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出自《
全唐诗》,是唐代诗人
杜甫创作于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的一首五言诗,是杜甫组诗"三吏三别"中的一篇。
这首诗以作者目睹的石壕吏在夜晚捕捉民众从军的情景为背景,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行为,同时流露出诗人对
唐朝因"
安史之乱"而饱受战乱之苦的广大百姓的深刻同情。
这首诗声韵和谐、结构对仗,自然真实地描写场景和细节,采用类似剧本的创作手法,在精炼的语言间将情感、矛盾、情节、人物形象叙述清楚,诗中发挥了
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是中国现实主义叙事诗代表之一。《石壕吏》的主题和情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战争给人们带来苦难的一个范本,以《石壕吏》为代表
杜甫的现实主义叙事诗也直接影响了如白居易的“
新乐府”等现实主义诗歌运动,并为后来的文学作品提供了灵感。《石壕吏》如今被录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用于初中语文教育之中。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在
李亨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为平息
安史之乱,
郭子仪、
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领庞大的军队(约20万人)合力包围
安庆绪所据的
邺郡,位于今天的河南安阳地区。胜利似乎近在眼前。然而,在随后的一年春季,局势发生逆转。
史思明派遣援军,加之
唐军内部存在严重矛盾,唐军陷入敌人两面夹击的境地,全线溃败。郭子仪等被迫撤退到
孟州市(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征平民以弥补兵员不足的情况,四处民不聊生。
作者背景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季,
杜甫由原本的官职“左拾遗”贬为
华州司功
参军。他离开了
洛阳市,经过新安、石壕、
潼关县等地,赶往他在华州的新职务岗位。在他的路途中,他看到到了一片哀鸿遍野的景象,民众陷入极度苦难之中,有感而发,写下“三吏”。《石壕吏》是他行至
新安县西部途中投宿
石壕村,目睹了吏卒深夜捉拿民众的情景后所写。
作品原文
原文
译文
傍晚投宿在
石壕村,官吏夜里有史来捉人,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门去对应。官吏在怒喊催促,老妇在凄惨蹄哭。老妇上前说:“我三个儿子都去邱城征成一个儿子托人消了信来,两个儿子新近战死,活的暂且偷生,死的永远逝去。家里再也没有什么人丁,只有个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儿媳妇未离去,走进走出没件完整衣裙。我老虽然衰弱,请让我跟您夜归。赶紧应付河阳的差役,还赶得上作早饭。”入夜已久说话声音消失,好像听见了低声鸣咽。天亮后上路只能和老翁一人告别。
作品赏析
思想感情
《石壕吏》通过写了
杜甫傍晚投宿
石壕村,目睹差吏到
石壕村乘夜捉拿老妇服役的故事,在对比和描写中展现了老妇的坚韧,以及诗人对老妇的敬佩、担忧和同情。同时也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反映了
唐朝安史之乱时期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战乱中人民遭遇的感同身受和对国家的深切担忧,具有爱国主义情怀。这首诗在封建专制时代的背景下,呈现了官吏滥权威势,普通百姓深受疾苦的典型的社会环境。诗中还展现了杜甫面对人民遭受不幸却无法改变局面时的怨愤和不安,以及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深刻思考。
艺术特色
白描叙事
杜甫把客观事实用白描的手法真实地再现出来,使全诗洗练有力又蕴涵丰富。从相见时的两人相迎接,到被抓时的哭诉,再到最后只剩老翁相送,在简单的动作、语言描写中,事情历历在目、抒情层层递进。全诗除“吏呼一何怒”透露出微妙的情感态度外,其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诗人通过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形象的简洁勾勒与描绘之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展示诗人的对待此事的态度。诗中无一句议论,却能用精准的描写在广度与深度上反映复杂的矛盾冲突,唤起读者的同情和思考。
类似剧本
《石壕吏》虽不是完全的剧本,但用了写剧本的方法。首先具有四个人物,分别是作者本人、老翁、老妇,官吏。四个人物的“ 出场” 和 “ 退场” 都有所交代,作者出场是“ 暮投
石壕村” ,官吏出场是“ 有吏夜捉人” ,老翁出场是“老翁喻墙走” ,老妇出场是“老妇出门看” 。接着是退场,“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夜久语声绝”是吏带着老妇退场;“天明登前途”是作者退场;“独与老翁别”,老翁独留场上。剧场的“场”就是石壕村这家农舍,场景、细节真实自然。剧本通常交代剧中人物的出场和退场,《石壕吏》同剧本创作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剧本不把作者写入,而《石壕吏》中开有结尾皆有作者本人。其次《石壕吏》同剧本一样通过对话、“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说明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展现双方矛盾。全诗二十四句,有十三句写老妇的话语,在简短、精炼的语言中把全家的遭遇、官吏的暴虐叙述清楚。
