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
梵语:लंकावतारसूत्र,罗马转体:Lankāvatāra-sūtra)全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或《入楞伽经》,是印度岌多王朝时期出现的中期大乘佛典之一。“楞伽”二字系梵音,意译为“难入”。因其思想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中心,又涉及“三界唯心”“唯识”“种性”“
禅定”“涅”“顿渐”等重要思想,所以被视为唯识学的基础。目前,国内《楞伽经》共有三种译本,一是
刘宋元嘉二十年
求那跋陀罗的译本,即《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总为一品,题作“一切佛语心品”;二是元魏延昌年中
菩提流支的译本《入楞伽经》,共十卷,分十八品;三是唐
久视元年
实叉难陀的译本《大乘入楞伽经》,共七卷,十品。其中最早,也对中国佛教产生最大影响的是宋译《楞伽》。此外,《楞伽经》还有藏译本和
日本南条文雄校刊的梵本,藏译本与梵本比较接近。现在《楞伽经》收录于《大正藏》第十六册,《续藏》第十六册,《
乾隆大藏经》第三十五册, 《积砂藏》第十册,《高丽藏》第十册。
《楞伽经》可以大概分为般若、唯识、真常几部分,以楞伽城城主罗婆那王请佛往楞伽城说法为引子,以大慧菩萨问法为契机,引出如来的宣讲佛法,以离名绝相的第一义心为宗旨,以妄想无性为旨趣,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教义特征,以自觉圣智为主体,以斥小辨邪为目的,其中内容基础扎实,义理深。《楞伽经》主要透过大慧菩萨一百零八句的问法,佛陀揭示了第一义谛真实之理。
《楞伽经》思想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融汇了空、有二宗,既注重“二无我”,又讲“八识”、“三自性”;二是把“如来藏”和“阿赖耶识”巧妙地统合起来。因此,《楞伽经》既是“法相唯识宗”借以立宗的“六经”之一,又被
菩提达摩称为“印心”的依据,并推动形成了一代楞伽师和在禅宗发展史颇具影响的“楞伽禅”。
经名释义
《楞伽经》全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或《入楞伽经》,“楞伽”,
梵语Lanka,即今斯里兰卡岛的别名,Vatara意为“入”或“表露”,“阿跋多罗”则是不可往、不可入的意思。所谓“难入”者,原指摩罗耶山陡峭险绝,是平常常人所难到达的;楞伽城本来没有进入的方法,不是神通广大的人进不了。楞伽经被当今许多著作认为是位于
印度南部的
斯里兰卡“ (Sri Lanka),可是并没有充足的依据来证明此 Lanka 就是当今的 Sri Lanka,有待证实。
Sri是吉祥的意思,
斯里兰卡之所以吉祥,大概因为与释尊有种种因缘的原因。南传《
大史》 记载:释迦牟尼从龙宫说法七日毕,从大海出,经楞伽岛的国王,“十头夜叉王”之请,以及应大慧菩萨之问而说“离言自证法”,后来集出《楞伽经》。楞伽(梵Lanka, 巴Lankā) 新作鲮。在师子国(即
锡兰岛)之山名(今天的Adam speak)。
楞伽山是
南海的一个山名,也是一座城市的名称。又可以称为楞迦山、發迦山、酸识山、棱伽山、楞求罗伽山。楞伽为宝名,又不可到。即这座山以有楞伽宝得名,又以险绝常人难入得名。佛尝在此说大乘经,名楞伽经。意译难往山、不可往山、险绝山、可畏山、庄严山。《华严经疏》卷五十六解释“楞伽”之义,谓楞伽意译“难往”,又包含四种意思,即种种宝性所形成的庄严殊妙故,有大光和日月故,高显宽广故,楞伽王等居住在此,佛又于此开化群生,作胜益事故;此山居海之中,四周没有门,没有办法进入的人不要前去,所以称为难往。
发展流变
《楞伽经》是大乘中后期的思想,即在《大般若经》和《大般涅盘经》之间。《楞伽经》从南印度的楞伽岛国,传入中国而得以生根,早于六朝时代,就已传到中国来。公元5世纪时
达摩西来,传法与
