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蚜蝇科(Syrphidae)为
双翅目中一个较大的类群。食蚜蝇又称花虻、拟蜂蝇、食蚜蝇的幼虫被称为
鼠尾蛆。根据《全球物种名录(COL)》,截至2024年,食蚜蝇科昆虫下分有管蚜蝇亚科(Eristalinae)、巢穴蚜蝇亚科(Microdontinae)、食蚜蝇亚科(Syrphinae)3个亚科,共299属6936个物种,除南极洲及
太平洋的一些小岛没有本地种外,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其中在欧洲和美洲较为集中。
食蚜蝇科昆虫幼虫呈蛆状,头部退化,体表有许多皱环。食蚜蝇科多个物种成虫形似
蜜蜂属,体型差异大,头部较大,体长4~35mm。体色常为单一暗色或带有黄、橙、灰白等鲜艳色彩的斑纹。具有红褐色的大复眼,腹部橙黄色,具多条黑色横条。触角3节,有芒,翅膀在径脉和中脉间有一条游离的伪脉。食蚜蝇的飞行速度很快,也能在空中悬停,成虫多具有访花习性。该科的许多种类都具有拟态现象,酷似膜翅目的
熊蜂、
胡蜂科及
蜜蜂属,这种拟态现象可使食蚜蝇更好地逃避天敌。
截至2024年,食蚜蝇科的303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21种为极危(CR)、125种为濒危(EN)、32种为易危(VU)。食蚜蝇的幼虫多能
捕食蚜虫,是蚜虫的天敌,对控制蚜虫
种群具有重要作用。部分食蚜蝇科昆虫对环境极其敏感,可以作为环境指示物监测环境变化,也有部分种类食蚜蝇危害玉米及某些花卉、蔬菜,但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极少发生。
起源演化
食蚜蝇科的起源演化由于不同学者对所掌握的证据解释不同,所得到的见解亦不相同。
美国生物学家赫尔(D.L.Hull)依据对化石及现存种类的研究,对食蚜蝇科的进化提出捕食性食蚜蝇较为原始,而管蚜蝇亚科(Eristalinae)等腐食性食蚜蝇为后进化物种。
而在细胞学方面,美国细胞生物学家贝伊斯(Boyes)等先后对新北区和古北区的食蚜蝇染色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认为2n=12是最原始的染色体数目,核型进化向染色体数目减少的方向进化,
腐食性种类(Eristalini)最原始,而
捕食性种类最进化。但
苏格兰动物学达西·汤普森(Thompson)根据脉相的研究认为捕食性最原始。
命名与分类
科属命名
食蚜蝇科的分类始于林奈时期,林奈将当时已知的大约37种的食蚜蝇都归入家蝇属(Musca),而未能将其正确的分到食蚜蝇属。
丹麦昆虫学家法布里休斯(Fabricius,1745-1808)于1775年建立了食蚜蝇属(Syrphus),包括了当时已知的大部分食蚜蝇种类,但也包括了一些非食蚜蝇种类,还有一些真正的食蚜蝇却被归入家蝇属(Musca)及其它属中。
英国昆虫学家摩西哈里斯(Moses Harris)是第1位真正将食蚜蝇与
双翅目其它类群分开的学者。他在《英国昆虫展》(An exposition of English Insects)中依据脉相,将家蝇属(Musca)的种类分成5个“目”,其中第2“目”相当于蜂蚜蝇(Volucella),第3目下又设2个“部”(Section),第1“部”相当于管蚜蝇,第2“部”包括了剩余的食蚜蝇已知种类,但哈里斯工作的重要性在当时甚至在其后的很长的时间内并未被充分认识到。
1796年之前,
双翅目昆虫仅被划归为少数的几个属。1796年
法国动物学家拉特雷尔(Latreille)将双翅目划分为以数字顺序表示的8个科,但未给出其科学名称,随后又将其扩大到12科,同时给出各科的科学名称,其中,第10科即食蚜蝇科(Syrphidae)。
