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
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所著长篇小说
《洛丽塔(Lolita)》,又名《一个白人夫的自白》,又译为《洛莉塔》《洛丽泰》《罗莉泰》,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创作的长篇小说。
《洛丽塔》以男主人公亨伯特的视角叙述了他在少年时与同龄少女安娜贝儿的爱情经历。然而,安娜贝儿因患伤寒早逝,这个事件对亨伯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在以后的生活中难以忘却对小女孩的情感吸引。亨伯特第一次见到洛丽塔时,便深深爱上她,为了接近她,娶了她的母亲。但当洛丽塔的母亲发现亨伯特娶她只是为了接近女儿时,情感崩溃,意外车祸身亡。于是,亨伯特和孤苦的洛丽塔开始了一段长途旅行,发展出违反伦理道德的关系。后来洛丽塔爱上了奎尔蒂,并与奎尔蒂一起逃离了亨伯特。三年后,亨伯特收到了洛丽塔的求助信,他带着所有的资产去见了已嫁为人妻的洛丽塔。希望她能重新回到自己身边,但洛丽塔拒绝了。亨伯特去找当年带走洛丽塔的奎尔蒂决斗,杀死奎尔蒂后,自己也在狱中去世,而洛丽塔也因为难产死去。
《洛丽塔》是作者流传最广的作品,绝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畸恋故事。《洛丽塔》被称为“敢与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争辉的 20 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小说最初未获准在美国发行,于1955年首次被欧洲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1958年终于出版了美国版,且被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爱情小说”。后来《洛丽塔》被搬上了银幕,如今它已被誉为二战后影响世界的一百部小说之一。《洛丽塔》这部作品在文化层面也引起了一定影响,自1990年代的日本开始,一些文化现象和时尚潮流被冠以“洛丽塔风尚”的名字兴起。
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俄: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Набоков;英: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年4月22日 -- 1977年7月2日)是一名俄裔美籍作家,1899年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1919年和全家一同逃离布尔什维克的俄国,在德国流亡。他曾在剑桥圣三一学院学习法语俄语文学,随后在柏林和巴黎居住,用俄语以西林(Sirin)为笔名撰写了大量作品。1940年,他和妻子薇拉一起,带着儿子德米特里一起逃离法国,前往美国。1947年,他完成了移居美国后的首部长篇小说《庶出的标志》。1955年,他最为大众熟知的作品《洛丽塔》出版,而他在美国第一部广泛引起注意的小说《普宁》则在随后的1957年出版,1962年出版《微暗的火》。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威尔斯理(Wellesley)、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任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在文坛享有盛名。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直至于1977年病逝。
他在美国创作了他的文学作品《洛丽塔》,但真正使他成为一个著名散文家的是他用英语写出的作品。他同样也在昆虫学、象棋等领域有所贡献。
写作缘起
据《纳博科夫评传》相关记录,1948年,纳博科夫在新闻报道中阅读到一则故事,引起他的特别注意:“有名小女孩名叫莎丽·霍纳,当时她才11岁,却被一名50岁的弗兰克·纳沙诱拐,当了两年的性奴,最后她被遗弃在一家汽车旅馆。”这则报道,为纳博科夫写《洛丽塔》提供了最初的故事原型。
纳博科夫讲《洛丽塔》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报纸上的一条新闻:“植物园的一只猴子,经过一名科学家几个月的调教,创作了第一幅动物的画作。”画中涂抹着囚禁猴子的笼子的铁条。这些思绪产生了《洛丽塔》小说的蓝本,用俄语写作的故事中的男人是中欧人,那个没有起名字的性早熟女孩则是法国人,故事的地点是巴黎普罗旺斯。他与这个小女孩患病的母亲结婚,不久她母亲去世。他在一家饭店的房间里企图诱奸这孤儿,但未得逞。于是,亚瑟(这就是他的名字)撞向一辆卡车,压死在车轮底下。后因不满意销毁,但没有消灭这本书的想法。这一回是用英语,并保留了带一点爱尔兰血统的性早熟的女孩(实际上还是同一个女孩)和男主角与她的母亲结婚这一基本想法。
写作背景