慧可,当时即以“四卷楞伽”交付,于是开创了“楞伽宗”。汉地禅宗与藏地宁玛派的“大圆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重视一心契
入法界,认为一切众生都本具佛性,即《华严》之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他们的修持手段亦颇为相似,而且都同时重视《楞伽》。
北凉译本约译于公元412 年,至迟不超过433年;
刘宋译本译于元嘉二十年,即公元443年。由这两个译本,可见公元 5世纪初本经即已流入汉地,是故学者谓本经的结集年代,可能是公元3世纪末期的事,应该是可以相信的。也就是说《楞伽经》实为继承《般若》系列、《涅槃》系列的经典。佛教传入中国,近二千年来,对中国社会发生过深刻影响。从
魏晋到隋唐时代经过广泛传播,其影响渗透到中国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南梁佛教到
萧衍(502-549)时达到全盛。
刘彻还著有《大涅槃》《大品》《净名》《大集》诸经的《疏记》及《问答》等数百卷, 在重云殿、
同泰寺讲说《涅槃》《般若》。南朝各代寺院、尼僧很多,南朝历代的佛典翻译,相继不绝,这在
刘宋的前半期,已相当发达;到了齐、梁二代,佛教更隆盛。此些种种孕育了《楞伽经》于中国的诞生,并在此后不断的发展。
版本信息
《楞伽经》原有大、中、小三部。大部者有十万颂之多,如《天皇三宝录》称:在于南遮俱槃国中,具有《楞伽》等十本大经,各十万颂;中部者,有三万六千颂,如中土之诸梵本皆称有三万六千偈;小部者,有二说:唐法藏之《入楞伽心玄义》说“小本千颂有余”(详见《大正藏》第三十九册);宋宝臣之《注大乘入楞伽经》称“略本四千颂”(详见《注大乘入楞伽经》卷一,《大正藏》第三十册)。目前,《楞伽经》主要共有三种译本,
刘宋元嘉二十年
求那跋陀罗的译本,即《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总为一品,题作“一切佛语心品”。元魏延昌年中,
菩提流支的译本《入楞伽经十卷》,分十八品。唐
久视元年,
实叉难陀译本《大乘入楞伽经》,共七卷,十品。其中最早的也是对中国佛教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宋译《楞伽》。此外,还有藏译本和
日本南条文雄校刊的梵本。藏译本与梵本比较接近。
宋译
宋译(443年间刘宋时代)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宋译本依
梵语直出,语多倒缀,不容易读懂,但因为最忠于原经,所以其影响最大,流行亦最广。中天竺国(中印度)三藏法师,
求那跋陀罗 (Gunabhadra,此云功德贤)所翻译。因修大乘佛学,故世号摩诃衍,佛法高深,他于元嘉十二年即公元435年,由海路来到中国,受到
南宋太祖的信赖,迎接至京都,住在寺,在京都各寺翻译了许多佛经,后因谯王镇守荆州,于是求那跋陀罗便来到了江陵,“在荆十载”翻译了各种佛经共百余卷,并应谯王之请,宣讲《华严经》等佛经。求那跋陀罗本来不会说南宋语言,但为了宣讲《华严经》等佛经迅速地学会了,从而南宋僧侣以及士人百姓能够更直接地学习佛经、领悟佛法。公元443年,
刘宋、元嘉二十年,在丹阳祇洹寺译出《楞伽经》。所翻译经典中另有《胜鬓经》《鸯掘魔罗经》《
杂阿含经》等,并于
公元468年示寂,享年75岁。
魏译
魏译(513年间)
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十卷。北天竺国(北印度)三藏法师菩提流支、菩提留支(Bodhiruci“觉爱”、道稀觉稀,道法觉悟都稀有之意)。三藏法师于
南北朝,后魏延昌二年,即公元513年,在洛阳永宁寺译出此经,这译本 比刘宋译本多了三品补阙文,是十卷本,共有十八品,也可称为十卷《楞伽经》,又称为“魏译”,距“宋译”约百余年后。
唐译
唐译(700年间)
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唐译本因重意译,强调行文流畅,又经过三译,文义明畅,广略适中,深受佛教界推崇。
