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撒刀
产于云南陇川县户撒乡的刀具
户撒刀,因产于阿昌族聚居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乡而得名,又被称为阿昌刀。户撒刀历史悠久,明朝洪武年间,军队驻扎于户撒,将锻刀技术传授给阿昌族工匠,阿昌族结合本族传统,发明了户撒刀,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户撒刀品种繁多而且极富民族特色,有景颇族傈僳族喜爱的背刀,有傣族、阿昌族喜爱的尖刀和砍刀,以及实用的菜刀和镰刀等。
户撒刀制作过程须经下料、制坯、打样、修磨、饰叶、火、创光、做柄、制带、组装等10道工序。在1970年前,户撒刀由家庭作坊生产。自1970年至1990年,户撒农具社、农具厂成立后,户撒刀有了初步的集体化生产模式。2006年,户撤刀锻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户撒刀在市场上受到青睐,户撒刀工艺也得到发展和保护。
户撒刀是阿昌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代表性器物。其锻造和发展过程展现了这些民族的习俗、历史和智慧,是多民族融合、交流的产物。户撒刀也因此成为了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刀具,与保安族的保安腰刀、新疆英吉沙小刀、藏族的藏刀并称中国四大名刀。如今,户撒刀制作产业的发展,又带动了阿昌族人的就业与户撒乡的经济。
定义
户撒刀,意即户撒地区阿昌族人打造的刀具,因工匠以阿昌族为首,所以又名阿昌刀。明朝洪武年间征麓川时,明军将锻造技术传授给户撒地区阿昌族工匠,此后阿昌族工匠不断改造技术,形成了户撒刀。户撒刀自问世来,以户撒地区为制作地,销往全国各地。户撒刀多以家庭作坊为单位,以私人定制为交易形式,形制、用料暂未统一。主要可分为工艺刀和实用形刀具,有长刀、苗(式样)刀具等等。
历史
起源
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明朝开国功臣沐英征麓川(今瑞丽市),屯兵户撒。今天的户撒东北的沐城遗址即是当年屯兵驻所,后为沐英勋庄,当地百姓叫作“老城”。明朝军队长期的征战需要补给兵器,明军发现当地的阿昌族工匠会打刀,便把中原较高的锻造技术传授给他们,户撒地区一度成了明朝的兵工厂。很快中原先进的技艺与阿昌族传统锻造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了户撒刀。户撒刀在历史上,远销四川省西藏自治区等地,甚至出口到东南亚一带,成了古代南丝绸之路上的紧俏商品之一。到了清朝,“云南王”吴三桂也把户撒占为自己的勋庄,并以户撒为基地做起了兵器买卖。打造户撒刀便作为户撒阿昌族的传统技艺传承下来。户撒的制刀业在明清时代达到了宏大规模,各个寨子也有别具特色的招牌产品,有以打制长刀出名的,有以打制匕首见长的,还有专门从事刀鞘生产的,分工细致,管理规范,让户撒刀的打制技艺不断精进。
发展
1970年之前,在这之前户撒刀的制作主要还是由家庭作坊来完成,基本自给自足,没有形成统一的规模化生产。
1970年,户撒地区成立了户撒农具社、农具厂。农具社开始初期,共设有8个炉子,40多名工人,主要是生产农具。“文化大革命”时期,陇川县对农具社进行改制,对打制的刀具进行加大加重。加大加重的农具不再像以前一样受百姓欢迎,大量的农具销售不掉,农具社日渐萧条,随后转型生产小刀、背刀等轻便农具,供不应求。在户撒刀得到市场认同后,农具社开始打造工艺品刀具。1974年,西藏自治区地区需要一批刀具,生产任务分配给了云南政府,任命给到户撒乡,产自户撒的藏刀一时间供不应求,农具厂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不久后,由于厂长经营不善,农具厂发展受阻,原有工匠四散,农具社则于1990年解散。
