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灵鹫寺今已是旅游朝圣胜地,2009年获批为
漳州市首批对台交流重点寺庙。每逢周末,云霄县列屿镇境内的西鹫山游人香客络绎不绝,其中不乏
台湾省、广东等地香客。
西鹫山具有栩栩如生的天然景物,如石钟、石象、
石蛙、石佛、石土地公、石鸡、石狗、石鱼等奇形异石。更引人注目的是远处眺望之,西鹫山直插云端,活像展翅欲飞的鹫鸟,后山形如
弥勒佛,合云霄灵鹫寺掌胸前,盘腿端坐,肥头宽肚,笑容可掬,面目慈祥,伸眼向东。波光跳跃,千帆穿梭,
东山岛尽收眼底。山左边像一只
大象坐着
普贤菩萨,山右边如回头狮坐一个
文殊菩萨。寺前视野开阔,前两侧山坡是望不尽的山林水果,正前方梯田迭迭,稻熟季节,千重金浪,流向远方……因此,“擘峰岩”被改称为“灵鹫寺”。相传,
南宋(1157-1279年),
赵构或
赵昚太子同几位朝内太监逃难至此地隐居,发现此地是建寺庙的宝地,削发为僧,建造了擘峰岩。
历经风雨数百年,擘峰岩几度兴废。据现已遗存的四面佛、石柱、石碑等遗物及遗物上的字迹证实,明洪武年间就有高僧启灵鹫寺建。明正德年间,曾任
河南省按察史
汤应科退隐后,回乡建设此岩,取名擘峰岩。清嘉庆戊寅二十三年(1818年)
列屿镇汤姓族人曾有修复擘峰岩。
光绪壬午年,由汤继昌等6人出资复建,所以民俗称为“新岩”。后因管理不善,逐渐颓废。至清
爱新觉罗·颙琰年间,擘峰岩曾一度成为闽南反清组织“
洪门”的活动地址,为清廷察知而摧毁。1996年,当地群众复修一间简陋寺院。1999年,僧人释法众大师化缘集资重建了现在的
灵鹫寺,使百年寺庙重放光彩,并使之成为集旅游、朝圣为一体的胜地。
“养在深闺人未识,撩开面纱艳惊人。”途经罗汉群像,拾阶而上,放眼整座灵鹫寺,让人生发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叹。站在西鹫山,山色海景尽收眼底,奇山怪石尤为夺人眼球,山下田园风光亦惹人醉。云霄灵鹫寺
1999年,灵鹫寺重建工程启动,
广东省等地慈善人士纷纷捐赠钱物支持重建工程。目前已建成
大雄宝殿一座、天王殿一座、僧舍二座二层、会议厅(含僧舍)一座二层,膳厅、接待室(含僧舍)一座二层,总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主要供奉华严三圣(
释迦牟尼、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观音菩萨、
弥勒佛、四大天王、阿弥陀佛、约师佛等。2002年,灵鹫寺大雄宝殿落成佛像升座开光典礼后,佛光赫奕,法雨加倍,海内外信众日益增加,香火鼎盛。通往灵鹫寺近1公里的山路两旁树立着罗汉群雕。这是东南地区最大的罗汉群雕,出自
惠安县名家之手,五百尊者形神兼备。寺院
大雄宝殿右边,有一甘泉,水质清澈醇和,饮之心凉神清,泉边有千年石钟和猪头奇石(八戒石),细观之,令人遐思。仿佛石钟响鸣,警醒世人觉悟而不迷惑,理智而不糊涂。那
猪八戒石使人刹那间,联想起跟唐玄奘西天取经的猪悟能,初皈佛时,菩萨庄严的训诫。
按原规划,灵鹫寺还要建设藏经阁、钟鼓楼、准提殿、功德堂、
普同塔、孤儿院,山门前方山谷筑堤造湖,加上道路配套建设,总投资在1500万元以上。此外,设想建立一个
万寿山(公墓)。将迎来更多与佛有关人士大施功德,福慧双修。
灵鹫寺弘扬爱国爱教、乐善好施的美德,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活动的同时,大力推进与东南亚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佛教信仰文化交流活动,为云霄平添了对台文化交流窗口和平台。2009年,灵鹫寺成为
漳州市首批对台交流重点寺庙。
今年来,
金门县宗教界与灵鹫寺频频互访,促进了云霄和金门的佛教文化交流。主持释法众说,海峡两岸同根同源,佛道也本是一家。近年来灵鹫寺与
台湾省宗教界的交流互访也日益频繁,组织开展了大型对台佛教文化交流活动。他希望两岸继续加强交流往来,以此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维护两岸人民的幸福安康。台湾中华道教协会会长吴光辉表示,两岸宗教界互动参访,对加强两岸之间的精神纽带,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进两岸社会和谐,民众的平安福祉发挥重要作用。
灵鹫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扩大对台宗教文化和开漳文化信仰交流活动。每年,灵鹫寺举行佛经诵读交流大会、佛教文化研讨会等活动,邀请
台湾省等地德高望重的法师前来探讨佛教文化。
金门县等台湾各地的寺庙也常常组团前来交流佛教文化。灵鹫寺走出去,积极参加各地佛教文化交流活动,扩大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作为
漳州市佛教界的代表,应邀出席第二届
海峡论坛闽台佛教文化研讨会。去年,到金门参加两岸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