唐朝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Sikshananda 学喜、觉喜之意)在公元700年(唐
久视元年) 至704年,(唐久视五年),于国都佛授记寺奉敕而译出此经,简为“唐译”。 翻译地点不一定只在一个地方,法师跟随
武则天,最后在西安译完初稿、初译,未经细校,被奉命回国。最初 的“粗译”是于公元702年,吐火罗的三藏法师弥陀山来华,此人住天竺25年,精通三藏,特别精通《楞伽经》的玄旨法义,在当时帝王之敕令下,又请复礼、
法藏大师等高僧协助,把
实叉难陀翻译的初稿,再经校勘,于公元704年完成此译本。这个译本,是藉由前二译本的基础上,再作详细比较与翻译,共有七卷十品。后由一位宝臣法师,将魏译的品名,加插在这个译本,总共也是十八品。
三汉译本的优劣:
其他译本
藏译有:Phags pa lang kar gshegs pa theg pa chen po'imdo(《圣入楞伽大乘经》;Phags pa lang kar gshegs pa rin po che'i mdo lassangs rgyas thams cad kyi gsung gi snying poshesbya ba'i le'u(《圣入楞伽宝经名为诸佛所说心髓品》)(统简称’藏译一)。日译:《梵文和訊入楞伽经》,安井济訊(京都:法藏馆,1976)(简称[安井译])《《子ソ力-仁へ专》——梵文入楞伽经の全訊二研究》,常盘义伸(京都:花园大学国际禅学研究所,1994)(简称[常盘译])。
梵语文本经典大部份都已经散失了,但是,从世界各国珍藏宝藏库里,还有留下很多《楞伽经》的梵文本和译本,至今还有在远远广为流传。据资料记载,如:
尼泊尔的九部大经,大方等大乘经,其中之一就是梵文本的《楞伽经》;英国伦敦的亚细亚学会,藏有五部《楞伽经》的梵文本;英国
剑桥大学图书馆,藏有二部;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
日本南条文雄与
铃木大拙等佛学专家也有《楞伽经》的梵文抄本,保存在日本。日本的佛教文献研究1876 年(
明治大学九年),南条文雄、笠原研寿(1852-1883)二人,以真宗大谷派留学生身份赴英国
牛津大学留学,在
弗里德里希·缪勒门下研究
梵语佛典。此二人跟随穆勒的弟子马克尔 (a.a.macdonell)学习梵文,并协助穆勒校订梵文佛典。
重要译者
实叉难陀
实叉难陀,又称“施乞叉难陀”,华言“学喜”,于阗人,生于公元652年,卒于公元710年。据史传记载,难陀精通大小乘,且旁通异学,于
武周时,因
武则天欲重译《华严经》,听说
金玉国有较完备之梵本,即遣使访求译经者,以此因缘,实叉难陀从于阗来到汉地。公元695年抵
洛阳市,先后在内廷大遍空寺、洛阳三阳宫佛授记寺、长安清禅寺等处翻译佛经。所译佛典有:《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大方广普贤所说经》(一卷)、《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一卷)、《大方广人如来智德不思议经》(一卷)、《文殊师利授记会》(《文殊师利授记经》三卷)、《地藏菩萨本愿经》(二卷)、《十善业道经》(一卷)、《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右绕佛塔功德经》(一卷)、《大乘四法经》(一卷)等。据《
开元释教录》说,他总译佛经十九部,一百零七卷,其中,以八十卷《华严经》和七卷《楞伽经》影响最大。就译述之风格说,难陀之译作与
唐僧之“新译”迥然异趣。他重意译,强调简约顺畅,因此,其译作较流畅易读;加上他精通佛教义理,因此,其译本颇受佛教界推崇,如此七卷《楞伽经》,后来被佛教界公认为是内容最完备、义理最准确、行文最流畅的译本。
菩提流支
有关菩提流支的生卒年代不详,其传记收录在《
续高僧传》卷一、《历代三宝记》卷九,《金刚仙论》提及,从世亲至菩提流支间为“二百年许”。 菩提流支“遍通三藏,妙入总持”。
北魏永平元年(508) 至
洛阳市,
元恪下,令住永宁寺,供给衣食等四事,并且令七 百梵僧协助翻译,以菩提流支为“译经之元匠”。但是,道宣亦记载永宁寺是煕平元年(516) 为