农具厂解散后,户撒刀生产再次回归到以家庭工坊、私人作坊为主的状态。1990年后,伴随经济的发展。户撒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006年,户撤刀锻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户撒刀的发展得到重视。户撒刀成为了陇川县乃至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一项旅游品牌,大批民间匠人组织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和作坊。
工艺特点
户撒刀制作过程须经下料、制坯、打样、修磨、饰叶、淬火、创光、做柄、制带、组装等10道工序,尤以淬火技艺最为突出,通过热处理使刀叶的硬度和韧性达到最佳状态,如史所称是“柔可绕指,吹发即断,刚可削铁”。采用的工具有木制风箱、铁、泥、石混合做成的火炉,以及锤、钳、铁枕等。制刀时,选用保山市腾冲市一带出产的钢材,放到炉火中反复加热、锻打、刮磨成刀坯后,再蘸水淬火。淬火技术要求很高,刀剑质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淬火技术的高低,有一种薄韧可弯的背刀就是蘸水后经过香油回火,反复加工制成的。
选料与炼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于钢材的稀缺,毛铁是主要的制作材料,二战之后以废弃旧钢材或新钢毛坯为主材料。由于户撒刀制作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制作原料也并无固定的规定,现今,户撒刀的原料以弹簧钢和废钢轨居多。工匠将选好的原料在炉子中高温受热,同时使用风箱或鼓风机加大热度,将材料在木炭中烧制通红,进行炼制。
锻打与修磨
将烧制好的原料夹出,由师傅、徒弟二人配合在踏子上共同完成打制。师傅使小锤,徒弟用大锤进行过火、锻打,连续反复至钢铁冷硬,而后再将钢铁烧红,继续锻打,这样需要反复多次甚至几十次的环节,直至打制出满意的造型,并且刀叶的韧性达标。经过反复的锻打,师傅使用小锤等工具对刀叶进行整体形态细化,进行最后调整。
饰叶与淬火
锻造工艺刀,需要饰叶以提高其观赏价值,农具类户撒刀,一般不饰叶。饰叶是对刀叶抛光处理后,工匠按照刀具要求在刀叶上使用特殊的工具完成图案轮廓图,削面拉槽、花 (多使用于花草等图案的雕刻)、在图案中走金走银或走铜、镶嵌有色金属等步骤。淬火又称为“蘸火”,是户撒刀制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淬火是把加热到一定程度的热工件蘸一下介质,反复操作后完成。将还未彻底成型的户撒刀冷却到一定温度后,把局部刀身或全部刀身与介质水接触,再进行的反复打磨以提高刀具的硬度。这种工艺与其他加工工艺(焊接、切割加工等)不同,它主要是通过改变钢的组织来达到改善性能的目的,而不改变其形状与尺寸。
做柄、做鞘、制带、组装
依据刀叶形状、刀叶重量制定刀鞘和刀柄。这需要刀匠师傅根据刀叶判断刀柄的选材,还需要利用想象和审美眼光选取搭配的刀鞘。户撒刀的刀柄和刀鞘的取材十分考究。刀柄刀鞘一般分为木材质与金属材质,有缠棕丝、镶裹铜环、掐丝珐琅等工艺。木材质包括棕丝(缠)、鸡翅木红酸枝玫瑰紫檀、小叶紫檀木、牛角、鹿角等;金属材质有:刚质地、铜质地和缅银质地等;刀鞘分木鞘、半壳鞘、银鞘、皮革鞘等,选材考究,工艺独特。制带指的是在当地取材后对刀柄、刀鞘以固定的工艺。采用的材料有竹蔑编织带和棉线编织带等几种。用专门秘方调制的树脂用以固定刀柄,使户撒刀刀柄常年不松弛。
分类
户撒刀种类繁多,有背刀(长刀)、砍刀、腰刀、藏刀(专为藏区生产)、匕首、宝剑等近百种品种。阿昌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以私人作坊或家庭作坊为生产单位,接受买家定制,其式样规定较为自由,不同工匠打造的户撒刀往往带有个人特色,不同种类之间暂未形成绝对统一的制式。
制式