瑞典生物学家法伦(Fallén)以“Syrphici”作为食蚜蝇科的科名,该名称被
德国昆虫学家梅根(Meigen)应用于其著作《European Dipetera》,现代食蚜蝇科的
食虫类“Syrphidae”在1819年由美国生物学家利奇(Leach)提出后,逐渐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
分类系统
Rondani
在分类系统方面,
意大利昆虫学家龙达尼(Rondani)是第1位对食蚜蝇科的科级单进行分类的学者,他依据触角芒、小盾片及第3纵脉等特征将食蚜蝇科分为5个亚科:丽角蚜蝇亚科(Callicerinae)、巢穴蚜蝇亚科(Microdoninae)、蜂蚜蝇亚科(Volucellinae)、管蚜蝇亚科(Eristalinae)和食蚜蝇亚科(Syrphinae),该系统实际上是哈里斯( Harris)分类的延伸,对哈里斯系统的第2“部”进行分类,增加了哈里斯未知的2个类群。
Schiner
昆虫学家塞奈(Schiner)依据径中横脉(r—m)的位置将食蚜蝇科分为2个类群,1864年在龙达尼系统的基础上对丽角蚜蝇
亚科(Callicerinae)、管蚜蝇亚科(Eristalinae)及食蚜蝇亚科(Syrphinae)3个类群进行重新安排,增加丝蚜蝇亚科(Sericomyinae)、迷蚜蝇亚科(Milesinae)和突角蚜蝇亚科(Cerinae),建立8个亚科的
分类系统,但所建立的8个亚科并非都是真正的自然类群(如长角蝇蝇亚科Chrysotoxinae、蜂蚜蝇亚科Volucellinae等)。
后续分类
欧洲昆虫学家罗伊(Lioy)第1次依据幼虫摄食习性将食蚜蝇划分为5个群,并对Eristaliti群进行了再划分。生物学家威尔斯顿(Willston)将食蚜蝇科划分为3个
亚科,包括14个族。
英国昆虫学家维拉尔(Verrall)在赛奈和威尔斯顿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分7个亚科的
分类系统,这一系统得到其后学者的认可和引用。
捷克昆虫学家贝奇(Bezzi)也引用维拉尔的系统,但以齿腿蚜蝇亚科(Merodontinae)取代了管蚜蝇亚科(Eristalinae),木蚜蝇亚科(Xylotinae)取代了迷蚜蝇亚科(Milesinae)。可以说威尔斯顿及维拉尔的工作为食蚜蝇科的分类奠定了基础。
中国成新跃等对食蚜蝇科18个族的支序分析结果支持食蚜蝇科分为3个亚科的观点,即捕食性的食蚜蝇亚科(Syrphinae),巢居性的巢穴蚜蝇亚科(Microdontinae)和
腐食性的迷蚜蝇亚科(Milesiina),但缩颜蚜蝇族(Pipizini)和棒巴蚜蝇族(Spheginobacchini)被置入食蚜蝇亚科,成新跃认为食蚜蝇亚科较原始,迷蚜蝇亚科较进化,巢穴蚜蝇亚科居中,食蚜蝇科的进化为
捕食性向腐食性方向发展。
下属分类
据《全球物种名录(COL)》记载食蚜蝇科有管蚜蝇亚科(Eristalinae)、巢穴蚜蝇亚科(Microdontinae)、食蚜蝇亚科(Syrphinae)3个亚科,共299属6936个物种,2002年
霍科科记录中国食蚜蝇科昆虫3亚科,巢穴蚜蝇亚科(Microdontinae)1族1属1种,迷蚜蝇亚科(Milesiinael)1族249种,食蚜蝇亚科(Syrphinae)5族215种,合计465种。
形态特征
食蚜蝇科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共经历四个虫态:卵、幼虫、蛹、成虫。
卵
食蚜蝇的卵为白色的长椭圆形,卵壳具网状饰纹。
幼虫
食蚜蝇的幼虫为蛆形,长而略扁,前端尖,后端截形,头部显著退化,有1对短的肉刺,感觉器官突出。皮肤粗糙,体侧有短而柔软的突起。体11节,在第2体节上出现前气门,后气门生于体末端不同长度的两管尖端,而此两管在基部愈合。形态变化多,大概可分3种类型。