《洛丽塔》写作之初,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便清楚极有可能被指有恋童倾向,也有可能因此失去康奈尔大学的教席。他也想放弃,但在妻子薇拉的鼓励与支持下才坚持写毕。纳博科夫说:“《洛丽塔》是我与英语恋爱的记录。”想试验与挑战、寻找自己的“理想读者”。他不无凄凉地多次解释说我个人的悲剧,是我不得不放弃我的自然语言,我的自然习惯用语,我那丰富、无限丰富而顺手的俄语,而去操二流的英语。
纳博科夫来到美国之前,《洛丽塔》的种子已经萌芽,但是使这一题材彻底得以实现的正是美国和美洲大陆。洛丽塔与享伯特两个人全然来自想象,但纳氏笔下的经验世界,却都是美国现实社会,借着小说人物视角,他读电影杂志、抄流行歌单、坐公交车听青少年聊天等。
时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大量的商品投放市场,商业广告和营销手段借助传媒,特别是电视的传播对美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青少年在这种环境下形成了他们自己的风俗、地位标志、特征、习惯和风尚。五十年代的年轻人首次成为美国历史上主要的消费大军,他们开始成为全国广告商的主要宣传对象。洛丽塔则是那个社会“大消费市场”里典型的消费者。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都对探讨性交技巧非常感兴趣。而电视广播开放,电视节目比广播节目有更多的暴行,有关性问题更为明目张胆。她们不重视童贞,对自己所做的事毫不在乎。她们可以随意委身于偶然相遇并且再也不会见到的人。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后,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全美,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很大反响。在实际操作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然而到了四五十年代后,美国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遇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杜威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当时很多机构利用学校假期开展大量的营地活动。文章中洛丽塔的母亲在亨伯特来到她家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把她的女儿打发到营地去。这样做除了是想和亨伯特独享二人世界而不被打扰之外,还体现出对夏季宿营是健康的观点深信不疑。
出版信息
《洛丽塔》是1954年完成的作品,作者计划在英国发表,但遭遇阻碍。他向巴黎的出版商厄尔葛斯夫人求助,希望在欧洲找到出版机会,后来改变主意,希望在美国出版。然而,这个希望未能实现。作者又找到厄尔葛斯夫人,提到有另一位可能感兴趣的出版商,但未获回复。最终,厄尔葛斯夫人在1955年4月收到作者的打字稿,并找到一个出版商—吉若迪亚斯(Maurice Girodias),他是奥林匹亚出版社的创办人,在艺术书籍出版方面有一定名气。吉若迪亚斯对《洛丽塔》产生浓厚兴趣,因为他认为这本书能够改变社会对于爱情的看法。不过,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认为这是荒唐的想法。同时,纳博科夫否认自己有去欧洲以及涉足黄色书籍的兴趣,也不知道吉若迪亚斯曾雇佣写手写黄色小说的事情。一直到1955年10月8日,纳博科夫终于收到一册样书,而直到11月28日发出许多“电文”后,才知道《洛丽塔》是1955年9月15日出版的,但作者一直未收到来自吉书社的稿费。吉若迪亚斯先生还不断怂作者参入他的反法国书普审查运动,他要求作者为《洛丽塔》辩护,理由是《洛丽塔》是吉先生列出来的20来本下流书之一。
1957年,《洛丽塔》事件进入美国阶段。杰森·爱泼斯坦首先将《洛丽塔》的相当部分发表于1957年夏季号的《安克尔评论》(Anchor Review)F.w.杜皮教授为此写了精彩的前言,该前言有助于美国版的推出。
小说的英文版 1955 年首先在法国露面,随后在美国和英国出版;俄文版由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本人完成翻译,于1967 年问世。由于小说的乱伦恋童题材为道德社会所禁忌,所以受到各方非论,更在许多国家惨遭封禁。
内容情节
小说以亨伯特少年时浪漫而痛苦的经历作为开始。曾经他和安娜贝尔青梅竹马,忘不了在松软的海滩上和枝繁叶茂的别墅花园里嬉戏的场景。然而浪漫之都却因安娜贝尔死于伤寒而成为刻骨铭心的精神眷念。导致亨伯特在后来只痴迷于 9—14 岁的“小仙女”。
后来,亨伯特在伦敦和巴黎求学,大学时曾向往过精神病学,但最终喜爱闲适的英国文学大学毕业教过书,写作过,虽然后来他短暂地和一位姿色平庸的女人结过婚,但对安娜贝尔这样的文学符号的眷念从来没有放弃过,那是他的秘密,他的信仰。到了美国继承遗产后,亨伯特以写作和学术研究为职业,尽管足够的遗产使一表人才的他不为生活所困而随心所欲生活,但因精神分裂症问题不得不住进了疗养院。出院后他来到拉姆斯戴尔小镇租房,房东黑兹夫人正带着一个十二岁的女儿过着寡居生活。亨伯特一眼就发现了她的女儿多洛莉丝就是他心中的“小仙女”,那座处于他心中半休眠状态的活火山爆发了,点燃了他的生命之光、欲念之火。
