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CCTV Headquarters)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2号,由雷姆·库哈斯设计,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办公楼新址。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于2004年开始建设,至2012年完成了主楼各项验收工作。总部大楼紧邻国贸等中心商务区。占地面积18.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由主楼、电视文化中心、服务楼和媒体公园组成。
在建筑风格上,
中国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为现代主义风格建筑,主楼高230米,占地面积40.5万平方米,建筑的立面设计为不规则网状结构,大楼表面的材质是特制的玻璃幕墙。大楼的两个部分分别为播放空间和服务空间,二者通过空中“L”型拐角在顶楼的行政办公区相连,构成了华盖型三维立体环形样态。因为其独特的造型,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总部大楼也有着“大裤衩”的外号。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是规模仅次于美国
五角大楼的世界第二大办公楼,是对传统建筑观念的一次挑战。2007年,
中国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获得了“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之一”的称号,并在2013年获得了“
全球最佳高层建筑奖”。
建设沿革
建造背景
中央电视台是中国最早创立的电视台,随着新媒体技术逐渐出现,电视台的业务种类逐渐增多,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电视传播的新要求以及办公场所的运转需要,中央电视台开始筹划新台址的建设工作。
2000年起,中央电视台新址的筹建项目开始进行前期准备。2001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正式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提出立项申请报告。次年,国务院原则同意进行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的建设,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复同意立项。获批立项后,新址的建设开始进行招标。次年在北京举办了中央电视台新址建筑设计方案国际发标活动,来自不同国家的十余家建筑设计单位实地进行勘探,并提交了设计报告。
在初审结束后,伊东丰雄建筑事务所联合非常建筑、
现代设计集团、
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三个团队的设计方案进入了第二轮评审。伊东丰雄事务所提出的方案是案是将电视台大楼建设成一个低层花园式的建筑,高层中围着花园绿地。在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的设计中,央视新址大楼的特点是楼层高、裙房面积大,这些特点给评审团队留下了深刻印象。最终,OMA团队的竞标方案在评选中获得了9票,全票胜出,获得了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建筑竞标。
建造过程
2004年,中央电视台总部新址主楼开始动工建设。
奥雅纳建筑设计顾问公司为大楼建设中的结构、机电、石土、消防、通讯以及安保等工作提供咨询服务。
2005年,
中建集团获选为工程总承包。同年,打桩工程和筏板制作工程开始动工,每个筏板都以持续54小时的
连续浇筑而制成。次年,大楼建设的构建开始安装,此过程持续约一年,共41882件。两座塔楼的内部结构基本搭建完成后,2007年,两座塔楼的连接部分开始搭建。
次年,大楼各部分的钢构结构施工完成。
2009年
元宵节当晚,正在建设的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总部大楼北配楼发生火灾,该楼计划为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电视文化中心(TVCC),用作酒店和剧场使用。经过调查,火灾原因是大楼建设工程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未经请示批准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火灾近六小时后被扑灭,造成一死八伤,建筑物外墙受损严重,但未造成主体结构的损坏。2009年,北配楼修复烧毁外壳的工作开始进行,并在次年开启修缮工作。
2012年,主楼新址完成了各项验收工作,在北京举行了中央电视台新址主楼竣工验收仪式。
发展现状
目前,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址正在投入使用中,新址具备200个节目频道的播出能力。
设计理念
环形结构:开放的大门
雷姆·库哈斯在设计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时没有一味地追求高度,而是设计了一个扭曲的环形结构,并将高层建筑中的裙房放置在建筑顶部,打破了传统的建筑方式。大楼悬空的结构和庞大的占地面积展现着中国的大国气势和大国形象,大楼的环形设计像一个开放的大门,展示着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开放包容的心态。展示着新中国“不惧权威,敢于尝试,无所畏惧,高度自信”的态度。
环形结构内的办公室是按照电视节目制作的顺序进行构建的。
营造城市绿地
设计师库哈斯将大楼的裙房从底层转移到了建筑的上部,在原本裙房所占的地面区域营造了包含绿地在内的开放设施,让建筑与城市的
边界感减弱。
建筑特征
地理环境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位于
朝阳区,紧邻北京东三环,靠近国贸等商业中心。
建筑风格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总体为现代性风格。不同于传统的摩天大楼设计,央视总部大楼没有一味地追求现代摩天大楼层数高、追求绝对高度的特点,而是将摩天大楼设计成一个能够在空中联结的综合体。将一栋大楼分为两个部分,再将它们联系起来。大楼的两个部分不是直线连接,而是通过空中的一个“L”型巨大空中拐角相连,整个楼体呈现出了立体化的效果,和地面形成对称效果,将整栋大楼连成一个巨大的动态环形。整栋大楼不是一个二维的建筑,形成了一个三维的“华盖”,也体现出了中华文化中中华民族富有凝聚力的特征。
形成环形的建筑物内部供给也呈现出连续的环形特征。建筑物中设置有一系列机械室,它们将整栋楼的供电、供水、通信等功能相连,如果有地方出现了
局部故障后,整个系统仍然能够维持正常运转。
建筑结构
外部结构
大楼的外墙是一个连续的外筒结构体系,通过在外墙的各个立面上布设斜撑搭建而成。外筒的结构设计以柱、周边圈梁和斜撑组合而成,由于大楼的几何形体并不规则,斜撑的结构适应于大楼的恒载和活载,是一个稳定的结构体系,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