1.无尾型(食蚜型):后气门不突出。体长而扁平,前方尖,后端截断状。体颜色有绿或褐或灰色。肉食性,能
捕食蚜虫、
介壳虫、
粉虱、
大叶蝉科、蓟马及
鳞翅目幼虫。
2.短尾型:后气门适当突出,围绕后气门周围有羽状分枝毛。体圆筒形,腹末端有3对肉质突起。
腐食性。能取食腐植质。
3.长尾型,又叫鼠尾型:在体尾端有长的可弯曲的后气门,为体长1-3倍以上。体圆筒形,体节腹面多皱,似伪足,栖息在半液体中。
蛹
食蚜蝇的蛹密封在末龄幼虫的蜕皮内,短而坚韧,形状像半粒梨的种子,羽化时从背面裂开。一年发生多代。
成虫
食蚜蝇科成虫具有外骨骼,全身包括3个部分(头、胸、腹部)、三对腿、复眼和一对触角,成虫小型至中型,体宽或纤细,光滑或具毛,色艳,成虫腹部多有黄、蓝、红、黑等色斑纹或条带,一些种类有蓝、绿、铜等金属光泽,食蚜蝇成虫雄虫眼合生,雌虫眼离生,也有两性均离生。食蚜蝇本身无刺或叮咬能力,但常有各种拟态,在体型、色泽上似蜂类,且能仿效蜂类作螫刺动作。如Cerioides、Syrphus属有胡蜂形拟态、Eristelis、Pocota属似蜜蜂、拟蜂蚜蝇属(Merodon)似圆花蜂。食蚜蝇科昆虫的翅膀具有一条两端游离的伪脉(vena spuria),且贯穿r-m脉(径脉-中脉),少数种类不明显,极少数缺(如缺伪蜂蚜蝇)。
食蚜蝇成虫触角很长,向前直伸,芒位于第三节末端,称端芒,芒裸或羽状。口器刺吸式, 一般喙短,少数种类喙特别细长,几乎与体长
相等。腹部狭长、扁宽或棍棒状,至少可见4节, 一般可见5-6节,1-5节为对称的正常腹节,合称
前腹部,自第五节以后为不对称的后腹部。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食蚜蝇科昆虫除南极洲
太平洋一些小岛无本地种外,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在欧洲和美洲,食蚜蝇科昆虫分布较多,如Epistrophella coronata集中分布在
希腊和
塞尔维亚,Chrysotoxum tomentosum主要分布在
奥地利、
法国、
意大利和塞尔维亚。
栖息环境
食蚜蝇科幼虫常栖息在腐败
有机化合物中或蚜虫多的植物上,成虫取食花粉花蜜常栖息于野外
被子植物门丛间。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幼虫
食蚜蝇科不同种类幼虫,其食性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四类:
迷蚜蝇
亚科(Milesiinae)中大多数类群的幼虫为腐食性,腐食性幼虫以腐败的有机物或禽畜粪便为食,并在其中越冬,木蚜蝇属(Xylota)某些幼虫在树皮、腐烂潮湿的树椿或树蛙的虫粪中,管蚜蝇属(Eristalis)不少幼虫尾部具呼吸管,生活于污水、粪池中,
长尾管蚜蝇(Eristalis tenax)、棕边管蚜蝇(Chrysotoxum brunnefrontum)、蜂蚜蝇属(Volucella)中有些幼虫生活于胡蜂及熊巢中取食幼虫、蛹。
巢穴杂食性
巢穴杂食性幼虫生活在其他昆虫的巢内,吞食已死的幼虫和蛹以及某些动物的排泄物。
植食性
植食性
美国白灯蛾于植株内外取食组织,如Mesogramma polita在
玉蜀黍属叶鞘下取食多汁组织,也食花粉;洋葱平颜蚜蝇在洋葱、
水培水仙等球茎内取食;黑蚜蝇属中有的在
玄参、
苦菜土中取食;蜂蚜蝇属中有的在
仙人掌科中取食。
捕食性幼虫捕食对象主要是蚜虫,此外还捕食
粉虱、
大叶蝉科、
角蝉、蓟马
若虫、
蛱蝶科、
粉蝶、叶蜂幼虫、
家蝇成虫等,如食蚜蝇亚科(Syrphinae)的幼虫均属于捕食性幼虫,食蚜蝇科幼虫有的取食多种蚜虫,如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捕食对象达37种,宽腹食蚜蝇(Paragus oltenicus)达20种。