为了有机会观赏、接近这个多洛莉丝,为了能施之亲昵和爱抚而不会被非议,他隐藏起真实的自己和黑兹夫人结了婚。但是不久,黑兹夫人不经意间偷看了他的日记而发现了他的阴谋,大为震怒,想带着孩子避开这个恶魔,可是在冲动激愤之下不幸撞车身亡。亨伯特便以继父的身份抚养多洛莉丝,随后把她带出寄宿学校,对她照顾有加,然而这个妙龄少女极具孩子气地诱惑了亨伯特,以游戏态度得到了“父爱”。
从此以后,亨伯特带着多洛莉丝在全国漫游。为了守住多洛莉丝,他费尽心思避开警察;为了能长久占有多洛莉丝,他限制她与同龄人尤其是男性的交往;还把她送进了比尔兹利私立女子学校。然而就在他短暂地享受了将“小仙女”据为己有的乐趣后,剧作家奎尔蒂不失时机地勾引多洛莉丝,于是他编了一个借口,开始新的漂泊生活。而随着多洛莉丝慢慢长大,对“乱伦”意识的慢慢觉醒,继父能守护她成长的梦想也随之破灭,对亨伯特违背伦理的行为也越来越不满,终于有一天趁他生病之际逃离了他。至此,亨伯特的眷念又化为泡影。
此后,亨伯特四处寻找追踪多洛莉丝,同时不失时机地报复剧作家奎尔蒂,就在他茫然不知所措时,突然收到多洛莉丝的来信,信中得知多洛莉丝即将临产,需要经济援助,亨伯特见到昔日“小仙女”喜出望外,然而已长大成人的多洛莉丝不再有往日的蜜蜂属翅膀般柔滑的肌肤、薄软的胳膊、褐色短发,他做了最后的努力,坚持要多洛莉丝跟他一起走,但是被多洛莉丝拒绝了。此后失望、疯狂的亨伯特报复剧作家奎尔蒂,直到最后枪杀了他,最后因精神分裂症加重而在审判之前死于狱中。多洛莉丝也在17岁死于难产。
人物角色
亨伯特
亨伯特——偏执而疯狂的理想守护者。
亨伯特三岁时,母亲在野餐时遭到雷击过世,对他而言失去母亲没有很大影响。亨伯特青春期时遇见了初恋安娜贝尔,却在十三岁就因病夭亡。安娜贝尔的死使亨伯特对异性的渴望永远停留在了九岁到十四岁之间的少女身上,成了一位恋童癖者。
亨伯特与洛丽塔的关系具有双重性,父女和恋人的关系。通过亨伯特自我回忆式的言说,之所以无法自拔地爱上了年幼的洛丽塔,与亨伯特青春年少之际的初恋安娜贝尔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亨伯特的心中一直为他心中的这个美好留有一个空间,而偶然闯入他的世界中的洛丽塔青春、美丽、天真无邪,恰巧激活了亨伯特心中尘封的美好、激情与理想,所以亨伯特痴迷洛丽塔的深层原因是自我理想的重现与复苏。“我疯狂占有的并不是她,而是我自己的创造物,是另一个想象出来的洛丽塔一一说不定比洛丽塔更加真实。”
亨伯特在遇见洛丽塔之前的时光里,他也遇见过无数个青春靓丽的妙龄少女,可是他的自我使他克制住了自己内心强烈的本我需求。这一切一直维持到他遇见了洛丽塔,他坚持了多年的自我最终在本我的强烈侵袭下破碎了。亨伯特作为洛丽塔的继父,他清楚知道父女之间的感情是不被社会道德及法律认可的,可他选择了抛弃理智,以父女的名义,以旅行为借口,用各种手段,将洛丽塔牢牢绑在自己的身边,永久实现自己的本我需求,满足自己不正常的性欲望,实现自己内心的快乐和满足。亨伯特难以克制自己对洛丽塔的不伦迷恋,无法压制内心深处这种不理性的本我需求,他的自我又难以调节好自己的人格矛盾,产生了强烈的负罪感。
洛丽塔
洛丽塔——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
洛丽塔是有诗意、念起来节奏欢快又小巧可爱的词。最清澈明媚的字母之一是“L”。后缀“-ita”充满了拉丁语的温柔。她原来的名字,“多洛莉丝”含义中的玫瑰和眼泪,要将悲惨的命运必须与她的可爱与清澈一并考虑。多洛莉丝还给了她另一个更朴素、更熟悉和更孩子气的昵称:多莉,并和“黑兹”这个姓也合适,而“黑兹”又将爱尔兰雾与德国兔子混在一起。
洛丽塔在书中的外貌描写是同安娜贝尔一样的“同样娇弱的、蜜黄色的肩膀,同样柔软光滑、袒露着的脊背,同样的一头栗色头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大量的商品投放市场,商业广告和营销手段借助传媒对美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洛丽塔则是这种市场下典型的消费者。洛丽塔无视道德和人伦,只要可以玩乐享受,她对什么都无所谓。在外人面前,她不断要求亨伯特为她买各种各样的零食和礼物,以此来满足她的物欲和享受。洛丽塔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中,她一直希望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有一个为自己遮风挡雨、关怀备至的父亲,亨伯特的出现满足了少女的这个心愿。洛丽塔总是想方设法去获得亨伯特的关注,“午饭以后,我靠在一张低矮的椅子上,想看一会儿书。突然,两只灵巧的小手蒙住了我的眼睛…”等,这些都表现出一个少女的天真、可爱。
洛丽塔前往夏令营之前与亨伯特的告别,是飞快地奔向亨伯特,并一下子抱住亨伯特主动亲吻他的时候。亨伯特幽暗的世界忽然间射进了一道阳光,但亨伯特非常清楚,这阳光是危险的,他不敢去触碰这阳光,知道这阳光是伊甸园中的“禁果”。然而洛丽塔主动大胆地怂恿亨伯特放下所有的顾虑与禁忌,去品尝“禁果”。在之后的洛丽塔与亨伯特的接触中,亨伯特竭力保护这个他视为小天使的女孩,希望她免受伤害。当亨伯特察觉到有人在跟踪他们时,他询问洛丽塔,但洛丽塔并没有透露行踪给这位深爱她的男人。她甚至与同学串通欺骗亨伯特。后来,洛丽塔与神秘人奎尔蒂一同消失,而在她陷入困境时,她向亨伯特伸出求救之手。然而,当洛丽塔接受了亨伯特的钱后,她不情愿地同他一起离开。她无法理解亨伯特的爱和他的痛苦,相较之下,她更注重自己的轻松。亨伯特离开后,他陷入了无尽的悲痛和绝望,而洛丽塔却沉浸在无尽的喜悦和兴奋之中。