宣武灵皇后胡氏所建,所以菩提流支可能是在建成后,住在永宁寺。正始五年(508) ,中印度的勒那摩提在皇宫内翻译经论,
菩提流支开始助译,后来因互相竞争,各自翻译经论。此外,《
续高僧传》中提到佛陀扇多,除他参与翻译《十地经论》外,其余皆与《历代三宝记》相同。李廊《众经录》记载,菩提流支至天平年间(534 - 537) ,翻译经论的总数是39部127卷。但是,后代有不同的说法。永平二年(509) 至天平年间(534-537) ,译出38部127卷; 永平元年(508) 至天平二年(535) ,译出30部101卷,这是将般若流支、
毗目智仙所译而混入的经论分离出来。
菩提流支的著作,除了《入楞伽经疏》,相传有 《金刚仙论》《法界性论》《别破章》等。
内容概要
“罗婆那王
劝请品第一”本品为《楞伽经》全经的序言,分为四节叙述楞伽经之缘起。此经开宗明义,指出“如来藏”境界乃是如来自心内证圣境,其本来具足、自然清净。
《楞伽经》以离名绝相的第一义心为宗,以妄想无性为旨趣,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教相,以自觉圣智为体,以斥小辨邪为用,其内容基础扎实,义理深邃。《楞伽经》主要透过大慧菩萨一百零八句的问法,佛陀揭示了第一义谛真实之理。所说佛法之大要,围绕“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中心,上述这些,又不外乎“同归一心”, 若能参透此一心法门,即能达到自证圣智所行的境界,所谓“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是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应供
等正觉,性自性第一义 “ 心”。《楞伽经》不仅说明了真妄的因缘,让人们辨明邪正的因果,而且又分析了去妄归真的旨意及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二无我(法无我、人无我)的道理。《楞伽经》 主张八识是阿赖耶识大海生起的波浪,阿赖耶识是“原因”和“根本识”,它是无始以来的本体。尤其指出阿赖耶识也就是“如来藏”。其次, 佛陀更阐明法身之常住,以及生死、涅盘之平等,由而昭示藏心自性,以明真妄、生灭、平等之相。在上述诸法平等的基础上,最后佛陀广说六度,指出自性之妙行,最后为广决众疑,指出性戒,以彰显生佛平等的核心思想。
《楞伽经》是佛说自己内证的境界。自证的境界是离一切言说,是佛的心识,是佛的经验,是自得圣智。这种圣智就是如来藏智、如来藏的空智。由于佛说出自己内证的方法、法门,罗婆那王因此能脱离“心”“意”、 “意识”,断除自我的执著,远离八识的执著,即开悟、能入如来藏、证入清净心,能体验到心识不受污染的境界。
主要思想
楞伽四门是《楞伽经》论述的主要思想,经文中明确指出楞伽四门可概括本经之全部内容,乃至一切佛法皆可由其统摄,故又被誉为“《楞伽经》之宗趣”。而楞伽四门之五法又可统摄四门的全部内容。
五法
五法即相、名、妄想、正智、如如,都是如来藏藏识显现的诸法境界。“相”包括主观对外境所感知到的空间、形像、颜色等。“相”是包罗世间万象之有为法,因缘起自性(依它起性)而生,从而呈现出的各种相状。相是由因缘和合而生,需各种条件之聚集。如光线之于视力,声音之于听觉,食物之于味蕾,客体之于触觉等等。因此,相即是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了境之所得。六识对外境进行普遍的分别、执着,而不知外境本身就是虚妄的,因此这种分别执着亦是虚妄的。“名”源于“相”,是对“相”的分别命名,即对世间诸法进行概念上的说明,目的是对“相”进行区别。“相”“名”两者相互联系,无相则无名,有名则必是对相的分别,而不论相的真实存在与否。“相”与“名”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应的关系。
