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龙(公元1232年~公元1277年),福建兴化(今
莆田市)人,初名子龙,字刚中。宋度宗为之改名文龙,赐字君贲,号如心,抗元名将,民族英雄。
陈文龙自幼聪慧勤勉,
赵昀淳祐十一年(公元1251年),入乡学。宋理宗
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入太学。
赵禥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中状元,因为文章写得好,
丞相贾似道十分赏识他,于是陈文龙很快升至
监察御史。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孤立无援的
樊城区、
襄阳市相继失守,陈文龙上书痛斥贾似道用人不当,遭到贬。与此同时,
南宋大势已去,
宋恭帝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南宋向元军奉表称臣。元军南下,各地守将纷纷投降。元军的招降使者多次至
兴化市劝降文龙,均被其焚书斩杀。
而后因部下降敌,陈文龙被捕,押送杭州途中开始绝食,经杭州拜
杭州岳庙时,
气绝而死,葬于杭州西湖智果寺旁。时人与后人都被陈文龙的精神和事迹所感动,流浪的南宋朝廷听闻陈文龙的事迹后,追赠
太师,谥“忠肃”,赐庙号“昭忠”。元代所修的《
宋史》中,也把陈文龙列入忠义传中。明朝为表彰陈文龙的功绩,诏封陈文龙为福州府
城隍,
福建省地区民间也有着大量的民间祭祀与悼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陈文龙,原名子龙,字刚中,号如心,生于
赵昀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二月。世代居住在莆田东门外玉湖乡,为宋孝宗时期宰相陈俊卿五世从孙。自幼聪慧勤勉,饱读诗书。宋理宗
淳祐十一年(公元1251年)入乡学。宋理宗
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入太学。
家庭及前辈对陈文龙的影响非常深刻,长时间的学习使得陈文龙不仅文章写得很好,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品德,具有志气和节操。
入朝为官
赵禥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戊辰科进士,龙飞射策第一,宋度宗赐名文龙。历任镇东军节度判官、历崇政殿说书。陈文龙就任以后,执法严峻,不徇私情。
度宗咸淳八年(公元1272年),陈文龙被升为
监察御史。
丞相贾似道喜爱他的文章,十分器重他,所以有意提拔陈文龙。但陈文龙刚正不阿,不仅不讨好贾似道,反而多次逆贾似道的意愿。
度宗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
南宋的军事重镇
襄阳市、
樊城区遭受元军的围攻,贾似道表面上准备亲自支援襄阳,暗地里却一边指使自己的党羽极力反对,一边私下生活荒淫无道,和妻妾们日日取乐,最终襄阳被元军攻陷。
贾似道的亲信
范文虎统帅部队没有建树,救援不力使得襄阳沦陷,贾似道反而庇护他,让他做
安庆市知府,又任命亲信赵为南京知府,亲信黄万石做
杭州市知府。陈文龙上疏痛责
贾似道用人不当,认为赵溍没有经验、黄万石是个昏官;范文虎兵败见用,是赏罚不明,要求将三人全部罢免。贾似道大怒,将贬陈文龙为抚州
知州。
陈文龙在抚州任上仍然不改初衷。他为官清廉,深得民心。贾似道找不到借口,就以官爵收买
监察御史李可,以陈文龙“催科峻急”的莫须有罪名,弹劾罢免了他。
临危受命
宋恭帝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
吕文焕引导元军东下,
范文虎第一个迎敌投降,和吕文焕一起向东进兵。贾似道大败于鲁港,
赵溍得知后率先逃跑。此时朝廷才后悔没有采纳陈文龙的建议。于是重新征召陈文龙赴京,起为左司谏,寻迁
侍御史。陈文龙接到诏书时,深知此行责任之重大,但同时也认为此时把持朝廷政局的没有能力,此行他凶多吉少。
不出陈文龙所料,接任
贾似道的
王爚、
陈宜中二人不能出一策,却天天在朝堂上党争营私。王支持的,往往陈宜中就反对。陈宜中支持的,往往王爚就反对。陈文龙上书痛斥此种做法,认为危机关头应该同心协力。然而朝廷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王爚最终被罢免官职,但此时
南宋的局势已经无法挽回了。