成虫
成虫胸、翅发达,擅飞,能较长时间悬飞于空中某一点,部分物种的雄虫可以在空中悬停与雌虫在进行交配。成虫以花粉、花蜜及
同翅目昆虫排出的蜜露为食,多数见于有花植物从中。
访花行为
食蚜蝇科成虫以花粉花蜜为食,导致访花习性,喜爱多种
被子植物门,如
绣线菊属、
忍冬属、小粟属、
石竹属、
伞形科、
莎草科、山植属、柳属等。一些食蚜蝇的访花范围十分广泛,如管蚜蝇属(Eristalis)昆虫可以为65种植物传播花粉。对于某些植物来说,食蚜蝇的
传粉作用远大于
蜜蜂属,具报道,在留种的
欧芹(
欧芹属 crispum)上,食蚜蝇传粉的种子产量比蜜蜂高约3倍。还有一些植物,食蚜蝇是其唯一的传粉昆虫,如
长瓣兜兰(Paphiopedilum dianthum) ,仅发现黑带食蝇(Episyrphus balteatus)和
狭带贝食蚜蝇(Betasyrphus serarius)2种昆虫可以将长瓣兜兰的花粉带出并将携带的花粉粘在柱头上,使之成功授粉。
迁移行为
某些食蚜蝇科种类的成熟
美国白灯蛾有迁移现象。
德国生物学家奥博特(Aubert)等认为一些欧洲食蚜蝇成虫也会沿同一路线年复一年地远距离迁飞,如黑带食蚜蝇,长尾管蚜蝇(Eristalis tenax)、
大灰食蚜蝇(Syrphus corollae)等。
拟态行为
食蚜蝇在取食时因为暴露在外而容易成为被
捕食的对象,也许正因为如此,食蚜蝇才进化出拟态现象,通过模仿具有尾针的
膜翅目昆虫来保护自己。食蚜蝇成虫许多种类都具有拟态现象,酷似膜翅目的熊蜂、胡蜂及
蜜蜂属,这种拟态现象可使食蚜蝇更好地逃避天敌,鸟类在取食时会避开膜翅目昆虫和形似膜翅目昆虫的食蚜蝇,这是食蚜蝇科相较于
双翅目其它科繁衍更好的主要原因。
生活史
世代周期
食蚜蝇科昆虫世代周期(一个生命周期)与发生时间因其种类和所处地处环境差别而异。以中国
通化县生存的
大灰食蚜蝇举例,每年发生3代,个别年份有4代出现,在5月上旬可以从
禾本科杂草上
蚜虫群内发现
美国白灯蛾。5月末到6月上旬第1代开始化蛹,第2世代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出现,这一时期发育进度参差不齐,
世代重叠,可在大田作物蚜虫群内见到各个虫态的大灰食蚜蝇。7月下旬到8月中旬,通化县正是雨季,蚜虫缺乏,大灰食蚜蝇即入土化蛹,度过不良环境。8月末9月初又出现在大田、菜田、杂草上蚜虫群内,后
交配繁殖下一代入土化蛹越冬。越冬喜欢选择朝阳平地和杂草覆盖的地块,成虫在
通化县每年有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是5月末到7月中旬,第2个高峰期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
产卵
成虫产卵通常产于适合幼虫生活的环境,食蚜种类常产卵于蚜群中或其附近的植株枝条上,或其它猎物幼虫的表面,植食性种类产卵于植物组织上,
腐食性种类产卵于死的树木、池塘边的污泥等相似的环境中,巢穴蚜蝇产卵于蚂蚁洞口,食蚜种类的卵通常单个散产,或少数几个产在一起,腐食性种类有的几百个产在一起。卵期一般较短。
交配
成虫羽化后必须取食花粉才能发育繁殖,否则
卵巢不能发育。许多种类的成虫在露天或树林中可以飞翔交配,交配时间仅1-2秒。
人工养殖
养殖现状
在中国,对食蚜蝇的生态学研究刚刚起步,对于一些具体的生态学、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对于人工室内饲养技术研究的开展还处于摸索阶段。
饲养管理
要在室内顺利饲养食蚜蝇成虫,应具备下列条件:
饲料和补充营养
蔗糖(或蜂蜜)和花粉是食蚜蝇成虫饲养时的常规饲料,前者是能量的主要来源,而花粉则是性成熟的必备条件。可用脱脂棉蘸取蔗糖水(25%)或蜂蜜稀释液(浓度高可延长成虫寿命)喂饲,也可用蔗糖方块和蒸馏水(用脱脂棉吸湿)代替,可减少对虫体和饲养工具的污染,花粉可用蜂花粉(成分以