声韵和谐
这首诗的韵脚变换展现了一个精致而平衡的格局,它以"平声 →仄声→平声 →仄声 "的节奏,营造出情感激荡的感觉。前四句的韵脚体现了客观描述下隐藏的悲痛。如“村”属于十三元,而“人”和“看”分别属于十一真和十四寒。韵脚字在音韵上并不符合古代诗歌通常要求韵脚完美匹配的规则,但在此它们更多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情感。接下来的八句中,平声韵脚不断交替,伴随着“老妇”的陈述,诗人的内心情感达到高潮。最后一句"死者长已矣"中,“矣”的短促和急迫,与“长已”的哀叹形成鲜明的对比,创造了一种舒缓而又深刻的情感表达,为接下来的理性和冷静的表达做铺垫。
声韵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每一句的韵脚都采用了仄声。仄声韵脚的使用使句子的节奏更加扣人心弦,增强了句子内部情感的传达。声韵上的变化和语气上的强烈不平,也突显了“吏”和“妇”的地位差异和力量不均的对比。中间八句中,平声韵脚不断交替,创造出寂静和冷漠之感。许多虚词,如"更、惟、虽、请、犹"吸引了更多情感和力量使得"老妇"的悲痛和诗人的感慨都内化成了文字之间的情感。最后的四句通过仄声韵脚的巧妙变化,与开始的平声韵脚形成鲜明对比,最终展示了诗人从旁观者到亲历者,从悲伤到冷静的心路历程。
结构对仗
这首诗以古体五言诗的形式为基础,同时融合了一些近体诗的特点,尤其是对仗结构。诗的结构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前六句与后六句。结构在形式上得到了声韵脚字的平衡支持,对仗的句式营造出抒情情感和感染力。在第七句中,句子“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表现出不完美的对仗,这标志着老妇人在面对强硬的“怒吏”后,从“外部表达”逐渐过渡到“内心追求”的情感。第九和第十句中,诗歌的语气和节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表现为老妇人在失败的抵抗后的无奈和自我求情。最后两句中,诗歌完全放弃了对仗结构,直接将句子按时间顺序排列,以开放和逻辑的结构完成了整首诗的叙述。这些句子采用了线性的散文形式,隐去了所有的“主语”,使时间流逝的句子略显模糊,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混乱、失望和破碎,在形式上投射出这一情感。全诗通过古体五言诗的形式,以及前后两部分的对仗结构,有力地表达了情感的发展和情感内在的变化。这种结构反映了诗中的外部与内部情感体验的演变,创造了深刻的抒情效果。
作品影响
教育意义
《石壕吏》是
杜甫的经典作品之一,后人广泛传颂,现被录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用于初中语文教育之中。
文学发展
从文学发展的意义来说,“三吏”“三别”是两组独立但是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品,皆是杜甫对途中的所见所闻有感而发,其文学影响需要整体看待。以《石壕吏》为例,其都是
现实主义叙事诗,不仅发挥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还给后来的诗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
唐朝中叶,
白居易所倡导的“
新乐府”,便是在
杜甫现实主义叙事诗的直接影响下所产生的一个现实主义诗歌运动。白居易在诗歌创作理论上,特别是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比
杜甫更为明确、更为系统地提出了一些进步的文学主张。白居易的《新乐府》,虽然立意甚高,其中亦有佳作(如《卖炭翁》等);但与杜甫比较起来,仍有所欠佳。清人
杨伦在评注“三吏”、“三别”时也说:“乐天《古乐府》、《秦中吟》等篇,亦自此出,而语稍平易,不及杜之
沈警独绝矣。”《石壕吏》的题材和风格也为后来的文学作品提供了灵感。通过生动的故事反映了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引起了人们对兵役制度
和官吏腐化的深刻反思。《石壕吏》的主题和情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的一个范本。
作品评价
清浦起龙在《
读杜心解》中称:“起有猛虎攫人之势”,即刚开始有老虎扑人的气势。
陆时雍称赞“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夸赞全篇叙事,精炼。
李因笃在《
唐宋诗醇》白:“响悲意苦,最近汉魏。”认为其中的悲恨之感接近汉魏。
衍生作品
豫剧
2020年11月15日,
中国戏曲学院在中国戏曲学院演出豫剧《石壕吏》,
徐帅文、李帅、孙锦涛、时露露、
赵艺多、李洋洋、崔增才、李泽斌参与演出。豫剧《石壕吏》是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跨系部联合创作剧目。本剧改编自
杜甫的《石壕吏》,整体风格大悲大喜,大开大合,以倒叙的方式展现了汪三郎一家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杜甫与三郎一明一暗的两条线,兼具了抒情性与叙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