洛丽塔的道德观和贞操观十分淡薄。在亨伯特带着洛丽塔第一次在旅馆里过夜时,亨伯特非常拘谨,不敢有丝毫越轨的行为,而洛丽塔显得非常老练,她问亨伯特:“你小时候从没做过这事吗?”洛丽塔把这种赤裸的行为看成是年轻人秘密世界的一部分,不为成年人所知。很多机构利用学校假期开展大量的营地活动。”夏令营会教多洛莉丝·黑兹在很多方面长进——健康、知识、修养,尤其是对别人负责方面。”但实际上洛丽塔喜欢游泳和划船,却是借着可以远离别人的活动,和另外一男一女到树林后面交欢。
学者徐静认为洛丽塔的道德形象要分为两个阶段:婚前的洛丽塔,轻佻、违背人伦、不计后果,是一个典型的道德负债者形象。在引诱继父亨伯特并与之发生关系的那个早晨,少女洛丽塔表现得大胆、老练、经验丰富;而婚后的洛丽塔,忠诚、宽容、温柔。洛丽塔认清了奎尔蒂后她选择了和憨厚老实的狄克去过平淡的生活。她对待亨伯特是宽容的,她对待丈夫是真诚的,她对待即将出世的孩子是温柔的,身上洋溢着光辉的母性气息。婚后的洛丽塔成熟了,拥有了完全独立的人格,同时完成了对不堪过去的自我救赎。但最终死于难产结束了她悲剧性的生命。
安娜贝尔
作者在1966年出版的英文版《华尔兹的发明》中,提及安娜贝拉的年龄比洛丽塔大了5岁,是19岁。在俄文版中,安娜贝拉的名字是“AHa6ena”,英文版中变为“Annabella”,是拉丁文“Amabel”的变体,本意为“可爱的”。
小说《洛丽塔》的男主人公亨伯特记忆中的恋人安娜贝尔·李,她在小说一开篇就已经去世了,她的形象也始终只出现在亨伯特的回忆中,对安娜贝尔这样的“性感少女”的追寻成了亨伯特生命存在的唯一目的。亨伯特从小就缺少父爱和母爱,被姑母管得很严,只有和安娜贝尔在一起的时候才觉得快乐。他们的爱情一开始就是一种疯狂的自虐式的占有,有很强的肉欲享乐色彩,亨伯特从这种恋爱中体会到了“精神和肉体融合在至善至美的境界”对安娜贝尔的思念只是亨伯特想满足自己享乐欲望的一个借口,他想要获得的只是一个和安娜贝尔相似的青春而充满活力的肉体,然后他能以她作为中介回到过去,亨伯特追求的和崇拜的“生命之光”只是一个自己的幻想物。
奎尔蒂
奎尔蒂一一打破“天堂”的撒旦。
在这部小说中奎尔蒂是罪恶的象征邪恶的代表他的英文名字是Quilty,与英文单词Guilty(有罪的)有着相似的词形。
当洛丽塔的母亲黑兹太太离世之后,亨伯特便开始了他的爱恋之旅,亨伯特找到了天堂般的感觉,在亨伯特带着洛丽塔周游之际,他发现了跟踪者,这个跟踪者的出现让亨伯特陷入到了强烈的不安与恐惧之中,他害怕失去洛丽塔,但是最终洛丽塔消失了。直到小说接近尾声的时候他才突然间变得清晰起来。奎尔蒂是一个道德败坏的伪君子,儿童色情小说作家。在亨伯特和洛丽塔逃亡的过程中,他对二人的乱伦恋情了如指掌,且他自己也有得到洛丽塔的欲望。洛丽塔初次见到奎尔蒂是在广告中,他使洛丽塔崇拜他、羡慕他,从而能主动投入他的怀抱。他与洛丽塔在一起只是为了满足自己不道德的欲望和要求,将她玩弄于股掌之中,在他玩腻了、厌倦了以后就抛弃了洛丽塔。在她认清了奎尔蒂后她选择了和憨厚老实的狄克去过平淡的生活,但最终死于难产,结束了她悲剧性的生命。
奎尔蒂代表着亨伯特的自私、罪恶和唯我主义,是另一个活脱脱的亨伯特。亨伯特看到奎尔蒂的时候其实他自己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写亨伯特枪杀奎尔蒂时的情景的:“他袍子下面是赤裸裸、淫荡的肉体,他压在我身上时我觉得像要窒息。我又压到他的身上。我们又压住了我。他们又压住了他。我们压住了我们自己。”
亨伯特得知洛丽塔被富有的色情剧作家奎尔蒂拐走后,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他杀死奎尔蒂的原因其中之一是为了替洛丽塔复仇,报复奎尔蒂的始乱终弃,报复他的玩世不恭。另一个原因是亨伯特看到奎尔蒂所代表的这种世俗感情是虚伪的、不真实的。当亨伯特出现在奎尔蒂面前时,奎尔蒂甚至没有认出他,甚至在亨伯特提及洛丽塔时也不能立刻想起她是谁。这表明奎尔蒂本质上是一个以金钱为导向,玩弄感情的不良人物。他毁掉了洛丽塔的青春,也摧毁了亨伯特的爱情憧憬,使亨伯特的理想式爱情化为泡影。
主题思想
小说情节与心理描写细腻,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将一个羞怯自闭神经质男人的内心世界展示得淋漓尽致。
禁锢与自由
亨伯特以多种方式对待洛丽塔,以确保她成为他心目中的女神,通过药物使她沦陷,然后运用讨好、威胁和恐吓等手段来控制她,让她明白如果离开亨伯特,她将无处可去。当时的洛丽塔只有12岁,被迫成为亨伯特的性奴。这些未成熟、无法独立生存的孩子,就好像被精明的科学家养在人道的外表下,以满足他们自身的欲望,就像亨伯特一样,他将宝贵的物品与小女孩的灵魂融入他的艺术杰作。洛丽塔的逃跑那天小镇正在举行7月4日美国独立日,以纪念1776年由汤玛斯·杰佛逊(Thomas Jefferson)起草的《独立宣言(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of Independence)》,写道:“人人生来平等,并且从造物主那儿获得几许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洛丽塔为自己赢得独立,也是纳博科夫最为崇敬的人物列表第二名,她标示着又一个为独立自由而勇敢的牺牲者。象征着美国新兴文化的新一代崛起预示着自由民主平等、民权法制完善正带动美国社会进步走向一个更文明的世界。
邪恶与善良
