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出生于1958年2月,江苏通州人,
江苏省南通市二甲中学原校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校长。
1977年
恢复高考后,凌宗伟被县教师进修学校录取。在石南初中班,他以创新教学崭露头角,后参加骨干教师培训。1987年,凌宗伟调至石港农中任教,其执教的《
爱莲说》广受好评。1992年,他担任
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教务处副主任,1995年兼任副校长。离开石港中学后,凌宗伟先后在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区教师进修学校和金沙中学工作。2008年,他调任二甲中学校长,提出了“今天第二”的办学理念,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同年,凌宗伟为了将学校管理和网络平台结合起来,创立了“宗叔博客”作为校长网上办公平台。此外,凌宗伟还积极推动教师读书活动,被《
中国教育报》评为“2012年度十大读书推动人物”之一。2013年,凌宗伟卸任
二甲中学校长,赴
通州区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全区教师的培训工作。此后,他又陆续发表了《教育的积极力量》《语文到底怎么教》和《让孩子爱上你的教学》等多部著作。
作为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倡导者,践行者,凌宗伟在《
人民教育》《
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报》等各类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六百多篇,先后在《教育家》《今日教育》《教育视界》《
班主任之友》《
教育时报》《中国教育报》等设有专栏。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凌宗伟,生于1958年2月,江苏通州人。在1977年
恢复高考后,他被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中师班录取。当时学校刚恢复办学,正式教材短缺,教学主要依靠教师自编的讲义。在
文言文和古汉语老师的引导下,凌宗伟开始养成抄书的习惯,在十个月内积累了超过一尺高的资料。在担任实习教师和初期教职期间,凌宗伟对自己要求严格,坚持深入研究教材,讲课不依赖备课笔记。
工作经历
教学不断创新
凌宗伟最初工作是在石南初中班,一所在恢复中高考后以高升学率闻名的学校,由于学校的声誉,吸引了大量周边乡镇的学生前来就读,同时也迎来了众多参观学习者。凌宗伟每次被听课,就会去
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去拜访他的高中语文老师,向他们请教,并不断寻求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1981年9月到1982年7月,凌宗伟脱产参加
南通市的骨干教师培训。1987年8月,凌宗伟调至石港农中工作,随后在南通市钱梦龙语文教学与研究会第三次年会上执教《
爱莲说》,获得高度评价。
转向管理和教育研究
1992年起,凌宗伟开始担任石港中学的教务处副主任,并逐渐转向对学校管理的研究。在此期间,他倡导的人文思想影响了学校的教学氛围,如针对一位不习惯写书面备课笔记但专业知识丰富的年轻教师,凌宗伟灵活调整了管理政策,促进了该教师的专业发展。
1995年,凌宗伟担任
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副校长,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离开石港中学后,他在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待了1年。2001年下半年,凌宗伟在西亭中学教授了一堂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堂课引起了前来讲学的
肖川老师及其研究生的注意。肖老师对凌宗伟的课堂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大气磅礴,有吞吐日月的气象”,课堂上充满情怀与情趣,同时在细节处理上精致且有穿透力。肖老师的评价让凌宗伟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有了新的思考。他认为,语文课需要在大气与细节之间找到平衡,语文知识应在具体的语境中适时传授,不能为了教学而教学。
致力学校文化建设
之后,凌宗伟在区教师进修学校2年、金沙中学工作4年。在金沙中学时,凌宗伟开始全面思考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的地方,认为校长的理念与践行会改变师生的理念与行走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的深层结构”。他在担任金沙中学校长时,将
张謇在学校建校之初为学校题写的匾额上的“以学愈愚”这四个字拿出来作为学校的校训,他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以此为标准要求自己,并引导学生用这四个字来督促自己。
2008年9月,凌宗伟调任二甲中学任语文教师兼校长、书记,提出了“今天第二”的办学追求,致力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如“学校行为文化建设”、“阳光体育器材超市”等,提升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力。2008年底,凌宗伟为了将学校管理和网络平台结合起来,创立了“宗叔博客”作为校长网上办公平台,公开学校的工作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建议。此外,他还开设“教育行者”博客圈,促进学校领导与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之间的沟通。
2009年5月14日,凌宗伟在“教育行者”博客圈发起了一项名为“记载这一天”的征稿活动,亲自撰写了长达5000余字的文章,详细记录了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一举动激发了校内外众多师生积极参与,促进了彼此间的理解和共鸣。此外,凌宗伟还积极推动教师读书活动,并被《
中国教育报》评为“2012年度十大读书推动人物之一”。
不断传播教育理念
2013年,凌宗伟因年龄原因从
二甲中学校长职位卸任,转而负责
通州区教师培训中心的工作。他主持制订了《全区教师培训工作的三年发展规划》和《校本培训指导意见》,还主持了
江苏省乡村教师帮扶项目中的“
南通市通州区乡村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工作。
之后,凌宗伟将自己多年的思考和经验整理成多部专著。2015年出版《好玩的教育:学校文化重建五讲》,2016年出版《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和《有趣的语文》,2017年出版《你也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2018年至2019年,他又出版了《教育的积极力量》和《新高考新方案》。2020年至2023年,凌宗伟陆续出版了《学会管理》《语文何为》《语文到底怎么教》和《让孩子爱上你的教学》等多部著作。
担任职务
教育主张
教学理念