玉米花粉为主),一般用新鲜插花作为花粉来源,
菊科植物的总
花托大,是理想的花粉来源。雌虫在性成熟后,为了满足成批卵的连续发育,仍需获得大量的补充营养。
带蚜植物
蚜虫不仅是食蚜蝇幼虫的饲料,而且是诱发雌虫产卵的重要因素,食蚜蝇的嗅觉感受器能接受空气中蚜虫分泌物的
化学刺激,从而使雌虫降落和产卵,因此人工养殖需要用带蚜虫的植株或叶片供成虫产卵。
黑豆蚜个体小,不活泼,不易逃离植株,是供成虫产卵的理想蚜虫,而
豌豆蚜易震落,不适成虫产卵需要,但其个体大,繁殖快,很适合食蚜蝇幼虫取食。带蚜植物一周提供两次,共8小时,可保证食蚜蝇后代虫龄一致,易于饲养和管理。
光照
食蚜蝇是日出性昆虫,对光照反应敏感,一定强度光照照明可激发成虫的飞行活动。日光灯、黑光灯等含有紫外线成分,可促进雌虫的卵巢发育。冬季,增加光照强度可明显提高雌蝇产卵量。直接用紫外线适量照射雌虫,可加速食蚜蝇的生殖过程和提高繁殖力,光照是室内饲养食蚜蝇成虫的关键条件,对激发其产卵比饲养空间更为重要。
湿度温度
一龄幼虫的适温区较窄,是限制
种群增长的关键虫期,一
龄期饲养的好坏,往往关系着成虫获得率,24℃时一龄存活率、成虫羽化率最高,二龄存活率、三龄化蛹率也较高,各虫态的存活率波动不大,为幼虫饲养的最适温度。食蚜蝇成虫在15~25℃范围内活动,当温度低于13℃时,则不活动或作洁身动作,高于27℃,其生长发育就受到影响。各种食蚜蝇活动的起始温度不同,如黑带食蚜蝇、大灰食蚜蝇和方斑黑食蚜蝇起始活动温度分别为13、14和17℃。在早春和晚秋饲养时,若不具备控温条件,在养虫笼内要用
白炽灯加热,以提高笼内温度,激发成虫活动。多数食蚜蝇饲养时,相对湿度宜保持70℃-80℃左右。
饲养空间
许多
捕食性食蚜蝇成虫在飞行中交配,故饲养工具要保证一定大小的空间以供其飞行活动。养虫笼高度要大于宽度。通常可用60cm×40cm×75cm或40cm×40cm×65cm的养虫笼。顶部和后壁装玻璃,可透光,两侧蒙40目
尼龙纱,以利透气,袱面为玻璃门,或上、下部为玻璃与尼龙纱各一半。
养殖难点
造成捕食性食蚜蝇在室内连续饲养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1、室内不交配,许多种类的成虫在飞行中交配,雌虫通常在取食或栖息时进行交配,一般不去寻觅雄虫,在室内控制条件下往往不易交配、产卵。如黑带食蚜蝇、斜斑鼓额食蚜蝇(Scaeva pyrastri)、
短翅细腹蚜蝇(Sphaerophoria scripta)、透翅食蚜蝇(Syrphus virripennis)和曲斑优食蚜蝇(Eupeodes luniger)等就属于这种情况。2、专性滞育性:有些食蚜蝇幼虫有专性滞育习性,到一定阶段,发育就停顿而无法连续饲育,如亮带食蚜蝇(Epistrophe nitidicollis)和双带食蚜蝇(Epistrophe bifasciata)等。
保护
种群现状
食蚜蝇科昆虫虽然物种多、全球分布广泛,但种群数量并没有增长趋势,甚至食蚜蝇科32个物种种群数量因各种原因已呈下降趋势,部分物种分布范围已大大缩减,如根据IUCN,截至2020年极危(CR)物种Cheilosia katara和Brachyopa minima仅在希腊少量存在,濒危(EN)物种Palumbia bellierii仅在
希腊和
意大利西西里岛存在。
保护级别
截至2024年,食蚜蝇科的303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极危(CR)占比6.9%,约21个物种,濒危(EN)占比41.3%,约125个物种、易危(VU)占比10.6%,约32个物种、近危(NT)占比9.2%,约28个物种、无危(LC)占比26.1%,约79个物种、数据缺乏(DD)占比5.9%,约18个物种。