内部结构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内部结构由核心筒以及周围钢柱支撑组成。由于大楼的不规则性,大楼内部每层的核心筒布置都有不同之处。楼层越高,向外倾斜的楼板钢柱跨度越大,并在高层区域由转换桁架支撑。每个塔楼下方有桩筏作为基础,一号塔楼下方有370根桩,二号塔楼下有288根桩。
建筑材料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主体结构采用了不规则菱形渔网状金属
脚手架,在设计之时,设计师对于钢材的密集程度和使用量进行了精密的测算,调节楼体受力的均衡程度,让大楼具备了良好的抗震能力。
总部大楼的表面是不规则几何形状的玻璃幕墙,玻璃的透光性能够让大楼内部具有良好的采光,也可以反射周围的景色,制造出优美的城市景观。玻璃全部采用特种材料烧制,能够有效地遮蔽日晒,也能够适应北京的空气污染。
建筑布局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主楼有两座塔楼,它们分别为52层234米高和44层194米高,占地面积40.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两座塔楼在162米的高空处向外延伸,向内倾斜6度,通过“L”型的拐角钢结构连为一体。主楼建筑的外表面是玻璃幕墙以及呈几何图形的外露钢结构。
设计师库哈斯将
中国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内部共分为六个功能分区,根据他们的功能布置相应的位置。其中,大型演播室和新闻、播送区域分布在地下和靠近地面的区域,另一侧塔楼自下而上一次是制作、新媒体、服务三个区域。两个塔楼交会在上层拐角突出的部分,为行政办公区,减少了各部门之间的距离,方便各部门之间交流与协作。
总部大楼向外延伸出去即为楼前绿地和媒体公园,延伸了大楼和城市的边界。
文化活动
2008年北京
奥运会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利用多个投影仪进行创意投影展示。将
刘翔、
邹市明、
易建联等运动员的形象投放到大楼外立面,为奥运会助力加油。
中央电视台在新总部大楼设立了奥运转播中心,新台址的转播中心集指挥、制作、播出为一体,全部采用了高清网络制播系统。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新台址内的工作人员超过1000人。
2010年冬天,中央电视台新总部园区内的主楼首次开启景观灯,数组投光灯把主楼照亮。
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正式启用了新址综合域工艺系统的正式启用,在E14演播室群进行奥运赛事的转播。E14演播室群全系统视频系统采用全高清化制作,音频系统根据节目属性分别采用5.1环绕声制作及立体声制作,各演播室中优质的现代化设备具有良好的转播效果,提升了观众的观看体验。
建筑争议
名称争议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在初建成时,因为外形相似,人们将其戏称为“大裤衩”,这一俗称后来流传甚广,也有“扭曲”“斜跨”“鸟腿”之类的俗称流传。
中国中央电视台内部曾表示,认为“大裤衩”这一俗称不够雅观,并在电视台内部征集大楼的名称。
造价争议
在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建造之处,有专家表示大楼的抗震等级并不能达到要求。施工方为了提升建筑的抗震烈度,增加了大楼材料的造价,由50亿增加到100亿元,引起了很多专家的讨论。
造型争议
雷姆·库哈斯的建筑方案中标后,其方案引发了多方讨论。一部分专家认为他所设计的这一倾斜的环形造型安全系数较低,在视觉上也给人一种随时要倾倒的可能。还有一部分建筑界人士表示,两个塔楼在中间楼层没有相连的部分,看似是一个环形的建筑,实际上沟通联系并不便捷。
价值与影响
所获荣誉
资料来源
社会评价
由于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抗震方案的改进,原计划建设大楼的50亿元预算提升至100亿元,关于建筑的造价引发了很多争议。“央视新大楼的结构当然很奇特,但也带来很高的造价,肯定会超出预算。关键在于有没有特别的必要花这么多钱保留这么一个结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吴良镛教授评)
其实我批评“大裤衩”,是因为它为了造型需要,挑战了力学原理和消防安全底线,为结构的安全性、消防疏散的安全性带来了严重隐患,同时带来了超高的工程造价,由原定造价的50亿元到竣工后100亿元人民币。
中国中央电视台大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已经被异化为一个满足广告需要的超尺度装置艺术。这种违反建筑本原的非理性倾向值得我们关注,如果不指出这种倾向,泛滥开来,影响会很坏。(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评)
雷姆·库哈斯或许会“作为让CCTV大楼成为建筑界‘重磅炸弹’ 的人”而被载入史册。萨弗容曾说,“设计传达的信息非常具有震慑力,想想看,大楼顶部的横结构悬在离地面那么高的架子上。”(建筑评论家英格·萨弗容评)
这个设计能代表“某种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中国在新时期展现出来的东西:不惧权威,敢于尝试,无所畏惧,高度自信”。(
香港特别行政区设计师颜迅奇评)
建筑价值
政治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是中央广播电视台的办公中心,是规模仅次于
美国五角大楼的世界第二大办公楼。它的设计与建设充分展现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以及大国的雄心,传达出新时期高速发展的中国开放兼容、高度自信的态度。充分展示了作为
中原地区首都北京的地位和实力。
文化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作为新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展现出了我国在建筑设计上的进步。它的现代性风格以及解构主义的设计充分推动了北京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开放的绿地让市民拥有更多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增强了市民的自豪感。
重要事件
2009年,正在建设的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总部大楼北配楼发生火灾,火灾原因是大楼建设工程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未经请示批准擅自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火灾近六小时后被扑灭,造成一死八伤,建筑物外墙受损严重,但未造成主体结构的损坏。
参考资料
中央电视台.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2023-08-26
概况信息.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