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麦22是一种超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小麦品种,由中国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遗传育种团队培育。该品种于1994年开始育种,2003-2005年试种。2009-2017年连续9年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该品种秋播1631万亩,再次成为中国第一大小麦品种,累计种植面积3.3亿亩,创全中国之最,被誉为划时代的小麦良种。2023年,济麦22累计推广3.3亿亩,并被作为育种骨干亲本在中国广为应用。
济麦22幼苗半匍匐,成株高75厘米左右,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好,芽鞘白色,叶片较窄,叶色较深,旗叶深绿、上举。穗层整齐,纺锤型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在中国山东、
河南省、
河北省、
江苏省、安徽、
山西省和
天津市等7省市大面积种植,跨黄淮南片、北片和北部冬麦区,适于种植在土地肥沃、水浇条件良好的中、高产地块。
济麦22属优质中筋小麦,适合做馒头和
面条等大众化食品。该品种制成的馒头质地细腻,结构好,体积大。据中国农业部《2011中国小麦质量报告》,来自黄淮和北部冬麦区90个济麦22小麦样品的面条评分平均81.7分。济麦22遗传基础丰富,综合性状优良,推动了中国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引领了黄淮麦区小麦育种发展方向,为中国小麦育种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促进了小麦遗传改良的发展。
栽培历史
育种过程
1990年代,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粮食安全问题凸显,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遗传育种团队将超高产、广适、抗病、抗逆等性状设定为新的育种目标,并在1994年开始了杂交育种。
育种专家以阶梯杂交聚合优异基因、抗性和产量同步提高的
种质定向改良和
亲本选配为基础,以前期重稳健、中期重株型和繁茂性、后期重穗育性、茎秆质量和叶片功能选择、产量三因素均衡提高的全生育期选育为主线,以穿梭育种、水旱轮选及异地鉴定的杂种后代选育为手段。育种专家利用自育中间材料935024做母本、935106做父本有性杂交,采用系谱选择法对后代进行选择,经过多代培育,育成高产稳产广适小麦品种。
品种试验
济麦22于1998年出圃。2003—2005年,该品种在中国
山东省高肥区试种,平均亩产537.0
千克,较
对照组另一品种“鲁麦14”增产10.85%,其产量三因素为亩穗数41.6万、穗粒数36.3粒、千粒重43.6克。2007年夏收济麦22在
淮北市各市居所有参试品种之首,
徐州市平均亩产526.7千克,
宿迁市平均亩产532.8千克,准安市平均亩产512.6千克,
盐城市平均亩产537.9千克。2008—2010年,该品种在中国
天津市区域试种,平均亩产465.6千克,较对照组“京冬8号”增产12.6%。自2006年以来,连续10年90个点次创亩产700
千克以上高产典型。
获得认可
2006年后,济麦22先后通过
山东省、国家、
江苏省、
安徽省、
河南省、
天津市和
唐山市审(认)定(鲁农审200605号、国审麦2006018、津审麦2010005)。2009年5月1日获得中国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060015.X;证书号:第20092163号)。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2016年荣获中国技术市场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突出贡献项目奖,农业领域唯此一项。
品种推广
2009年,济麦22在中国
山东省滕州市推广,创当时一年两熟制下
冬小麦高产纪录。2011年,济麦22被引种至河南、江苏、安徽、山西、河北和天津等省市,至2017年秋播,已连续9年(2009-2017)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2021年,该品种再次成为中国第一大小麦品种,累计种植面积创全中国之最,被誉为划时代的小麦良种。由于济麦22的优异生产性能,其它学者纷纷选用济麦22做
亲本或进行研究。2023年时,以济麦22为亲本育成的审定小麦品种有140多个。
特征
济麦22幼苗半匍匐,成株高75厘米左右,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好,芽鞘白色,叶片较窄,叶色较深,旗叶深绿、上举。抽穗后茎叶有蜡质层。穗层整齐,纺锤型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
分布
分布范围
济麦22在中国山东、
河南省、
河北省、
江苏省、安徽、
山西省和
天津市等7省市大面积种植,跨黄淮南片、北片和北部冬麦区。
栖息环境
济麦22适于种植在土地肥沃、水浇条件良好的中、高产地块。其试种地区中国
山东省属于
温带季风性气候,全面日照长,四季鲜明,年降水量最低550毫米,最高950毫米,土地以中粗骨土、棕壤较多。
习性
济麦22为半冬性, 中晚熟品种。起身拔节偏晚,
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亩成穗多。该品种综合抗性强,具有抗旱、抗冬季冻害、抗
倒春寒、耐生育后期高温、耐
干热风、抗倒伏等性能。还抗白粉病、条锈病、