奎尔蒂,他是一个野蛮人,用着恶劣不堪的手段,让洛丽塔沦为“性”玩具。但是享伯特不是,亨伯特觉得是他自己将洛丽塔从一个野蛮的性变态的人的手里救了出来,并且给了她完美的假期,让她遇到不少出色的人。奎尔蒂对他提出质疑,他一步步地向亨伯特逼供:“其实你跟我是同一样的人。”“不,我不是!我不是!”后来在一场慌乱中,亨伯特打死了奎尔蒂。Stephen Jan Parker教授认为:亨伯特永远都不会知道被他自己谋杀的奎尔蒂,其实就是他自我意识的黑暗一面。他杀的人,也是在杀他自己一一那位披着善良人皮的猎人,最终获得他理想中浪漫的爱情。
透过亨伯特的忏悔,虽然他在道德教育、法制伦理社会准则的面前的确是一个罪人,但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所给出的这部忏悔录却包含深层意义。在整部作品所隐藏的主题背后,有着更深层的作者意图:“那些被欲望所缠绕的痛苦的人,如何从冷漠、无情、有限的现实世界去发现自我,脱离苦海,超越意识的存在。”
悲剧色彩
《洛丽塔》悲剧色彩及其浓厚,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其悲剧性主要体现在男女主人公各自一步步走向必然的毁灭性的人生结局。
亨伯特面临的事实上根本就不是选择题,如果选择者明确地知道一个选择比另一个选择更加有价值的话,选择就不可能存在了。那就是在失去安娜贝尔以后。他自己也深信,洛丽塔是从安娜贝尔开始的。正是童年的种种阴霾夺走了亨伯特正常情欲的权杖,让其成为了一个恋童患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有着狂热的蝴蝶情结,他曾将他捕捉到的一种蝴蝶命名为“多洛莉丝”, 英文是 Dolores, 是拉丁词 dolor 派生而来的 , 意思是“悲伤痛苦”。纳博科夫让一只在阳光下挥动闪耀之翼的美蝶飞进了亨伯特的不断萎缩的心脏。亨伯特渴望当一个好父亲给予洛丽塔该有的正常的美好的教育,但是其本我不断地吞噬着自己的自我,也吞噬了洛丽塔。二多洛莉丝的母亲黑兹太太为了给自己和亨伯特营造二人空间她不惜将洛丽塔送到鱼龙混杂的夏令营——堕落之地。且在整部小说当中,黑兹太太与洛丽塔甚至没有一次正常的谈话,有的只有指责,谩骂以及命令。
包括当时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电视传媒、商业广告成为了年轻一代所追求以及崇尚的文化。洛丽塔深受这些文化的影响,她喜欢奢华的打扮和自由的生活 , 不重视自己的未来和贞洁。 当时的实用主义教育方式恰好也成为了悲剧的一把推手。洛丽塔所遭受的一切实际上和不良的社会风气与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这些也正好与亨伯特的堕落与欲望相应 , 因此他们在社会道德的缺失中不断的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不良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中不断的失去最基本的道德约束 , 最终走向了毁灭。
女性主义
洛丽塔在夏令营中与男同学的关系很亲密。洛丽塔与亨伯特的关系也是洛丽塔主动地结果,让人感觉到洛丽塔的老练。洛丽塔的主动打破了传统社会男女关系的地位,她自己支配自己。然而在传统的男权社会,女性往往处于被动状态,没有发言权。洛丽塔的一系列行为颠覆了传统的男权社会习惯,不仅显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更突出了女性想得到更多主动权。这体现了女性主义身体意识的觉醒。
当洛丽塔得知母亲发生意外已不在人世时痛不欲生,由于还未成年,洛丽塔不得不依靠继父生活。亨伯特开始为洛丽塔找学校,并照顾她平时的饮食起居。然而洛丽塔有时并不听从亨伯特的吩咐,亨伯特对洛丽塔参与学校举办的戏剧演出表示坚决反对,但是亨伯特总是拿洛丽塔没办法,最终还是由着洛丽塔。女性主体意识可以说是女性作为主观存在对于客观世界的看法,也可以说是自我的认识能力和自觉能力。亨伯特体现着较强烈的父权和男权至上的观念,这也充分映衬出了洛丽塔的女性主义意识。作为继女,洛丽塔违背亨伯特的意愿,是对传统父权社会制度的反抗。作为情人,洛丽塔的任性也是对男权社会的颠覆。这体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亨伯特虽然能满足洛丽塔的物质要求,却始终不能给她一个正常的、安稳的家。在旅行的途中,洛丽塔与奎迪一起逃走。然而,不正常的奎迪逼迫洛丽塔演一些怪异的影片。洛丽塔虽然比较大胆叛逆,却头脑清醒,懂得区分善恶好坏。她没有同意奎迪的要求,最后被奎迪赶走。由此可以看出,以男性为主体的思想体系依然存在,但洛丽塔的反抗体现出当时女性想要站起来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最后,洛丽塔与迪克结婚并怀有身孕。尽管生活条件并不富裕,但洛丽塔终于有了个完整的家庭,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亨伯特再见到洛丽塔时,洛丽塔拒绝回到他的身边。因为她已经完全意识到“即使是悲惨的家庭生活也比乱伦同居要好得多”。
精神特色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重点讨论了性与童年经历的关系。他最为著名的对俄狄浦斯情结( 即恋母情结) 的讨论。该情结表现为有同父亲对抗以争夺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迫于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反之,如果是女儿表现出了与母亲争夺父亲的倾向,则应称为厄勒克特拉情结( 即恋父情结) 。