“妄想”,新译为“分别”。妄想是执持“名”、“相”以为有之主体因素,即二者是生起的直接原因,“名”、“相”之显现,“妄想”之为“能变心”,都是由于凡夫有漏心之能变所变故。“妄想”一方面假设世间诸法之名称,另一方面显示世间种种相。正智在此处指如如之妙用,即诸佛证得如如后,依如如度化众生。实际上正智就是诸佛证得如如之前,渐次修行之境界,再将自身成佛之经验随顺众生之根机,教化众生之法门。即“名”、“相”都是自心对外境的执着,是凡夫“妄想”所生,破除“妄想”即依正智修行的过程,最终证得自觉圣趣境界,即如如。依如如度化众生,即正智之妙用。
三自性
三自性在《楞伽经》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不仅可以说明《楞伽经》本身的要义,从它与五法的特殊关系(可融入五法),亦可证明其在整个佛教义理中的地位。三自性指妄想自性、缘起自性、成自性,对应在法相唯识中即是遍计所执性(妄想自性)、依他起性(缘起自性)、圆成实性(成自性)。缘起自性本义是诸法皆众缘和合、依外缘而生,没有自性。即缘起自性生妄想自性,缘起自性是妄想产生的直接原因。妄想自性是执着缘起自性而产生的妄想相。诸法在佛教中的外延非常广泛,涵盖一切处所、物质、事实、意识,并一切可知的可言说的,皆谓之诸法。诸法包罗一切有为法、无为法、有法、无法等。
缘起自性,一切诸法依缘生,但并不意味着生起之诸法就是实有,诸法还是妄想,不论各因缘是先后生还是同时生,都没有自性,皆识所变,缘起自性也是生无性。妄想自性,“妄想”顾名思义是主观的错误的感知,妄想自性来源于心识对外境(现象)的执着分别。妄想自性根源于缘起自性,妄想自性由于对“相”执着而起,因内外境的各种条件聚合而生成名相和事相,但自心就此执着于事相和名相以为真,就是妄想自性。它包括“名相计着相”与“事相计着相”两种。在《楞伽经》卷二中亦详细列举了十二种妄想自性之分别通相,实际上是将众生之种种分别归纳为十二个大类,破除此十二类妄想分别,就可证得自觉圣智境界。成自性即圆成实性,指诸法圆满成就之真实性,常住不坏。又称 “法性”或“真如”,是一切有为法之真实体性。成自性是破除名相计著相和事相计著相两种妄想自性,是诸佛修行正智之成果及其自觉圣智所行之境界,成自性又名成自性如来藏心。
八识
八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末那为“意”,“意” 为思量之义,无始以来无间断了别。阿赖耶识,即末那识之所执以为“我”。其意为“藏”,谓能含藏一切法,亦即第八识。第八识为识之体,思量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第六识之意识以此第八识为所依,故名意识。因此,第八识和第六识有根本的不同,第六识依第八识而生,第八识为第六识之体,亦是一切众生妄想迷惑之根本。第七识是意根,是意识的根,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意根识。
二无我
二无我即人无我、法无我。二无我,是在认识到人我、法我乃妄见之基础上,做破除人我和法我之功夫。 人无我,又名众生无我,生空,人空,我空。人无我需修我空观,法无我则需修法空观了知人体乃五蕴假和合之义,明了实无人体,称为人无我。人无我实际上是小乘之观道,认为断烦恼障即可得涅槃。固执诸法有实体、且有实用,即法我。了知诸法因缘和合而生之义,明了诸 法实无自性,称为法无我。法无我是大乘菩萨之观道,认为不仅要修行人无我,以断烦恼障,更须修法无我,以断所知障,断所知障所得之果位即菩萨。人
无我、法无我是修行处于登地前的阶段,目的是为修行十地菩萨作准备,其修行二无我之根本目标为达佛之大涅槃作准备。人无我是法无我 的前提,只有在断掉烦恼障之后才能修得法无我。
如来藏
《楞伽经》的如来藏思想是楞伽四门的根本依据。如来藏本身包括自性清净的不空如来藏和受污染的空如来藏。自性清净的如来藏是众生之本有,无需修行,不空如来藏则因为无始以来的无明覆盖清净如来藏,使之受到污染而为藏识,要回复到清净之如来藏状态,就需修行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又称为不空真如。如来藏即真如之性,自性清净平等,具足一切之万德,德无不备, 一切诸法皆如来藏所显现, 一切诸法皆依如来藏而生。不空如来藏表明如来藏是自性清净、自然而然的状态或境界。如来藏,即真如之德名,而非真如本身,这里与名为真如之成自性有根本区别。真如之体性空寂,一切诸法,不仅是清净法甚至是受染污之法,其体性是空寂。如来藏、楞伽四门的最终归宿即