凌宗伟秉持“遇物则诲、相机而教”的教学理念,认为真正的教学应当是自然流畅、随机应变且充满活力的。无论是日常授课还是公开课,他不追求形式上的表演,而是注重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自由表达和思想碰撞中享受成长的乐趣。在凌宗伟的课堂上,学生不需要拘泥于传统的行为规范,他们可以直接表达意见,相互争论,甚至质疑课本内容或向老师提问。他常用诸如“很好”、“有意思”、“说下去”、“能说说理由吗”、“真聪明”等正面鼓励的话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师生之间真诚的交流和互动,成为学生们探索知识、体验快乐的精神家园。
将语文放在社会文化系统中认识
凌宗伟认为,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就是它具有更广阔的领域:课堂、教材、相关学科、课外阅读、社会生活、网络媒体、人际关系都是语文学习的天地。语文教学的质量直接受教师对语文的理解深度影响,但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完全由教学设计决定。这是因为教学活动必须适应具体的学生群体、特定的教学环境,同时受到教学设施和时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因此,若想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教师在备课阶段不仅需要深入研读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还需细致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基于这些信息进行周密的教学预设,明确设定教学目标和任务,精心规划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以确保与学生共同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他主张,一个用心的教师会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学习和反思,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做到“遇物则诲,相机而教”。这意味着,成熟的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调整策略,将教学设计的理念自然融入到每一堂课中,这种能力的培养与教师个人对教学深刻的理解和持续的自我提升密切相关。
语文老师应该富有魅力和趣味的人
凌宗伟认为,语文课程应是最具趣味性的学科之一,而语文教师也应是富有魅力和趣味的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不断阅读,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内涵,提升思考、反思、批判和选择的能力,使自己的表达更加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他认为,一个有趣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天赋、洞察力和多元视角,帮助学生面对生活的挑战,探索未知的可能性。
语文阅读教师的内功应在阅读中修炼。要使自己变得好玩一点,首要的是要有一点阅读的耐心。如果满脑子想的就是如何控制我们的学生、束缚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我们框定的思维模式和框架里运作,更可怕的是,这种方式慢慢地弱化了我们这些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慢慢地限制了这些语文教师对课堂的认识,导致的是教师对文本的浅表阅读。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浅表阅读、浅表教学,必然导致学生的浅表学习:沉浸在题
海里,瞄准在考试上。
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会有意识地进行还原性阅读。语文老师备课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把原文找出来比对一下,尤其是国外作品,更要尽可能地将原文找来看一下,当然最好还是看原著,而不是译本。语文老师,不仅要读文学经典,更要读
教育学经典、
社会学经典、哲学经典。比如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典籍,以及《民主主义与教育》《康德论教育》《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脑中之轮》《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等。
教育的激情比教育的能力更重要
凌宗伟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首要的一个前提应该是对教师这一专业不仅是热爱,更要有对教育这一项神圣事业的激情。有了这份激情,老师才能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研读教材、设计教案、苦练教学基本功上;才有可能做到,不管在哪所学校,无论教什么科目,都充满热情,充满希望;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去,就是面对各种艰难险阻也毫无顾忌;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一路行走、一路风尘、一路收获,成为一名好教师。
这个激情主要表现为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衷,还有就是对学生的那种爱心。这种教育的激情比教育的能力还要重要。好的教师,始终是一种生命燃烧的状态,充满激情!激情是一位好教师不断追求的无穷动力。
老师要有修养和事业心
成为好教师的关键在于多读书。凌宗伟经常与教师分享四句话:“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为了鼓励教师阅读,凌宗伟不仅自己购买书籍赠送给教师,还将书籍作为奖励,成立了“张文质之友读书会”,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读书心得交流活动。他认为,发书和提供培训是重要的福利,能够拓宽教师的心胸、提高眼界、丰富情趣。要成为一名好教师,就要将阅读、思考、写作当做一种生活常态来对待。
好教师要有执着的教育追求
凌宗伟以为,好教师要有执着的教育追求。视教育为事业,视教育为希望、视教育为理想、视教育为信念、视教育为生命。老师们要像
张思明那样用心去营造教育的晴天,要像
李镇西那样全身心地践行“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理想,要像
霍懋征那样用满腔的爱心去唤醒、呵护、雕塑学生的爱心。
视教育为事业的前提是必须把课上好。一个课都上不好的教师,他哪怕是有特级教师的头衔,哪怕是有人民教育家的光环,也不可能是一个好教师。
视教育为事业,还必须树立一个清晰的或者说明确的追求。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所规划,必须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也就是说必须朝着教育家或者说社会公认的名师的目标去努力。名师不仅仅是教学业务过得硬,还应该是有一定思想境界的、不为名利所诱惑的,有思想、有理想、有追求和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人。在这个基础上,他必须还要有一个个的近期目标。有了一个个近期的目标,长远的目标才有希望达到。如果没有当下的具体目标,要想成为好教师、成为名师的目标就只是一种空想,或者说只是一种幻想。
好教师应该是一位好家长
教师作为一个范本,首先应该是一位好家长。一个教师,如果连家长都当不好,还如何去教育他的学生?好教师不仅应该是学生的楷模,还应该是家长的榜样。一个好教师如果对自己的孩子没有爱心、没有耐心,不知道如何去引导,那么,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他就不知道如何去爱学生,去指导他的学生,帮助他的学生。