致危因素
食蚜蝇科昆虫的致危因素有:人类的商业开发、农业和水产养殖、生物资源滥用、自然系统改造(如水坝建设和管理)、生物入侵、气候变化和恶劣天气等,其中
人类活动(如旅游、建设商业居住用房、农业和水产养殖等)因素是导致食蚜蝇野外数量下降的最主要因素,如仅生存在
葡萄牙(
马德拉岛)的濒危(EN)物种Xanthandrus babyssa是
欧洲的特有物种,它由于人类旅游的相关活动,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火灾,
栖息地质量的持续下降,导致其物种数量下降,于2020年被评定为濒危物种。
保护措施
对食蚜蝇科的保护方案集中于对食蚜蝇科生存区域的保护和立法保护,如在
塞尔维亚,Eumerus banaticus种的栖息地在自然保护区附近,当地将周边食蚜蝇的栖息地区一同划入保护区进行保护,如易危物种Merodon desuturinus在塞尔维亚被列为“严格保护物种”,并受到国家法律《野生动植物和真菌物种保护条例》的保护。
价值与危害
主要价值
生物防治
利用食蚜蝇进行生物防治主要有2条途径:其一是利用食蚜蝇
美国白灯蛾对植物的寄生性来控制危害性生物的入侵,如利用黑蚜蝇属中Cheilosia urbana与Cheilosia psilophthalma幼虫的寄生性,对入侵瑞士的
玉兰类4种危害性植物进行了生物控制;其二是利用食蚜蝇
捕食蚜虫的特性对蚜虫进行生物防治。有研究证实,在农田周边种植食蚜蝇偏好的
被子植物门,能够大量吸引食蚜蝇,从而可以降低周边农作物上的蚜虫
种群密度,食蚜蝇科中的食蚜蝇
亚科大部分种类
美国白灯蛾、迷蚜蝇亚科少数种类幼虫食蚜量很大,如大灰后蚜蝇、
黑带食蚜蝇幼虫期
捕食840-1500只蚜虫,四条小蚜蝇幼虫可捕食350-720只。
传粉作用
食蚜蝇科成虫主要以
种子植物的花粉和
花蜜为食,故成为重要的传粉昆虫,如食蚜蝇是
欧芹的优势传粉者,其次才是
蜜蜂属。
环境监测
部分食蚜蝇科昆虫对环境极其敏感,可以作为环境指示物监测环境变化。
仿生研究
食蚜蝇是进化生物学、
生态学及
仿生学等学科研究中很好的实验材料,如:食蚜蝇独特的悬停飞行是仿生学中研究的一个重点,孙茂等以食蚜蝇为参考悬停飞行时的纵向稳定性问题。
主要危害
Mesogramma polita
美国白灯蛾取食
玉米粉和组织;平颜蚜蝇属的洋葱平颜蚜蝇(Eumerus strigatus)、疣腿平颜蚜蝇(E.tuberculatus)幼虫危害
水培水仙洋葱等球茎。
代表物种
食蚜蝇科昆虫种类繁多,其中
大灰食蚜蝇(Syrphus corollae)在中国研究较早且分布较为广泛。
大灰食蚜蝇是中国
山东省数量最多的食蚜蝇之一。对控制
蚜虫危害有很大的作用。
大灰食蚜蝇成虫外形似蜂,体长9-10毫米,翅展17-18毫米。头大,
触角下向内凹,有黑褐色的纵条纹。触角棕黄至黑褐色,仅基部腹面颜色略淡,第3节长与宽约
相等。胸部背面青黑色,有反光。小盾片棕黄色,有毛。
前翅膜质,翅中部有一褶状构成一条伪脉,这是食蚜蝇类的重要特点。后翅退化为平衡棍。腹部椭圆形,黑色,2-4节各有一对黄斑,第2节的黄斑外缘超过
背板边缘。雄虫第3、4节背板黄斑常相连接,第5背板后缘黄色。雌虫第3、4节黄斑则完全分开,第5背板大部分为黄色。
大灰食蚜蝇美国白灯蛾似蛆,淡黄绿色,头尖,有
褐色骨化的口钩。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4-5代。多以幼虫或蛹在植物根的附近越冬。早春羽化成虫,在花丛中取食花粉,成虫喜在空中定点飞行,在有
蚜虫的植物上
产卵。每头雌虫可产卵百粒以上,幼虫孵化后,能立即
捕食蚜虫。据观察,一只食蚜蝇一天可捕食蚜虫120只,一生能捕食蚜虫840-1500只。
类群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