无我如来之藏,是佛之正道。
思想特色
统一空、有二宗
“二无我”原本是空宗的基本思想,而“八识”、“三自性”是有宗的教义,但在《楞伽经》 里,空有二宗得到了统一。经中指出世间万有、一切诸法、种种名相都是假名,好比梦幻泡影、干婆城,并非真实,产生这种结果完全是人们妄相分别所造成,所以劝说人们远离有无,去除断常等妄想分别之错误知见。在此同时,此经又解释所谓梦幻,又非一无所有,并以“诸法无我,非无如来藏法身常住之性”教导人们在断除对一切外境外法的虚妄分别见时,应以“正智” 观察、思维、认识、体证这些现象背后的“如来藏法师常住之性”。又为使众生听闻之后“不生恐怖,能如实证寂静空法,离惑乱相,人于唯识理,知其所见无有外法,悟三脱门,获如实印”, 因此佛陀又“于即静法以圣事说”。这表明了“寂静法”与“唯识理”、“空”与“有”的思想在佛陀的宣化中得到了统一。
结合如来藏与阿赖耶识
《楞伽经》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把“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也巧妙地统一起来。在传统佛教中,“真如”、“如来藏”、“阿赖耶识”三个概念之义蕴、内涵是不尽相同的。所谓“真如”乃指诸法之本体;而“如来藏”则是指众生本来藏有自性清净之如来法身;至于“阿赖耶识”,则是法相唯识学中一个核心概念,它作为产生一切诸法之种子,与作为不生不灭之“无为法”的“真如”是有着严格区别的,因此在唯识学中,“阿赖耶识”与“真如”没有也不能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在《楞伽经》中,不论“真如”、“如来藏”还是“阿赖耶识”都被合在一起了,经中屡屡言及“如来藏名藏识”(“藏识”即“阿赖耶识”),并且认为:“此如来藏藏识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而为不净”,如来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均见卷五)。《楞伽经》此一糅合“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思想,以及认为“如来藏藏识”具有染净二重性的看法,对后来的中国佛教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贯通性、相
《楞伽经》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融会性相。佛教界(包括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于性相上派别繁多,说法纷纭,大而言之,有“有相宗”、“无相宗”、“法相宗”、“实相宗”等等。“有相宗”如小乘,“无相宗”如“中观学派”、《般若经》,“法相宗”即法相唯识学及《解深密经》、《
瑜伽师地论》等,“实相宗”如天台、华严及《密严》诸经、《宝性》诸论等等。《楞伽经》在这方面则是一部具有融摄汇通作用之经典。例如,小乘说七十五法,倡“人无我”,不见“法无我”;“无相宗”之
般若学则扫一切相,破一切执,主诸法无自性,倡一切皆是空;“法相宗”之法相唯识学则建立“八识”、“三自性”,倡外境非有,内识非无,主张“万法唯识”;“实相宗”之《密严经》、《宝性论》等则倡一切诸法皆是如来藏之随缘显现,以“如来藏缘起”为一宗思想之纲骨。再者,就“有”、“无”立论,小乘说“人无法有”,般若学讲“人法二空”,法相唯识学主“境无识有”,“实相宗”则认为相不尽故非有,性无碍故非无,故“非有非无”。《楞伽经》在这个问题上充当了一个“调和者”的角色,由于它既讲空又讲不空,统合了“空”与“有”,既讲“如来藏”,又谈“阿赖耶识”,把“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统一起来,这样,性之与相在《楞伽经》中被融汇贯通起来了。
展现佛性之圆融
