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替利(
盐酸西替利嗪)为
哌嗪类
抗组胺药,具有稳定与过敏反应密切相关的
细胞的功能,作用强而持久,主要用于治疗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疾病,如
过敏性鼻炎、
荨麻疹、过敏性结膜炎等。
西替利嗪为
非处方药,有片剂、滴剂、糖浆剂、口服溶液剂、胶囊剂等剂型,均已纳入医保且为医保乙类药品。
西替利嗪为哌嗪类抗组胺药,是羟嗪的代谢产物,作用强而持久,可选择性拮抗H1受体,可抑制由组胺介导的过敏反应的初始期,即抑制肠血管活性肽、P物质及神经肽的活性,同时还具有稳定肥大细胞的作用,可明显减少与迟发性皮肤过敏反应相关的炎性细胞(如嗜酸粒细胞)的迁移及炎性介质的释放。西替利嗪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有一定抗胆碱作用,无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以及抗5-羟色胺和(或)毒蕈碱介导的平滑肌收缩作用。
西替利嗪口服给药后可经胃肠道迅速吸收,相对
生物利用度为99.9%。口服10mg后20分钟起效,30~60分钟达血药峰值(0.3mg/ml)。食物会推迟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但不会降低药物的吸收量。蛋白结合率为93%,基本不在体内代谢,24小时内70%随尿液排出,10%随粪便排泄。肾清除率为30ml/min,消除t1/2为7~10h。该药在乳汁中可检出。在很大程度上,该药似乎不能穿透
血脑屏障。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动物实验显示本品可经乳汁分泌,哺乳期妇女使用时应暂停哺乳。
20世纪20年代,
组胺被认为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致病介质。1937年,Staub和Bovet发现了组胺
拮抗剂;1942年第一个
抗组胺药Phenbenzamine进入市场。
西替利嗪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由
比利时联合化工集团(UCB)开发,于1987年首次在比利时上市。1996年比利时UCB公司将西替利嗪授权给
美国辉瑞公司,开始在美国销售。
1987年11月,西替利嗪在比利时上市,1989年在
意大利上市,1991年在中国上市。1995年12月,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西替利嗪用于治疗季节性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
慢性荨麻疹,次年在美国上市,2007年成为
非处方药。1998年,西替利嗪在日本上市。2008年1月,西替利嗪在中国转换为非处方药。
比利时联合化工集团于1982年申请并获得专利,2002年专利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