洛丽塔的母亲夏洛特·黑兹早年丧夫,将对于丈夫的控制便全集中在了女儿身上。但随着女儿的成长,母亲的控制被迫削弱。尤其是在争夺亨伯特的过程中,这种威胁到达了顶峰。母亲依然充满母爱,但其中包藏了不易觉察的嫉妒和仇视,具体表现为动辄训斥、 因嫌洛丽塔碍事把她赶去夏令营、计划送洛丽塔去寄宿学校不让她打扰自己和亨伯特的二人世界。 洛丽塔自幼丧父,长期生活在母亲的管制与梏中,使她迫切想要摆脱母亲的影响,渴望来自父亲的关爱,便产生了恋父情结( 厄勒克特拉情结) 。当夏洛特表现出对亨伯特好感时,她感觉到了亨伯特有被抢走的风险,于是她不得不与母亲竞争这份“爱”,她们之间的敌意愈演愈烈。与母亲的冲突矛盾催化了洛丽塔心中对父亲形象的渴望,她的恋父情结也因此渐渐扭曲。如果亨伯特是在家中的慈爱父亲,那奎尔蒂就是她渴望的在社会中的父亲———聪明、出名、有才华、有吸引力,是知名的剧作家。
亨伯特三岁时,母亲在野餐时遭到雷击过世,对他而言母亲在记忆中几乎没有留下痕迹。亨伯特青春期时遇见了初恋安娜贝尔,她却十三岁就因病夭亡。安娜贝尔的死使亨伯特对异性的渴望永远停留在了九岁到十四岁之间的少女身上,成了一位恋童癖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称孩子早期的环境和经历会影响他的性格建构。虽然他自认为没有受到母亲死亡的影响,但他确实遭受了失去的痛苦,当他失去安娜贝尔时,这种感受被再度强化了。开始时亨伯特在道德观念的抑制下控制自己,但最终他冲破了道德的约束,循着本能开始了追逐性感少女。起初,他以召妓的方式满足欲望。在这个时期,他的“狩猎”更偏向于偷窥和幻想。但当召妓不能其满足欲望后,他开始试图与未成年人发生关系。在冒险的“狩猎”行为让他感到危险后,他娶了一个日常形态模仿小女孩的女人以压抑自己。当亨伯特要移居美国时,他被妻子背叛,两人离了婚。在美国,亨伯特遇上了洛丽塔。亨伯特对安娜贝尔执念其实出于一种固着的创伤,而为了弥补这种创伤,亨伯特的防卫机制开始生效。之后,他一直通过改变洛丽塔来怀念安娜贝尔,洛丽塔只是安娜贝尔的替代品,占有洛丽塔可以转移他的情绪、平复他的创伤。
奎尔蒂比恋童癖的亨伯特更变态:他有令人厌恶的性嗜好,如恋童癖和偷窥狂;明知亨伯特和洛丽塔之间的乱伦关系,却并未想过要真的帮洛丽塔摆脱困境;设法诱拐了洛丽塔,留下线索嘲笑亨伯特;在洛丽塔拒绝拍摄色情片时无情驱逐她。他向人们展示了一种邪恶的生活方式,即沉溺于性、乙醇和毒品中,做尽违法之事却不会有丝毫悔意。如果亨伯特是欲望驱使下的罪犯,那奎尔蒂就应该算作反社会者的典型。
艺术特色
《洛丽塔》复杂的结构主要体现在其结构的自我影射性,主要通过暗指、巧合、戏中戏等手段来实现。
自我叙述
《洛丽塔》是一部以亨伯特自述构建起来的故事,在自述中,讲故事的人是亨伯特,故事的主角也是亨伯特。这两个亨伯特是亨伯特自我的不同侧面,就如同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亨伯特·亨伯特一样,姓和名都是亨伯特但在姓名中却有着不同的属性。实际上,亨伯特也正是通过叙述《洛丽塔》这个故事来“赎罪”,来达到自己叙事治疗的目的。
在《洛丽塔》中,亨伯特的叙述大体上是以第一人称为主,同时也掺杂着一些看似突兀的人称变化,如直接用亨伯特来指称,“这个小泼妇,谦卑的亨伯特只好神色惨淡地咧嘴笑了笑”;或者是出现类似剧本的模式,“主角 :哼着小曲的亨伯特。时间 :六月里的一个星期天上午。地点……道具……”然后没有过渡的继续讲述这个故事 ;又或者是时不时地呼唤读者。这种类似于戏剧理论中的“第四堵墙”的现身,让亨伯特叙述的《洛丽塔》这个故事的一些情节显得没有那么可靠。实际上,“第四堵墙”的现身也是亨伯特在自我叙事治疗中进行叙述故事时与自己的对话,这种对话能够反应亨伯特在叙述过程中自我产生的波动。他人在阅读过程中会有出戏或混乱的感觉,但对于亨伯特来说故事叙述是自然而流畅的,因为这是亨伯特不同叙事自我之间的冲突,而他也正是通过讲述故事来化解这种冲突,也就是进行叙事治疗。
唯美意境
在《洛丽塔》中,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运用大量笔墨描述了洛丽塔身上的那种超越世俗的美,使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主人公内心深处对纯洁爱情的憧憬以及面对实际生活境遇的怅惘。在描写洛丽塔外貌的过程中,纳博科夫选取了多种色彩、不同角度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并通过极富变化的语言词汇勾勒出少女独具的曼妙身形及其身上所散发的天真无邪气质。例如,为了体现洛丽塔的粗俗、放荡不羁、反叛与追求享乐的性格特点,纳博科夫在个绍洛丽塔时使用了“beaut , swan, swell, peachy, sap”等一系列描述性词语。
小说中除了使用描述性词语创造想象空间以外,还汪重比喻、头韵、移情、张、重复、象征、戏伤、与又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通过倒装、省略、平行等句式丰富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这些句式既增加了小说的语言艺术性,又能够激发读者连续的想象,创造了一种梦幻般的色彩。”小说中还有富于节奏感的、对仗似的短句。例如,小说的开头写道:“Lolita,light of my life,fire of my lins.My sn,my soul.Io -lee - ta: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Lo.Lee. Ta.”这句话透露出着乐感与美感融合的独特语言魅力,有着诗情画意般的意境。