《楞伽经》在佛性问题上的融通性,还表现在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能否成佛问题的看法上。对于二乘能否成佛,佛教史上诸
宗派、诸经典说法不一,或二乘不能成佛,如小乘;或曰“定性二乘”不能成佛,如无相宗、法相宗;或曰“定性二乘”也能回心入大,成菩萨作佛,如实相宗。《楞伽经》既语及佛为声闻授菩提记,但又说此是方便秘密说;既分阿罗汉为三种,即“趣寂”、“退菩提愿”、“佛所变化”,又说:声闻、缘觉“若彼能除一切过习,觉法
无我,是时乃离
禅定所醉,于无漏界而得觉悟。既觉悟已,于出世上上无漏界中,修诸功德,普使满足,获不思议自在法身”(卷三)。《楞伽经》中这种佛为声闻授记、二乘也能最终获如来法身的思想,后来也成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都能成佛思想的重要经典根据之一。
“语”“义”关系
《楞伽经》关于“语”、“义”关系的论述,也颇具特色,并且对于禅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楞伽经》分佛法为二种,所谓“言说法及如实法”。“言说法”者,一谓随众生心为说种种诸方便教”;“如实法”者,“谓修行者于心所现,离诸分别,不堕一异、俱不俱”(卷四)。对于这两种法的相互关系,《楞伽经》首先指出:二者“不一不异”。说其“不一”,是因为“言说是生是灭,义不生灭”(卷五),言说非即是义;说其“不异”,是因为“言说”能显“义”,可以因“语”而入于“自证境界”。基于这种思想,《楞伽经》认为,一方面须有言说,因为“若不说者,教法则断。教法若断,则无声闻、缘觉、菩萨、诸佛。若总无者,谁说?为谁”(卷五)?所以,菩萨应该随宜说法;另一方面,由于言说非即是义,“诸法自性离于文字”,因此,菩萨不应执著语言文字,不应随言取义。若执著语言文字,则“如蚕作茧”,“自缚缚他”;若“随言取义”,则“死堕地狱之中”。其次,《楞经》进一步指出,“语”、“义”比较而言,“义”比“语”更为重要。例如,当大慧菩萨问何者是第一义时,佛说:非言语是第一义,亦非所说法是第一义,第一义者,唯是自心,因言而入,非即是言;第一义者,是圣智内自证境,非语言分别所能显示(详见卷三)。因此,“菩萨摩诃萨随于义,莫依文字。依文字者,堕于恶见”(卷五)。中国佛教史有许多高僧都主张“依义不依语”,至
达摩东来,更倡“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此中受《楞伽经》的影响应该说是显而易见的。
后世注疏
《楞伽经》 的注疏很多,且都具有独到的见解。在
唐朝时期《楞伽经》的注疏,曾经多达12家。但现存的资料,唐代《楞伽经》的注疏仅剩下三部:
天宝法藏所撰的《入楞伽心玄义》一卷,此注疏是以唐代(704)
实叉难陀所译《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十品为本。在《入楞伽心玄义》中,法藏以华严宗的注经方法来注疏,以“十门玄义”来纵论全经。在《入楞伽心玄义》中,详加论述了十门中的前九门,但就第十门“随文解释”的标题,法藏应有另一部针对《楞伽经》经文的注疏本,而今已经亡佚,或有其他原因《入楞伽心玄义》并非完整的注疏,仅是一篇《楞伽经》的提要。《楞伽经》诸注疏、论著中,就义理而言,阐释较深入、透彻的,当推唐法藏所撰之《入楞伽心玄义》。此《玄义》通过“教起所因”、“藏部所摄”、“显教差别”、“教所被机”、“能诠教体”、“所诠宗趣”、“释经题目”、“部类传译”、“义理分齐”、“随文解释”等“十门”,对《楞伽经》之思想旨趣、教义特色等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剖析和较为深刻、准确的概括和归纳,对于人们理解《楞伽经》颇有助益;另外,明宗、
如玘同注之《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及宋宝臣的《注大乘入楞伽经》,虽然有些解释与经文原意不尽相符,但援据该博,诠释细密,对于阅读此经也多有帮助。
后世影响
