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弦琴
京族弹弦乐器
独弦琴,又称“独弦琴”“一弦琴”,京语称“旦匏”或“旦莫衣埃”,因只有一条琴弦而得名 ,是京族特有的传统拨奏弦鸣乐器。
独弦琴早在公元八世纪,它就已流行于缅甸、越南和东南亚各国,唐贞元十八年(802年),南亚骠国(今缅甸)向唐王朝进献歌舞,其中就有独弦琴,经过逐步发展成为现代的独弦琴。它主要由琴身(共鸣箱)、弦轴、摇杆、共鸣筒、琴弦和挑棒等部分组成,有竹制和木制两种。它的音域为c-C3,具有柔和优美的音色,高音清晰、中音明亮、低音丰满,表现力较为丰富,宜于表现各种悠长抒情的旋律,多用于独奏和为歌舞伴奏,在民族乐队中,独弦琴往往作为色彩性乐器使用。主要流行于防城港市钦州市以及北京市京族聚居地区。
过去,独弦琴日常只供自娱。后来,在京族文化人的努力下,独弦琴不但被搬上了舞台演奏,而且还推陈出新,创造了多种演奏形式,赢得了各族人民的喜爱,有《高山流水》《静静的海》《过桥风吹》《问明月》等代表曲目;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京族独弦琴艺术”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苏春发被指定过国家相关传承人。2013年,独弦琴开始有了考级机制,最高为十级。
历史
关于独弦琴的关其起源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中国有三种起源说,第一种是起源于中国的一弦琴。第二种说法是起源于独弦匏琴。第三种说法是由一弦琴和独弦匏琴发展而来;还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越南
独弦琴是京族古老的民间竹制乐器。中国南方盛产竹材,古代就有了用粗大的竹子制作的管形乐器,挑起竹皮为弦(俗称筐弦)用以敲击或弹拨,并由此使弦鸣乐器得到不断发展;早在公元8世纪的唐朝,中国就有了关于竹制独弦琴的记载。在古代文献《新唐书》记载了独弦鲍琴,还载有另一种独弦饱琴,此琴又称“龙首独琴”,是在唐代贞元十八年,由四川省节度使引见,骤国王子舒难陀曾到唐都长安献乐,他带来一个35人的音乐舞蹈团,并把所用的19种乐器绘成图形呈给德宗李适,其中就有一件名叫“独弦饱琴”,但它是棒状的。将疆国棒状独弦饱琴原样不变地安插在中国唐代独弦匏琴的一端,便成了一千多年来在中国流行的独弦琴匏国棒状独弦银琴做琴体,开口部分朝下,在竹筒表面纵向挑起一条细而长、两端不断的竹皮为弦;经过唐朝吸收验国独弦饱琴,作为竹制弦弓和葫芦形共鸣器后,才逐步发展成为现代的独弦琴。
20世纪60年代以来,竹制独弦琴有所改革,增加底板和首、尾框板,使其成为共鸣箱,琴面上像古琴那样标出泛音位置。也有的在琴面上增设木制指板,指板上嵌有16个品位,可使琴弦发出较多的实音,并能较快速地演奏泛音,丰富了独弦琴的演奏技巧。独弦琴现已改制成电扩音独弦琴,即在共鸣箱内装置拾音器和扬声器(也可外接扩音设备),音量显著增大,因而音色更加柔美动听,更适于独奏。
形制构造
独弦琴由琴身(共鸣箱)、弦轴、摇杆、共鸣筒、琴弦和挑棒等部分组成的。因制作的材质不同,而分为竹制和木制两种。竹制者以长100厘米、直径12~15厘米的大半边毛竹筒为音箱,劈面朝下加底而成,又名独弦鲍琴。
木制
木制者琴体呈不规则长方盒形,全长105厘米。右端较大为琴首,宽11.5厘米、高8厘米,左端较小为琴尾,宽9厘米、高尔夫65厘米。面板、底板桐木或松木制,面板呈拱形。侧板红木或花榈木制。琴首设方形出音孔,内置拾音器、扬声器。弦轴木制或用机械轴,横置琴首内,旋柄外出。琴尾置牛角或竹制摇杆,长30厘米,上部弯弓状,故又称弦弓,下部穿以喇叭状葫芦为饰。张钢丝弦或尼龙钢丝弦,一端缠于弦轴,另一端通过葫芦口系于摇杆。
竹制
竹制拨片长10、宽0.5厘米,挑弦一端细而尖。在越南,独弦琴的共鸣筒是用天然长成的小葫芦去底做成的,在我国大部分使用木材来旋制葫芦,挑棒多使用竹片制作,长约15厘米、宽约0.5厘米,用于挑拨琴弦的一端稍细而尖锐,也有用有机玻璃、牛角或象牙制的挑棒。
发音原理
传统独弦琴全部使用泛音演奏,演奏者用右手小指一侧指肉轻触于琴弦某等分点的位置上,手握篾挑弹,弹弦时小指迅速,离开琴弦,便发出琴弦所切取部分的泛音和全长振动的基音,这种复合音响,泛音很美,很柔和,音量较大,基音反而比较微弱。
独弦琴通常使用切弦于二分点、 三分点、 四分点、 五分点、 六分点、八分点所发出的泛音 。切弦于二分点时,发出基音上高八度音;切弦于三分点时,发出基音上高八度加一个纯五度的音,切弦于四分点时,可发出比基音高两个八度的音。 传统上只在左端 (摇杆一端)弹奏,后来独弦琴用了摇杆这一其特有的装置 ,从而拥有了他更多的泛音,组成了完美的乐曲。演奏者用左手推拉摇杆,可以改变弦的张力,提高或降低发音的高度。当往外拉摇杆时,琴弦张紧,音就升高,向内推摇杆时,琴弦则松弛,发音就降低。于是, 便可获得琴弦升高或降低后的新泛音列。 为区别于原定弦(不张不弛的情况下)的自然泛音,把这种因摇杆而产生的新泛音称作 “摇杆泛音” 。 通过摇杆可以把定音降低一个纯四度、 升高一个大三度。 原来的自 然泛音加上摇杆泛音, 便可构成各种形式的音阶, 微升、 微降音也能演奏。 不算基音, 仅泛音的音域就达二十度之宽, 如算上基音,音域则达二十七度。
艺术特色
音域
独弦琴的音域为c-C3
演奏方法
演奏时,乐手在矮凳上盘膝而坐,琴体倾斜置于双膝,琴首在右稍低,琴尾在左,右手拇指与食指持拨,在拨弦的同时小指外侧轻按琴弦,产生泛音,瞬间放开,又发出基音,使得泛音与基音交替出现,通常右手按弦的部分有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六分之一及八分之一等处,除基音c外,可奏出六个泛音。在拨弦的同时,左手握摇杆,视需要而可使之左右摇动,改变琴弦的张力,使音高在六、七度之内得到变化。
