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熙
张锦熙
张锦熙(1919-1984年),小麦栽培学家,中国小麦栽培学科的带头人之一。他与协作组一起潜心钻研小麦生长发育规律,提出了带有普遍意义的“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法”,用于制定不同条件下的栽培技术措施,累积推广4500多万亩,为中国小麦增产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倡导作物栽培要走综合研究和规范化的道路,在生产上收到了良好成效。
生平简介
张锦熙,1919年11月22日生于河北省丰润区山头村庄。那里,自然条件优越,被誉为“冀东粮仓”。父亲张伯明以律师为业,长期在外工作。由于当时的农业生产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中学时代的张锦熙又耳闻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一人种地可以养活几十人,因此开始萌发了学农的念头,立志成为一名农学家,将来在家乡建立一个新型农场,采用先进技术,发展农业生产。1939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农艺系。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品学兼优,甚受师长瞩目。40年代初,侵华日军在冀东实行“焦土政策”,张锦熙的家乡沦为战乱之地,他兴办“理想农庄”的梦幼破灭了。1943年大学毕业后,张锦熙受聘于华北农事试验场(抗战胜利后改为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那时他和杂粮研究室主任张景华一起从事高梁育种和栽培研究。那时,正值日伪和中国国民党统治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农业科学形若虚设,研究工作时续时辍。张锦熙所学专业知识难以发挥,他为农业献身的宏愿更无法实现。1984年5月31日 在河南郑州市因病逝世。
工作经历
1943-1949年 任华北农事试验场(1945年后改为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技术员、技佐
1949-1952年 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技术员。
1952-1984年 在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后改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从事小麦栽培研究工作。1957年任副研究员。
1978年后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作物栽培室主任。
1983年 晋升为研究员。
科学成就
深入基层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科学家施展技艺、发挥才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张锦熙以强烈的责任感全力投入农业科学研究工作。1949-1952年在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期间,他和张景华一起应用混合选择法选育出高产优质的“山东黄”和“将军锤”两个高粱品种,在京郊和华北地区推广,比当地品种增产20%以上。他还从理论上阐述了高粱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受到同行的重视。结合推广高粱新品种,张锦熙还研究出高粱打叶技术,即在高粱抽雄后15-20天去除下部叶片,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可使高粱增产10%以上,每亩还能多收50公斤左右的高粱叶为饲料。1950年2月,中央农业部把它作为一项增产措施发布施行,并在华北地区推广应用。1952年以后,华北农科所以河北省山西省两省为重点地区,以棉麦增产为中心内容,开展农村基点工作,张锦熙被调到麦作研究室加强小麦栽培研究。他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倡导的科研为生产服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号召,坚持下乡蹲点,参加生产实践,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科学实验。此后数十年如一日,里外结合,上下奔波,致力于小麦栽培调查研究和实验。从黄河之滨到云贵高原以及西北边疆,全国主要生产小麦的省区几乎都留下他的足迹。他在冀中平原、鲁西、豫北以及北京郊区等地,针对当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科学实验,提出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为小麦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1953-1955年参加河北农村工作队期间,到静海区广泛调查了脱水地小麦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止烂种的“沟复土法”。即在早春顶凌时利用地表解冻、风干的一层厚2-4厘米细土进行播种,播后在行间用耠子耠沟培土,返浆期过后再行耙平,此法具有去湿、增温、保作用,可增产15%以上。还针对当地由于没有合适的春小麦品种,农民在2月顶凌播种冬小麦(通常称“七九”麦)的习惯,引进了秆硬、穗大、粒重、抗逆、丰产的“三联2号”和“南大2419”新品种,取代了产量很低的“七九”麦。在山东省寿张镇蹲点时,研究提出当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和增产途径,使原来低产麦田增产10%以上。1953年秋,河北省河南省江苏省、安徽等省发生小麦冬前徒长和拔节现象,张锦熙立即赶赴实地调查,分析原因:一是秋季气温偏高,暖期较长;二是品种略偏春性,抗寒力差;三是部分丰产田播期过早,致使当地小麦减产1-2成,重者4-6成。针对上述情况,他们提出在不同生态区调节适宜播期;对发生徒长的麦田,及时采取深锄、串、耙、镇压以及割青等控制或补救措施;并撰写《略谈防止小麦越冬前徒长和拔节问题》文章,通报
各地,因地制宜加以采用。此外,张锦熙还总结研究出防止小麦冬灌死苗措施、干热风发生规律和预防措施、晚弱苗增产技术等,都被当地生产部门采纳并扩大推广。1962年以来,他一直关心指导北京市小麦生产的发展,并参加顾问团工作,对基层干部和农民技术员讲解小麦栽培技术。他的讲解深入浅出,切合实际,深受欢迎。从60至70年代,尽管农业科学屡遭冲击,研究工作时起时落,张锦熙始终坚持面向生产,深入实际,为解决当前和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问题服务而受到各级领导和农民的赞扬。这一时期,他先后参加过生产建设兵团海河流域的农业规划工作,在北方冬麦区进行了70多次技术考察。“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下放到辽宁兴城“五七干校”劳动,仍坚持科学实验,春小麦试种成功,并取得好收成。70年代末,他参加了6省12个地(市)的夏秋粮评比活动和小麦低产田考察工作,总结撰写了《发展小麦生产的几个问题》、《华北平原低产区小麦增产途径》等科普文章,寓理论于实践之中,先后在刊物上发表。