按制式分类:有小尖刀、大刀、户撒背刀(长刀)等,以背刀(长刀)为典型,户撒背刀(长刀)总体又分为户撒平头刀、户撒苗刀、户撒镇宅刀、户撒马刀。主要区分方法是刀刃长短、弧度、宽度等式样上的区别。户撒背刀(长刀)因优美的古典外形,深受国内外手工工艺品收藏者的青睐和赞赏,这些手工刀具刀装部分采用云南省和缅甸本地的名贵木材楠木、红木、大叶紫檀、鸡翅木、乌木等纯手工雕刻而成,因而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用途
按用途分类:阿昌刀可分为实用型及工艺型两种。实用型刀具外形简单,如砍刀、菜刀等,这类刀具没有过多的装饰图形,简单实用。
工艺型刀具与实用型刀具区别很大,其造型绚丽多彩,美观大方,这类刀具是由工匠精心制作而成,品种丰富多彩,具有收藏和欣赏价值。例如李芒寨的加工银刀;来福村的花钢刀、黑长刀;芒东村腰刀;腊姐村的锯齿镰刀;新寨村的背刀等等。
价值影响
根据史书和实物推证,户撒刀被认为是目前仅存的最为古老的实战刀具,它以独特的锻造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侧面反映了勤劳质朴的阿昌族人民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统一,展现了阿昌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民族历史和智慧结晶。在历史上,户撒刀从选料到制作到工艺雕刻等,需要多个少数民族共同参与才可完成,户撒刀的问世和发展,凝聚了各方力量,这一发展过程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人们购买户撒刀除了实际用处、收藏用处外,还有了精神层面的意义,如购买户撒镇宅刀以祈求辟邪等。
户撒刀以其精湛的工艺著称,现今已发展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装饰性工艺品等三大类120多个品种。由于工艺精湛,户撒刀不仅本民族视若珍宝,而且深受附近汉、傣、景颇族、僳、藏、白等民族的喜爱。户撒刀走出了云南省,不仅销往北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甚至还远销缅甸、泰国印度等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户撒刀不仅融汇着人民对它的爱戴与赞美,也倾入了阿昌族人民的民族情感。每年秋收之后,多数阿昌男人担着打铁工具远走他乡,走村串寨,流动打刀。会不会打刀成了阿昌族选女婿的一个标准。户撒刀是阿昌族的民族特色,该族人民有穿着民族服饰,佩戴户撒刀的传统。在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户撒刀是景颇族男子必备的道具。
传承保护
传承概况
户撒刀的生产加工带动了 2 万多阿昌族人的经济发展。对于户撒刀的规范生产与销售却尚未能建立法规和成立专门机构,没有进行监督和规范的部门与法律要求。在发展的同时,伪劣刀具横行于市,为户撒刀的长远发展带来严重阻碍。在保留传统锻造工艺的同时,户撒刀的生产模式、经营理念与销售方式怎样进行适时的革新成了户撒刀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在外来文化和社会经济转型的压力下,户撒刀制作的传统技艺和设备有被现代机械及原材料替代之势,加上老艺人年事已长,后继乏人,阿昌族户撒刀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传承人及其作品
户撒刀王项老赛
项老赛1961年生,出身于户撒乡锻刀世家,14岁就跟着父亲学打刀。从上世纪80年代起,项老赛悉心钻研刀身雕花工艺,刀柄和刀鞘的用料、样式也更加考究,这使得户撒刀从阿昌族的生产生活用刀向工艺刀方向转变,从而将销售市场从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拓展到世界工艺品收藏领域。2006年,在阿昌族传统节日阿露窝罗节压轴戏刀王大赛中,项老赛一举夺魁,赢得“户撒刀王”桂冠。同年,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被列入中原地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老赛也成为首个户撒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李德永