恭宗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南宋奉表称臣于元。陈文龙痛心疾首,便以母老乞求归养为辞,无限惆怅地回到了故乡
莆田市。德佑二年2月,元军攻陷了南宋首都
杭州市,
宋恭帝及皇室成员被俘北去。
同年五月,
张世杰在
福州市拥立
赵昰继位,年号为
景炎,同时朝廷下诏让陈文龙官复原职,仍任参知政事。
漳州市发生叛乱,朝廷任命陈文龙为闽广宣抚使前去征讨。听说黄恮镇守漳州时有恩信,便引为参谋官。陈文龙驻军
泉州市,派黄恮前去招抚,不费一兵一卒就平定了叛乱。后
兴化市又发生叛乱,陈文龙又将叛乱平定。
宁死不降
宋端宗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十一月,元兵在降将王世强的引导下攻打福州,宋端宗逃奔
广州市,留陈文龙守
莆田市。当时
建宁、泉州、福州皆降。元军令福州知军王刚中持书到兴化招降,文龙怒斩正使,令其副使持回信归福州,怒斥王刚中叛国。元军又派其姻家持书招降,陈文龙焚其书信,怒斩来使。并在城头竖起“生为宋臣,死为宋鬼”的大旗,以表明心迹、激励士气。陈文龙又设伏于
慈寿寺前,数次挫败元军的进攻。
赵昰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十二月,陈文龙令部将林华、陈渊至福州侦察敌情。林华等暗中与降将王世强勾结,反引元兵万人至城下,通判曹澄孙开门迎敌,最后城陷被俘,陈文龙及其家眷被押至
福州市元将
董文炳军中。董文炳令左右招降之,陈文龙不从。元军对他动刑,陈文龙指着自己的肚子说:“这里面全都是节义文章,难道你们逼得了我投降吗?”元军再三强迫,最终陈文龙也没有屈服。
于是元军将他戴着刑具押送到
杭州市。陈文龙从离开
兴化市就绝食,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年四月二十五日,陈文龙要求拜谒
汤阴岳飞庙。当晚死于庙中,年仅46岁,后被葬在西湖智果寺的翠竹园里。
赵昰闻之,追赠
太师衔,赐谥忠肃,庙号昭忠。陈文龙的母亲被置于福州尼姑庵,病得很厉害,听说以后陈文龙的事迹以后,不愿看病服药身亡。
个人创作
陈文龙因文章写得好而被
贾似道赏识,然其所作诗歌多数散佚。即使这样,部分留下的诗歌亦能看出作者的志趣与情操。在被俘以后,被押解的路上,陈文龙作《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作者在这首诗当中言明了自己的心迹,即绝不会投降,并且愿为国尽忠,赤诚的心意显露无疑。作者认为因为差距悬殊,敌强我弱而被俘,这般惟有效死报国,决不臣服,壮烈牺牲才是报效国家的方式。作者本人问心无愧,对得起国家和列祖列宗。即使后人不知道自己的一片丹心,但皇天后土可鉴其心。
《复元将唆都书》是陈文龙复元将唆都劝降的一篇短札,该文虽只有180个字,但字里行间却充满着忠贞报国之情。作者以严正的立场,坚定的信念阐明自己绝不会投降,同时驳斥了
札剌亦儿·唆都所谓的“天数如此”的想法,并表明了要与对方血战到底的决心。
人物评价
明代理学家陈献章称赞陈文龙文章冠绝天下,气节在那个时代足以使其他人都惭愧。
理学名臣周瑛称赞陈文龙的节义气节不能被摧毁,这种气节天地可鉴。
清代陈文述称赞陈文龙说,他的殉国孤忠的行为和唐代名臣颜杲卿一样。
陈文龙的十世从孙陈瑛赞其盖世之文,维世之节。他的行为即使是山河都难以撼动,星星和太阳都难以将其掩盖。
清代张琴称赞陈文龙的忠义如同
岳飞一般,忠魂会一直在西湖被人们凭吊和瞻仰。
清代名臣
林则徐为陈文龙庙题书对联云:“节镇守乡邦,纵
景炎残局难支,一代忠贞垂史传;英灵昭海噬,与信国隆名并峙,十州清晏仗神。”认为其与
文天祥齐名,并把陈文龙作为自己的楷模。
人物关系
艺术形象
雍正年间吕安世所撰的《
二十四史通俗演义》中,陈文龙的形象便出现在其中,不过其并没有做深入的人物刻画,其情节主要取材自《
宋史》。
晚清陈墨涛《海上魂》(又称《文天祥传奇》),是书约成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此书在人物刻画上更为形象,陈文龙嫉恶如仇的性格被生动刻画了出来。看到叛徒领军围城,陈文龙怒火冲天,在城楼骂叛徒。而对于被执情况,小说也增加了艺术加工与进一步演绎,这些情节描写则是史料未曾描述的。民国以后,陈文龙的形象在小说中更是频繁出现,如
蔡东藩的《
宋史演义》、许慕羲的《宋代宫闹史》、李逸侯的《
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等等,这说明了陈文龙的忠义形象深入人心,并广为大家接受和传播。
后世纪念
墓葬
陈文龙墓位于杭州西湖智果寺的翠竹园里,因为