好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好教师要成为一种“范本”,他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做到宠辱不惊,富贵不淫。教育方面的考核和评估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很难让每一个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心态,用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事业心、责任心,或通俗地讲凭着良心去把政府对教师的关爱当作自己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动力,做老师们本应做好的教育教学工作。一个好教师,他的付出和收获是不可能只用金钱来衡量的。一个好教师,他最好的收获应是他的教育理念和追求。
一个好的好教师,走进课堂你要充满阳光,在学生面前千万不能发泄对社会、对学校、对领导的不满。要记住,你的言行,是会影响你在你的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的。遇到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更不能采取过激的行动,切不可忘了教师的身份。。
好教师是一个能“灵动而沉稳”的驾驭课堂的人
课堂是教师价值追求和职业理想得以实现的主要场所。对于一位好教师来说,
课堂教学成败如何,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好教师心里一定明白,课堂不可能完全按规定的预设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的、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好教师要能够及时地捕捉课堂上出现的灵光一闪的瞬间,不失时机的给学生以引领和帮助。
课堂教学,本就是千变万化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与碰撞:师生之间的,同学之间的,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文本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而这些矛盾与碰撞,往往就是生成的火花和引子!教学不存在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灵丹妙药,由于时间场景在变化,教育的“变数”是永恒的。既然“变”是永恒的,“不变”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要灵动、善变。
在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沉稳。所谓沉稳就是不能浮躁。教育不仅仅是考试和升学,教育的本真是“使人成为人”。在学生“成人”的过程中,不仅仅有知识,有考试,还有许许多多的更重要的东西,比如适应生活、独立生活、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从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上来说,还应当“拓展生命的厚度”。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丰富生命的色彩,用教师的生命润泽学生的生命,再让学生的生命反过来成全教师的生命。这当中,师生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绝非单向的。所以,我强调在“灵动”的同时,还要讲究“沉稳”。课堂上,一方面我们要及时发现和催生有利于有效生成的火花,另一方面又要明白廉价的表扬是不利于学生成人的。同样,动不动就棒喝,也是不可取的。换句话讲,好教师的沉稳表现在——当表扬的时候才表扬,当棒喝的时候就棒喝。这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
好老师要达到“得意忘形”的境界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个“法”只是一个基本的框架,基本的教学环节。我始终认为教学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因为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年段,以及当下的课堂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从培养民族的“创新”能力来看,模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不利的,这种现象容易形成一种形而上的风气。从教育的真本上来讲: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课堂其实就是师生的一种生命的相遇,一种生命的润泽。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思想的碰撞,语言的交流给对方以启迪和帮助,学生在这种帮助中,认识渐渐提高了,学养渐渐丰富了,生命也就渐渐丰厚了;随着学生生命的丰厚,教师个人的生命也就丰厚了。教师对课堂、对教学的认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不是死板的重复教案和固有的模式。好老师应该是摆脱某种模式束缚的人。
好教师应当根据自己固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特长,来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强调的是“风格”,是一种更宏观的、高屋建瓴的专业追求。我一贯主张,好教师应该追求“得意忘形”的境界,努力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成为一种美妙的享受。我说的“得意”包括三个维度,一是要“得教材之意”,也就是说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主旨、特点和作者的意图;二是要“得学生之意”,也就是说要了解学生的需要,适时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之渐入佳境;三是要“得课堂之意”,即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套不变的、机械的程序。而“忘形”则是首先得忘掉“教师之形”,把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个层面,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要时刻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二是要忘掉“教材之形“,即不拘泥于教材和教案,也不拘泥于某一种程式,而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机智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案,以适应千变万化的教育教学情况;三是要忘掉“课堂之形”,努力将课堂视为一个小社会,是师生互动合作的舞台。
个人作品
书籍
主要成果
凌宗伟在《
人民教育》《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报》等各类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六百多篇,先后在《教育家》《今日教育》《教育视界》《
班主任之友》《
教育时报》《中国教育报》等设有专栏。
获得荣誉