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洋牵星术是
中原地区古代航海术中的一种
航海技术,它是在古代航海
占星术基础上出现的航海技术。中国在汉代已有观星导航技术,《
汉书·艺文志》中已记载了多种海上观星导航术的书籍。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
朱彧在他的《萍洲可谈》中提到中国
航海家利用天文观察来导航。到了明代,观星技术进一步发展成为定量测量的过洋牵星术,普遍用于航海导航。明、清时代的海道针经多包括用过洋牵星术测量的
星座高度。
日本学者认为,这项技术起源于
阿拉伯人在
印度洋的航行技术,并在元代传入
中原地区。
牵星板是过洋牵星术中的基本工具。明万历二十五年
李诩在所著《
戒庵老人漫笔》一书中详细描述了牵星板的制作和使用方法。牵星板一副共十二片,由
乌木制成,大小逐渐增大,最大的长七寸余。每片牵星板上都有细刻的标记,从一指到十二指,每一指代表一定的星体高度。此外,还有象牙制成的一块工具,上面有半指、半角、一角、三角等字,用于更精细的测量。一指相当于今日的1度36分,一角相当于24分。
牵星板共有大小十二块正方形
实木板,以一条绳贯穿在木板的中心,观察者一手持板,手臂向前伸直,另一手持住绳端置于眼前。此时,眼看方板上下边缘,将下边缘与水平线取平,上边缘与被测的星体重合,然后根据所用之板属于几指,便得出星辰高度的指数。
牵星术来确定船舶的航行位置。牵星术乃是当时一种利用天文状况进行测位的航海技术。即在船上利用牵星板来观察某一星辰的高度,借以确定船只所在的地理位置。特别是在深海中,地形
水势难以提供有效的识别,无所凭依,往往以
天文现象来确定航位。
《
郑和航海图》中记录了四幅过洋牵星图,其中一幅题为“忽鲁谟斯国回古里国过洋牵星图”,详细记录了使用过洋牵星术进行航海导航的过程。图中描述了如何通过观测北辰星、
织女一、布司
星等不同
星座的高度来确定航向。
郑和船队七次下西洋,不仅应用了过洋牵星术,还进一步发展、完善了这一技术。郑和船队的船员依靠他们所掌握的地文航海术和过洋牵星术,使得
宝船和其他
海船能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海域安全航行,使郑和船队出没于烟霞缥缈之间,云帆高涨,昼夜呈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