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主要有小麦、
玉蜀黍属、花生、大豆等。现有耕地420亩,人均0.9亩,其中水浇地面积占90%。
曾经是
黄河古道,1194年黄河由浚县改道南移,河道两边形成高高的沙坡,
洪武六年(1373年)到
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50年内,大量移民从山西大槐树迁往中原等地。当祖先们看到高高的沙坡和低洼的湿地,仿佛看到了肥沃的良田和秋天的收获,于是决定长居至此,这个地方也便称作“河道”。
这里曾经有个古渡口,现在人们仍称它为
黎阳津遗址。黎阳津作为
废黄河上的重要渡口,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方渡口。据对古黄河颇有研究的
浚县教师王复喜介绍,黎阳津始建于战国时期,当时称白马口,后来随朝代更替先后改称天桥津、
白马关、黎阳关、黎阳口和黎阳津。
“黎阳城南雪正飞,黎阳渡头人未归。河边酒家堪寄宿,主人小女能缝衣。”唐代诗人
岑参的诗句描绘出了当年黎阳津的繁荣景象。这个战国时期兴建的渡口在后来的2000多年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南来北往的人流和物流在这里聚散,渡口的第三产业相当发达。
黎阳津遗址位于浚县
黎阳镇角场营村的
黄河故堤边。记者站在黎阳津遗址上放眼望去,一时间竟很难将这里田畴相连、村落相望的大片土地与奔腾澎湃的黄河联系起来。但见残存的黄河大堤如今已成为断断续续的土岭和土丘,总体上看呈南北走向。“这断断续续的丘陵就是黄河故堤。”
浚县文物旅游局的张富民说,古黄河流经浚县境内后由黎阳津径直北流,到了大山脚下再沿东北方向流出浚县。黎阳津这段河道处于平原地带,当年水面开阔,水流平缓,适合建立渡口,因此自战国时期修建了黎阳津后直至1194年
黄河向南改道离开浚县之前,黎阳津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研究考证
黎阳津遗址和浚县
废黄河,王复喜近年来根据史料中对黄河变迁的介绍,多次徒步沿黄河故道实地考察。王复喜引经据典地说,黎阳津作为古黄河的重要渡口,在历史上不仅发挥了重要的交通运输作用,而且它地处中原军事要地,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凡占领黎阳津者无不严密布防。早在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起义军首领陈胜率三千之师从黎阳津北渡黄河进攻赵地;
胡亥三年,
刘邦与
秦军在黎阳津交战;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由黎阳津渡
黄河入楚与
项羽决战;东汉末期,
曹操与
袁绍为争夺
黎阳津遗址在此角逐数年。此后,直至宋金对峙时期与黎阳津有关的大大小小的战事不胜枚举。
王复喜还讲述了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
晋朝后期的燕受到
北魏入侵后分裂为
燕国和
南燕两个小国。东晋
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初春,北魏派出了更大规模的军队进攻南燕的
邺城遗址(今
安阳市),迫使南燕的
慕容德决定放弃邺城向滑台(今
滑县)迁移。当慕容德率邺城军民10余万人倾城出逃来到黎阳津时天色已晚,由于长途劳顿,队伍中的老人、妇女和孩子吃不消了,慕容德便命令人马在黎阳津就地休息,待天明再组织船只运送队伍过河。他们刚在
黎阳津遗址停下来,后面的探子匆忙来报,说北魏
拓跋珪的追兵正在向黎阳津这边追来。慌忙之中,慕容德来到黎阳津旁的黄花寺,向供奉在这里的河神磕头许愿说,只要能保佑
南燕军民顺利逃过
黄河,日后一定给河神塑金身。
慕容德刚说完,外面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气温骤降,不到一刻工夫河面便冰冻三尺,慕容德及南燕军民喜出望外,连夜从冰面上过了黄河。而当拓跋的追兵赶到黎阳津时天已放晴,雪融冰消。望着远去的南燕人马,拓跋珪认为是黄花寺的神仙在跟他作对,一气之下命人放火烧掉黄花寺后率兵返回。
慕容德在
滑县得势称王以后回到
黎阳津遗址重修
黄花寺,并将黎阳津改名为天桥津,意为他在这里得到老天爷的保佑渡过了黄河。这便是黎阳津曾称为天桥津的由来。
记者从《
浚县志》中找到了这段传说的依据:“晋
慕容德自邺将徙滑台,至黎阳津风飘渡船,魏军垂至,三军色惧,昏而冰合济,迄旦魏军至,冰亦消泮,德大喜,改黎阳津为天桥津。”
黎阳津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让这个繁忙的古渡口同时也是个杀声不断的古战场。滔滔
黄河水早已远离了
浚县,而古老的黎阳津仍默默地诉说着黄河的沧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