1941年,李德永出生在户撒铁匠世家。17岁时跟随父亲一起打造刀具,2003年,李德永打制了一把“天下第一刀”。李德永花了3个月时间,投入了580多个工时,用毛重2.3吨的钢铁,才制作了一把长6.06米、宽80厘米的巨型大刀。这把刀身上一面刻有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金塔、景颇族木开脑桩、阿昌族青龙白象、德昂族龙羊塔、傈僳族弩箭等5个少数民族的标志,另一面刻的是一条巨龙。2011年4月,这把“天下第一刀”成功申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成为世界最重的钢制长刀
评价
户撒刀王项老赛:“我们阿昌族,一辈子都离不开刀。小孩满月要送玉貔貅刀,男孩长到十三四岁要佩小铜刀,小伙子送给姑娘的定情信物是小银刀,迎娶新娘时要佩戴长刀,进山砍柴、下地劳作更是刀不离手。”
户撒刀名匠李德永:“户撒刀,承载着阿昌族人顽强拼搏、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希望它在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中一直延续下去。”
户撒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余强:“户撒刀的生产既有分工又相互协作,户撒刀产业带动了刀鞘产业发展,同时还催生了一批专门从事销售的人员。目前全乡从业人员3000多人,户撒刀年均产值约4000万元,占了全乡经济收入比重的一半。”
相关传说
阿芒和阿衣
相传很早的时候,阿昌的崩巴中有两兄弟,哥哥叫阿多,弟弟叫阿芒。一天,兄弟俩带着人们去撵山,发现一只金马鹿,便向金马鹿追去。金马鹿跑得很快,当追到一座山梁时,金马鹿蹿进了一个山箐里。这山箐足有万丈之深,老林遮天蔽日,哥哥胆小,怕在山箐中遇上虎豹巨蟒,不敢再追,便折回去了。勇敢的弟弟阿芒却带着人们追进山箐。一直追了三天三夜,来到一条河边,金马鹿不见了。阿芒和大伙也十分困倦了,就慢慢地顺河走去,穿过一片密林,眼前出现了一片辽阔平坦的坝子。大伙见这片坝子水足土肥,便在这坝里定居下来。过了些天,阿芒听说离这个坝子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坝子,那里住着很多有名的铁匠,他们打的刀能把树干削断。到了赶街天,他带上了平时打的鹿茸、兽皮,准备到街上去换一把宝刀。阿芒刚走进街子,迎面走来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姑娘见阿芒背着这么多兽皮,知道他一定是个勇敢、出色的好猎手,便含羞地向阿芒笑了笑,钻进了赶街的人群中。阿芒呢,忙摘了一束鲜花,到人群中去找那姑娘,好不容易在一家铁匠铺门前找到了。姑娘正在门前绣着筒帕,阿芒壮着胆子把花向姑娘递去。姑娘没接他的花,只是叫阿芒把腰间挂着的刀给她看看。阿芒把刀抽出来递到姑娘手中,姑娘看了看,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把刀还给了阿芒,便走进了铁匠店。