《楞伽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大乘经典,对藏、汉佛教的传承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高度哲学化的理性分析正好契合了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理论表达。《楞伽经》在中国佛教经典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楞伽经》所提到的一阐提也能成佛之说,对于中国佛教佛性论的影响尤其重大。另外,《楞伽经》中说到佛为声闻授菩萨记,也论及了二乘最终能获如来法身的思想,这对于后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理论提供了重要有力的依据。也就是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佛性论之所以成为中国佛教佛性论的主流,这与《楞伽经》里的这一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楞伽经》之会通、融摄性,对于之后中国佛教各流派所展现的融合也是别具意义的。
历代名人如
武则天、
苏轼专门为《楞伽经》手书撰序, 金山
佛印禅师修刻流通、民国
章太炎也都对此经崇奉倍至。《楞伽经》是后期的大乘经典之一,对中国禅宗影响很大,但至
唐朝禅宗
六祖慧能以后,此经的地位日渐下降。 一直到
北宋的苏轼,才重新强调《楞伽经》的重要性。据说
萧衍读《楞伽经》时深有感触,就发心吃长斋,全力护持佛教,所以中国佛教吃素,是在梁武帝提倡下开展的。武则天曾令三译《楞伽》,宋元丰期间,张安道因《楞伽》而悟入,得清净觉,为此金山佛印了元特别寻请金石名家修刻此经流通。
苏轼也专为《楞伽经》手书撰序,《楞伽》 四卷又再次流行起来。赵宋以后,《楞伽经》的影响日渐扩大,其影响已超出佛教界,成为产生 “
心学”的重要因素,作为“化成天下”的治国佛教典籍。降至明代,宗渤为之写注,
朱元璋直 叹精确,随之亲下圣谕: “以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楞伽》三经,实治心之法门。”并使流通全国。明、清之际,先后有
憨山德清的《观楞伽经记》以及
藕益智旭的《楞伽经义疏》。到了近现代, 随着义学复兴,
释太虚所写的《楞伽义记》,
欧阳渐的《楞伽疏决》,以及邱虚明的《楞伽疏证》,均使得《楞伽》论义愈加精确分明。
经典章句
“彼相则是过,皆从心所生,妄想无所知,方缘起妄想。”
“心起一切法,一切处及身,心相实无相,无智取种种。分别迷惑相,是名依他起,相中所有名,是则为妄计。诸缘法和合,分别于名相,此等皆不生,是则圆成实。”
“所谓生句非生句,常句非常句,相句非相句。住异句非住异句,刹那句非刹那句,空句非空句,断句非断句,心句非心。演说句非演说句,决定句非决定句,毗尼句非毗尼句,比丘句非比丘句,
住持句非住持句,文字句非文字句。大悲,此百八句。”
作品评价
中国禅宗初祖
达摩曰:“吾观
震旦,所有经教,唯《楞伽》四卷,可以印心。”
菩提达磨曾以此经作为印心禅法授予
慧可,并说:“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 自得度世。”
达磨对慧可:“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附汝,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
章太炎赞叹道:“楞伽是佛法智无上宝典, 一切经论皆不能及。禅宗既以此经传授,而智者、杜顺各立三观,皆依仿楞伽三自性 为之。天台空观,华严真空观,即翻妄计自性 也;天台假观,华严理事无碍观,即随顺缘起自 性也;天台中观,华严周遍含容观,即正念圆成 自性也。然若以此质问二宗,彼必不肯谓其出于 楞伽;盖各宗皆欲自立门户,以其初祖为无师自 证耳。是楞伽者,正如阿达池,四大河水皆从 此出,岂可泛作教科书观?”
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