倡导作物栽培规范化综合研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农业科学带到了春天。197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恢复建制,张锦熙任作物栽培研究室主任。当时全国作物栽培研究队伍涣散,力量薄弱,许多人员改行,为了重振作物栽培事业,发展栽培学科,张锦熙四处奔走,多方呼吁,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1979年在郑州召开了“全国小麦栽培会议”。在他的积极建议和筹备下,1980年1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学会共同主持召开了“全国作物栽培科学讨论会”。会上通过了由他主持起草、经过许多专家共同修改的《关于加强作物栽培学研究的意见》。这个报告由国家科委、国家农委、农业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签署,以正式文件批转下达。文件指明了作物栽培学科的性质和研究方向,提出加强这门学科的重要措施,给栽培研究工作者很大的鼓舞,为重振作物栽培事业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张锦熙所在的作物栽培研究室的研究人员由1978年的7人增加到36人。全国很多省市也先后恢复或重建了作物栽培研究室,原有栽培人员积极归队并补充了一批新生力量。
长期的社会实践,使张锦熙奠定了生产实践是科学研究的观点,树立了以宏观战略眼光分析农业生产发展的思路。他认为,农学不是若干单项技术的组装,而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综合学科,从事农业增产技术的综合研究,形成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是一种创造性的研究。“任何单一学科都不能解决综合性的重大问题,简单的组装也不能协调其内在联系。专业分工越细,对各学科综合化研究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这正是科学发展中对立统一的表现”。“发展作物生产要求采取综合性措施,作物栽培学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他主张根据经济建设需要,从农业生产实践选题,在加强应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作物高产规范化技术体系,使科学理论通过技术桥梁转化为生产力,并从中继续发现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充分发挥和提高研究成果的经济效益。这种观点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张锦熙从事作物栽培研究的思想体系。他在《作物栽培基础与研究方向》一文中,比较详细地阐述了这种观点
。他还向国家科委提出关于组织开展“主要农作物分区分类规范化综合生产技术体系研究”的建议,阐述要稳定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以农业区划为基础,在不同农业区内根据生态类型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和种植制度,研究制订农作物规范化综合生产技术体系,重点研究农作物种植区划、种植制度、规范化栽培技术,以及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生物学理论基础。张锦熙的建议被国家科委采纳并列为“六五”农业科技规划的重点研究项目。
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法的提出
张锦熙长期深入农村,并以总结农民经验为主的科学实践丰富了他的生产知识。80年代比较稳定的科研环境,也为他开展一系列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创造了条件。他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实验室、试验场和大田生产相结合;针对小麦中低产田穗数不足,高产田容易倒伏和穗数、粒数、粒重不稳的问题,对小麦根系和叶片的功能及其分组,小麦分蘖缺位的原因,蹲苗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同叶龄植株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及肥水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1978年,他主持的“小麦生长发育规律及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获北京市科技大会表彰;1980年他主持的“北京地区冬小麦高产途径及促控措施研究”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法”是张锦熙从事小麦栽培研究工作的一次飞跃,也是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典范。他和助手们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和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对小麦叶龄与器官的同伸关系,叶龄和穗分化的对应关系,以及不同叶龄对肥水的综合效应,进行了系统的试验、观察,总结出一套根据主茎叶龄指标采取促控措施的科学管麦方法,并将其基本措施通俗地称为“单马鞍(V)型”—一两促一控法和“双马鞍(W)型”——三促两控法。小麦叶龄是十分明显的外部形态指标,主茎叶龄数与穗分化进程及各个器官生长发育都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就某一品种在特定地区来说,这种相关性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根据叶龄进行管理,不但准确、具体、容易掌握,而且可以有预见地控制群体、株型和产量构成,向着有利于高产、稳产、优质的方向发展,实现节能、省工、低耗的目标。这一研究成果,解决了长期以来作物栽培管理措施因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经验性而难以概括其共性并加以广泛引用的问题,也克服了以往因科研成果“学院味”过浓而不易被一般技术人员和农民所掌握的缺点。这对促进小麦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80 年“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法”列为农业部重点推广项目之一,张锦熙积极承担并主持此项推广工作。他奔波于全国小麦主要产区,组织小麦科技人员制定不同生态类型地区的推广实施方案。