阿芒向街上的人打听后,才知道这美丽的姑娘叫阿衣,是寨里这家老铁匠的女儿。阿芒决定这天不回寨了。晚上,他在铁匠棚前,用芦笙吹起了求婚调。优美的芦笙声惊动了老人和阿衣。老人出来开了门,请阿芒进屋里坐。这一夜,阿芒和阿衣整整对了一夜歌。他们各自唱出心中的欢乐,心中的痛苦,心中的幻想,心中的爱情。第二天,阿芒回到家里,把多年积攒起来的珍贵的兽皮用马驮到了铁匠铺,向老人的女儿求婚。老人对阿芒说:“勇敢的小伙子,你金子般的心意我收下了。这些东西你带回去吧,我们阿昌人祖祖辈辈都是以打刀出名,受到大家的尊敬和称赞。希望在明年泼花水节的时候,也能见到你。”原来老人是有名的打铁师傅,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找到一个聪明能干的铁匠,决定在明年泼花水节,让所有前来求婚的小伙子,用自己打出的刀砍同样粗的大树干。谁的刀打得好,先把树干砍断,就把阿衣嫁给谁。可是离明年泼花水节只有半年时间了。阿芒为了打出好刀参加砍树,请教了寨里所有的铁匠、名师,细心地学习了所有名师打刀的技术,苦苦钻研、打造,终于在泼花水节前,打出了九十九把各式各样的花刀。
泼花水节到了,阿芒选出了一把最好的长刀来到了铁匠寨。他一看,来求婚砍树干的人比赶街还要拥挤。他们都是几天前就赶到,把靠树尖木质较嫩的树干认了,阿芒来得最晚,最后只剩下一截又粗又硬的结疤树根了。阿芒没有办法,只有认了这一截。这天,寨里土司的儿子也来了。他为了争得第一名,早就派狗腿子选出了树干中最细、最嫩的一截,用的刀也是用钱买来的金光闪闪的银把刀。阿芒刚走到树根前,“哐——哐——哐——”老人手中的链锣响了。顿时,砍树的小伙子们个个挥起长刀,把树干都砍得震天响。按规定,谁先砍断谁就去敲链锣。大家正用力砍着,突然,链锣“哐——”的一声又响了起来,砍树的人全都抬起头来向敲锣的人望去,谁都想看看胜利者是谁。当阿衣看到敲锣的人正是阿芒时,花一样的脸一下笑开了。
土司的儿子恨死阿芒了,看着阿衣和阿芒在欢乐的人海中定下了迎亲的日子,他的心就像被长刀戳了一样。阿衣自和阿芒定亲后,高兴得日夜忙着织结婚用的筒裙和筒帕。阿芒呢,为了欢欢喜喜来迎亲,决定再打一把更好更漂亮的长刀,到迎亲那天去劈竹门。一天,当阿芒上山去挖矿时,土司儿子带着一帮兵丁突然冲进阿衣家,生拉活扯地把阿衣抢走了。阿芒回来听到这个消息,气得拿起长刀冲到土司大院门口,举起长刀朝大院门上就是一刀。土司儿子见来的只有阿芒一人,便带着七八个兵丁杀气腾腾地冲了出来。这些兵丁哪是阿芒的对手,反被打得头破血流,全寨的群众也气愤地赶来了,土司怕事情闹大,最后只好交出阿衣。自从阿芒把阿衣带走后,土司儿子和管家又想出了一条毒计。一天,趁阿芒不在,管家悄悄地跑进阿芒家,把阿芒的小花猫丢到阿芒打铁的炉子里烧死,然后到处造谣,说寨里出了不幸的事,阿芒用炉火杀生,从此以后,全寨的铁匠打出的刀都出不了刀刃。管家又借口要把阿芒家的炉鬼撵走,叫兵丁把阿芒的炉子拆了,并扬言要把阿芒绑起来丢到河里淹死。按古老的说法,这样才能使全寨铁匠免除灾难,炉火兴旺。到了傍晚,阿芒回来,就这样无辜地被土司家和不明真相的人们害死了。
阿衣知道阿芒被害后,心痛得像无根的花一样。她知道这是土司家耍的阴谋,决心要和阿芒哥死在一起,当天夜里就纵身跳进了湍急的河中。第二天,悲痛的消息一传开,两个寨子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带着悲伤,把山里的花全都采来铺撒在大河两岸,从河的上游一直铺到河的下游。这天夜里,只听得狂风大作,雷雨交加,火光冲天,山摇地动。一早人们出门一看,土司家的大院被大火烧得连砖瓦都没有留下。从那时起,人们为了纪念阿芒和阿衣,就把他俩住过的寨子——阿芒住的寨子叫户(头)撒寨,阿衣住的寨子叫腊(尾)撒寨,合起来叫做户腊撒。阿昌族世世代代的铁匠,为了纪念这位勇敢的青年和他们真挚的爱情,还把他们打的各式阿昌刀称为户撒刀。
参考资料
沐英与户撒刀.云南网.2023-08-23
户撒刀历史.云南户撒刀乡网.2023-08-23
一把户撒刀带来的小康.云南网.2023-08-23
项老寨.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2023-08-23
李德永:刀客匠心.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8-23
目录
概述
定义
历史
起源
发展
工艺特点
选料与炼料
锻打与修磨
饰叶与淬火
做柄、做鞘、制带、组装
分类
制式
用途
价值影响
传承保护
传承概况
传承人及其作品
户撒刀王项老赛
李德永
评价
相关传说
阿芒和阿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