惊险悬疑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情节推进时,会设有一定的伏笔来预示某一惊险事件的发生,给读者以心理暗示,从而使情节更加紧张。在《洛丽塔》中,主人公在黑兹太太死之前,心里一直计划着谋杀她,并在文中暗示“没有人能谋划不漏破绽的谋杀;但,机会,却能做到。”这其实就是在暗示黑兹太太的死亡。亨伯特在日记里写道:“我在梦中想要杀人”提前预示奎尔蒂的下场是被主人公杀害。
《洛丽塔》中贯穿整个故事的悬疑则是“洛丽塔在与亨伯特逃亡过程中,是否与人私通?与谁私通?”且奎尔蒂似有似无的出现,使小说的线索更加扑朔迷离,作者将答案藏在字里行间。洛丽塔在与亨伯特吵架失踪后的突然和好,还有洛丽塔与神秘人的通电:“神秘地躬着身,眼睛瞥见了我,就举着她的宝贝调转身,飞速地挂断电话,摇摇摆摆地走了出来。”等诸如此类的悬疑情节都在告诉读者一一洛丽塔一直在跟奎尔蒂保持联络并密谋逃跑。
还有文中的很多变故:亨伯特机缘巧合入住洛丽塔家;再比如,就在亨伯特苦恼于是否离开时,黑兹太太奇给他了一封求婚信,恰巧为亨伯特提供了留在洛丽塔身边一个完美的理由;还有黑兹太太发现亨伯特的秘密后,猝不及防死于车祸,这一切都让亨伯特顺理成章地与洛丽塔在一起了。这些巧合、天衣无缝的情节走向,使《洛丽塔》的情节更加引人入胜。
作品影响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最初未获准在美国发行,1955年首次被欧洲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1958年才出版了美国版,并一路蹿升到《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一位。
纳博科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经久不衰获选纽约公共图书馆 1995 年“世纪之书”中“当代文学的里程碑”类,1998 年美国兰登书屋将其列为 20 世纪百大英文小说第四名。
洛丽塔风格
纳博科夫对洛丽塔的定义极为细致,除了低龄(10到14岁)外,如果言动和外貌不像小恶魔般充满挑逗性的性感少女(原文为“nymphet”,源自宁芙(Nymph)一词)的话就不算,等等。但在日本,“洛丽塔”这个词跟“nymphet”完全相反,是指“明明实际上已经是大人,但由于娃娃脸充满未成熟魅力的女性”或“完全没有情色感觉的少女”。不过,在《洛丽塔衣装道乐》中认为洛丽塔是“表现出少女像小恶魔般美的风格”。洛丽塔女孩的薄纱与裙裾透过阳光微微发光,书中女孩的风格衍生出一种“洛丽塔”风格。分为以湖水蓝、水粉色为主色调添加蕾丝及褶边,以传达可爱与甜美为主的甜美系洛丽塔;以野蔷薇花朵或宫廷纹样的造型为主题,具有深沉且柔和的颜色,纤细的样式及法国皇宫式的腰身的造型的古典系洛丽塔;以及源于哥特式建筑美学,衣物通常是以黑色、白色、栗色系为主的哥特系洛丽塔。
萝莉
《洛丽塔》在美国出版掀起轩然大波,1962年斯坦利·库布里克指导的同名电影让洛丽塔的形象深入身心。后在日本引申发展成一种次文化,指称第二性征已有初步发育但未完全发育的女孩(约10-14岁),或用在与其相关的事物。也被用来形容具有某类身体形态的女生,虽然年龄已经超越儿童范围依旧尚未发育完全之称 , 也可以被叫作幼女。
作品评价
《俄罗斯文学辞典 》称众多批评家指责小说为淫秽作品,但它的深层充满了象征意义,与淫秽作品没有共同之处。学者郑体武评价《洛丽塔》是一部爱情小说,它影射了以欧洲为代表的传统精英文化向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流行文化的臣服,展现了前者的悲哀无奈和后者的傲慢狂欢。
伊朗作家阿扎尔·纳菲西,所著《在德黑兰阅读洛丽塔》一书中认为最能反映女性在伊朗生活的小说就是《洛丽塔》。她认为《洛丽塔》中的小女孩与被压迫的伊朗人民。当她带领学生在周四阅读小说,学生们走进房间时卸除的不只是头巾和袍子,还摆脱时间与政治的制、想像在最隐私的秘密时刻、在最奇特的平凡瞬间,以及在德黑兰阅读《洛丽塔》。起居室里的天地成了她们的避风港、她们自给自足的小宇宙,嘲笑着眼下现实世界的城市里一张张被黑头巾裹住的怯懦面孔。纳菲西解读《洛丽塔》旨在显现一个人为圆自己失去的梦想,如何残酷地“征收”另一个人的生命。《洛丽塔》的男主角亨伯特·亨伯特幼年时的情人早逝,所以他一生都在寻找那个逝去的影子,直到他遇到了洛丽塔,并占有了洛丽塔。纳菲西认为,《洛丽塔》一书是在谴责亨伯特为了满足自己回到从前的梦想,而扼杀了洛丽塔的天真,抢走了她的童年。把《洛丽塔》的意义引申到受集权政府统治的伊朗,伊朗的人民就是洛丽塔,他们的生命被原教旨主义分子所“征收”,只因为那些激烈分子想圆他们想重回原始教义的梦。
作品争议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说:“真正的作品不需要指控,作品的逻辑足以表达道德的要求,得出结论是读者的事。”《洛丽塔》并不旨在道德说教。她就像编造一个美丽的谜——它的谜面同时也是谜底,因为两者互为镜像,这取决于你观看的方式。《洛丽塔》的译者主万在书中也说亨伯特无疑在道德上有问题,但其实并没有真的对洛丽塔实施犯罪,因为他爱的其实是那个自己心中的幻影,他成为罪犯并不是因为恋童障碍本身,而是他杀了拐走洛丽塔的奎尔蒂。