他认为:“科研人员做出科研成果,并不能视为科研工作的终结,只有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不断解决在转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使此项研究告一段落”。“推广任何农业科研成果都要把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并在推广过程中认真搞好示范田,这是加速发展生产力的关键”。1981-1984年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法在10多个省(市、区)累计推广面积4540万亩,比普通栽培方法增产15%-20%,总共增产小麦22.4亿公斤,因省工、节约肥水减少投资1.3亿元,合计增加经济效益5.2亿元。这项成果荣获1982年国家科委、国家农委农业科技推广奖。张锦熙被授予“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实践证明,优秀的作物栽培学家除了具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综合表达力,即能做,能写,能讲。张锦熙的科学实践很好的体现了这种综合表达能力和技巧,成为一个成功的栽培学家。他每在一处蹲点,都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请教老农,并亲自动手种实验田;取得第一手材料或试验结果时及时写成论文或经验总结;然后通过做报告、讲课或现场指导等形式,把科学技术传播给农民。他的研究课题都是针对生产实际的,因而具有较强生命力。他写的文章,通俗易懂,有的放矢;他讲的课,形象生动,深入浅出。为了传授“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法”他先后到9个省市、30多个县讲课,听讲人数3万多人次。有一次在河北省永清县讲课,到会听讲的有1000多位技术人员和农民,大家聚精会神,会场鸦雀无声。许多听众要求“张老到我们乡再讲一次”。农民反映他的讲课,听起来解渴,照他说的办能高产。张锦熙从事小麦研究30多年来,在试验研究、技术改进和农业规划方面获得25项成果,发表论文、报告、科普文章数十篇。他是作物栽培学界公认的有理论、有实践、能说能干的小麦专家。
为作物栽培事业奉献一生
张锦熙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热爱他所从事的作物栽培研究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科研工作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张锦熙精神振奋,干劲倍增。为振兴栽培事业,他身体力行,团结小麦组全体成员,勤奋工作,每天都在10小时以上。出外考察和开会时,经常工作15-16小时。1983年8月,他应邀参加农业部在延安召开的北方旱地农业会议,在聆听中央领导同志讲话后很受鼓舞,通宵达旦撰文《旱地农业增产技术》,阐述种草、种树、发展旱地农业的前景和措施,并赶在第二天大会上发言。张锦熙对青年助手和研究生说:“生命的价值不在寿命的长短,而在于贡献的大小”。他的模范行为不仅博得同志们的尊敬,并且带动了全室科技人员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使作物栽培学科后继有人,从1980年起,他就积极培养研究生,认真指导他们的课题研究。他针对社会议论“重育种,轻栽培”的错误导向,经常鼓励青年人说,搞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我们这门科学。路子要靠自己走。他对研究生都能因材施教,匠心雕塑,勉励他们踏实工作,勤奋学习,既严格要求,又谆谆教导,建立起教学相长的师生情谊和关怀备至的同志关系。
张锦熙虽在作物栽培界享有声誉,但他仍然虚怀若谷,注意团结同志。俗话说:量小无众友,度大集群朋。张锦熙以他豁达大度的胸襟,扬人之长,谅人之短,团结作物栽培室全体同志以及小麦栽培界科技人员,共同探索作物高产、稳产的途径。接触过他的人,不论年长年少,故旧新知,都觉得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谈吐诙谐,热情爽朗。
张锦熙以他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就,被推选为北京市作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副理事长;先后被聘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小麦顾问团成员,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此外,还兼任《作物学报》、《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农艺组成员,《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作物栽培分支副主编。特别是他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栽培研究室主任,肩负着指导全国小麦栽培研究工作以后,科研任务十分繁忙,社会活动日益增多,但他仍将全部精力扑在作物栽培事业上。仅在1983年后半年,除北京地区的业务活动外,还去延安、青岛市烟台市沧州市、无锡等地进行考察或参加会议。1984年4月,他到南京主持中国作物栽培研究会筹备会后,紧接着又去郑州市出席农牧渔业部召开的全国农作物专家顾问组成立大会。没料到就在这次会议的会场上他突然心脏病发作,抢救无效,不幸于5月31日与世长辞。
张锦熙为发展中国农业生产、作物栽培科学和小麦增产技术体系,真正做到了呕心沥血,死而后已。1985年10月“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法栽培管理技术体系”被评为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此殊荣,不仅是对张锦熙英灵的告慰,也是对合作者的鼓励与鞭策。他的过早谢世是中国作物栽培事业的一大损失。后人应遵循他所走过的作物栽培规范化综合研究之路,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主要论著
1 张景华,张锦熙,张乐华。高粱打叶试验报告。中国农业研究,1950,1(2):93-102。
2 张锦熙。高粱选种法。农业科学通讯,1951,(1):7-8。
3 张锦熙,沈树铭,赵继兰,陈友程,褚学斌,马复祥。在雄县种植七二麦应注意的几项技术问题。农业科学通讯,1953(8):532-536。
4 张锦熙,贺元泽,郭炳芝。低洼地播种七九小麦应推行高栽培法。农业科学通讯,1954(12):618-619。
5 张锦熙,贺元泽。加强脱水地麦田管理。农业科学通讯,1954,(11):557-559。
6 张锦熙,黄季芳。略谈防止小麦冬前徒长和拔节问题。农业科学通讯,1954,(8):404-406。
7 张锦熙,赵继兰。高粱杂种一代利用研究。农业学报,1955,6(1):39 -44.
8 张锦熙,贺元泽。冀中秋涝区春小麦栽培技术。农业科学通讯,1957,(2):95-97.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生平简介
工作经历
科学成就
主要论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