吸浆虫。
栽培
整地与选地
种植济麦22应选择土地肥沃,水浇条件良好的中、高产地块,良好的土壤是济麦22表现高产性能的地力基础,种植地可靠
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施用有机肥等技术措施培肥地力。
播种
济麦22播期弹性大,适宜播期在10月左右,播种量不宜过大,每亩适宜基本苗12~15万。为了实现济麦22的高质量播种,可使用适乐时种衣剂,根据种子量进行拌种。如果该地区经常出现虫害,可以使用甲基异柳磷乳油拌种。当土地质量有所保证时可以每公顷播种115千克左右。播种时应深浅一致,要保证覆土具有足够的严密度,播种后可以浇水。
水肥管理
济麦22出苗后,若土壤情适宜,尽量不浇水,要以蹲苗为主,以促根系下扎,防止地上部旺长。冬前土壤相对含水量较低时 才可以浇水。越冬前,要浇好越冬水,以平抑地温急剧变化,防止小麦冬季冻害。小麦返青后,若土壤墒情适宜,要尽量推迟浇水时间,高产田可以在拔节期或拔节后3~5天结合追肥浇水。孕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需要浇好孕穗水,若小麦孕穗期墒情较好,可推迟至开花期浇水。灌浆期需水量大,应根据降水和土壤墒情确定灌水量,不能在高温天气的中午和大风天气灌水。浇过孕穗水或开花水以后, 一般不用再浇,要避免浇麦黄水。
济麦22的施肥应按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 氮、磷、
钾肥及中量、
微量元素配合,基肥与追肥结合的原则。在籽粒乳熟中期叶面喷施叶面肥,可延缓叶片衰老。用
磷酸氢二钾和
尿素混合的喷雾,可以提高粒重和籽粒
蛋白质含量,并具有预防
干热风的作用。为了简化操作,喷施叶面肥可与防治病虫害同步进行。如用
多菌灵乳剂、
辛硫磷乳油、磷酸二氢钾等制成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可同时起到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等“一喷三防”效果。
病虫害防治
济麦22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有明显的阶段性,返青拔节期是纹枯病、全蚀病、
根腐病及
麦蜘蛛发生危害盛期,防治时可喷施虫螨喷雾。抽穗扬花期以赤霉病、
吸浆虫、穗蚜为主治对象,兼治锈病、白粉病、叶枯病、
东方黏虫等,可选用辟蚜雾、
吡虫啉、多菌灵等药剂喷雾防治,防治赤霉病可用
甲基硫菌灵,可兼治白粉病、锈病。
收获
济麦22可在蜡熟末期收获,此时籽粒的千粒重最高,籽粒的营养品质和籽粒品质也最优。蜡熟末期植株茎秆全部黄色,叶色枯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含水率22%左右,籽粒颜色接近本品种的光泽,籽粒较为坚硬。可用
联合收割机收割,麦秸还田。
用途
济麦22是超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小麦品种,属优质中筋小麦,适合做馒头和
面条等大众化食品。
蛋白质含量12.2%,湿
面筋含量31.4%,吸水率57.8%,形成时间3.0分钟,稳定时间3.3分钟。2008年中国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该品种制成的馒头,评分为87.1分,质地细腻,结构好,体积大。据中国农业部《2011中国小麦质量报告》,来自黄淮和北部冬麦区90个济麦22小麦样品的面条评分平均81.7分。
济麦22遗传基础丰富,综合性状优良,推动了中国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引领了黄淮麦区小麦育种发展方向,为中国小麦育种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促进了小麦遗传改良的发展。发表论文25篇,丰富了小麦育种理论。
相关产业
济麦22作为中国农业部主导品种,在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促进了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2009年,中国
山东省滕州市3.42亩济麦22实打平均亩产789.9公斤。2011年时,济麦22累计推广1.17亿亩,新增效益88.37亿元,其中2009年2200万亩,2010年3420万亩,均为中国第一大品种;2011年秋播4803.7万亩,占中国小麦主产区黄淮麦区的25%以上,山东省面积2914万亩,约占全省的45%,是继泰山1号之后30多年来中国年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2021年,该品种秋播1631万亩,累计种植面积3.3亿亩。2023年时,济麦22累计推广3.3亿亩。
相关研究
探索空间环境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是充分发掘和利用航天育种技术优势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过用
神舟十号搭载济麦22,再对幼苗的生长势、苗高、鲜重和根长等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飞船搭载小麦种子萌发的幼苗与地面对照相比鲜重降低,根长变短,根系数变少。研究表明经过空间搭载的种子产生幼苗各种生长指标的差异是空间环境对植物产生的生理胁迫原因所致,其
基因组的
甲基化修饰程度与对照相比发生了明显改变。
通过在济麦22的拔节期、扬花期和花后喷施
激动素,发现激动素能增加了其穗粒数、千粒质量,提高籽粒产量,提高其出粉率、面团揉混峰值高度和宽度,增加面团强度和
延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