作家蒋方舟解读《洛丽塔》认为,洛丽塔本质上是一个道德故事,纳博科夫是要让读者看到一个恋童癖是如何为自己辩护的。但此种解读引发误读,中国社会的语境与美国不同,蒋方舟的观点所折射出的,是一种相当传统的中国文艺观。
评论家芭芭拉·威利在《纳博科夫评传》中指出,《洛丽塔》的雏形是纳博科夫早先的短篇小说《魔法师》,而他在这个短篇中表达的主题“对于俄罗斯文学、甚至对于他自己的创作来说都不新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两部重要小说《罪与罚》和《群魔》都包括了事实或想象的对小女孩的虐待,他未完成的小说《涅朵奇卡·涅茨瓦诺娃》刻画的也是一个性早熟的女孩。”但对作家来说,文艺的目的就是文艺本身,它的存在都是为了美。
苏珊·崔批评《洛丽塔》以不朽的罗曼史之名颂扬和美化了虐待性的性别歧视文化。与此相对地,艾米莉·莫提默则认为《洛丽塔》从一个恋童障碍者、杀人犯与强奸者的眼睛来观察,强迫读者直面他的恶魔本性,应当是无懈可击的艺术经典。劳伦·格罗夫(Lauren Groff)则认为《洛丽塔》这部小说是一个双刃剑,它“既是真正伟大的天才之作,又是剧毒之物”,一方面具有最独特的文风、最扣人心弦的节奏、最强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却让未成年女性身体被色情化变得十分正常。
衍生作品
洛丽塔重生
美国出版商明顿的女儿珍妮·奎格利发现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处境的人阅读《洛丽塔》时,感受各不相同,但都言之成理。便委托诸多知名作家、评论家、电影人等等,从不同视角探讨今天应当如何阅读《洛丽塔》、如何看待洛丽塔、如何看待爱情、如何界定两性关系中的犯罪和挚爱,如何伸张女性权利等,编成了《洛丽塔重生:再读二十世纪最骇丽小说的冒险》(Lolita in the Afterlife: On Beauty, Risk, and Reckoning with the Most Indelible and Shocking Novel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青苹果树
青苹果树》,被称为中国版《洛丽塔》,作者秦岳。《青苹果树》原名《知善恶树》,是秦岳耗时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次作家出版社在出版这部小说前,社内也曾引起轩然大波,两派观点针锋相对。一派观点认为:小说揭露的人类底层心理和行为过于激烈、阴暗、出位。另外一派观点认为小说艺术性绝佳,描写的角度独特,笔风犀利、叙述技巧高超,性描写唯美激烈,显示了作者异乎寻常的艺术天分,是目前国内最接近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艺术气质和审美追求的长篇小说。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和《洛丽塔》对话的力量正在于打破洛丽塔符号的僵硬表面,用“反欲望”的修辞让人看到洛丽塔内里伤痕累累的少女。洛丽塔在这本小说中并没有首先指向纳博科夫的文本,而是直接指向鲜活的天真少女。但李国华化身亨伯特,用甜腻词藻粉刷自己强暴房思琪的行径时,他心中对《洛丽塔》开篇的仿写也就只能是令人作呕的拙劣仿写。“洛丽塔之岛,他问津问渡未果的神秘之岛……把她压在诺贝尔奖全集上,压到诺贝尔都为之震动。告诉她她是他混沌的中年一个莹白的希望,先让她粉碎在话语里,国中男生还不懂的词汇之海里,让她在话语里感到长大,再让她的灵魂欺骗她的身体。”
其他衍生作品
影视作品
1962年6月,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洛丽塔》正式在美国公映,迅即引来不小争议。有影评人批评该片诲淫诲盗,为恋童行为张目,但观众却顾不得这些,他们的观影热情,让这部投资仅200万美元的作品,拿到了将近一千万美元的票房。时至今日,《洛丽塔》已成了公认的文学作品改编经典,在电影评分网站“烂番茄”上,它获得了专业影评人士高达93%的好评度,远远优于1997年拍摄的另一版本——由阿德里安·莱恩执导,国内一般将片名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有趣的是,在“豆瓣”上,这部《一树梨花压海棠》的评分和观影人数要大大高过库布里克的《洛丽塔》。
参考资料
洛丽塔.豆瓣读书.2023-10-18
洛丽塔.豆瓣读书.2023-10-18
洛丽塔重生.豆瓣读书.2023-10-17
玫瑰的名字.豆瓣读书.2023-10-21
Los Diary.豆瓣读书.2023-10-21
洛丽塔 Lolita (1962).豆瓣电影.2023-10-12
一树梨花压海棠 Lolita (1997).豆瓣电影.2023-10-12
洛丽塔.豆瓣.2023-10-12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写作缘起
写作背景
时代背景
出版信息
内容情节
人物角色
亨伯特
洛丽塔
安娜贝尔
奎尔蒂
主题思想
禁锢与自由
邪恶与善良
悲剧色彩
女性主义
精神特色
艺术特色
自我叙述
唯美意境
惊险悬疑
作品影响
洛丽塔风格
萝莉
作品评价
作品争议
衍生作品
洛丽塔重生
青苹果树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其他衍生作品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