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宁街岁月》是前英国首相
玛格丽特·撒切尔晚年所著两部回忆录之一,本书以亲历者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这位生来与政治结缘,以强硬干练著称的政坛“铁娘子”,在入主
唐宁街10号、三度蝉联首相的11年中所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不但为英国的重新崛起奠定基础,而且深刻影响了世界政治的走向。它还带领我们走进撒切尔夫人的内心世界,讲述“女人统治世界”的精彩故事,感受“铁娘子”光芒四射、激动人心的传奇人生。
《唐宁街岁月(上下)》主要内容:
玛格丽特·撒切尔是20世纪世界政治领域中最杰出的权力女性。她出身低微,没有任何家世背景,凭借个人意志和务实精神,踏入男性占统治地位的政界,最终登上权力的顶峰。
撒切尔夫人初登相位时,
大英帝国已丧失了旧日的光荣和梦想,经济衰退,政治孱弱,民心低落,
英国被讥讽为“欧洲病夫”。撤切尔夫人以毫不妥协的态度施行一系列政治与经济改革措施,将英国从危机中挽救出来,重归世界实力强国之列。
撒切尔夫人采取的新自由经济政策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她大力减少国家干预,重视发挥市场机制;推行非国有化政策,鼓励私人投资;对工会和罢工采取铁腕策略,削减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公共开支。
玛格丽特·撒切尔在政治领域也坚持强硬路线。她强化与美国的关系,缔造英美联盟;反对欧洲一体化,捍卫
英国固有利益;横跨半个
地球对抗
阿根廷,赢得
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的胜利;与中国就
香港特别行政区问题举行谈判,表现出识时务的一面。所有这些激进且争议巨大的措施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
玛格丽特·撒切尔,撒切尔女男爵,LG,OM,PC,FRS (荣誉头衔)(英语:Margaret Hilda Thatcher, Baroness Thatcher,1925年10月13日-2013年4月8日),一般称作撒切尔夫人(马新:撒切尔夫人,中国香港:戴卓尔夫人,中国台湾:柴契尔夫人),
英国右派政治家,第49任英国首相,1979年-1990年在任,是英国首位女首相,也是自19世纪初利物浦伯爵以来连任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其政治哲学与政策主张被通称为“撒切尔主义”,她在任首相期间,对英国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面貌作出了既深且广的改变。她在担任首相前后高姿态地“反对
共产主义”,而被
苏联媒体戏称为“
玛格丽特·撒切尔”,这个绰号甚至已成为了她的主要标志。
1970年,撒切尔夫人进入
爱德华·希斯内阁担任教育及科学大臣。希思领导的保守党政府下台后,她在1975年的党魁选举中击败希思,出任保守党党魁,并在1979年率领保守党重夺政权。她领导
保守党在1979年、1983年和1987年三次大选中接连胜出,是英国首相在20世纪的最高纪录。1990年,她未能于第一轮党内竞选击败对手迈克尔·赫塞尔廷,因而宣布辞职,其后她所属意的候选人财政大臣
约翰·梅杰参选并最终获胜;她在11月28日正式离任,结束长达11年半的执政。继任的保守党约翰·梅杰政府以及
工党托尼·布莱尔政府,沿行其推行的经济变革,政策方向持续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2013年4月8日,
玛格丽特·撒切尔因
中风病逝,终年87岁,骨灰被安葬在切尔西皇家医院墓地、亡夫丹尼斯的坟墓旁边。
经济方面,她抛弃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所谓“共识政治”与凯恩斯主义政策,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对大多数国营事业实行私有化,使劳动力市场变得更具弹性,在财政上采用货币主义政策。英国经济最终走出了长期“滞胀”的局面。自1981年以后,其年实际增长率为3%以上,在当时是仅次于
日本的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文化领域,她致力于抨击福利制度所衍生的“不劳而获”思想,颂扬传统的中产阶级道德,鼓吹透过努力工作以创造财富,而非追求财富的再分配。她亦成功地削弱工会力量,使其失去左右政局的能量。外交方面,透过与
意识形态相近的美国总统
隆纳•威尔森•雷根结成紧密盟友,深化了英美特殊关系。而在1982年爆发的
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借着重创
阿根廷军队并夺回福克兰群岛,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
英国的大国形象。同时,作为里根的重要及忠实伙伴,她也被认为是领导西方世界战胜
苏联,赢得
美苏冷战胜利的领袖之一。
在英国,有关
玛格丽特·撒切尔的评价趋于两极,有人认为她拯救了英国经济,但有人认为她要为国内传统产业的衰弱和迅速恶化的贫富差距负责。不少
苏格兰、威尔士、
北英格兰的
约克郡、
肯特郡与达勒姆郡等前传统采矿区的选民仍对她持负面评价。不过,亦有人指出,英国虽然因她的政策使经济陷入一段艰难而混乱的时期,但这却是英国经济踏入现代化的必经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