在纳米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方面的互补优势,致力于促进前沿
纳米技术的科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推动纳米技术的产业化。同时,联合研究院已经有三批共24个双方教授共同担任课题负责人的合作科研项目获得
苏州工业园区的立项资助,总资助金额达1140万元。此外,联合研究院已成功举办了四次双边国际学术研讨会。
同步辐射联合研究中心
苏州大学-
西安大略大学同步辐射联合研究中心(SWC)是由苏州大学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联合建立,于2012年11月13日在苏州大学正式揭牌。中心的宗旨是联合两校相关科研资源,加强同步辐射研究方面的交流合作,提升双方同步辐射研究的攻关能力;为两校各研究团队的同步辐射表征提供技术支持;利用同步辐射大型科学装置为培养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平台。 中心由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西安大略大学化学系T. K. Sham教授担任主任,
苏州大学FUNSOM研究院孙旭辉教授担任副主任,已组建了由苏州大学FUNSOM研究院21名教授和西安大略大学21名教授组成的科研团队。
同步辐射联合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同步辐射技术研讨会和一届同步辐射技术暑期讲习班。同时,中心已有4名学生成功进入由中心双边成员共同指导的两校博士2+2
联合培养项目,其中首批加入项目的3位同学已于2019年底顺利毕业;两校的本科生交流项目于2016年顺利启动。此外,中心自主设计的软X射线能源线站已建设完成,于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
学生培养
Co-op学生交流项目(本科)
Co-op本科生交流项目是
苏州大学与
滑铁卢大学共同合作开展的极具特色的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双方可以各选派一定数量的本科生交换到对方学校学习一年(二个学期),符合要求的
学分将被认定。该项目的成功经验也被应用到了学院与其他友好合作院校的合作中,已与
西安大略大学、
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和法国格雷诺布尔国立理工学院签订了本科生短期交流合作协议,每年互派优秀本科生开展交流学习。
2+2联合培养项目(本科)
该项目由苏州大学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联合建立,所有苏州大学在籍理科二年级学生均可申请。进入该项目的学生必须完成
苏州大学前二年的课程学习,从大三开始在滑大理学院相关专业学习二年。整个过程中,符合双方大学要求的
学分将被认可相互转换,顺利完成双方大学的课程学分要求和学位要求的同学,可同时获得两所大学的
学士。
3+2本硕连读项目(本科)
该项目是由苏州大学与
滑铁卢大学共同建立的本硕联合培养方案,经苏州大学正式录取的生物、药学、
化学、
化学工程、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机械与机电工程、物理和
天文学、系统设计工程等与
纳米技术有关的专业在籍三年级本科生,都可以申请参加该项目,到滑大继续学习两年。其中,在滑铁卢大学的第一年主要完成
苏州大学学位要求的本科论文、滑大硕士要求的课程、以及滑大硕士论文的启动研究,符合条件的学生将获得苏州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在滑大的第二年进行并完成滑大硕士论文的研究工作,符合条件的学生将获得
滑铁卢大学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
2+2博士联合培养项目(研究生)
为了提高中国学生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让更多的国内学生有机会感受西方国家的文化、成功的
市场经济以及其发达的科学技术,增加中国学生感受
加拿大高等教育体制及科研氛围的机会,
苏州大学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西安大略大学、
魁北克省联合研究院等合作推出博士联合培养项目,即通过双方导师的联合培养,在学生
学分和博士毕业论文均达到对方单位博士学位要求的前提下,获得国外合作单位的博士学位。
公派出国项目(研究生)
该项目依托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于2016年获批的首批面向全国地方高校的“111引智基地”,整合苏州大学和
慕尼黑工业大学在光功能
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优势,搭建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国际人才培养与合作交流平台,为中国的光功能纳米材料产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连续多年排名德国高校第一,全球排名前50位,在德国素有“
诺贝尔奖制造工厂”之称(已培养出1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光功能材料的表界面调控与表征及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科研力量雄厚。
短期交流项目
本科方面,该项目是自2013年开设的针对本科生国际化培养开展的短期出国(境)交流访问、课程研修或科学研究的
联合培养项目,目的在于扩大学生出国研修比例,感受西方高等教育模式及理念,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经过近3年的施行,项目受益学生人数已经到达60人。
研究生方面,该项目是研究生在导师的引导下,与国(境)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的短期学习或交流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学院研究生中以各种方式出国(境)进行短期访问或参加国际会议的学生数量已达100人次。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数据来源:
科研团队
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组建了阵容强大、专业齐全的学术支撑团队。该学院聘请的学术委员会成员、国际顾问、
讲座教授和客座教授等分别来自于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学术委员会专家由20人组成,其中17人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此外,还有名誉教授3名、国际顾问8名,讲座教授15名,客座教授12名(截至2023年7月)。
科研成果
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教师共获得国家和地方各类科研项目671项,总经费逾9.1亿元,其中包括科技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含国合)8项,“863”计划重大研究项目、主题项目各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10项,“973”计划项目课题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3项;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重大、重点项目16项等(截至2023年7月)。
学术期刊
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教师在国际知名
学术期刊上共发表科研论文超过2600篇,其中高水平文章共计699篇。已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发表论文共3篇,先后为我校在Nature、Science杂志发表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实现零的突破。其中,相关成果分别入选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2018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此外,多项工作被Nature等杂志亮点报道,4篇论文入选 “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2011年1篇、2013年1篇、2015年2篇)(截至2023年7月)。
行政管理
领导团队
数据来源:
组织机构
学术委员会
数据来源:
职能架构体系
数据来源:
学院办公室
数据来源:
公共实验平台
数据来源:
荣誉奖项
数据来源:
参考资料
学院介绍.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2023-07-26
专业介绍.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2023-07-26
公派出国项目.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2023-07-26
短期交流项目.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2023-07-26
短期交流项目.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2023-07-26
平台.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2023-07-26
学院领导.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2023-07-26
学术委员会.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2023-07-26
职能架构体系.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2023-07-26
学院办公室.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2023-07-26
公共实验平台.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202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