演奏特色
演奏手法有揉弦、推、拉、拉柔、推柔、打、撞、摇、颜音、上滑音、下滑音等。独弦琴经过大改革,在琴面加泛音标记,或在弦下加指板和品位。可以弹按实音、泛音和基音;可以揉弦,奏出颤音效果。它的独弦琴音色柔和细腻优美,具有清彻丰满的特点,富有歌唱性。多用于独奏和为歌舞伴奏。
传承与保护
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琴师给琴弦装上拾音器,再给拾音器配置扩音设施,让琴声更加清朗悠扬;2002年春节,独弦琴荣登世界最高音乐圣殿维也纳音乐厅,为奥地利欧洲观众演出,颇受欢迎和好评;进入21世纪后,独弦琴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京族哈妹同心艺术团由6位成员组成,其中既有苏海珍这样的知名演奏家,也有“90”后、“00”后新生代独弦琴艺术传承人,她们曾到北京市湖南省重庆市、武汉等地展演,极具海洋文化特色的演出受到各地观众的喜爱。2013年,独弦琴开始有了考级机制,最高为十级。2023年9月26日,“壮美广西壮族自治区·多彩非遗”2023年广西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艺术展示展演活动亦走进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中,京族独弦琴艺术吸引了众多香港观众驻足欣赏。
保护
作为传承人,苏海珍和赵霞一直致力于独弦琴的传承和发展。苏海珍不断改良创新独弦琴及表演形式,发行了中国第一张独弦琴专辑《海韵媚影》,成功研制出多功能独弦琴,得到了业内专家和同行的认可,有两款琴被中国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收藏;赵霞利用直播向网友们宣传京族文化,展示独弦琴的魅力,积极开展线下教学,建立传习基地,进学校、进社区开展独弦琴普及;东兴市不断加强京族独弦琴艺术的保护和弘扬,启动京族独弦琴制作传承基地建设工作,建立京族独弦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体系,体系内共有代表性传承人41名,其中国家级1名、自治区级2名;此外,在中小学开设独弦琴兴趣班,鼓励各级传承人开设独弦琴培训中心,定期向全市群众举办公益普及班,邀请艺术家在独弦琴制作、演奏和编曲等方面提供帮助,努力提升京族独弦琴的艺术水准,不断激活独弦琴活力,让京族非遗魅力“遗”路开花。
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京族独弦琴艺术”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苏春发被指定过国家相关传承人,东兴市文化馆被指定为相关保护单位,以此来更好的传承和保护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
价值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族特色乐器是少数民族标志性的文化标志,也是民族音乐艺术文化的强有力载体。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京族人以其悠长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了京族独有的艺术风格。传承和发展独弦琴艺术对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挺高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现代传承理念下民族特色乐器的传承必须要从传承模式、传承艺人、传承器乐、传承平台等诸多方面来进行努力,在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京族独弦琴文化艺术才能够历久弥新,不断焕发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独弦琴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京族独弦琴艺术形成了历史的悠久性、深刻性,形式的多样性,曲目的丰富性和艺术的独特性等主要特征,并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鲜明的艺术价值、多元的学术价值,是民族认同的重要纽带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名曲
独弦琴独奏曲丰富而多彩,有追求美好的《高山流水》《静静的海》,有表现真挚爱情的《过桥风吹》《问明月》等。
民间传说
关于独弦琴,在京族民间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一说此琴原是海龙王用以镇宫的传世之宝,原名“如意琴”。据说,弹奏者心里想什么,只需轻轻拨响琴弦,就能如愿以偿,得到自己所向往的幸福,所以海龙王是从来不轻易外传的。后来,龙子私潜人间,不幸被妖怪所囚,得到京家一名叫石生的后生竭力相救而脱险。龙王为了答谢救子深恩,就慷慨地把这镇宫之宝赐给了石生,从此,独弦琴才在京族地区流传开来。
目录
概述
历史
形制构造
木制
竹制
发音原理
艺术特色
音域
演奏方法
演奏特色
传承与保护
现状
保护
价值
名曲
民间传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