孛儿只斤·忽必烈被陈文龙的忠义精神所打动,所以赐葬于此。后来后人们不断修此墓,
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大理寺评事徐元稳奏请在其墓前建祠,名为昭忠。
朱由校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
杭州市知府李烨然详请修祠、葺墓,并再建一祠别祀其母,足见后人感念其忠义。
现墓为民国十八年(1929年)重修,
坐北朝南,圆形圈座式,下条石围砌,上水泥封顶,墓前立“宋参知政事陈忠肃公墓”碑。墓两侧及背后筑回龙墙,墙面上嵌一青石碑,上刻“宋陈忠肃公墓”六字。周围环境幽静。墓的正前方是一座石碑,石碑下为祭台。从远处来看,
陈文龙墓整体呈现半圆形,四周都是由灰色的砖围成一个围墙,陈文龙墓位于其中。左右两旁各有三级台阶。
官方祭祀
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曾命中书省派员到全国各地访求应祀的神明祭典。
朱祐樘年间(公元1488年-公元1506年),陈文龙被敕封为福州城隍爷,因其以能保佑
航运、渔民的缘故,又封陈文龙为“水部尚书”。所以
福州市百姓都称陈文龙庙为“尚书庙”,陈文龙为“尚书公”。明清时期,出使
琉球王国的册封使臣也恭请天圣圣母
妈祖和陈文龙尚书等神像坐驾护航,陈文龙尚书公也因此三次受到加封或获赐匾额。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陈文龙信仰始被列入正式祀典,由官府给银举行每年春、秋二祭。
庙宇
陈文龙的尚书庙数百年来香火旺盛,经久不衰。闽台及东南亚等地都将陈文龙比作“海上保护神”。仅在台湾和
马祖,保存完好的陈文龙庙就有 16 座之多。
在
福州市、
莆田市等地,陈文龙的庙宇的数量也十分可观。现在,福州新建的陈文龙庙、堂已达十余座之多,而史书上有所记载,遗址亦至今尚存的有5座。分别为阳岐、万寿、新亭、龙潭、竹林等五座尚书庙。莆田的兴化府城隍庙也有修有二忠祠来以此纪念陈文龙。
由于陈文龙被敕封为福州府的
城隍主神,因此陈文龙
庙宇、信仰多集中于福州。而
阳岐村的尚书庙又为陈文龙庙宇在福州的起源,其余四庙皆为分炉,于是又有“
尚书祖庙”之称。可谓十分具有代表性。
阳岐的“尚书祖庙”起源于明洪武年间,
莆田市一带的商旅,为祈佑生意兴隆,平安往返,于是在兴化道旁大松树的浓荫下,建一小庙坛,奉祀海上女神
妈祖和抗元英烈陈文龙的
造像。
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严复返乡期间,曾两度到尚书祖庙行香。又因看到庙宇略显破败,决定发起重建工程,他撰写《重建尚书祖庙募缘启事》,并成立36人的董事会发起重修,共募到捐款10多万
银元。这次重修,面积扩大到3805平方米,整个尚书庙四面围有灰色砖墙。门端内有戏台、酒楼、钟波楼、天井、中心亭、大厅、享段等,重檐叠宇,雕梁画栋,蔚为壮观。该庙前后计四进,总体布局为三殿堂并列。中轴祀守上尊王和水部尚书。在祖庙即将竣工之际,严复又题写了庙额大匾和多副对联,并题诗一首。
1991年,
阳岐村村民对
尚书祖庙进行重修,为
福州市增添了一处有价值的人文景观。尚书祖庙现列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对青少年进行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民俗信仰
陈文龙信仰遍及福州,其中以
台江区为最,有阳岐、万寿、新亭、龙潭、竹林五座尚书庙。按福州民间信仰的惯例,民众都自发、自愿地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和十五日到
福州陈文龙尚书庙焚香礼拜,祈求神佑,平安赐福,家和业兴。
民国后改为民间举行祭祀,于每年农历二月十七陈文龙诞辰日、四月二十五陈文龙殉国日和八月十四陈文龙羽化成神日,举行3次大规模的带有“宗亲神祭祀及联谊”性质的“庙会”活动;参加者除当地信仰者外,还有
莆田市、长乐、
马祖、台湾和海外陈姓宗亲。200多年相沿成俗,一直延续至今。
2007年8月28日,“
福州市陈文龙信仰民俗”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Ⅹ-82。
在2023年6月12日上午,为大力弘扬民族英雄陈文龙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纪念陈文龙殉国746周年祭祀仪式在莆田玉湖陈氏祖祠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